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恰恰就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出身不高,对唐朝又没有什么功劳,投靠唐朝的时候,是作为与唐朝敌对武装力量的下属身份出现的,如果按照正常的升迁途径,他恐怕是难以身居高位的。不过,他选择了在太子李建成身边,这无疑是一种政治上的赌博:太子是皇位的法定继承人,在皇帝驾崩之后,太子自然就会成为新任皇帝,而太子登基之后,所重用的人无非是三种:老皇帝留下的朝廷重臣、按照升迁途径一步步走上来的大臣、太子的亲戚和心腹。
显然,魏征就是朝着这其中的第三种人的标准去努力的,而且他确实也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尽心竭力。在李建成和李世民展开皇位争夺的时候,魏征甚至建议李建成先发制人,采取武装行动杀掉李世民,可见他的急切心情。
不巧的是,最后先发制人的是李世民。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杀掉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自己做了太子,并且逼迫唐高祖李渊退位,“名正言顺”地成了唐朝的第二任皇帝。经过皇位争夺,魏征再次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失败,不同的是,第一次他是以降将的身份出现,而这次是以阶下囚的身份出现。
出奇制胜的“良臣”
在被押送到唐太宗面前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征,你为什么当初建议太子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掉我?你这不是挑动我们兄弟相残吗?
要知道,挑动皇族手足相残这样的罪名,就算不治一个死罪,此后的政治前途也肯定是没有了,不过魏征毕竟经历了两次挫折,也有了很多应对的策略,面对李世民的问题,魏征毫不畏惧地回答说:要是当初太子接受了我的建议,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局面了。言外之意,他的建议是十分正确的,只不过太子没有采纳才导致了失败。这样的回答,看上去好像回避了唐太宗的问题,实际上却委婉地表达了魏征的意思:所谓手足相残云云,只不过是一个虚伪的道德口号,实际上你还不是杀掉了自己的兄弟才做了太子掌握了政权?
果然,魏征的回答让唐太宗十分欣赏,他觉得魏征有胆有识,不但敢于当面顶撞自己,而且他当初提出的让太子李建成杀掉自己的计谋也确实合理。就这样,魏征摆脱了政治犯和阶下囚的命运,被唐太宗重用,不过几年就做了宰相,焕发了他政治生涯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春天。
魏征这一次,没有像以前那样表现出忠心耿耿,而是直接对唐太宗说:“我希望陛下把我当做一个良臣,而不是把我当做一个忠臣。”这说的是实话,但也是十分高明的自我表白。
从事实上来说,魏征前后投靠了几个主子,如果按照“忠臣不事二主”的标准,他肯定是算不上忠臣了,但他没有隐讳这一点,相反,开诚布公地对唐太宗讲了出来,并且摆出了另外一张王牌:良臣。他向唐太宗表明,他是一个可以治国安邦的人才,只要按照他的建议去做,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唐太宗本人也会成为古往今来少有的好皇帝。这一点对唐太宗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魏征的这番话正是击中了唐太宗心中最敏感的部位:做一个好皇帝。
从唐太宗本身来讲,靠着政变做了皇帝,已经不够理直气壮,如果再做不好,就会被后人当做秦二世、隋炀帝那样的昏君和暴君来看待了。所以,唐太宗需要良臣帮助他治理国家,魏征既然表明了自己的良臣身份,唐太宗自然会对他另眼相看。而且,一个臣子是否忠心,最主要的还是看他为皇帝出过多少建议,做过多少实事,对唐太宗而言,这才是最大的忠诚,以前魏征有过多少个主子相比之下就不那么重要了。所以,魏征靠着“做良臣不做忠臣”的口号,为自己谋求了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最终成为千古流芳的名臣。
魏征为唐太宗做过很多的事情,最主要的,就是帮助唐太宗制定继位之后的一些基本国策,并且在国家已经安定、统治已经稳固之后,提出善始慎终的原则,提醒唐太宗在实现了清明统治后如何维持下去,让后来的皇帝也能继承这一政治传统。从这方面而言,魏征确实是当得起“良臣”的称号。
以忠言自保的舞技
不过,在后人眼中,魏征最主要的特点是进谏,就是给皇帝提意见,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误读。而且,后世广为传颂的魏征的故事,最为著名的就是他因为提意见,惹得唐太宗大为恼火的那一次。
根据史书记载,魏征在朝廷上和唐太宗因为意见不一致争吵起来,结果让唐太宗很下不来台。唐太宗十分气愤,退朝之后,回到后宫,说:“我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乡巴佬!”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见到丈夫如此发怒,就询问到底是因为什么。当长孙皇后得知是因为魏征提意见惹得唐太宗不高兴,她马上进到内室去换了上朝所穿的礼服,出来对太宗行君臣之礼,并且恭喜太宗得到了魏征这样敢于表达正确意见而不是对君主阿谀奉承的人才。这样一来,魏征才转危为安。
实际上是怎么样呢?情况并没有这么简单。魏征当时已经是朝中的宰相,就算唐太宗真的一时动怒想要杀掉他,除非是太宗本人在朝廷上亲自动手,否则是不可能真正杀掉魏征的。为什么呢?因为唐朝的法律有一个规定,就是判处流放以上的罪(包括死刑),都是要在一审判决之后,进行复审,并且还要由朝中最重要的几个行政机关的长官联合审查之后才能执行的。有这么一套法律作为保障,就算是唐太宗想要杀魏征,也是要通过一个复审并且审查的过程的,但唐太宗杀魏征的罪名,肯定是不成立的,所以,魏征根本就不会因为激怒唐太宗而被判死刑。正因为这样,魏征才能够从容不迫并且理直气壮地顶撞唐太宗,表达自己的意见。因为他知道,自己死不了,顶多是在太宗心中的印象分打折扣而已。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评价魏征的时候,所用的那些“刚直不阿”、“生死置之度外”的评语,都是隔靴搔痒,没有看到魏征恰恰是在制度的保护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不会受到任何法律制裁这一真相。可以说,如果唐朝不是有这样的法律保障,魏征也许不会像我们今天所知道的那样侃侃而谈,甚至会看着唐太宗的眼色行事。
还有一次,魏征给唐太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唐太宗出身行伍,戎马半生,对骑马射猎十分喜好。有一天唐太宗得到了一只十分喜爱的猎鹰,就在花园里面不停地把玩。可是魏征这时候恰恰来到,他远远的就看到唐太宗在玩猎鹰,但是却装作不知道的样子,走上去和唐太宗汇报工作。太宗知道魏征是那种谈起国家大事就会滔滔不绝而且十分严肃的人,无奈,在看到魏征的时候就把猎鹰藏在宽大的袖子里面,等着魏征说完。可是魏征说了半天,就是没有要告退的意思,唐太宗十分担心袖子里面的猎鹰,但是又不能和魏征明讲,于是只能等着魏征把事情讲完。魏征当然是在汇报之后就十分识趣地告退了,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太久,当唐太宗在魏征走后想要把猎鹰取出来透透气的时候,才发现猎鹰已经被憋死在袖子里面了。
魏征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子好像很没有道理,因为皇帝也应该有自己的私人时间和个人爱好,这是大臣们不应该干涉的。魏征也没有干涉,他虽然在远处就看到唐太宗在玩鹰,但是并没有就这个事情进行劝谏,因为他知道唐太宗会以一些理由来搪塞推脱,所以他干脆不提这个事情,假装要商量国家大事,才让唐太宗把猎鹰闷死在袖子里面。当然,魏征的本意不是说要闷死猎鹰,他和猎鹰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他这样做,无非是要暗示太宗,作为一个皇帝,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任务,不要把时间花在业余爱好上面去,而且就算是你在享受生活,大臣们也会因为国家政务来打扰你,皇帝不能休息,所以就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举止。这个做法很不厚道,让唐太宗失去了心爱的玩物,但是这个做法对国家来说又不失为一个善举,因为在魏征的影响下,唐太宗并没有成为一个沉湎于酒色财气的昏君。
魏征还有一些更为过分的表现,甚至可以说是在把唐太宗当成猴子来耍。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唐太宗十分悲伤,对妻子十分思念,就修建了一座高台,用来观望妻子的陵墓。有一次,唐太宗和魏征一起登上高台,唐太宗看到妻子的坟墓,十分感慨,可是他回头看魏征的时候,发现魏征在漫不经心地东张西望。唐太宗十分奇怪,问魏征在做什么,魏征反过来问太宗在看什么,太宗说在眺望陵墓。魏征就说:“为臣老眼昏花,看不到。”太宗十分惊讶,说皇后的陵墓在这里看得十分清楚,你怎么说看不见?魏征这时候才抖出他的包袱来:“原来皇上看的是皇后的陵墓,我还以为皇上是在看太上皇高祖皇帝的坟墓献陵呢。”
这样一说,唐太宗无言以对。他明白,魏征的意思是指责他过于怀念妻子,但不关心已经死去的父皇。实际上,唐太宗对已经交出皇位的唐高祖李渊是不大孝顺的,就连出去避暑也不带着李渊一起去。魏征在太宗登台怀念亡妻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分明是在奚落太宗不知礼节,但魏征说得也不是全无道理,于是唐太宗只能来一个沉默不语,以免魏征抓住这个由头借题发挥。但是魏征也有点过于低估唐太宗的智商,他用这种佯装呆傻的做法委婉地指责唐太宗只顾夫妻之情不顾父子之义,一来贬低了唐太宗和长孙皇后之间的情谊,二来批评唐太宗不是一个孝子,让太宗无法为自己辩护,最后只能把那座高台拆掉。
魏征在隋朝之际几经磨难,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目标,而在实现了这一目标之后,他又靠着自己精湛的演技和清醒的头脑,为自己博得了一个敢于冒犯皇帝权威直抒己见的正面形象,一方面做着良臣,另一方面又披着忠臣的外衣,真可谓长袖善舞,左右逢源。但他没有想到,他这种表演,可以欺骗后代的人们,却蒙蔽不了与他一样善于表演而且心机很深的唐太宗。所以,唐太宗一直都只是把魏征当做一个“良臣”,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并且鞭策自己,但如果魏征不再能发挥良臣的作用,唐太宗对魏征的优待马上就会迅速降温。最明显的表现,体现在魏征的退休待遇和身后处境上。
与魏征地位相当、贡献相仿,但是一直效忠于唐太宗的名相房玄龄在退休之后,授予的是“司空”的头衔,那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级别,而且具有实际的行政权力。而魏征,在晚年身体不适请求退休得到批准之后,获得的只是“特进”这个荣誉称号和继续管理某个行政机关的权力。相比之下,魏征的待遇如何,不言自明。
另外,在魏征死后,因为魏征推荐的一位将领参与了一场皇室内部的叛乱,让唐太宗对魏征产生了怀疑,推倒了他亲自书写的魏征墓碑,并且撕毁了把公主嫁给魏征的儿子的婚约——这不是人走茶凉,根本就是唐太宗对魏征并不信任,而且魏征已经死了,不能再做良臣了,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继续优待他的家属,唐太宗此举虽然刻薄,但还不算过分,他没有把魏征打上一个反叛同谋的罪名开棺鞭尸,已经是格外开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