登陆注册
8761500000012

第12章 古塔传奇(4)

又是一个世纪过去了,潘湖黄姓族人没有忘掉这座默默承受了千年岁月沉浮的古塔,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再次重修。那时的潘湖村,行人如织,人声鼎沸。衣着朴素的市井百姓,或坐在石塔下,弹奏着古老的曲子;或出入寺院,在上香、点烛、叩头的一连串动作中,许下对美好生活的祝愿;还有捕鱼归来的渔夫,蹲在古塔边的大榕树下,叫卖编织筐里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虾。这一切的一切,让嘉惠塔及其周边流淌着最真实、最生动的市井风情。

历经670多年的繁衍,今天的潘湖村已有4000多名黄姓村民,涌现出很多俊杰之士。值得一提的是,台湾省是潘湖重要播衍地之一,其著名的“潘湖渡头”地名,就是渡台潘湖人将开垦地冠上家乡村名。而今,在台湾的潘湖黄氏繁衍了几万人之多。

五、白塔:千年驻守人间仰望

1

每次乘车从安海镇水心亭禅寺经过,都会看到安平桥的西边矗立着一座向南微微倾斜的古塔,孤零零地指向天空。陪伴它的是,一片空旷的工地和几只低飞的麻雀。这座塔就是白塔。

烈日下,我们的汽车驶过坑坑洼洼的马路,尘土漫天飞扬,行人匆匆掩鼻而过,路旁的白塔也沾了一身灰。见不得白塔成了灰塔,同行的吴杭州老人心疼不已。吴杭州今年70岁了,一辈子都生活在白塔下附近。他说他的祖辈们也生活在这里。对于白塔,他像对自己那样熟悉:“这是晋江现存最早的古塔,差不多与安平桥一样老了。”

两三个月前,吴杭州领着几个测绘人员,来到白塔下,丈量塔身,得出一个结论:800多年过去了,这座古塔并没有外界传言那样变矮了,它还是旧时的模样,高八丈,周八丈四尺,直径三丈。

对于白塔,很多书上都是这样记载的:白塔,原名瑞光塔,宋绍兴年间,乡人用建安平桥的余款造起来的。可以这么说,白塔因安平桥而生,其声名也伴随着这座千年古桥,与日俱增。

踏着秋日的夕阳,我们又一次走近了它。塔身斑驳的石灰,透着历史沧桑感,由不得让你感叹。落日余晖中,站在白塔下,晚风徐徐拂来,一曲铜铃仿佛在耳边萦绕,好似回到久远的大宋时代。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的一天,苍茫的水心亭古渡头,来了一群技艺高超的造塔师傅。他们以青砖和白灰砂浆砌体,硬是在海边的滩涂上,筑起了一座五层高的仿楼阁式佛塔。

这座六角形的砖塔,被取名为“瑞光塔”,既是供藏舍利子的佛塔,又是安平桥的桥头堡,也可作为船舶出入的航标,见证了南宋安海古镇的繁华。据《西塔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二年九月十一日,安海人曾生、李五娘在白塔的葫芦刹内,装置铜观音、长剑、花簪、银钩耳等7件,以祈求子孙安宁;尔后,人们又在葫芦刹增置玉观音、金达摩、琥珀戒指、镀金瑞象等14件,用来镇塔。

穿过白塔下的那片工地,不觉中已经走到东面的安平桥畔,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南宋安海桅帆林立的盛景:瞧,鸿江上帆樯不绝,码头西岸商铺、茶楼酒肆数不胜数,从安海旧市到安海新市,一路上南北货物琳琅满目,行人摩肩接踵;白塔下,每天敬塔之人络绎不绝,有风尘仆仆的安平商人,有赴考的举子,也有怀了孕的妇人,他们虔诚地上香、跪拜、许愿、还愿。

据说,与白塔同一时代建的是东塔,名为“龙兴塔”,古时安海有“二塔凌霄”之美景;可惜,龙兴塔毁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2

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白塔的古朴雄伟之时,欣赏其淡雅、简约的艺术之际,往往提出一个疑问:“白塔是一座佛塔,缘何会被当作承载数百年文明的文明塔?”

拥有厚重历史的白塔,变成文明塔,被看作当地文运象征的标志性建筑,是在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之后的事。

话说白塔建成后,元、明时几经劫难。直到明万历三十四年,白塔下的一个读书人,倡议大修之,这才一直矗立至今。

这个读书人,名叫黄汝良,出生在安海金厝鸿志崎古巷。

1606年的秋天,年过半百的黄汝良,刚刚晋升礼部右侍郎,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说来也巧,胞弟黄汝为刚好从老家安海进京赶考,顺道找大哥黄汝良叙旧。交谈中,黄汝良听说白塔年久失修,当即写下倡议书。在倡议书中,他说:“宝刹凌霄,硕递经乎岁时,渐剥蚀于风雨……”

这封自京城来的书信,连同书信主人的一笔小额捐款,由黄汝为带回家乡。凭借黄汝良强大的号召力,重修白塔之事一呼百应,款项也很快募齐。这次修缮后,白塔不再叫“瑞光塔”。黄汝良给它取了一个很新潮的名字:文明塔。他还立下一个雅趣的乡规:但凡农历庚寅年,在科场中金榜题名的读书人,登上高高的砖塔,结塔点灯。从此,白塔的佛教功能渐渐减弱,最后变为振兴文明的文明塔。

黄汝良倡修白塔一事,被写进2000年出版的《安平志》。他或许没想到自己这个小小举动改变了白塔的命运,甚至带动了一个小镇的文化兴旺。单单明代,安海登进士者就有21人,乡榜71人。据《安海志》载,自明嘉靖庚寅(1530年)至清道光十年庚寅(1830年),有14名科举及第者登上了白塔,点亮了四周的大红灯笼。

时至今日,白塔点亮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20世纪60年代,白塔点灯的习俗一度中断;1984年元宵佳节,安海民间人士再次结塔点灯,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1999年元宵节,怀旧的安海人,手提各式各样的花灯,环绕在白塔游园;时隔11年后的2010年元宵节,白塔重现点灯的景象;安海民众又汇聚在白塔下,古老的砖塔也披上了节日盛装,不仅张灯结彩,还贴上了春联,人们以这一古老的仪式,祈福保平安。

今天,在安海人心中,白塔已不仅仅是一座标志性建筑,更体现了早期安海人对文化的一种向往。古代点灯时间都选择在农历庚寅年,60年点一次,而现在,每逢春节、元宵和中秋佳节等重大节日,也有白塔点灯的传统。

3

不知何时,船只的马达轰鸣声和海浪拍打岸堤的涛声渐渐远去,也模糊了人们记忆中的安海和安海的白塔。今天的白塔,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孤零零矗立在那里。远远观望,白塔是一颗明珠,挺拔、肃穆。

现在的白塔是20世纪80年代末重修的,这也是白塔有史记载的第三次大修。20世纪五六十年代,白塔里面还有老人把守,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老人就搬走了。20世纪70年代,塔身向南倾斜,也不允许人们随意进塔登高。后来,白塔作为安平桥的附属建筑,一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归属于泉州文管所管辖。

令人欣慰的是,白塔在人们的期盼中即将迎来华丽转身。在目前的安海海东鸿塔片区改造工程中,白塔被列入安平桥文化生态公园建设的一个重要景点。据公布的《安平桥生态文化公园详细规划方案》,有关部门计划打造“安平八景”,即白塔凌霄、长桥跨海、中庭鼓韵、鸥鹭点波、绿林生华、西畴春晓、芳草竞鸢、荷浪挹夏。这也意味着白塔将和安平桥一起,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一个集文化体验、生态体验、旅游观光等多元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放式的城市生态文化公园。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古镇蝶变的加速,这座与安平桥同龄的古塔也将重新焕发青春,无可争议地再次成为安海的文化符号。

同类推荐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华国学经典)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十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医学文化博览(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介绍了中医文化之源流,包括对中医发展影响深远的名著、名医,中医诊疗方法,百草药性,养生妙法等内容。
  • 世界文化博览2

    世界文化博览2

    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中国起名100法

    中国起名100法

    一个人的姓名,除了具有区别社会成员的身份符号作用之外,还有言志、抒情、寄托、兴思、描摹、纪实、艺术、审美等功能。人一出生,都各被赋予不同的名字。名字是人一生的财富,名字既是代表具体个人的一种符形标志,同时又是向周围传播信息的主要声音载体。当名字成为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时,其一言一行,言谈举止,总会自然联想到自己名字的寓义,这就是名字对心理、对个人成长的积极的暗示。一个响亮优雅、有品味的名字、有利于社会交往,提高亲和力,增强人际关系,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一个吉祥的名字,对于一个人的健康、婚姻、人缘、幸福都十分重要。
热门推荐
  • 修真闯异界

    修真闯异界

    因为仙界的消失,地球的修仙者不能飞升成仙。一个修仙者遇到了雷劫,没有度过。重生在斗气与魔法的大陆,看他如何异界修仙成仙成神。
  • 冠世天下:误惹妖孽教主

    冠世天下:误惹妖孽教主

    出门没看好黄历,为赶上班杨蓁被人一把推倒撞到了地铁的扶手上,当场就晕死过去。醒来后发现自己竟变成了一个小婴儿,还置身在一座鲜血弥漫,尸体横陈的大宅里。经历各种心惊胆战后被某恶魔教主掳走……(以下剧情纯属YY)某侍女:教主……你确定要对一个婴孩下手?某教主:先养着,慢慢虐……某侍女:教主高明。某教主:你说是先虐身好呢还是虐心好?某侍女:教主决定便是。杨蓁:禽兽,变态,我要求换男主!!!
  • 夕离

    夕离

    楼兰最早是“娄人”的地方,“楼”即“娄”,“兰”即“人”,后来辗转演变,成了“楼兰”——一个梦幻而美丽的名字。众称楼兰边陲小国,不知楼兰乃兴于自然之大。荒漠甘泉,耕植富庶,偏居繁华,遗落文昌,一切皆为矛盾神奇,只因固守自然,成就了楼兰。楼兰国国都在楼兰城,孔雀河自西而东穿城过,润泽楼兰城的血脉,一百多年潜移默化,沉淀了纯朴之自然风格——“楼兰风”。“楼兰风”庇护了楼兰国的安静祥和,歌谣传唱:“静静孔雀河,密密红柳林,苍苍胡杨木,青青芦苇丛,甜甜沙里果……”永远是楼兰的自然底色。没有自然,便没有楼兰,与自然的亲疏归离,演绎了悲欢沉浮,从微到盛,由盛转衰,谁曾知,此间几多悲壮情怀,几多血泪乾坤。
  • 那段不负责任的爱恋

    那段不负责任的爱恋

    主角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忙于工作,回想起自己年轻时对于爱情美好向往,发觉现在的自己是多么的孤单,只想对着过去说一声,对不起。
  • 错过只为遇见你

    错过只为遇见你

    人生充满了偶然性,没有人知道自己下一刻会遇到什么——如此无奈,又是如此奇妙。懒散而又克制的童真,始终坚持“一生一世一双人”。大学中的学长,青葱岁月时的怦然心动;异地的同乡,凡尘俗世中的渐渐沉沦,到底谁才是她此生的良人?一个意气风华,一个深情腹黑,没有谁好谁坏,只是谁最适合她。有时,暂时的错过,或许只是为了在最对的时候遇见对的他。
  • 凤驭九天:高冷帝君难招架

    凤驭九天:高冷帝君难招架

    风妩,佣兵女王,因一次任务失败,遭仇家追杀,被迫跳下悬崖,谁曾想竟魂穿异世,在另一个身体中活了下来。星云大陆以武为尊。为了解开身体主人的秘密风妩努力修炼,炼药契萌宠,只是在这修炼的道路上什么时候招惹了一个身份尊贵的高冷男人?而且这个男人的身份好像还很不简单的样子。“男人,说好的高冷呢,难道被狗吃了?”某女恶狠狠地瞪着‘吃饱喝足’的某高冷帝君凶巴巴地道。“娘子,我高是众所周知的事,至于冷不冷,难道娘子你不知道?算了,为夫还是向娘子身体力行的证明一番好了”说完,某‘高冷’帝君便欺身而上向自己的娘子证明自己到底‘冷不冷’这一问题,于是,没反应过来的风妩姑娘便又被自家帝君大人压在床上证明了一番。
  • 三指禅

    三指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道石录

    道石录

    道石文曰“盗石”,雅称也。摸鱼同曰“摸玉”,不过为手段尔。
  • 六瓣提篮

    六瓣提篮

    如果不是听到了神秘的钟声,17岁少年极天的人生就不会改变,他本可以守着奶奶妈妈,过城中村最屌丝的日子,等着拆迁,分套房子,讨个老婆。可是一切早已注定,钟声响起,3000万年前的奇花……六瓣提篮再度现身,那被湮没在上古文明里的恩怨情仇再度踏破历史尘光而来,世间万物,唯情永存,唯爱不朽。
  • 原来她是死神

    原来她是死神

    她天生聪明,招人喜爱。她是老妈眼里的乖乖女,是同学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然而她却是敌人眼里的魔鬼,众神眼里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