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3700000077

第77章 学术综述(3)

要研究民间佛教,必须首先对民间佛教作出界定,即确定研究的对象。目前,学术界对民间佛教的概念没有一致的看法,并用民众佛教、民俗佛教、世俗佛教、庶民佛教等概念指代民间佛教。学术界对民间佛教通常理解为佛教的民间化、民俗化或民间的、民俗化的佛教,对民间的含义没有深入探讨。因此,要界定民间佛教就需要在实际考察与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相关学科的方法,进行仔细的分析。民间佛教的信仰、活动、组织等都内含于民间佛教,这些也是界定民间佛教时需要考察的内容。很多学者用民众佛教作为民间佛教相类似的一个概念。如方广锠认为,佛教作为一种宗教,既有比较精细、高深的哲学形态,也有比较粗俗、普及的信仰形态。由此,它能适应不同层次人们的不同需要。前一种形态可称为“高僧佛教”,而后一种形态则可称为“民众佛教”[63],这是从特点和功能方面界定民众佛教。还有学者认为,所谓“庶民佛教”,是民间民俗化佛教在20世纪的新型表现形态,其实质是佛教信仰的民间化或民俗化,是以功利型佛教、香火型佛教等遮蔽信仰型佛教。与之对应,“文化佛教”及“文化佛教徒”就是对治功利型的“香火佛教”、“庶民佛教”而设[64]。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最初的信奉者多为上层人士,但随着佛教传播的深入,佛教影响的扩展,佛教信仰向社会的中下阶层渗透,逐渐成为大众的信仰。

2.澄清佛教与民俗的关系

佛教与民俗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对不同时空、不同地域的民俗产生过长久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佛教又将民俗为自己所用,在信仰、仪式、活动场所等方面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学术界论述佛教与民俗的文章繁多,涉及的问题复杂多样。佛教如何走向民间,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多从佛教中国化的路径和内容方面论述,但也有例外,如雷翔在《“佛教道士”的度职仪式———恩施民间宗教信仰活动调查》[65]提出,明、清以后佛教僧尼走向民间乡民社会,按乡民需求吸收世俗弟子,改变仪式内容和形式,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间佛教。曹刚华的《〈大藏经〉在两宋民间社会的流传》[66]认为,由于当时社会地域的不同,《大藏经》在民间分布也不是很平衡,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大藏经》流传密度就高,反之则流传较少。佛教与民俗的关系还牵扯到佛教教义对民间信仰的影响,民俗中混合多种宗教元素,佛教深入民间社会生活、节日,佛教与民间神的融合等问题,这些方面也都有一些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赵行良的《试论佛教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影响》[67]、夏广兴的《佛顶尊胜陀罗尼信仰与唐代民俗风情》[68]、陈开勇的《南朝民歌〈四月歌〉所反映的民俗佛教内容研究》[69]。一些研究则从地域或民族等独特性问题出发,研究佛教与民俗之间的关系,如沈佐民的《九华山佛教地藏文化与当地民俗文化形成和谐社会的互动》[70],徐威的《从北京传统节日和庙会看佛教对民俗文化的影响》[71]和《佛教节日与老北京民俗》[72]2,刘长久的《从观音信仰说起———兼及遂宁市对观音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73],舒晓炜的《泰国出家、放生的佛教民俗》[74],蚁梦的《泰国社会的佛教民俗(上下)》[75]22,张锡禄的《佛教对白族民俗的影响》[76],汤夺先的《裕固族的宗教民俗》[77],卢兵的《藏族寺院民俗体育文化初探》[78],谢重光的《佛教的外衣,道教的内容:福建民俗佛教论略》[79]和《客家民俗佛教定光佛信仰研究》[80],刘礼堂的《唐代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民间佛教信仰》[81],刘元春的《佛教民间慈善活动的特点与影响———上海“耀华路念佛小组”慈善活动纪实》[82],林顺道的《浙江温州民间念佛诵经结社集会调查研究》[83]。

3.勾勒民间佛教的历史演变

从历史层面描述民间佛教是十分重要的,同时由于史料的缺乏等原因说明民间佛教的历史又面临很多困难。目前,学术界对民间佛教演进过程作论述的寥寥无几。李四龙在1997年的《中国佛教与民间社会》[84]中,将佛教走向民间划分为四个阶段:两汉、南北朝、隋唐、宋及其以后。作者认为,佛教传入之初就隐含了民俗化并走向民间社会的倾向。南北朝时期,民间社会对佛教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佛教开始进入民间社会。有唐一代,民间社会的佛教活动十分频繁,已具相当规模。北宋以后的佛教日益世俗化、民俗化。这只是粗略划分了民间佛教的历史,至于具体怎样演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4.以多角度、多方法探析民间佛教的具体问题

民间佛教是一交叉课题,涉及民俗、佛教、社会、历史等方面,需要研究者有广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从纷繁芜杂的历史典籍和社会实际中鉴别、整理和归纳民间佛教资料。从文学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是从文献中探讨民间佛教的内容和特征。如何剑平的《从中晚唐的维摩诘经变画看民众的佛教信仰》[85]、张小讲的《〈法苑珠林〉与佛教的民间化———简论两晋南北朝佛教的发展》[86]、简梅青的《晋唐间民众佛教信仰的若干问题探讨———侧重于〈法苑珠林〉及诸种佛教灵验记之文献学分析与唐代民众佛教信仰的思考》[87]、曹刚华的《〈太平广记〉与唐五代民间信仰观念》[88]。这些研究集中于唐宋时期,其特点是从文学角度勾勒出民间佛教演变的某些特征。从民俗学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涉及佛教的民俗化、民间信仰对佛教的影响、民间佛教崇拜、民间造神运动等问题。如贾二强的《唐宋民间信仰》[89]、李林的《梵国俗世原一家———汉传佛教与民俗》[90]。从民俗学角度探讨民间佛教是当前学术界最流行的方法,这一方面为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素材;另一方面在理论的深刻性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从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涉及中印文化交流对民间佛教的影响、民间信仰和佛教的对话等问题。这种研究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宏观层面特别是中印文化交往论述民间佛教,如宇恒伟的《从唐代民间佛教看文明交往和文明对话》[91];二是从个案研究角度如观音信仰、保生大帝等,探讨不同宗教或文化的对话,如李利安的《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中国道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对话》和《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教文化的对话》[92],杨树喆的《壮族民间师公教:巫傩道释儒的交融与整合》。从历史学角度考察民间佛教,主要涉及民间佛教的组织、表现形态和历史演变等问题,如傅晓静的《唐代民间私社的基本功能》[93]和《唐代民间私社的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94]、杨君的《从敦煌写经看佛经在唐朝民间的来源及其流传》[95]、周雪芹的《从敦煌愿文看唐宋时期民众的佛教信仰》[96],吕凤棠的《宋代民间的佛教信仰活动》[97],萧放的《民众信仰与六朝社会》[98],杨梅的《中国古代的定光佛信仰———兼论唐宋以来的民间“造佛运动”》[99],张琪亚的《论民间祭祀神佛形象的世俗化》[1 0 0],雷闻的《论中晚唐佛道教与民间祠祀的合流》[101],王世光的《前清儒者视野中的民间佛道信仰》[102]等。

综上所述,民间佛教研究在理论建构、历史探究等方面还有待不断完善。可以预见,随着文化进步以及社会各界对民间宗教与民间信仰的重视,在更多学者的努力下,民间佛教研究在未来几年内一定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学术领域,也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五、佛教教育研究

所谓佛教教育,主要有两层含义:从广义上讲,指能促进人们学习佛教知识,引导人们进行佛教修行、促进佛教伦理实践的一切教化事业与教化手段,其中既包括针对佛教信徒的,也包括针对社会大众的;从狭义上讲,主要指在佛寺中进行的以学习佛教历史与教义、体验佛教修行、提升佛教文化素质与管理水平的教内教育活动,是佛教内部有计划、有组织、有意识培养众僧而进行的一种活动。佛教教育的历史同佛教的传承、传播的历史是基本一致的,佛教本身就包含和体现了佛教教育的思想和内容。随着佛教教育的发展,在中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教育理论及活动,在促进中国佛教发展的同时,也与社会形成密切的互动关系,值得学术界认真研究。

1632年,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103]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佛教教育自然与此有莫大的关联。虽然,古代中国的文人学士没有明确提出“佛教教育”这一概念,但是印度佛教典籍、中国佛教典籍、小说、笔记等为研究佛教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从内容上讲,佛教教育与佛教史、佛教的传承、佛教的传播、佛教文化、佛教思想、佛教组织、佛教仪轨、佛教研究机构、佛教刊物等密切相关。从佛教的概念看,佛教自身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构成了佛教教育的主导内容。佛教教育伴随着佛教的发展而发展,佛教传承的方式、僧众的活动、经典的结集、思想的争鸣都构成了佛教教育的重要内容。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中国化的同时也意味着佛教教育的中国化。同时,佛教渗入传统教育或者传统教育吸收佛教的教育方式、内容,这也构成了佛教教育的另一种形式。

20世纪以来,《中国教育史》[104]、《中国书院制度》[105]、《中国历代教育制度》[106]、《中国教育通史》[107]等有关教育方面的专著,都曾涉及少许佛教教育的有关内容。《中国佛教教育:儒佛道教育比较研究》[108]就是关于佛教教育的代表性专著。可见,21世纪以前的佛教教育研究还很薄弱。21新世纪以来,大陆学术界的佛教教育研究取得的成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清理佛教教育的历史

佛教教育的历史研究在学术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李国钧的《中国教育制度通史》[109]将魏晋南北朝的佛教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个别传授阶段,僧侣为追求义理的领悟而拜师求学;二是寺院教育形态的确立,佛教教育被推广到整个社会,从而更广泛地实践着佛教的济世化俗功能。从事佛教教育的历史研究需要学者阅读大量的佛教文献,并且应用教育学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是进行佛教教育研究的基础。

2.关于佛教德育的论述

如高良在《论佛教德育思想》[110]中指出,佛教教导大众行善为乐,由此得到的善报将会离苦得乐。佛教在教义的宣传中,以苦和解脱为主题,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行为进行解脱;而最后达到的超越自我、自利利他、净土境界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要靠正确的修行。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佛教吸收儒教的内容,特别以孝道为中心教化大众。佛教多样性的道德教育手段,使佛教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适应性,能够适合不同的人群。同时,克服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手段理论性、抽象性或者说是教条性说教的缺陷,而具有通俗化、形象化、神圣化、主动化的特点,因而很容易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承载于这些手段之上的佛教道德观念,包括业报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不杀生的思想,行善积德思想,也都得以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民众心目之中。

3.佛教医学教育

陈明在《古印度佛教医学教育略论》[111]中,对古印度的佛教医学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印度佛教医学的主要内容有治胎病、眼病、吐下、熏咽、灌鼻、针刀、药涂、咒术等,实际上不出“八分医方”的范畴。当然,它的理论是以佛教教义为支柱的,特别是关于病因方面的学说———业因说,具有典型的佛教色彩。虽然印度佛教医学具有一定的师承关系,但师徒关系并不严格。佛教医学教育是“五明”之一,是古代佛教教育的重要内容,

4.藏传佛教教育的研究

在佛教教育研究中,藏传佛教教育研究相对比较完善。就研究的问题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藏传佛教教育的历史。尕藏加将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初创时期、中兴时期、发展时期。二是藏传佛教教育的特点。华热·才华加在《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的特点及现代性启示》[112]中,对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的特点进行归纳,认为重师承、践行、专精、记诵、论辩值得现代教育借鉴。还有学者认为,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在教材、教学、学位等方面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征。三是不同派别的佛教教育。四是藏传佛教的道德教育。严玉明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伦理教育体系之探讨》[113]中,则从内容、核心、方法、途径等方面,对藏传佛教的道德教育体系进行细致、周密的分析。由于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有很大差别,因此它的佛教教育有自身的特色。

5.近代佛教教育研究

同类推荐
  • 唐代佛教

    唐代佛教

    密教使佛教堕落成为以妖法惑世欺众的巫术,使佛教走八绝境,是在文化交流中流采了一股比其他各宗派更秽浊的脏水。华严宗无非是脑里空想,口上空谈,毫无买际意叉,根本是为统治阶级忠实服务的一套骗人把戏。
  •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全集之佛学·杂记(01)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圣经故事轻松读

    圣经故事轻松读

    创世的故事告诉我们神怎样用话语从混沌中创造了有序的世界,因为“神的话没有一句不带能力”,所以人们称上帝为“造物主”,人可以从身边存在的物质认识到造物主的存在。圣经用“起初,神创造天地”一语概述了创造者、被造物和伟大的创造作为,简洁地描写了神创造万物的过程,怎样从混沌空虚中将光和暗、天和地、陆地和海洋分开。在造物主的眼中,他创造的这个世界十分美好。他使万物布满天空、陆地、海洋;他安排日、月、星辰的运转;创造飞禽、走兽和水中生物,最后,他照着自己的形像创造了人。
热门推荐
  • 枉书

    枉书

    谱一段乱世传说,转身,与谁擦肩而过?唱一曲因缘交错,韶华逝,飞雪婆娑桃花落。
  • 我的万能眼睛

    我的万能眼睛

    原来眼睛被别人打坏了的陈火,瞬间就康复了,而且身上多了一个超能力……
  • 蝶殇
  • 寻玲阁

    寻玲阁

    来百梦园,寻前代物。等你万年,只为现代回眸一笑之瞬。
  • 阴间密令:训鬼师

    阴间密令:训鬼师

    一本在人间不受重视的小说,却在阴间造成了轰动,作为该书的作者,我很荣幸的在某个夜晚被鬼差‘请’到了阴间。之后在冥王威逼利诱之下,当起了阴间训鬼师,可是那什么训鬼师真的是好当的么?不管是警告,还是死亡的威胁,无论你们有何阴谋阳谋,姑奶奶我都欣然接下了。(PS:找作者,或者有什么好提议,请加书友群372261392)
  •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二拍精编(1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 摸金拍档

    摸金拍档

    魔窟觉醒的蛇王,复活的兵马俑,被遗忘的宝藏!双首九尾蛇在守护谁的墓?曹操悬棺背后隐藏的秘密?中俄边境被遗忘的幻境里面埋葬的是谁?诡冢里面谁在抚琴轻唱?不死药是否只是传说?黑狗抱头哭,狸猫仰天笑,白日星辰!事情还要1986年说起,村里经常死人,我和瞎眼叔去我去民国时期副将古墓,发现千尸睁眼,棺椁碎裂,葬灵出世,里面副将的尸体竟然……我用笔把我的亲身经历写出来,那些年我亲眼看到的事情!
  • 修仙女配之女主别惹我

    修仙女配之女主别惹我

    穿越进一本书中的女配不可怕,因为你一定知道剧情,但是如果不知道剧情,被炮灰了一次呢?一次意外穿越到修真界。本以为自己一定是这个世界女主,直到那个清冷如冰的女人出现,才狗血地知道她只不过是一本庶女修仙文中的女配。再次重生,她邪魅一笑:女配!那又如何!敢惹姐,勇气不要太大啊~不喜勿入!!!越往后会……(保密)前面应该会有一点酥.后面我会改哒!勿喷oQQ群:346802466欢迎.?
  • 青乌子之龙虎斗青城

    青乌子之龙虎斗青城

    以宋代阴宅风水宗师青乌子为第一视角,线索逆时空而上,绝不快餐绝不烂尾,希望可以呈现给大家一个磅礴弘大的道门世界以及诡异雄奇的地下奇观。
  • 大地之魂

    大地之魂

    神背弃了这个世界,谁又能让他们想起依然祈祷远离凶恶,祈祷平安的那一群羔羊?大陆由对力量的痴迷牵引偏离了神的旨意,这会是野蛮滋生还是另一个起点?人终究是时间长河中的一小朵浪花,谁又能永生不灭呢?神的使徒伴随邪祟降临世间,他不是救世主,只是一个孤独的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