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7900000027

第27章 献给两个孩子的母亲(2)

是啊,丁点这么老实听话,我多嘱咐他几句也许就可以了。于是一天早上,我好歹劝说丁点在家玩着,就赶紧骑车送开心上学了。那天特别不巧,路上自行车就没气了,我只好推车送了开心,回程上又找了个地方修自行车。等我回到院子,天已经大亮,不知道是几点了。远远地就见一群人围在我们那个楼底下,叽叽喳喳的。我没有心思看热闹,只顾赶紧回家,担心丁点等得不耐烦。等到了楼近前,才发现所有的人都抬着头往上看,我也看过去,天哪,原来大家看的是丁点。他打开窗户,爬到护栏里来了,正抓着栏杆哭呢!脚上只穿着袜子。我顿时急出了一身汗,人群里有人认识我,大声责问:“你干什么呀,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我顾不上解释,一路小跑上楼了。听见下面人群有动静,好像是110的警察来了。

打开门,丁点听见声就大声叫起来:“妈妈,妈妈!”

我赶紧过去把他抱进来,他哭得涕泪横流,都快在脸上结冰了……楼下的警察大声问:“孩子没事吧?”

所有的人都在看着我,我歉疚得不能说话。

幸好有惊无险,可我吓得不敢再让丁点一个人在家。不得不跟开心商量,从此让他一个人去上学。不是我狠心,毕竟他大一些,比丁点更能处理意外的情况。我虽然这么想,可是每天早上依然焦虑不安,纷乱的马路时时横亘在我心里。

这样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温暖的日子里我们又开始了晚上到地坛的活动。孩子们都大一些了,母亲们有更多的时间闲聊。有一天说起学校门口的交通混乱,月月的妈妈突然问我:“最近我怎么老看见开心一个人去上学,你不送了?”

我就把丁点不能一个人在家的情况说给她们听,可是她们认为我的决策有失公允。

“老二都快3岁了,在家等等有什么呀?你应该送开心。让他自己上学太早了!”

他们说我偏心丁点,而且提出证据:自从有了丁点,原来也一样脸色红润体格健壮的开心就明显地消瘦了,而且脸色越来越黄……似乎是我把对开心的爱和照顾都转移给丁点了。

现象确实是这样,难道作为一个母亲,我一碗水端不平吗?

我不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对是错,虽然对孩子的爱是无疑的,但没有办法衡量和比较这感情的多少。孩子是不同的,和我之间发生的事情是不同的,我不能保证能做到一视同仁。毕竟,母亲首先也是一个有反应、有情绪的人,怎么能不受孩子的言行影响呢?

而且,这两个孩子是如此的不同。晚上我们讲完故事,道晚安的时候,开心总是问我:“妈妈,你爱我吗?”得到我的肯定他才美美地睡下,似乎永远需要无尽的爱和关怀;而丁点则会关心地问我:“妈妈,你快乐吗?”让我从心里感觉温暖。

经验之谈

妈妈的心也需要关照

我知道孩子之所以不同,有我难以推卸的责任,可是我不能因此就没有感觉。我也希望被关怀、被照顾,哪怕只是一句话。

我首先是他们的母亲,所以我照顾他们,教导他们,原谅他们,可我同时也是跟他们一样的人,也有自然的人际反应。感情是相互影响的,需要用心维持的,谁也不能只想着无尽的索取,谁都是一样。我已经控制我的行为,尽到做母亲的本分;如果再控制住自己的心,使它只有超然的公正和无私,那“我”就没有了。

那是个不一般的境界,有待时日。

为什么我要让着他?

我不知道开心是不是也从别人的言论里,听到我更爱弟弟这一类的说法,总之在他不得不自己上学之后,他曾经一度很暴躁,经常在跟弟弟玩的时候,提出苛刻的要求并粗暴地惩罚他,这让我陷入苦恼和失望。虽然我控制自己不至于大发脾气,可心情依然在脸上暴露无遗,从孩子们看我的神情上我能确认这一点。我软硬兼施地制止开心的行为,希望开心能理解我的心,担当起一个理想的哥哥的角色,分担我的辛苦,可是他却把这一次次的冲突归结到丁点身上,反而变本加厉地“折磨”丁点。我们三个人的关系一度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开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突然生病的。孩子的承受能力毕竟有限。这场病使我手忙脚乱,也使开心回到第一重要的位置。丁点默默地跟着我往返在去儿童医院的路上,似乎更懂事了。

住院部不允许小孩子进去探视,每次我进去看开心,都只好把丁点放在住院部门口。我又担心他乱走,就把他抱到走廊上高高的大暖气上坐着,给他拿个苹果什么的吃着。探视时间是两个小时,在这段时间内,他就一个人在那儿等着。

有一次开心问起来:“弟弟呢?”

当他知道弟弟在外面等着的时候,显得很着急,催着我赶紧走。他担心弟弟被人拐走。

我很高兴看见他这样,就开玩笑地问他:“你这么关心弟弟,怎么还老跟他争,不让着他呢?”

开心想了想说:“我自己愿意照顾他行,可是我就是不愿意你老要求我照顾他、让着他,为什么我要让着他,他不需要让着我呢?”

这个提问又超出我原有的思想,我似乎没有真正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也让我记起开心以前曾经提出过一个类似的问题(孩子为什么要听家长的话),为什么开心总是有这样的问题呢?他真是一个不一般的孩子。

为什么哥哥要让着弟弟?是因为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年长、更有能力和思想的人就必须做出让步吗?是因为社会稳定需要这个秩序吗?还是这实际上取决于一个假设:血缘关系决定他们有更亲密的感情,哥哥会自然地爱护弟弟呢?

我知道很多家长会和我一样,刚开始觉得这个问题很突兀,“这有什么原因可讲,尊老爱幼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嘛!”可我明白开心现在疑惑的,不是这些原则本身,而是这些原则背后的道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我应该回答这个问题,毕竟我比他大26岁,能更快地想清楚才对。

我选择了最后一个答案回答开心,同时也决定遵循我一贯的处理方式,从此让他们兄弟之间独立相处,让一切以自然的感情来决定。如果他们之间能够维持并不断加强自然的手足之情,兄友弟恭的局面会自然形成;如果他们真的性格迥异、冲突强烈,那即使我强迫他们表面上让我满意,也只能加深他们的矛盾,无助于他们心灵的接近和相容。所以,一切让爱做主,随他们去吧!

经验之谈

兄弟相处之道

兄弟之间的关系,要么真的休戚与共,要么势同参商,与姐妹之间的温吞吞的亲密不同。这中间,有先天的个性差别原因在内,但更有影响的,似乎是童年阶段,母亲对兄弟之间不同的态度和要求。越是对行为规范要求严格的家庭,男孩之间长大之后往往关系更淡薄。

所以,要释放孩子的心灵,让他们真正沿着自由发展的方向越来越亲密,就要小心地呵护孩子之间天生的好感和吸引,让这自然的感情发展壮大起来,才能在兄弟之间形成无形的强大的纽带。以我的经验,向这个目标迈进,需要特别注意两点:

★让兄弟关系脱离母子关系的影响,独立发展。

可以告诉孩子兄弟相处的社会规范,和自己对他们的期望,但要给孩子们独立相处的机会,独立解决矛盾的机会,不要处处当裁判,让孩子们在自己的笼罩下形成彼此的关系,那样是很不稳定的,而且是不真实的。作为母亲,一定要给孩子独立发展和其他人的关系的空间,收敛自己的控制欲和泛滥的爱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帮助孩子在自由之中获得真正的生活。

★一切以“爱”为原则,让孩子们跟从自己的心。

规范的形成是有具体的社会性目的的,而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孩子失去的是自然的天性和心灵的自由。我们不必这么着急,让孩子在没有独立思想的时候就毫无批判地接受社会的观念和价值,要注意保护孩子与生俱来的财富:对亲人的爱。相信孩子,相信人性,即使你不作要求,他们也能在争吵打闹之后自然平息,并且更加亲密和依赖。

关上门就行

我答应开心,相信他对弟弟的感情,不再干涉他和弟弟之间的事情,只是要求他任何情况下不许对弟弟动武,我告诉他,就像无能的大人才打孩子一样,无能的哥哥才打弟弟。开心答应了。

接下来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再多余地插手他们兄弟俩之间的相处。但是有一点我公开向他们俩宣布:如果他们俩遇到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对方的时候,可以随时来向我请教,我很乐意提供指导。

这个做法,不仅解放了开心,也解放了我。我发现,除了干家务以外,我似乎没有什么事情可操心了,因为所有的时间他们俩都在一起,不管是一起游戏还是吵吵闹闹,总之一个离不开另一个,没我什么事了。

其实丁点不怎么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被哥哥的情绪和思想调动着,也快快乐乐地配合着开心的行动。这时候我开始写东西,不希望被打扰,就正儿八经地拜托开心恪守承诺,别给我添麻烦。开心被委以重任,心满意足,总是高高兴兴地把弟弟叫进客厅,然后露出头向我喊:“妈妈,我们开始玩了,别打扰我们!”

我才没工夫打扰他们,我就喊:“玩吧,关上门就行!”他们俩就夸张地把门扣得严严实实。

我听见里面各种莫名其妙的声音,也能听见他们的喊叫声、笑声甚至丁点的哭声,但是我控制自己先不要管。有时候忍不住,敲敲门,想了解一下战争到什么程度,开心就打开一条缝,安慰我说:“没关系,没关系,我能解决。”我坚持要看见丁点,丁点就会忍住眼泪站出来,跟我说:“真的没关系,妈妈!”

我只好走开,虽然担心,但是始终也不知道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因为他们玩够了出来的时候都已经忘了曾经闹过什么别扭了。

他们俩没有谁向我来请教相处的问题,不管是哥哥还是经常哭的弟弟。我曾经很期待丁点来向我诉苦,我好教他一些应对强势哥哥的窍门,可是一直都没有机会。丁点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接受了哥哥的权威和领导,更加的顺从和忍让,而且特别会关心别人。这一点得到了所有大人的一致称赞,也成了他性格中的闪亮点。

最好早知道

排行影响性格

上学的时候,我们学到在家中的排行影响性格的形成。比如排行老大的人,有些性格是一致的,比如:霸道、自尊心强、好胜;排行老二则通常有这些特点:老实、随和、忍让,甚至情绪反应慢。如果还有老三,有些研究证明那将是孩子们之中最聪明的。

排行之所以影响性格,是因为排行决定了在家中的生存环境,这也是自然之道。母亲往往有过多的担心,希望用自己的干涉和保护改变小一些的孩子的弱势环境,给孩子们公平一致的生活环境,但事实上,这种干涉会扰乱孩子之间的自然相处,延缓孩子正常的交往能力发展,而且引发孩子之间对母爱的竞争,将孩子们的心灵发展引向歧途。

能做母子也是缘

丁点的入学,宣告我们家的混乱时期正式结束。家里不再有需要时时照料的儿童,而是有两个正在迅速成长的少年。

我一下子拥有了大把独处的时间,心情更沉静下来,回头翻看前些年的日记和照片,回忆孩子们小时候的一幕一幕,时光的流逝就那么明明白白地回放在眼前。曾经的困难和痛苦,在孩子们的成长中自然地化解了;曾经绞尽脑汁寻求的答案,也在孩子的成长中自然地浮现了。就像母亲很多年前说过的话:“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确,如果我们守着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最真实的本性,日子过的就是踏实的,有意义的,酸甜苦辣算什么呢?每个人的生命就是因此才与众不同。

回顾使我更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他们一天天地长大,终有一天会离开我开辟自己的生活天地,相聚有时,即使是母子也一样。

从1997年秋天到2010年春天,我跟孩子们相处已经十几年了。当初我一个人挣扎沉浮在北京偌大的人海中,现在却是我和两个孩子,我们三个人,相依为命生活在属于我们自己的小房子里,这,在我眼里,在我心里,是这世上最大的奇迹。做女人就是有这个好处,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家,从而也无限扩大自己的心灵世界。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但这母子的缘分,应该比千年更久远。这不仅仅是共同生活的缘分,更是心灵相伴甚至生生世世相牵挂的缘分。到底什么样的渊源才能做成母子,需要在生活中细细地品味。今生适逢能有生儿育女的幸福,值得敞开身心投入地享受。

写到这里,被孩子们的笑声打断,原来他们在看《金牌魔术师》,开心赞叹不已:“我也要学魔术,我要创造奇迹!”

这话触动了我刚才的思绪,我就说:“这些在我眼里不算什么,你们知道我认为世上最伟大的奇迹是什么吗?”

“女人生孩子嘛!”

你看,我的孩子不费力就知道我想说什么。好像我的心海起伏翻腾的时候,他就站在岸边!

献给父母的智慧教养书

早期教育阶段(0—8岁)

培养聪明大脑90法:6岁之前

观察儿童

理解儿童的行为

母爱的力量:母亲如何塑造和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性格塑造、心灵建设(3—6岁)

教出品行良好的孩子

寻找合适的幼儿园

幼小衔接系列:

我要上小学啦:数学准备知识

我要上小学啦:语文准备知识

我要上小学啦:英语准备知识

九步,走进孩子的心

性格塑造、价值观教育、行为规范(6—12岁)

压力之下:在苛求的世界里养育子女

我家小孩也聪明

我家小孩会理财

我家小孩有人缘

我家小孩不拖拉

我家小孩会学习

如何对孩子说不

男孩,你为何沉默寡言?

儿童心理学魔法书

十字路口的顽童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必读书(13—18岁)

独生子女的幸福未来

怎样做个体贴的父亲

同类推荐
  •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女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通常,人们把青春期与儿童期加以明显区分,区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对于女孩来说,性成熟的标志是月经初潮,即第一次来月经。以性成熟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发展,使青春期女孩具有了与儿童时期所明显不同的社会和心理特征。而这一时期女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有的害怕孤独,有的不与人交往,有的过于自卑等等。
  • 青少年营养食谱

    青少年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你的困惑我来解:优生优育知识

    你的困惑我来解:优生优育知识

    为了帮助计划怀孕的夫妇学习科学知识,让孕育孩子的过程轻松而愉快,我们组织专家编写了本书。全书采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插图重点介绍了遗传与优生、婚前检查、孕前检查与孕前准备、孕期保健、妊娠各期母体的变化与胎儿的发育及胎教、婴幼儿发育及保健等优生优育知识。本书是一本介绍优生优育知识的科普读物,可供准父母们阅读、参考,也可供致力于优生优育研究与临床应用的人员借鉴、参考。
  •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

    陶红亮编著的《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讲述了:蒙台梭利从婴儿出生开始,根据儿童成长发展敏感期所创立的适宜儿童成长的“玩具”,对其进行了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研究。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和教育法引入我国后,受到了众多父母的推崇。《蒙台梭利的教育智慧--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白金版)》内容力求做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保持蒙氏思想原汁原味时,兼顾了可读性和实用性。选取的内容包括感官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日常生活教育、自然文化教育等。宝宝可以通过自我重复操作教具建构自己完善的人格,在自由操作中能够得到很多能力方面的训练。
  •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感悟

    每天给孩子一个成长感悟

    感悟,就是我们对某些事物或现象有所感触而醒悟或领悟。一个人有感悟才会有情感,有感悟才会有灵感,有感悟才会有心灵的震颤,有感悟才会有收获的喜悦。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能引发我们的感悟。其实,我们时刻都在感悟着我们周围的一切。
热门推荐
  • 大道凡途

    大道凡途

    大道万千,殊途同归。有人心存善念,历经几十轮回善心不改,成就至善大道。有人学古通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识万种人,成就博学大道。有人生而不凡,行逆天之路习逆天之法,成就修途大道。有人恶念滔天,杀伐果断屠戮世间生灵涂炭,成就鬼途魔道。这万千道途,终归有人踏上,有人坦荡无碍,有人磨难重重,有人直通大道,有人本路夭折,然后却无人可以回返。这便是道,行逆天之举,踏不归之途。
  • 爱钱的兄弟

    爱钱的兄弟

    “爱”“钱”的兄弟每一个人都是一粒金或是一粒砂,但是开始的选择权往往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我们是自己命运开始的掌舵人,但是无论是金还是砂都有爱,有“爱”的地方就会有“钱”的出现。“爱”和“钱”到底是仇人,还是家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没有什么大的才能,没有超凡的超能力,也没有穿越,但是过着酸甜苦辣五光十色的人生,在别人眼中或许是平淡的、失败的、可惜的,可是他却感觉幸福着。
  • 花都仙途

    花都仙途

    修仙少年闯入花都世界各色美纷至沓来成就一段霸气仙途
  •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阴阳薄

    异世阴阳薄

    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几千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的景象,只有他,异世之神孤独的徘徊在这一片大陆上。他想要创造一个世界,他想要统治这个世界。异世之神用他的灵力创造出了三个助手帮他管理这个世界,千百年来,他们一直将这个世界治理得井井有条,直到魔尊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宁静。
  • 不败主宰

    不败主宰

    一落魄少年,偶然间让其武魂变异成神龙武魂,更偶得一上古秘典,修的不朽金身,横扫九天十地,雄霸天下!从此逆天改命,踏上一条不败之路!
  • 魍魉传之魉行天下

    魍魉传之魉行天下

    “当——当”钟声呢喃,人们回头,空洞的眼眶流出泪来……
  • 《职业心程》

    《职业心程》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这诗句挺好,有人真的读懂了吗?
  • 浮生若舞:犹见怜

    浮生若舞:犹见怜

    “若是没有我惊鸿的一舞,是否我们就此不识?就此不恋?”“不,早在几年前,我们就相识了。”但当得知最爱的人是杀母凶手时,她该怎样选择?面对无法相信的事实,她最终离去,尸体沉睡于一世鬼医的身边,却没有等到最爱的人。一个舞娘的生死爱恋,结局的痛苦有谁知?
  • 娱乐圈:苏渺的孤城

    娱乐圈:苏渺的孤城

    多年后到达一定高度的苏渺回头望去,这一路上自己奋斗努力、勾心斗角,见过了人性阴暗肮脏的那一面,却也被温暖的人与事感动着,失去了许多人。但苏渺毫不后悔。【男主女主皆为专情人1V1不NP】【女主是在慢慢成长的,后期在事业上会循序渐进变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