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300000023

第23章 《诗经》的语言美(1)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诗》正而葩。”“正”,是就其思想内容来说,所谓“《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等。“葩”,是就其语言表达来说。《诗经》中丰富的词汇,多种多样的句式,自然流畅的韵律,灵活多变的修辞手法以及参差错落、变化有序的章法,都使诗的语言生动优美、匀称畅达,表情达意,摹写物态,无不形象逼真,妥贴入微,这就是“葩”。下面我们先讨论《诗经》的词汇。

《诗经》是第一部用汉字记录的诗歌集。孔子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又说:“不学《诗》,无以言。”

他认为学《诗》可以“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说明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把《诗经》当作政治伦理教科书的同时,还把它当作语言文字的教材。当然,这是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的。我们知道,《雅》、《颂》的大部分作品是当时贵族知识分子,采用雅言——标准的官方语言来写作的,十五国风虽是各地民歌,但记录和整理时,也是采用雅言的,否则很难想象,在辽阔的地域上散布着的这些歌谣,能够呈现出语言的规范和音韵的统一。这部用经过加工提炼的书面语写成的诗歌集的传播、传承,对我国古代书面语言的统一、推广、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诗经》中一共使用了二千九百四十多个单字,其中一部分字还是多义字,若按字义计算,大约有三千九百九十多个单音词。这些单字又构造了更多的复合词,且皆形象、生动、准确。清人陈奂、近人胡朴安以及向熹等都曾对《诗经》的各种词类作了统计,所得结果虽略有出入,但总体上都表明《诗经》各类词的数目相当丰富。以陈奂统计的名词来说,各类建筑物的名称有八十二种;草名一百零四种;虫名二十三种;鱼名十五种;鸟名三十一种;马名三十八种。对于同类词,《诗经》还根据其地位、作用或品种、季节、特点等作了细致的区别。向熹先生整理的《诗经》中关于马的名称可作一例证:鸨,毛色黑白相杂的马。《郑风·大叔于田》:“叔于田,乘乘鸨。”《毛传》:“骊白杂毛曰鸨。”

驳,毛色赤白相杂的马。《豳风·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毛传》:“黄白曰皇,白曰驳。”

,脚胫有白色长毛的马。《鲁颂·》:“有有鱼。”《毛传》“毫骭曰。”

,黑咀的黄马。《秦风·小戎》:“骊是骖。”《毛传》:“黄马喙曰。”

皇,毛色黄白的马。《鲁颂·》:“有有皇。”《毛传》:“黄白曰皇。”

骊,黑色的马。《齐风·载驱》:“四骊济济。”《正义》:“乘其一驷之马,俱是铁骊之色。”

骃,浅黑带白的马。《小雅·皇皇者华》:“我马维骃。”《毛传》:“阴白杂毛骃。”

以用双音节表示人物的名词来说,就有:黎民、庶人、人民、农夫、先祖、孝子、孙子、老夫、妇人、寡妇、善人、圣人、良人、君子、小人、价人、众人、哲人、大人、仆人、谋夫、征夫、男子、女子、天子、牧人、富人、公子、宾客、死人、爪牙、美人、硕人、公侯、狂童、狡童、后生等等称呼。

《诗经》中的动词也非常丰富,仅表示手的动作的,就不下五十个。如:采、掇、捋、挹、拊、提、握、折、投、授、招、捣、搔、执、秉、芼、束、摇、扫、抱、击、析、刈、携等。

一些表示动态的双音词,更是生动、形象。如:洒扫、驰驱、匍匐、流亡、颠沛、颠覆、荼毒、燕饮、怀柔、沸腾、劬劳、安息、蕴结、邂逅、瞻望、戏谑、伫立、踟蹰等。

表示事物性质、行为变化状态的形容词,和前面的双音动词一样,在现代仍具很强的生命力。如:伤悲、光明、踊跃、震惊、逍遥、永久、绸缪、婆娑等。《诗经》中有许多经过精心锤炼的词组,因为它们内含的丰富的表现力、形象性,而获得持久的生命,至今还活在人们的口头上和文学创作中。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兄弟阋墙,外御其侮”、“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同仇敌忾”、“小心翼翼”等等。下面我们重点分析《诗经》的修辞手法。《诗经》的修辞手法,包括叠字、对偶、比喻、夸张、拟人、借代、呼告、设问、顶真、对比等。以下略作展开。

叠字:叠字即重言,它是由两个相同的词素构成的,有具体的词汇意义。《诗经》中运用叠字的情况,比先秦其他作品普遍,特别是在《国风》中,共有九十二篇用到了叠字。《小雅》用到叠字的,也有五十八篇之多。诗中运用了叠字,读起来音调铿锵,既流畅又响亮。如集中运用了叠字的《卫风·硕人》的末章:

【原文】【今译】

河水洋洋,黄河水浩浩荡荡,

北流活活。哗哗哗哗向北流淌。

施罛濊濊,鱼网儿呼呼撒落水,

鳣鲔发发,黄鱼鳝鱼泼剌剌响,

葭菼揭揭。河边芦苇唰唰唰长。

庶姜孽孽,个子高高的是姜家姑娘,

庶士有朅。众武士个个气宇轩昂。

叠字集中、恰当的使用,绘声绘色地描绘了黄河边的景色,赞美了齐、卫两国联姻的美好前程,抒发了人们快乐、欢畅的心情。《文心雕龙·物色篇》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沈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

清王筠《毛诗重言》也指出:

《诗》以长言咏叹为体,故重言视他经为多,而重言之不取义者为尤多。或同言而其意义迥别,或异字而义则比附。

刘勰和王筠都指出了《诗经》重言运用的特点。

《诗经》共有重言三百五十九个,从意义上看,它们不外用于象声和绘景两类。其中描绘事物各种状态和颜色的,有三百一十个,例如:描写植物形态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绿竹猗猗”、“其叶牂牂”、“其叶肺肺”、“其叶蓬蓬”、“其叶青青”、“彼黍离离”、“我稷翼翼”、“蒹葭苍苍”、“蒹葭凄凄”、“菁菁者莪”、“蓼蓼者莪”、“楚楚者茨”、“荏菽旆旆”等。

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如:“忧心忡忡”、“忧心惙惙”、“忧心悄悄”、“忧心烈烈”、“中心养养”、“中心摇摇”、“劳心怛怛”、“劳心忉忉”、“悠悠我思”、“兢兢业业”、“战战兢兢”、“惴惴其栗”等。

描写人物神态的,如“赳赳武夫”、“佻佻公子”、“君子陶陶”、“劳人草草”、“小子跻跻”、“骄人好好”、“威仪反反”、“好人提提”“氓之蚩蚩”、“桑者闲闲”、“言笑晏晏”、“威仪棣棣”。

描写人、动物动态的,如“采采卷耳”、“肃肃宵征”、“舒而脱脱”、“独行踽踽”、“行道迟迟”、“行迈靡靡”、“鹑之奔奔”、“鹊之彊彊”、“蜎蜎者蠋”、“予室翘翘”、“四牡骙骙”等。

象声的重言词有三十八个,用来描摹各种声音,使语言具体形象,使人有亲临其境、亲聆其声之感。如:“关关雎鸠”、“交交黄鸟”、“鸡鸣喈喈”、“喓喓草虫”、“有车邻邻”、“大车槛槛”、“伐鼓渊渊”、“钟鼓喤喤”、“坎坎伐檀”、“伐木丁丁”、“筑之登登”、“凿冰冲冲”、“风雨凄凄”、“风雨潇潇”、“习习谷风”、“飘风发发”等。

以上各例,有摹拟鸟叫虫鸣之声的;有摹拟车马鼓乐之声的;有摹拟伐木筑屋之声的;有摹拟风声雨声的,可谓无声不有,无形不备。而且我们注意到,《诗经》在描写不同事物的声响、形态时,体物入微,纤毫有别。如同是鸟声,雎鸠用“关关”(“关关雎鸠”),黄鸟用“喈喈”(“其鸣喈喈”),群雁则用“雝雝”(“雝雝鸣雁”)。同是描写水状,水满涨用“弥弥”(“河水弥弥”),水平澄用“浼浼”(“河水浼浼”),水大流急用“汤汤”(“淇水汤汤”),水大浪高用“滔滔”(“江汉滔滔”)……无怪刘勰说“一言穷理”、“两字穷形”。

叠字的使用,使所描写的事物形象更鲜明、诗的节奏感更强,如“杨柳依依”,使人仿佛亲眼目睹杨柳飘拂之时,士兵作别家人留恋难舍的情景;如“伐木丁丁”,使人好像看到深山里斧斤飞动、大树迎面而倒的场面;如《大雅·绵》中“捄之陾陾”、“度之薨薨”,“筑之登登”,“削屡冯冯”,使人似乎置身于建筑工地,看着工人装土、筑墙,又“登登登”地把土夯实,“砰砰砰”地用斧头削墙。

夸张:《文心雕龙·夸饰篇》说:

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虽《诗》《书》雅言,风格训世,事必宜广,文亦过焉。是以言峻则崧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且夫鸮音之丑,岂有泮林而变好;荼味之苦,宁以周原而成饴?并意深褒赞,故义成矫饰。

刘勰所说的夸饰,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夸张。他所举的有关夸张的例证,多半出于《诗经》,《诗经》里运用夸饰的地方很多。例如《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刀”,就是舠,小船的意思。诗人反问道:“谁说黄河宽广呢?它狭得连一条小船都容不下。谁说宋国远呢?不用一早就到达了。”用夸张的手法,说黄河窄得连小船都容纳不下,说宋国的距离近得不用一早上就可以到了。《大雅·崧高》:“崧高维岳,峻极于天。”诗人说山岳非常高大,都快碰到天了。《大雅·云汉》:“周馀黎民,靡有孑遗。”诗人说周地的老百姓因为旱灾肆虐,都死光了。《诗经》中的《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说白鹤在沼泽地里鸣叫,声音可以传到九天之上。《大雅·假乐》:“千禄百福,子孙千亿。”意谓千禄百福降临,子子孙孙数不清。《论衡·艺增》篇说:“《诗》言子孙千亿,美周宣王之德能顺天地,天地祚之,子孙众多,故《尚书》言‘万国’,《诗》言‘千亿’。”“艺增”也是夸张之意,《论衡》指出“子孙千亿”不过是极言子孙之多。王充也看到《诗经》善用夸张来表情达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诗说:翩翩飞翔的猫头鹰,栖息在泮水边的林子。吃了我的红桑葚,声音变得悦耳动听了。猫头鹰阴森可怖的叫声,哪里会因为泮林的桑葚而变得动听?诗人无非是为了夸大鲁僖公的“恩德”教化之功,使向来反叛的淮夷向善才这样说的。《大雅·绵》:“周原,堇荼如饴。”堇荼是苦菜,诗人为了突出周土地的富饶肥沃,就夸张说周土上的荼菜也是甜的。《秦风·黄鸟》:“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诗人叫道:“老天爷啊,杀掉我的好人。假如可以赎回他们,我们愿意死上一百次!”人只能死一次,死一百次不过是感情上的设想,也是一种夸张。《孟子·万章上》记孟子反驳咸丘蒙的话说:“《云汉》之诗曰:‘周馀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如果把诗人用的夸饰之词当作真实的情况,那么周朝就没有剩余的人了。文艺批评家刘师培先生在《论美术与征实之学不同》中也说过:或记事言过其实,如‘民靡孑遗’,见于《云汉》,孟子斥为害辞。‘血流漂杵’,载于《武成》,孟子指为难是也。……又唐人之诗,有所谓‘白发三千丈’者,有所谓‘白头搔更短’者,此出语之无稽者也,而后世不闻议短。则以词章之文,不以凭虚为戒,此美术背于征实之学者二也……

同类推荐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生肖民俗

    生肖民俗

    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肖民俗》归纳、总结、展示了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和其基本构成,让每个属相、而又意欲了解其知识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抑或是为临时需要者答疑解惑。它能成为您的案头之物,贴近您的生活。
  • 元宵节

    元宵节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序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筘一个月圆之夜,所以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元宵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是家家户户企盼团圆的重要节日。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除了要点起彩灯万盏。燃灯放焰,喜猜灯谜,还要全家团聚,若吃元宵,同庆佳节,共享其乐融融。
  •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民间风情 三百六十行(文化之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是我们再耳熟能详不过的话。社会百业,就是我们俗称的三百六十行。所谓三百六十行的行,最早似乎是指街巷所设的贩卖摊和商店的行列,这点可以在唐人小说文献中得以证明。传统的三百六十行,是我国农耕社会中的各行各业,特别是指人们赖以为生产、生活,即与衣食住行用等紧密相联的手工业、商业的泛称。
热门推荐
  • 校园帝尊

    校园帝尊

    学渣,学霸,艰苦,凌辱,爆发,一届高手就此诞生1
  • 我丑你就得让着我

    我丑你就得让着我

    如果还能遇见,那我再也不要遇见你了,耽误你那么长的时间,对不起
  • 帝王盛宠:宸妃到天子笑

    帝王盛宠:宸妃到天子笑

    相逢别苑,你于繁华池边眉目如锦绣,少不知愁,我于楼台观望轻狂而执拗。——原名:吾皇之爱
  • 霸道三小只

    霸道三小只

    大家,都在舞台上看见过三小只,可是你们见过他们私底下是那样的霸道的吗?
  • 嫡女成凰:逆天召唤师

    嫡女成凰:逆天召唤师

    这是一个关于蜕变的故事。世人皆知,云归国苏家嫡女性子可人、处事得体,更是云归国第一美人,但唯有一点,修炼天赋不甚如意。苏黎月:“抱歉,修炼天赋低是我的错,本小姐这就改。”当昔日废材嫡女蜕变,扮猪吃虎,拥有神级伴生灵兽,又有神族相助,这世界又该是怎样的天翻地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帝国熊兵

    帝国熊兵

    一个极品宅男,阴差阳错的进入了电脑世界,并可以随意出入。而后上演了一系列的故事.....
  • 美丽的语言和过去的曾经

    美丽的语言和过去的曾经

    过去的那些美好的曾经,可以值得留恋,也可以值得纪念,美丽的语言,不容错过,分享给你!
  • 999次说爱你:傲娇大叔你走开

    999次说爱你:傲娇大叔你走开

    【永久免费】!!!999只男神大叔等你活捉。999句不同风格的爱情箴言。999场虐恋甜宠情谊深。999次说我爱你。总有一款你喜欢!
  • 狂妄之徒

    狂妄之徒

    从前有个人叫叶武友他从小就没了爸爸和妈妈只有祖母再身边陪伴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