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7900000026

第26章 献给两个孩子的母亲(1)

虽然有两个孩子的母亲很少,但这份辛苦和幸福却不单单是加倍那么简单。相对于独生子女的家庭,拥有两个孩子的家庭更接近于真实的社会,更能全面地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性格。

老大也不能自己睡了

丁点出生之后,我的卧室就成了婴儿房。丁点一天到晚睡着,我也浑身疲惫,需要好好地休息。所以,除了给丁点喂奶,我几乎全都躺着,连吃饭也不想出去,就在床上吃。开心还是每天去地坛玩,只是由保姆带着去了。开心很不适应没有我的陪伴,经常在出门之前到我这里来央求:“妈妈,跟我们一起去吧!”刚开始我还能好好地安慰她,可是我很困倦的时候就巴不得他们赶紧走,就会闭着眼睛轰他:“去吧,别吵,弟弟睡着呢!”开心一听这话,就会悄悄地低头走去,一脸悲伤,好像受了什么委屈。

按照传统,我应该“坐月子”,卧床休息一个月,我尽量安下心来,不去管屋子外面的事情,好好休息。丁点在这一个月里,猛吃猛睡,像充气一样长胖起来,可是开心却蔫蔫地瘦下去。

那时候我的心思几乎都在丁点身上,他的茁壮成长给了我无比的快乐和满足,而对于开心,我以为每日里有吃有喝,有人陪着他玩,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所以我放心地呆在自己的小屋,有时候一天也见不着开心,跟他说不上一句话。可开心还是那么敏感,对于我的忽视他做出了身体上的反应,开始胃口不好,精神也倦怠,在那样炎热的夏天,他的脸色开始发黄。

对于开心来说,面临的变化似乎不是多了个伙伴,而是少了个妈妈。

我没有及时体会到这一点,产后的虚弱和事业上的停顿困住了我的身心,我也想趁着这个正大光明的机会彻底休息。有了这样的想法自然就精神麻痹,对开心的神情变化也视若无睹起来,我想他会自然地适应起来,就像全家其他的人一样。

可是我没想到尽管之前开心已经有一个欢迎的心态,真正适应起来和弟弟分享家中的一切,尤其是母亲的爱,却经历了几年的时间。

我还在月子里,开心就已经快不能承受失去我陪伴的痛苦。但是他也从全家人的态度上看明白,我和小弟弟是不能分开的,是需要重点保护的。可怜的孩子就控制住自己,从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不满和需求,只是想通过延续以往的生活习惯来得到一点满足。

比如,吃过晚饭之后,其他人都守在客厅看电视,他就会拿本故事书悄悄地钻进我的屋子,像以前一样挤在我身边坐好,把书递到我面前,期待地说:“妈妈,讲故事吧!”

如果我能坚持延续着这个习惯,给孩子一点满足,多好!可是我没能做到。虽然偶尔我也能高兴地给他读几个故事,但大多数的日子里,我忙着给丁点喂奶、换尿布或写些没用的工作计划,顾不上理会开心。我会说:“看电视去吧,我忙着呢!”

开心往往不肯走,会说:“你以前每天都给我讲故事。”

这种话显然是在谴责我,我就更不耐烦:“你就不会让爸爸给你讲吗?”

开心不再反驳,却会眼泪汪汪地退缩在沙发上,哀求说:“你忙吧,我在这儿等着。”

当时我不理解开心的执拗其实另有所图,就感到他有些死脑筋,就任他呆在那儿,希望他能总结教训,自己改变做法。

晚上正是丁点一天里最活跃的时候,我经常忙活他一个都顾不过来。等一切就绪,丁点重新睡着之后,开心也早窝在沙发上睡着了。我看着开心疲惫不堪的样子,又心疼又生气,很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高高兴兴地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可他就是不肯回去,当保姆来抱他回屋睡觉的时候,他挣扎着下来,迷迷糊糊地问:“弟弟睡着了,妈妈能给我讲故事了吧?”这么晚了,难道我就不需要休息吗?无奈开心软硬不吃,死守着自己的信念,最后往往就是哭着被抱走,或者我让大家都去睡,干脆任由他继续睡在沙发上。

这种状况持续到秋天,天凉了,开心还是执拗地每天晚上守在我的床前,哼哼唧唧地不肯离去,到底还是我让步了,我挪开地方,让他也钻进被子里来。开心小心翼翼地靠近我,等我伸手揽过他的头靠在我胳膊上的时候,他才确认我没有生气,搂着我的胳膊嘤嘤地哭起来,哭着睡着了。

看,有了老二,老大也不能自己睡了,我却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最好早知道

面对弟弟妹妹,孩子经历心理危机

孩子排斥弟弟妹妹,从根本上来讲,他是在意母亲的改变。新生的老二,不可避免地更多占领母亲的身心,使母亲有意无意间减少对老大的爱和关注。如果母亲能提前意识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平衡自己的关注,让老大能维持不怎么改变的生活状态,孩子就能够顺利地适应这个家庭的新状况。反之,母亲全身心地扑在新生的老二身上,把老大推给另外的人照料,孩子当然会觉得突然“被母亲抛弃”,原先在母亲的支持和关注下建立起来的精神世界,面临失去基础的危机,对环境(主要是母亲)的信赖和由此建立的安全感开始动摇。这时候孩子就会出现心理发展的迟滞甚至倒退,需要重新巩固被动摇的那部分心理基础。就像开心已经到5岁,又突然退回到一两岁时候的“粘人”的状态,这是孩子心理发展的自动修正功能,母亲也要配合孩子的状态,重新用自己的爱和支持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心理危机。

可是,遗憾的是,连我也没有料到孩子的反应会这么强烈、这么持久,我没能及时地体会开心的感觉,没能主动帮助他度过这个心理危机,从而导致了对他更深的伤害,使他的这个适应过程拖长到好几年,这是我的失职。

我就是不哭

虽然我意识到开心的不满,但是如何解决一直没有好主意。丁点那么小,我多照顾他不是应该的吗?怎么才能让开心接受这个理所应当的事实呢?

我羡慕孙燕的两个女儿和平共处,亲密无间,可我就是迟迟解决不了两个儿子相争的问题。向有经验的人讨教,他们给了一个可信的解释:就是生老二的时候老大的年龄有点大了,如果在3岁之前,老大还不懂得维护自己利益的时候就有了老二,情况会好得多。

这个理解丝毫无助于改善现状,虽然我尽量想着去照顾开心,不让他感觉到我多么在乎弟弟,可事实上我依然经常被开心惹火。我的心永远不能伪装,就算为了正义和公平。不单单是我,他们的爸爸也不比我好多少。我看不清自己的错误,却对别人的有失公允非常敏感,不能容忍。

到了2005年的夏天,2岁的丁点已经有了些见解,而且知道借助大人对他的保护来对抗哥哥的“压迫”,而开心,也充分体会了有小弟弟之后的新生活,他虽然知道全家的保护中心不再是他,可他依然充满憧憬地渴望得到与弟弟一样的待遇,不放弃任何一次机会。

那天晚上,我临时有事,老公来照看他们。我回来的时候,他们正准备洗澡。因为时间已经很晚,老公就打算先给丁点洗,好让他先睡。可是开心还是像以前一样,一见放下洗澡盆就赶紧脱光了衣服,挤着站进去了。此时丁点正好抹了一头洗发水,开心一站进来溅起的水花喷了他一头一脸,洗发水流进了眼睛,丁点疼得大哭起来。也许老公之前已经告诉开心晚点再洗,可开心没听,反正我看见他们的爸爸生气了,让开心站出来。开心顿时变了脸色,苍白又倔强地站着不动。老公被他无声的反抗激怒,一把就推过去,可怜的孩子站立不稳,连忙抬起一条腿站到洗澡盆外面去,双手扶住墙才没有倒下。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到底是我的孩子,自己怎么收拾都没什么,就是见不得别人动他们一指头。(虽然他们的爸爸对他们来讲算不得“别人”,可在我眼里就是)我冲过去扶住开心,正打算回头替他说话,就看见血从他的腿上流下来。原来刚才他忙着稳住的时候,腿碰到了墙边水管上一块凸起的铁锈。血混着他身上的水一直淌到脚下,流进下水口。我心疼极了,抱住开心愤怒地看着他们的爸爸。开心却浑然不觉得疼似的,推开我还要进去洗澡。此时丁点已经洗完出去了,开心绷着嘴唇还要冲水,腿上的血不停地流着,在盆里溶出一团红。我不知道他是真的不觉得痛,还是非要争这口气,就扯着他的手拉他出来,说:“别洗了,伤口会发炎的!”开心听见了,却还站着不动,非让水从头顶冲下来。他已经面无表情,满脸是水,看不出是不是哭了。以我的经验,他这样的表现说明他很痛苦。

我想办法安慰他,抱他出来,给他擦头,一边劝他:“好孩子,受伤了就先别洗了,明天妈妈好好给你洗澡。”他却没有像以前一样听到我的安慰就忍不住趴在我身上哭,而是沮丧地低下头,看也不看我,自己嘟哝:“我不能洗澡了!唉!”

他的反应变成这样,让我更体会到他的无助和悲哀,我还想通过安慰让他能把悲愤情绪释放出来,就更加温和地照顾他,陪着他到躺好。开心一直木木地,心好像躲出去了。我看着他这样子,开始感到棘手和害怕,就不停地开导他,希望他能哭出来,发泄出来。可开心神色淡然地面对着我,说:“我就是不哭,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我们倒没有把他怎么样,他自己这种压抑的情绪倒把他的快乐和健康慢慢地赶跑了。

科学新知

学会识别儿童期的心理障碍

如果孩子在成长时期处于一个不利的环境中,正常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无法实现本能的发展计划,就会使孩子心灵的力量集中在应对处境问题上,导致发展偏离正轨,造成以下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

神游

心灵和身体的运动不能统一的状态。通常是心理活动先于身体动作。有时候孩子在心理上已经完成了某件事情的全部,但实际的动作才刚刚开始。他会向别人表示他已经做完了,同时又不中断自己的行动,在别人看来就成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仿佛他的精神不在这个身体上。这种状况就叫做“神游”。神游是一种逃避,一种防御,所做的事情只是为了掩饰自己已经分裂的心力,寻找暂时的慰藉。

情绪障碍

心灵已经偏离正轨的孩子,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或者呵护,反而常常受到强制和否定,就会使孩子在无意识的心里建立起一道看不见的墙,把他所厌恶的、不愿意接受的一切都隔离在墙外,而真实的心灵就安全地躲到墙的背后。表现就是:如果孩子面临他不希望的环境或者待遇,他就会反应迟缓、消沉或者失去反应能力。孩子的心灵就像在说:你说吧,但是我不听。我在我的墙里面,谁也不能把我怎么样。

长时间的情绪障碍,会使孩子看起来像丧失了某个方面的天赋能力。

自卑

成年人表达的轻视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无能或者比别人差,这就是自卑。自卑的孩子通常会躲避一切竞赛场合,容易妒忌表现突出的孩子,自己却没有行动,并伴有不安、焦虑的情绪。一个人最大的沮丧就是他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去做某些事情。

恐惧

孩子通常会害怕一些东西,大部分产生于过去看到的一些印象强烈的东西,或者产生于成人对现实情况的解释和利用孩子的无知进行的威吓。但在没有上述原因的情况下,有的孩子也会终日惴惴,觉得有什么危险正在临近,而且是神秘的、没有理由且不可战胜的。这就是恐惧症。

恐惧症产生于心理上遭受的巨大危机,它提示的是孩子的心理基石——安全感已经受到破坏,急需重建。

防御障碍

年纪小的孩子在面临突然变化的环境时,会引起已经发展起来的心理世界的紊乱,行为能力和心理特征出现倒退,仿佛要回到过去,借以逃避自己不愿接受的变化。主要的表现有:迷恋依赖某一物品、刻板行为和过度模仿。比如一个两岁的孩子处处模仿别人是因为他处在这个发展阶段,但如果四五岁的孩子也出现这个现象,那就是心理发展的倒退了。他可能啃手指、尿裤子、遭到拒绝就倒在地上大哭大闹等,这么做的原因是他的心灵希望得到像幼年一样的照顾和安慰。

一碗水端不平

虽然我不是很支持开心那种希望和丁点一样待遇的想法,但是为了家庭的和平和安定,我还是尽量让他满意。在三个人的家庭里,任何一个人的情绪都影响着全家。

这时候我每天早上还需要送开心上学,虽然路途不远,但是车多路窄,还有多处在施工,他们学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由家长接送的,校方也三令五申,强调家长注意孩子的安全。本来这已经是我们家的一个固定的程式,可是由于丁点的长大,慢慢地矛盾就出现了。以前我送开心走的时候,丁点都还在睡觉。等他8点多钟醒来的时候,我已经回来了,所以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他的睡眠时间比以前更少了,往往在我叫开心起床的时候他就已经醒来,而且非常积极地要起床,希望能和我一起送哥哥上学。让他一个在家我实在不放心,让开心一个人去上学我也不放心,怎么办呢?我只好想办法带着丁点去送开心,可是费力不讨好。如果全都步行,往往因为丁点走不快使开心迟到;如果我骑车带着他们俩,就会险象环生,而且我确实很吃力,有好几次走到半路不得不下来推车走。开心很不满意,埋怨我:“你干嘛什么都依着弟弟?让他一个人在家等会儿怎么了?”

同类推荐
  •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给孩子留钱不如教孩子本事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就是早期教育的倡导者,他主张从日常生活的训练着手,顺应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特定喜好,让他们在活动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自发地学习各项技能,以达到建构一个人完美人格的目的。每个家长都可以是“专家”,每个孩子都能成才。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所以,聪明的父母,会和孩子一起去找寻成长的真理,一起去创造生活的快乐和完美。给孩子架起成功的桥梁,这本书也许能给你一些启迪。
  •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避孕是新时代两性关系的产物,旨在更好地为两性关系服务,避孕不仅仅是不生小孩,还在于优生优育以及更好地享受性生活带来的乐趣.本书就是向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介绍避孕优生的知识。
  •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父母,请这样培养孩子的情商

    本书在揭示大多数孩子在情商方面所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的同时,更给广大父母们提供了建议,帮助父母找到提高孩子情商的良方,从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并为孩子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

    《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不仅从细节方面对男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做了深入的分析,还从宏观的角度为父母介绍了相关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培养了不起的男生,需要各位父母的精心教育。相信各位父母能从《培养了不起男生的24堂课》中得到一些借鉴,一些启发,一些感悟,去探索和挖掘孩子身上更大的潜力,争取把他们培养成了不起的男生,让他们拥肴辜福而美丽的人生。
  •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中国的父母是保守的,他们有很多话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讲,比如身体的发育、感情的问题、啃老的问题,等等。本书就是要教会那些内心纠结的父母们,应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本书以最贴心的语言、最深情的文字,带给孩子最温暖的心里话。这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孩子娓娓道来。本书抛开平常的尴尬,说出那些平常说不出口的心里话。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自由、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热门推荐
  • 鹿晗:我们要一直在一起

    鹿晗:我们要一直在一起

    “张依歆?张艺兴?”当鹿晗听到张依歆这个名字,第一反应便是张艺兴。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名字,才会让鹿晗接近张依歆,了解张依歆,甚至喜欢上张依歆。两个人总是懵懵懂懂,直到最后才明白自己的心意和对方的心意。粉丝和偶像的恋爱就此展开
  •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娃娃的爸爸失业了(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透过娃娃的爸爸失业及发生洪涝灾害两个事件,讲述了供给和需求关系及失业问题。从小将这些基础观念深植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面对未来不确定的风险和挑战,孩子将更有智慧,也更有勇气面对一切变化。
  • 嫡女皇后

    嫡女皇后

    她费心入宫,只为接近他的身;她天真烂漫,只为留住他的心;她龙榻跪爬,只为勾住他的魂!她是妖女,人人诟骂的祸水!世人却不知,她已不是‘她’,缱倦在他的怀里,她瑟瑟发抖,喃声叫屈,眸色却冰凉而深沉……
  • 明太祖宝训

    明太祖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菲的夏天

    千菲的夏天

    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那嫉妒的折磨,我曾经那样真诚、那样温柔的爱过你,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一样地爱你
  • 偷心总裁,求放过

    偷心总裁,求放过

    一场建立在谎言与贪婪之上的豪门婚礼充斥着刀光剑影的算计,婆婆伪善,丈夫和情人生私生子,而我的上司盛瑾源还织了一张情谜网,把我深深地困在了网中央。进一步是悬崖,退一步是深渊……我乞求:“放过我?”盛瑾源说:“好,等你什么时候爱上我了,我就放过你。”
  •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史海探真:为中国哲人申辨

    本书探讨了中国思想史或教育史上的人物,大体上可用“哲人”来概括他们,其中既有大名鼎鼎的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等,也有相对没那么出名的陈白沙、容闳、徐复观等。
  • 兵王的校花未婚妻

    兵王的校花未婚妻

    在国外执行任务的段云意外开启了穿越之旅,进入了高中成了一名高三的学生,从此和校花开始丰富多彩的生活。
  • 剑圣密录

    剑圣密录

    我曾于微末之中成至高境,我曽于一剑之间灭百万众,我曽于红尘之内悟剑道。然后,终成剑圣。(就是想试试像西门吹雪性格的人在都市怎样过的)
  • 薄暮三点星

    薄暮三点星

    十年前,他,毛头小儿,浪迹江湖。十年后,他,一手遮天,武林盟主。十年前,他,忍辱负重,忍气吞声。十年后,他,星光神子,纵横江湖。十年前,他,家破人亡,四处逃窜。十年后,他,执棒天下,谁人敢当。封魔峰上,魔主重现。彩虹宫中,修罗刀现。星光绝顶,七星宝剑。荒山古庙,天廻神棍。少林寺中,坐禅神僧,地底墓穴,神剑鬼王。种种奇遇,让他们人生峰回路转,绝处逢生,在乱世中成为三颗闪亮的明星。敬请关注小说【薄暮三点星】看三个少年如何在困难中成长,最终成为一代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