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3700000024

第24章 因明学研究(10)

按照《广释》这样的说法,现量不但不能确定认识对象,而且连自己也怀疑上了:我自己到底是不是认识认识对象的?按《广释》的说法,现量必须凭借分别智,才能成就自己是量果,也就是说第一刹那的认识,以相似性为因,被第二刹那叫成量果。这样一来,实际上把现量是量也给消解了。可是《广释》又不敢截然不同于陈那论师,于是在这里给圆说:紧接着现量的分别知、决定智,不是来认识现量的认识对象(比如说桌子)的,它的作用是“明确‘认识对象是被现量认识的’”,所以它与我们的意识的分别知、决定智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广释》实际上是新打鼓另开场了,重新提出了一种模式。

有关现量的内容到此就告一段落。

注解:

[1]其中的安慧《唯识三十论》等有初稿、二稿,《正理滴点论》等甚至有初稿、二稿、三稿。

[2]韩老在世时只出版过一本《慈氏学九种译著》,只是短短的九部译稿。

[3]我手边只有韩镜清先生44部手稿,这里的“唯一”是指这部《广释》残篇是我手边手稿中的唯一一个残篇,其他43部都是完整的。

[4]天主慧之下分派:慧生护是阐义派,本派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法上论师。慧生护的师兄弟释迦慧则是释文派。

[5]见《大正藏》第三册第0472页下栏。

[6]鸟齿:鸟类根本是没有牙齿的,所以,这“鸟齿”表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因为不存在,也就不会有实际的用处。

[7]具有分别者:会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人。

[8]“娶母妇次第”的“次第”,是仪规顺序。这个比喻我有两种理解:一是说,妈妈出嫁的时候,根本就还没有自己这个人,所以与自己无关,表示法称论师的这部《正理滴点论》根本与自己无关;二是说,妈妈要改嫁,自己作为儿子,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表示法称论师这部《正理滴点论》中所讲的道理,自己不能接受。

[9]无利:没有什么用处。

[10]悟入:心有所动。因为心有所动,所以进一步就有行动。

[11]不隔离境界:即认识清楚了的境界。

[12]观见性之义:就是所观见的事物。

[13]观见标志:即因。

[14]决定转起之境界:一定能够得出的结论,即宗。

[15]如:相符、一致。

[16]无标志之分别:这个分别念没有因法支持。

[17]无事体:不存在。

[18]关于这一个,常用的例子是这样的:黄昏时看见一个高东西,认不清是人还是柱子,你以为是柱子,则疑惑对象的柱子与存在相应,当你以为是人的时候,柱子与不存在相应,所以,柱子作为一个疑惑对象,可以说是同时与存在、不存在相应。所以《广释》里说,“具有有及无有之义”。

[19]比如说我推度老井里有水或者没有水,这只是臆想而已。

[20]营务:用心经营,以求目的的实现。

[21]以于能作义获得功能之因由智体为所寻求:智体(认识)是所寻求的目标,而智体是要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的因。

[22]相违:这儿的相违给简单理解成不同的可以了,指事物与心里所显示出的认识不能重叠、不一样。

[23]这句话韩老的翻译应该是有问题的,根据梵文原意,正智是因,应该在果的前边而有。

[24]在唯识中,vipāka,玄奘法师译成“异熟”,表示“因+缘→果”,但以前的其他译师都译为“果报”,就成了“因→果”,所以,这一句“众生利益之因”的“因”,不要理解成玄奘法师“因+缘→果”模式的“因”,要按“因→果”模式的“因”理解。

[25]先往:韩老在《正理滴点论》中是译成了“先行”。

[26]无有二意:没有二种认识,只有唯一。

[27]完整因:就是“因→果”模式的“因”,只要有了某“因”就一定有某果,实际上这就成了宿命论,是为佛教所破除的。

[28]蕴:类。

[29]淡然放置:就是不上心、无所谓、不在乎。

[30]二行相:此处是指当捨、当取二者。

[31]在《正理滴点论》定稿本中是“如实智者:由是具有以成就一切众生利益事业为先行。”

[32]宗峰法师说,因为是“依邪智”,所以“乌鸦”可以理解成乱叫、扰乱人心,不能使人得到法益,而“棕梠树”可以理解成“只有观赏价值”,没有(更重要的、使人成佛)价值

[33]在理解的时候,这个“正智”先不要涉及价值判断。

[34]差别:分别。

[35]明照: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来,即显示出本质性特征。

[36]比:应为“彼”。

[37]标志:即符合因三相的正因。

[38]后时:指比量依于现量而成就。

[39]汝及我等:立论者和论对者双方以及公证人。

[40]自性:这儿这个“自性”,应该给理解成“本质性特征”。

[41]即有实际操作的能力。

[42]“展布”这个词在实不可解,梵文中没有可以对应的。

[43]见《异部宗轮论述记·因明入论庄严疏·大乘法苑义林章补阙合刊》的《庄严疏》卷三第二十页阴面。新文丰出版公司印行,1977年。

[44]能:能诠。

[45]明记:某物在头脑中形成了明确的、清晰的记忆。

[46]信号慧熟练者:就是对某符号(比如说语言符号,或者水兵的旗语)的所诠很清楚,掌握得很熟练。

[47]适合:因为这是草稿,所以是“适合”,其实就是《正理滴点论》里的“适与”。

[48]因为具体的桌子这个东西而引得了我发出“桌子”这个声音,则这个具体的桌子就是“桌子”这个声音的所诠对[49]按我自己的理解,我觉得这里应该是说的耳识变现出声音这个事儿,“所言说自相”是指声音,“能言说之事体”是指耳识———耳识能变现出声音。说无分别应该是指的耳识无分别。但下边有一问,又是在说声音本身无分别

[50]短暂事体,指实有法、事物是刹那生灭的。

[51]相续:众生的异名。《佛光大词典》中有说,“自己之依身称为自相续,他人之依身称为他相续”。

[52]有不适为能量过:指意识不能算是(此一对境认识中的)能量。也就是说应该是“非量”。

[53]根据中国佛教协会1981年印的《释量论》第212页,知这里是说意识现量的。因为意识当下所缘境与前刹那根识所缘境是异,所以在意识缘境之刹那必然是量而非非量。

[54]比如说前刹那根识缘取的境是桌子,后刹那意识所缘取的一定不能是大象。

[55]心所乐受:受是心所法里的五遍行之一,受有苦、乐、捨的不同。

[56]差别分位:不同情况,或者说是特殊情况。

[57]所有心分位:所有的心法、心所法。

[58]见笔者《正理滴点论解》第20页。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59]假代:用名言来代替物事。注意,不单是指名言、语言,也指语言规则,即语法。

[60]“于事体中,即此非共同性,共相亦有”,一个事物的根本性特征、它自己独有的特征,在共相中也是存在的。“事

体”是指实有的事物。

[61]□,韩老手稿中缺一个字,但根据义理,当为“自”。

[62]据梵文原文,应该不是“及”,好象“即”、“就是”更通顺。

[63]意思是说,比如“山那边有火,现烟故”这个式子,虽然说我现在没有看见火,只看见了烟,但当我亲自去验证的时候,是一定能够亲眼看见的。

[64]法尊法师讲述,《四宗要义讲记、入中论讲记合刊》,浙江省佛教协会1995年6月印赠,第25页。

[65]大正藏第30册第0879页a栏。

[66]此唯是此:现量只能是这样,指现量只能是通达认识对象,要是不能通达,就不是现量了。

[67]士夫:人。

[68]无义则不生起:也可以理解成因明规则中的“宗无因不有”。

[69]□□:根据梵文原文以及上下文,此两个字为“觉察”比较好,也可以译为“经验过”。

[70]与无相似:有它(指青色物也)和没有它差不多。

[71]相似性:其实就是唯识中的“似境”,比如《唯识二十论》中开始就有“内识生时似外境现”。

[72]殊胜能立:指决定智。

[73]识:根据文义,应该是指现量认识。

[74]执著:这一段里头的“执著”,实际上就是作出判断。

[75]陈那造,法尊译:《集量论略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6页。

[76]放弃:我自己觉得若是隐藏可能更好。

[77]分别出来:就是意识虚构出来的,或者说是想象出来的。

[78]分别智在对一个没有概念分别的认识对象进行分别的时候,凭的就是想象,现在这隐藏自己的作用,就是指隐藏想象作用。

(刚晓:杭州佛学院副院长)

同类推荐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本书通过选取道家最为经典的故事.呈现丰富的道家智慧,揭示人生的种种奥秘,引领读者在最短时问里更新为人处事观念.助你走上成功道路.开创全新人生。
  •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了烦脱俗:让生命圆满的方法

    "这是一本精神修行指引书,告诉人们认清人生的本质,从俗世烦忧中解脱出来,从而获得趋向人生圆满的方法。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未知数:我来这个世界到底是干什么的?我的目标是什么?我在这个世界生存的价值是什么?活佛嘎玛仁波切告诫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可以开放的潜能。一个含苞待放的莲花和一个完全开放的莲花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人最不容易了解的就是自己。该是你的就是你的,越“聪明”越烦恼,一日三省吾身,为获得永恒的快乐而自我修养,达到心灵上的逍遥和自在。"
热门推荐
  • 二战风云之硝烟玫瑰

    二战风云之硝烟玫瑰

    仙魔大战之后,她被吸入时空裂缝,来到二战时期夺舍在一个饿死的孤儿身上,什么同盟国,什么纳粹,什么撒旦,统统不在意,既然来到这里就要恣意的活着。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二战重大决策秘闻

    二战重大决策秘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已近60年,这场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带走了地球上9000万人的生命。从战火中出来的人们绝不会忘记那人类历史上最沉重的一页,今天的人们同样不会忘记,当年是谁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线?是谁使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亿人卷入到这场毁灭性的灾难中?又是谁导演了这一幕人间惨剧?这里讲述的是战争背后的战争,这里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也没有战场上的血腥,然而这里有比硝烟和血腥更令人惊骇的内幕——那些导致战火纷飞的硝烟和人与人之间相互杀戮的秘密决断。
  • 为谁梳妆

    为谁梳妆

    按照历史的走向写的故事,却又超越历史发展的故事。情节抽样:“我是项羽,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世上只有这么一个项羽罢!”项羽抬首挺胸地说,这女子莫非还认识另一个项羽?“姑娘,现今是秦王朝的天下,有何不对吗?”壮汉说“秦王朝……”她从椅子上噌地站起,“项羽?”又走到项羽面前细细打量,“我不是做梦吧……”
  • 星际之超级地球人

    星际之超级地球人

    动荡星辰大海,祸乱无尽文明。这是有无数宇宙种族所组建的行者部队的初衷,而在这行者部队之中一个小小的地球人正在不懈的努力变强。任何生物的基因在强化到一定的地步会出现一种叫做基因界限的东西,而超越这种基因界限是进化所必须经历的历程。理论上来说,基因界限可以超越无数次,而基因同样也可以无限制的被强化。地球人的基因进化到最后又会成为什么样呢?拳爆星辰,横渡虚空?人力也能够破灭星河!ps:本书群:460109161
  • 绝境之门之七曜

    绝境之门之七曜

    七曜,七颗灵石,七个魂灵,有纯净无暇的友情,有至死不渝的爱情,有永不言弃的亲情,有生死相随的兄弟情……当绝境之门开启,当世界末日来临,我们,该如何取舍?
  • 第二次初恋

    第二次初恋

    她是单纯善良的婚礼策划,渴望真爱,却始终不得;他是不相信爱情的拆散专家,只因曾被爱深深伤害。他们是事业上的死对头,也是生活中的欢喜冤家,更是史上最爆笑最好玩的追爱组合。从争吵到相知再相爱,风风雨雨,磕磕绊绊。终于明白——这才是我们最刻骨铭心的初恋。
  • 新纪元记

    新纪元记

    一个地球人意外获得来自外星的星际科技与一颗外星人都争崩头“人体改造丸”。意外吃下“人体改造丸”的他得到了身体与大脑的完全开发。获得强大力量的他到底会怎么做?是带领人类走向辉煌还是带给人类毁灭的打击?让我们一同拭目以待吧...
  • 昭昭

    昭昭

    昭昭,明也。所有的事,我原以为光明磊落,无怨无悔,却逃不过命运的作弄与取笑。天地不可信,山川不可信,夏小正还是要信的。可是信的太深,却忘了真。昭昭之心,昭然若揭,爱恨嗔痴,凭君断论。
  • 魂碎星辰

    魂碎星辰

    这里有万千变化的武魂,拥有各式绚丽的魂技。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之上,永远不乏让人垂涎欲滴的宝藏。高中生萧凡,本是一个平凡少年,可当他无意间发现自己的武魂竟然能够寻宝时。于是茫茫宇宙之中,那碎裂星辰的大时代创造者,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