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7400000025

第25章 走出批评和惩罚的误区(2)

这时,妈妈深吸了一口气,接着看着孩子,轻轻地摸了下他的头,真诚地对孩子说:“虽然你今天做得很不对,但你仍然是个好孩子!正因为这样,我才会这么生气,像你这样的好孩子不该有这样的错事。妈妈当然是非常喜欢你的!希望你能改正这个错误。”孩子脸上挂着泪水,努力地点了点,说:“妈妈,我一定改,下次不再对老师说谎了。”妈妈听了,亲切地对孩子笑着点点头。

这位母亲对孩子批评也是非常严厉的,为什么孩子会认识到错误并主动改正呢?其实,这就在于她掌握了批评的技巧。

前一个案例中那位母亲在批评孩子时并没有先指出孩子错误在什么地方,就乱加斥责。而后一个案例中的母亲则是在指出孩子错误后,再让孩子充分体会到自己心里的感受,对孩子严厉地进行教育;然后用沉默的方式给了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孩子自己认识到错误;等孩子认错后,母亲的鼓励也进一步巩固了教育的目的。这样,孩子就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了。

千万不要让孩子对父母的严厉批评产生一种恐惧,那样只能伤害孩子的心灵,使孩子出现抵触情绪,而不会起到什么教育效果。

父母对孩子太过于追求完美,就会变成苛刻。如果父母对所有的细节都很注重,对孩子平常的过错或者偶尔的闯祸一点都不肯放过,并且进行严厉的责备甚至处罚,那么,孩子就会对他的任何一点过错都看得很严重,很紧张。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也是出于天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孩子就会对他的过错进行掩饰、辩解,甚至与父母进行对抗。

爱心指导对错误的批评方法给予的建议

1对待孩子的错误,按照自己的情绪乱加指责。这样的批评容易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因此,当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尽量用其他方式来消除自己的坏心情,如果觉得太紧张了,不妨让爸爸帮忙批评孩子。

2有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不分青红皂白、不问原由地进行批评,这会使孩子陷入等待“暴风雨过境”的状态,长此以往,就可能让孩子对批评变得非常麻木。建议父母开始批评孩子时,一定要控制情绪,再对孩子的具体错误进行批评教育。

3有些父母有时会用恐吓式的言语批评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父母不爱他们,从而变得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所以,对待孩子的错误,父母一定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如果孩子忘记该怎么做时,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并加以鼓励,这样孩子会更乐意接受父母的教导。

惩罚一定要适度

在现实生活中,父母给孩子们的鼓励、支持和谆谆教导实在太少,而责骂、嘲讽和惩罚的次数却越来越多,有时父母奉行“孩子不打不成器”或者“棒头下出孝子”的信条,使一些孩子几乎是在指责和谩骂声中成长的。

诚然,父母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认识自己不当的或者错误的言行,促使他们立即改正。可是惩罚是压力教育,对孩子来说,其结果往往是压而不服,更何况年幼孩子的心灵非常柔弱,惩罚只会使他们产生惧怕、甚至叛逆心理。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惩罚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只有这样,才能受到教育的效果,让孩子变得听话。

王凯又没有写作业,这个孩子真让人操心,每次检查他的作业,不是说落在家里了,就是说在来学校的路上弄丢了,其实我知道这些都是他的借口,已经批评他好多回了,可就是不管用,作业还是总交不上来。今天又是如此,我一气之下,把他的课桌搬到了教室外面。想让他到外面去写,结果,孩子并没有像我想的那样好好写作业,而是坐在椅子上,把书本合上,趴在桌子上哭了起来,哭得很伤心。

我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做法有些过分了,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我立刻把他的桌椅搬回了教室,然后叫王凯下课去我办公室。我虽然心里有些内疚,但还是坚持讲完了课,等到下课铃响的时候,我走到王凯身边,说:“王凯,咱们去操场上谈谈,好吗?”王凯战战兢兢地说:“好。”

我们来到操场上,我对王凯说:“王凯,刚才上课的时候,是老师不好,老师不该把你的课桌搬出教室,伤了你的心,老师向你道歉,请你原谅老师,好吗?”听了我的检讨,王凯又哭了起来,边哭边对我说:“老师,是我不对,我不应该不写作业,我知道错了。”接着,我问王凯为什么不写作业,孩子告诉我,因为家里是开小吃店的,每天在店里吃小吃的人很多,他根本没有地方写作业,所以作业写到深夜也写不完,爸妈也没时间管他。

当我了解了原因后,我决定每天让王凯写完作业再回家,他高兴地说:“只要老师愿意,我以后一定好好写作业。”从此以后,王凯再也没有不完成作业了。有时写得不好的作业,我会让他重写,他也乐意接受这种惩罚。因此我感到惩罚要适度,善意的惩罚,学生是乐意接受的。

上述案例说明,过分惩罚孩子不但不会帮助孩子纠正错误,反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只有恰到好处的惩罚,才会达到最终的教育目的。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可以对孩子进行适度的惩罚,让孩子产生这样一种心理:这件事我不能再做了,因为是错事,做了肯定要受惩罚的。这样孩子的某些习惯就可能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惩罚一定要适度,而且惩罚也不是简单的打骂,而是一种对孩子错误行为的告诫。例如,孩子在墙上乱涂乱画,屡教不改,父母可以对孩子说:“因为你今天做错了事,所以今天下午带你放风筝的事就取消了,看你下次的表现了。”这时,孩子心里就会想:今天我因为乱画,连我最喜欢做的事都无法做了,看来这样的事是不可以再做了。

爱心指导适度惩罚孩子的方法

1当孩子乱发脾气、情绪暴躁、不稳定时,不妨给予一个小小的“惩罚”,如停止玩心爱的玩具,不让孩子看动画片,或父母不再理睬他的请求等,让他们知道自己行为的后果。

2给孩子的惩罚一定要适度,不能让孩子感觉到父母不爱他了,否则孩子会产生沮丧、恐惧心理。

3父母的立场要一致、态度要坚决,因为孩子是非常聪明的,是会察言观色的。

4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父母要首先给孩子建立一些行为规则,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父母要适度惩罚孩子,给予警告,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代替惩罚的7个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年幼的孩子难免会因为淘气、懒惰等缘故而有意无意地犯各种错误。在说教无效的情况下,适度的惩罚可以使孩子停止错误行为;但惩罚也不是没有原则的,不恰当的惩罚很容易伤害孩子,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加不听父母的话。这时,就可以采用代替惩罚的办法教育孩子认识错误,并加以改正。

在生活中,一个相对融洽的亲子关系中应该是没有惩罚的。一个孩子应该经历自己错误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而不是受罚。这种自然后果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是要付出代价的。

今年刚刚3岁的小毛,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小孩。前几天,一向乖巧的小毛不知怎么了,总感到不高兴,有时会乱扔东西,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小毛的妈妈看见孩子这样心里很生气,刚准备斥责孩子,爸爸走过来拦住了妈妈,对妈妈说:“要控制好你的情绪,忘了《教子心经》上的内容了吗?”爸爸的一句话点醒了妈妈,于是,妈妈想了一个办法让小毛自己来收拾残局。

“谁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啊?”妈妈用亲切而惊奇的口气对孩子说。

“是我。”小毛理直气壮地说,一边说着,一边捡起地上的玩具继续扔。

“你这样做,对吗?”妈妈急忙问道。

“不对!”小毛低着头答道,但手里仍然玩着玩具,没有任何悔意。

这时,妈妈走到小毛玩耍的地毯上,说:“呀,你看你把玩具扔来扔去,玩具们都不高兴了,你是不是该送它们回家呀?”小毛并没有听从妈妈的教导,还是自顾自地扔玩具,并不理睬妈妈。

耐心的妈妈又说:“你看你把玩具扔来扔去,玩具们又疼又累了。让我们一起来送玩具回家吧!我们来比赛,看谁送得快!”

小毛一听妈妈要跟自己比赛,马上提起了精神,跑到妈妈面前说:“我送得快,我一定比你送得快。”说着,小毛就开始迅速地把玩具收进玩具箱里,妈妈一边配合着儿子,一边表扬儿子,说道:“小毛,真棒,能做那么多事了!”就这样小毛把玩具收拾得整整齐齐,妈妈没有用批评和惩罚,顺利解决了问题。

小毛的妈妈为什么能改正孩子乱扔玩具的行为?其实,就在于妈妈对孩子使用了代替惩罚的方法。

大多数人都知道,惩罚就是对一个人处以责罚、以示惩戒。惩罚给孩子带来的感受是一种充满敌意的、仇恨的感觉,孩子在惩罚中会把精力分散到如何报复父母上来,会与父母产生敌意,错失了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悔,以及仔细考虑改正错误的机会,从而使错误不能得到及时的改正。而且,当孩子受到惩罚后,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他们会认为“惩罚”可以抵消他们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复自己的错误行为。

当家长想要惩罚孩子时,不妨想想用其他方法来代替惩罚。其实,当孩子犯错误时,父母可以运用这一方法代替对孩子的惩罚,给予孩子多一些尊重,孩子会更加认可你,更加听你的话。

爱心指导代替惩罚的7个方法

1请孩子帮忙

当你发现孩子出现错误行为时,你就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帮助你做事或者一件他非常感兴趣的事上来,这样你不用打骂教训孩子,就可以让孩子主动帮你做事。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

当你不允许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你可以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这样!你这样会影响大人之间的谈话!”这时,孩子就会明白他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并且停止错误的行为。

3表明你的期望

同类推荐
  •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

    《把幸福还给孩子》是《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姊妹篇,是教育专家李跃儿用心血凝成的关于爱育的宣言,独家分享三十年教育经典案例,愿天下父母都来读一读她的故事,学一学其中的道理,把幸福还给我们的孩子。
  • 孩子是第二位的

    孩子是第二位的

    Addons Wu博士是一位深深为他三个卓越的孩子(分别毕业于剑桥、麻省理工、哈佛)感到骄傲和自豪的父亲。跟其他家庭一样,Addons和他的太太也经历了在教育培养孩子过程中的乐趣、压力。Addons的职业生涯让他接触到全球的不同文化。虽然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但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一些基本的原理是跨越国界、适用于世界各地的。在本书中,Addons和读者分享了他在教育培养孩子方面的体验、智慧和领悟。
  •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父母不方便说的话

    中国的父母是保守的,他们有很多话都不好意思和孩子讲,比如身体的发育、感情的问题、啃老的问题,等等。本书就是要教会那些内心纠结的父母们,应如何更好地传达自己的心声。本书以最贴心的语言、最深情的文字,带给孩子最温暖的心里话。这不是对孩子的说教,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父母敞开自己的心扉,向孩子娓娓道来。本书抛开平常的尴尬,说出那些平常说不出口的心里话。这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自由、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日本妈妈这样教负责

    对日本妈妈来说:孩子可以爱,但不能宠坏!与其给他一切,不如教他方法!当一个华人妈妈看到一个日本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冲击与省思?同样身为东方人,日本的街道为什么比较整洁,日本的孩子为什么比较有礼貌,日本人为什么比较遵守社会规范?此书以生活化的例子,清楚呈现中日教育观念的差异,并且提出既简单又实用的教养建议。
  •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家长如何做孩子才会学

    从孩子眨着好奇的眼睛探索世界开始,到入幼儿园、上小学、升中学、考大学……家长的使命并不仅仅是抚养,更重要的在于教育。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为孩子拥有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本书就是为家长提供宝贵意见,为他们培养合格人才现身说法。
热门推荐
  • 罪恶食人族

    罪恶食人族

    人类,自古称为万物之主,拥有无与伦比的智慧和能力;在渊源历史河流中稳固和繁衍。但在时间的生发与流失之际,一个分支族种的崛起让这个看似祥和的世界有没有改变与进步呢?时间走走停停,唯一不变的,只有一个……————我是井盖,感谢您的关注。
  • 阴阳司命

    阴阳司命

    司命,神名。原指掌管生命的神《云笈七蕺》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楚汉时期又有大司、少司之分,大司命司掌生死,主阳寿阴命。少司命司掌命运,主灾祥福祸。古往今来,在不断变迁的历史长河中,这个职业已逐渐被人遗忘。因其骇人的司职和诡秘的法术,也很难令人相信他们真的存在过。可是我却知道,他们并没有消失,也从未消失过。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天命之歌

    天命之歌

    一步一步前进,高阳才明白,所谓修行,原来是争命。与天争,与人争,我的命运自己掌握。
  • 爱因释坦

    爱因释坦

    她是大集团的私生孙女,尴尬的身份,让她从小立志低调做人。只求瘦身、立业、出国、吃天下,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了出得厅堂入得厨房,打得过小三斗得过流氓的女金刚。本以为可以醉情小青梅,从此两小无猜,却在这男人孩子都有了后才知道被甩包分手,当天晚上睡了幽灵总裁,又跑出来个女人来拆台。好吧,她有资本愿意从此人间蒸发,却发现已经身怀六甲?!还能不能愉快的玩耍?总裁?有什么了不起,三年留美,她摇身一变,成为美女总裁,偶遇当天被捕去了民政局?那场车祸居然是谋杀,命运的黑手,渐渐向她伸来……究竟是谁?是谁导演了一切?
  • 无良暴君:相爷求扑倒

    无良暴君:相爷求扑倒

    她一共还没有十六岁,整天却想着十久禁的东西,说出去有人信吗?有!“相爷,你每天被荼毒,我相信你恨不得捏死她吧?”“她没东西给我捏......”全场寂。完了!相爷的画风崩坏了!开始污污污了!“师父,此言诧异!只要你敢捏,我无所谓哦~”
  • 楼兰双鱼玉佩

    楼兰双鱼玉佩

    神秘的楼兰古国奇怪的博物馆事件从塞北边疆城到千年楼兰迷
  • 花期未过:未离,我的爱

    花期未过:未离,我的爱

    他——谭云逸是赫赫有名的嗜血老板,未曾坠入情网时,曾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但自从他遇见她——艾心语,她的原则被改变规则被打破。她丝毫不知,何时招惹了他?他接近她的闺蜜,完全是出于报复她的心理。但她居然怀上了他的孩子,那么奉子成婚,娶她做假妻?听说她还有个双胞胎妹妹,听说她也生出了双胞胎,一对小奶娃娇小可爱。听说他的假妻和别人同居了?听说他的假妻回来过?佳期如梦,假妻如梦。她骗了他一次,可以理解。紧接着又来两次,三次……“艾心语,你还想不想活?”他目光阴鸷。他誓要撬开她的心,窃取她的爱,令她插翅难逃。一句话简介:“你的名字,我的心事。艾心语,爱心语。爱你,爱到永远。”
  • 随祖

    随祖

    “你后悔吗?”后悔?“后悔爱上天族。”后悔?不,永远不会。
  • 月下琉璃:月光女神

    月下琉璃:月光女神

    “神”系列的宠物,是璃珠大陆上最难得的。会月光系魔法的夏月筝,不仅得到了月光女神,还有一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