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300000005

第5章 《诗经》的作者、时代及地域(2)

卫釐侯在位四十三年,他的太子共伯不大可能很年轻,再说太子的弟弟和都到了敢于搞政变的年龄,也说明太子不可能还在“髧彼两髦”的年纪,那么共伯的妻子共姜身为国君夫人,年纪也不至于很小。《毛序》说她身为国君夫人,丈夫死后,父母却逼她改嫁,这不是叫人难以接受吗?

《诗经》的作者难以考证,这本是情理之中的事,对于先民们的创作,本来就不必一味穷究其作者名姓的,而牵蔓扯藤地附会,更是不正确的态度。我们看英国的《伯阿乌尔》、法国的《罗兰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中国的《格萨尔王》……谁是它们的作者呢?并没有人能确指得出来,但是这些诗并不因此而失去它们的价值。

我们可以断言的是,《诗经》作者的队伍是相当庞大的,成分是相当复杂的。既有“为王前驱”的士兵,“伐木丁丁”的工匠,也有“采采苤苢”的妇女,“独为匪民”的征夫,“退食自公”的官员,它既有被“二三其德”的丈夫遗弃的妻子,也有丧妻之后,“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的丈夫,可说是各色人等,无不囊括在内。这真是一个罕见的创作大集团,它艺术地、集中地再现了从西周到东周几百年间各个阶层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状况,反映了周代政治、经济、阶级关系、部族关系以及意识形态,它既是光辉灿烂的中国诗歌的源头,又是一幅巨大的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民俗风情的画卷。

第三节漫长的时间与广袤的空间

要探求《诗经》中具体作品的创作年代,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因为《诗经》中的作品,特别是十五国风,从它们的产生到被写定,一定经历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经过了很多很多的作者。这正如美国的基特里奇教授所说:“一段民歌很少有、或绝对没有可确定的年月日,它确定的创作年月日并不像一首赋体诗或十四行诗那么重要。”民歌的完成,“是两重创作的结果,第一重创作是个人的,第二重创作是群众的”。我们接触到不少民间歌谣,一首民歌因为时代、地域、作者的因素,而被不断修改、不断创作,往往出现两种以上的“版本”。如《古今风谣》中所收元朝至正年间燕京的儿歌:脚驴斑斑,脚踏南山。南山北斗,养活家狗。家狗磨面,三十弓箭。

到明代,此歌个别文字作了改动:

狐狸斑斑,跳遍南山。南山北斗,猎回界口。界口北面,三十弓箭。

我们就很难说清它的第一个“版本”和最早流传的时代。

用古代儿歌来说明民歌创作的情况,并不是要把《诗经》中所有的诗都看作民歌,尽管朱熹在《诗集传序》中曾经下了这样的定义:“‘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因为如上所说,《诗经》中的作品来自当时的各个阶层,而且像《颂》,就是贵族所作用以祭祀的乐歌。我们要说的是,《诗经》中的不少诗歌,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班固《汉书·食货志》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当这些诗辗转流传到达太师手中时,肯定已经不完全是原创时的面貌了。

《诗经》中大量作品的创作年代,都无法稽考。过去有一种说法,即指定《国风》中的《豳》、《桧》为西周诗,《秦》为东西周之交诗,《王》、《卫》、《唐》为东周初年之诗,《齐》、《魏》为春秋初年诗,《郑》、《曹》、《陈》为春秋中叶诗。这种说法,显然较为武断。比如《豳风》中某些作品可能是西周时所作,某些作品却可能是东西周之交的创作。歌谣流传的空间也许可以被限定,而歌谣创作的时间却较难被界定。

下面谈谈《风》、《雅》、《颂》各类诗创作的大体时间和产生的地域。

《风》

《周南》、《召南》

《周南》、《召南》与周武王时期的周公和召公有密切的关系。郑玄《诗谱》说:“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之采地。……其得圣人(周公)之化者,谓之《周南》;其得贤人(召公)之化者,谓之《召南》。”《诗谱》此论主要依据《武》乐。《礼记·乐记》: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灭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国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复缀以崇。……始奏,象观兵盟津时也。再奏,象克殷时也。三奏,象克殷有余力而反也。四奏,象南方荆蛮之国侵畔者服也。五奏,象周公、召公分职而治也。六奏,象兵还振旅也……

《春秋公羊传》也说: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这里的“陕”不是今天的陕西省。其地一说是今天的河南陕县,一说是西周时的王城,即今之河南洛阳市一带。周、召之地以此为界分开。

方玉润《诗经原始》主要从方位上来考证:

窃谓南者,周以南之地也。大略所采诗皆周南诗多,故命之曰《周南》,何以知其南耶?周之西为犬戎,北为豳,东则列国,唯南最广,而及乎江、汉之间。

《周南·汉广》中提到“汉之广矣”、“江之永矣”;《召南·江有汜》提到“江有汜”、“江有沱”,以及《关雎》篇中的“在河(黄河)之洲”等,都说明“二南”产生、流传的地域,大体是在河南的临汝、南阳,湖北的襄阳、宜昌、江陵一带,这里的确是十五国风中最南的地域了。

论其时间,崔述《读风偶识》说:“成王之世,周公与召公分治,各采风谣以入乐章。周公所采,则谓之《周南》,召公所采,则谓之《召南》焉。其后周公之子世为‘周公’,召公之子世为‘召公’。盖亦各率旧职而采其风。是以昭、穆以后,下逮东迁之初,诗皆有之。”“昭、穆以后”,“东迁之初”,指的是“二南”中诗歌的起始时间。“二南”中《召南》的《甘棠》,是人们为怀念召伯作的,召伯是周宣王时的大臣,这是较早的一首诗;《何彼秾矣》中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的诗句,说的是周室王姬下嫁诸侯。因此“二南”中诗歌最晚的创作时间大致在东周初年。

“二南”的特点,在于作者多是女性,所以反映她们劳动、恋爱生活的作品较多,如《芣苢》、《关雎》、《卷耳》等。其中不少还是礼俗诗,如写新媳妇归宁的《葛覃》,祝人子孙繁衍的《螽斯》、《麟之趾》等。

对“二南”乐曲的特点,先秦人的评语都比较概括、笼统。如《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时,赞叹“二南”道:“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论语·八佾》说孔子推崇《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倒是清人方玉润对此作了较详细的评说。方玉润说:故其为诗也,融浑含蓄,多中正和平之音,不独与他国异,即古豳朴茂淳质之风,亦不能与之并赓而迭和。

可见其音偏于雍容和雅,而且据《礼记》等书记载,“二南”中有包括《关雎》在内的六首礼仪歌。因为礼仪性乐歌一般都属《雅》诗,所以有人据此提出“二南”的乐调和《雅》有渊源关系。汉儒把“二南”列为“正”诗,也许跟这一点有关。

“二南”的产生地,因为周昭王南征时,尽丧六师,而沦为楚人占领区,如《左传》所说:“汉阳诸姬,楚实尽之。”故而又有人说“二南”是《楚辞》之源。

《邶风》、《鄘风》、《卫风》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鲁观乐,乐工为之歌《邶》、《鄘》、《卫》。季札击节赞赏曰:“美哉,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襄公三十一年,卫北宫文子引《邶风·柏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时,也称“卫诗”。可见春秋时期,人们是把《邶》、《鄘》、《卫》之诗统称作《卫风》。古人这样归纳,不是没有理由的。邶、鄘、卫原来都是殷商的故地,周武王灭商后,把殷都朝歌一带分为三块:朝歌之北称为邶,朝歌之东称为鄘,朝歌之南称为卫。产生在这三地的诗歌,实际上都是朝歌之土风,所以统称“卫诗”。卫诗流传的地域,在今天河北的磁县、濮阳;河南的安阳、淇县、汲县、开封、中牟等地。

这三组诗中创作年代可考的有《木瓜》、《硕人》、《载驰》、《定之方中》等。其中时代最早的应推《硕人》。《左传》鲁隐公三年:“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卫庄公是公元前七百五十年左右的人,《硕人》的创作年代大约也在这个时候。此外《载驰》和《定之方中》都是以狄人灭卫为创作背景,狄人灭卫发生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而考证《木瓜》的创作时间则比较复杂。按《木瓜》中有“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之句。《大雅》中也有一首据说是卫武公所作的《抑》,其诗中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的诗句。卫武公是西周后期的卫人,如果这两首诗都是武公所作、或者武公引用《木瓜》诗句到《抑》诗中,都可证明《木瓜》的创作时间,最迟应在西周后期。

《卫风》中有一些篇幅较长、结构严谨的诗,如《谷风》、《氓》等。过去的学者如郑玄、孔颖达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他们还认为邶、鄘、卫是殷商故地,因而卫国的诗歌乐调多少也体现了商代风诗的影响。冯吉轩《论郑卫之音》就说:“《国风》中各国风谣大部分比较短小,像《卫风》的《氓》与《谷风》这样大段分节的非常罕见。这也说明《卫风》的音乐水平较别国高出一截,具备了更细致、更深刻地反映生活的能力。……这正是它继承了商音乐较高水平的音乐传统的结果。”

卫诗在内容上多反映婚姻爱情问题。如《诗经》中最著名的两首弃妇诗,《氓》产生在卫国,而《谷风》产生在邶地。而《桑中》、《静女》、《伯兮》也都是情感热烈、真挚的恋诗。另外,卫诗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人民对上层统治者的讽刺、不满、反抗的情绪,如《相鼠》、《墙有茨》、《新台》等诗,其揭露和批判都是入木三分、不留情面的。这跟卫国昏君多、人民负担重有必然的关系。

《王风》

《王风》全部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王”,是王都所在地的简称。公元前七七○年,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政治事变。周幽王昏暴,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申侯联合犬戎攻周,弑幽王,宜臼即位为平王,徙居东都王城,这就是平王东迁事件。平王东迁以后,王室衰微,地位与各诸侯无异,因此不称其诗为“雅”,而称“风”;又因为毕竟王号未除,所以不称《周风》,而称《王风》,算是还给王室保留一点面子。

同类推荐
  •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东方神韵:长白山(文化之美)

    长白山不仅拥有天池、瀑布、温泉、大峡谷、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也是一座资源丰富的自然宝库和底蕴丰厚的文化宝库。其中蕴含着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农耕、渔猎、游牧相结合的物质文化,质朴耐劳、民族交融的民俗文化,拼搏奋斗、开拓创业、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等。
  • 中华喜事大观

    中华喜事大观

    喜——是百姓生活的福气标志;有喜——就有了生活中的居家之祥气;民间有喜——就有了极力向上的如日中升之瑞气。喜,是民间生活幸福的一个重要标志。喜,是一种好日子、好心情、好时光、好前景。喜,是一种民间传承明光的文化。喜,总是异彩纷呈:大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端五节、清明节等,诸多时节,百姓都会张灯结彩、披红挂绿、歌舞蹁跹。喜,是艺术作品:喜字、喜花、喜联、喜礼仪、喜乐、喜歌、伴嫁情歌、祝颂寿诞、喜寿星座、剪纸泥塑、匾额壁挂、绣品礼花等等。喜,无处不在,是一种吉祥文化。
  •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一书披露了好莱坞电影业同美国国防部、中央情报局和大牌军火承包商之间的密切联系。作者阿尔福特在书中分析探讨了近年来拍摄制作的100多部各种类型影片,向我们表明有些貌似开明的影片,如《夺金三王》、《卢旺达旅馆》,其实常常同美国军方插手拍摄制作过程的影片一样(如《黑鹰坠落》、《钢铁侠》和《变形金刚》),只不过是一些墨守成规、具有误导作用的影片。
  • 中卫年鉴(2014)

    中卫年鉴(2014)

    这本书内容详细、文字易懂、通过阅读,将带给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 美丽山西

    美丽山西

    本书是大型科普系列丛书“美丽中国”的一种。以精准流畅的语言和与内容相关的精美图片,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三大板块,全面立体地展现了山西省的自然景观,介绍了山西省的经济成就以及文化古迹、民风民俗。同时还设置了知识链接栏目,对相关概念予以解释,以增强知识性内容的普及。
热门推荐
  • 天宠废材大小姐大少爷

    天宠废材大小姐大少爷

    一名少年偶然间穿越到了一名异世界少女身上,还是当今的第一废材,励志要恢复男儿身,在旅途中认识了性格迥异的伙伴们,开始了一场奇幻的冒险。
  • 魂衍天命

    魂衍天命

    少年,就要不停的奋斗,少年,敢于闯天闯地。少年不知身世,那么就用双手亲手拨开迷雾的真相。家族恩怨,世代情仇,少年不怕,少年会一一的征服它,让这些烟消云散。当少年遇到一个少女,少年说:“先是漫天的蝴蝶,接着是不可思议的醉蝶香,还有这迷一样的女子,一个秋雾里蝶一样的女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首席狂医

    首席狂医

    叶重是华夏国安全特种部门A小队队长,年轻有为被高层所器重,誉为明日之星,不久就会高升。但在一次机密行动中,为了拯救同伴被降级处分到后勤部队,跟了个老医生做助理。没料到竟学到一手牛逼失传的医术,退伍后回到城市……
  • 青春狂魂

    青春狂魂

    天晓星系、沧涯大陆、风行龙都、天武世界。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断天杀途

    断天杀途

    很多年前,九天大乱。九天破碎后化为九域。很多年后,下界一个孩童从石头里走出。从此神路迢迢。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千里寻幂:重生之异能乞后

    千里寻幂:重生之异能乞后

    千里幂在一个小乞丐身上重生了?而且恶霸真多!买吃的被追打,恶霸心情不好也要被追打,小乞丐怎么就那么倒霉??千里通通报复回去,欺我者必还!带着小弟小妹转移阵地,不料途中误打误撞走进了一座迷山?老头非要人做他徒弟,于是千里幂成为了山中最年轻的师叔!学武学医炼丹,攒家当积人脉两不误。等她出山风起云涌?
  • 临世之时

    临世之时

    当门打开,种子洒向世界,规则交融,新的时代来临了.......
  • 穿越之锦绣佳妻

    穿越之锦绣佳妻

    现代医学博士姚锦绣,带着随身医疗系统,意外穿成姚家不受宠的嫡长女。她虽在姚家不受宠,好在她遇到了一个宠她入骨的夫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