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900000022

第22章 民间戏剧里的上海

上海市民,至少是老上海,在他们的生活里,是离不开滑稽戏和沪剧这类地方戏剧的。

用的是地道的上海方言,全是从普通市民生活里就地取材,表现的是实打实的世俗趣味。它的功能、作用,就是劳累后的娱乐与放松,当然也是自我的展示,每个人很容易从某个剧中人中发现自己和左邻右舍,自然又是一种相互交流与认同,终于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了。

但也因此有了“上海方言里的人生”。鲁迅曾提倡“从小说来看民族性”(《马上支日记》),其实从地方戏剧中是更容易看出一方土地上的民心、民性、民情的。

上海方言剧里的人生①

王安忆

四顾左右,大约还没有类似上海方言剧的戏种,是将这么近在眼前的生活搬上台去的。那都是在你家隔壁,或楼上楼下,并且不是十年前五年前,仅只是昨天晚上。它还等不及你对这生活作出评价,拉开批评的距离,就已经再现眼前。由于它是用上海这种方言演出的,它甚至还无法拉开审美的距离。上海方言是这样一种功用性的语言,它是专门用于实际生活的,并且,是巷里人家的实际生活。它论的是生计,却不是质朴到根本,有吃还是没吃,有活还是没活,那就要出哲理了。它论的是温饱的质量,讲究些价值体现,却又不是精神内容的,那也要出哲理的。这种方言里,描述心情、思想、道德一类精神修养的词汇极少,基本上无法务虚。所以,便可以想象上海方言剧,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滑稽戏是怎样的面貌了。

像这种实打实的戏剧,倒是谈得上活生生的。不管那剧作者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戏剧过程里透露的却都是些不成礼数,有些蛮的,还有些不知耻的,因为天真和坦率,倒叫人不计较了。这是可以窥出上海人的人生观念的,虽然是未加总结,有些零乱,却是真东西。这戏所以称得上“滑稽”,在我看来,不在于幽默的言辞,上海方言也谈不上有什么幽默,它是直笔笔的,至多油嘴滑舌罢了。它的幽默是在它对人对事的态度,那么豁达,而这豁达完全不是因为眼光远,恰是眼光近。那么简明扼要,也不是因为想得深,而是想得浅。它那么不成体统,又不是因为叛逆精神,反是顺势顺情。每逢看到这里,禁不住就要哈哈大笑。有一出戏里,独生子炒股票输了,绝望之下跳了楼,老子听到消息,怔了一会儿,忽然转头对观众说:好,这下绝子绝孙了。你说你能不笑吗?

这种人生观是谈不上有什么理想的,所以它不是高尚的人生观。可它有它的好处,那就是不虚无。它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事情做,没有目标,却有着计划。眼睛只看那些看得见的,握不着的不去想,握得着的便是盈盈一把。

它是实惠,过的是小日子,可是许多大世界,倒是它们聚沙成塔地垒起来的,比如上海这城市。所以,这人生观还是勤劳,难免是有些盲目,做起来再说,可做到头来总归有收成。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这个,它可以把我们从渺茫中拯救出来。它确是不升华,可它也绝不堕落,它攀附的是中间的那一块地方,上下两头都是太抽象。因此,它们也是有道德的,它们不会允许沦丧,从它们的实惠着眼,也是要保持自律的。它们在小地方很计较,一分一厘都算得很精细,但在大的方面,比如人生,它们倒并不计较得失,不算这本账的,所以它们才能看不破。

这样,上海的方言剧虽然是低俗的,却也能给人力量,它让人窥眼在人生的实处,那些抓挠得着的地方。这其实也是需要有信念的,信念是把眼下的每一日过好,积攒起来,不就是个人生长度?不信,你就去看一回滑稽戏。

注释:①选自《寻找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

阿必大①

上海沪剧团整理文牧执笔

婆婆:(唱)冬天日出黄枯枯,

李家娘娘想家务。

伲个当家人名字就叫李九官,

常常在外头贩猪猡。

老夫妻只有一个独养子,

身材生得矮勿过,

一尺三寸长衫着仔地上拖,

人人叫伊石秤砣。

我们老夫妻俩只有一个儿子,今年已经十六岁哉。勿晓得为啥养勿大,还是小来一点点,一件长衫只有一尺三寸长,穿在身上还在地上拖发、拖发。不过囝末小,聪明倒聪明来。有一次,我老头子心情斜好,他讲老太婆,我带你去白相。我讲到哈地方去白相?他讲领你到上海去白相大世界。我讲好的。我想,我们老夫妻俩一道去白相,小囝甩在屋里,我倒有点不放心。我同老头子讲,要末领秤砣一道去。老头子讲好的好的。我们三人一道到上海。到上海路远,要乘车子,我们乘着一辆车子狭油油,长末蛮长,上头有条小辫子吊起来,开的辰光“嘴喈嘴”会响的,人家讲这个叫“当当车”。上了车,有人走过来叫卖票。他讲大人要买票,小人可以勿买。伲囝十六岁了,不买票,想想难为情。他倒要面子的,就顶发顶发顶起来。我想,你顶起来要买票的。我就轻油油的拿他长衫袖子管一拉,肩上一压。伲囝真聪明,就朝地上一埋,矮脱半个头,就此一张“当当车”票子勿曾买呀。我们进了大世界。喔唷!大世界里闹猛来,走进门口,有两面哈哈镜。我想去照一照,我勿晓得门道,照着一面长的,一照末,一吓呀,一个人长来象根电线木头。伲个囝也去照了,照了一面短的。啊呀,囝呢!仔细一看呀,伲个囝象踏扁了的灯笼壳子呀!好白相来。我是自己养的,欢喜来,小末小,小惹劲②,一点都不占地方,做起衣裳,料作也好省点啦!嗨,恨只恨——

(唱)隔壁邻舍都在讲究我,

讲我养得出迪种能格好宝货,

啥人家的姑娘肯来做媳妇。

我是越听越光火,

就托南村许媒婆。

事情真凑巧,

陆家宅有个陆寡妇,

新死男人实在苦,

她有一个侄囡名叫阿必大,

我难为十块钱,

一套花布短衫裤,

从此后,

我有了媳妇做婆婆。

提起必大迪个死货色末,真象踏碎皮球一包气。我想屋里人手少,事体多,领个养媳妇来好替替手脚,舍人晓得,十个多月来,一粧事体都看勿入眼,真正叫讨手脚。讲讲她,不懂;骂骂她,不痛;打打她,人家讲我做婆阿妈太凶。天下世界婆管媳妇嘛也不是我行出来的呀,这个末历朝下来是这样的。唉,做人真正难呀!

(唱)提起必大这个死货色,

贪吃好咽真懒惰。

真是无媳妇熬媳妇,

有了媳妇气煞婆。

(开门出外盼望)我的宝贝儿子,跟了他爹出门贩猪,一个多月呒没回来,不知身体好伐?我开开门看看他们回来伐?勿象!看今朝天气蛮好,还是到观音堂去烧香拜佛,求菩萨保佑、保佑!让他们爷囝两家头在外面顺顺当当。(进门来)让我叫必大出来,(喊)必大!必大啊!(愤怒唤)死货色!

[阿必大内应:“嗳!婆阿妈!”

婆婆:叫她必大倒不理我,叫她死货色末就婆阿妈。我自己骂自己呀,(怒,向内)给我死出来!

[阿必大内应:“来啦!”上。给婆婆凶狠的目光吓住。

阿必大:婆阿妈……叫我做啥?

婆婆:死僵僵地,你在做啥?

阿必大:在里面汰衣裳。

婆婆:(责怪地)汰你的老衣!

阿必大:婆阿妈,是你的衣裳。

婆婆:今天我又呒没换过!

阿必大:是你昨天换下来的。

婆婆:昨天的为啥昨天勿汰,要摆在今朝汰?

阿必大:昨天一早起来,你就叫我纺纱、弹棉花、搓条子,一直做到半夜里。婆婆:好哉,好哉!做得苦煞哉!被人家听见了,好听伐?能有多少生活,手里一滚就做好哉!也用不着磨到深更半夜,难为多少灯油。

阿必大:(不敢讲话)

婆婆:对你说,今朝我要烧香去。

阿必大:婆阿妈要烧香去?

婆婆:听见我要出去,你开心来!眉开眼笑,(学阿必大口气)婆阿妈你去烧香去啊!告诉你,我去烧香,你在屋里做生活。

阿必大:婆阿妈!做啥生活呀?棉花早已弹好,条子也搓好,纱也纺好,龌龊衣裳也汰好了。

婆婆:死货色!生活做得完啦?生活生活要生出来的。早晨头弹棉花,下半天搓条子,夜里纺纱。

阿必大:(哭)啊……又要做到四更里了……

婆婆:你啥哭得出,眼泪水迪能多,给我缩进去。

阿必大:婆阿妈,眼泪不好缩的呀!要末揩脱。

婆婆:你只死货色,勿要勿知足,我看你做媳妇比我做媳妇辰光好得多啦!象我做媳妇是真正苦,要做来脚勿登地,早晨做到夜,吃是轮不到的,困觉是呒没名份,两只眼睛酸了睁不开,只好挨班落班困,真正酸末叫一只眼睛困一息;这只酸末,这只闭这只睁开啦!两只眼睛都要闭下来,那能办呢?拿两根茶叶梗子撑起来。死货色,我问你:平常弹多少?

阿必大:八两。

婆婆:我今朝去烧香,看在菩萨面上少弹点,弹半斤。

阿必大:婆阿妈,一样的。

婆婆:瞎讲,八两是八,半斤是半,八两多半斤少。

阿必大:婆阿妈,我懂的,是一样的。

婆婆:敢回嘴!(扭阿必大的手臂)

阿必大:哇……(哭)

婆婆:兜起来,拿棉花!(打开花包,取出棉花)

阿必大:(解下围身,铺在地上盛棉花)够了,婆阿妈,八两多了……

婆婆:还不到四五两呢!

阿必大:婆阿妈,够了呀!

婆婆:再加点。

阿必大:太多了弹勿完。

婆婆:死货色,买糖要三饶头啦!再加点,拿去吧!

阿必大:婆阿妈!到啥地方去弹呀?

婆婆:老地方,三老太婆家!

阿必大:婆阿妈,三好婆勿肯借了。

婆婆:啥体勿肯?

阿必大:三好婆讲……

婆婆:讲啥?

阿必大:她讲你自己屋里有啦不用,常常到她们屋里借来用,拿她们弓弦绳弹来断完,弹花衣棒弹来旧完,勿肯借啦。

婆婆:这老太婆倒邪坏呀。我和你枉为是几十年的老姐妹,啥,这点情份也没有哉,在小囡面前说坏话。你只老太婆想想看:你问我借过东西伐?你啥忘记了哉!有趟你问我借仔粳米还我糯米,我响啥伐?阿必大:糯米好吃呀!

婆婆:那末粳米涨性好呀!还有一趟你问我借鸭蛋还我鸡蛋末我同你讲啥伐?

阿必大:婆阿妈,鸡蛋吃了补。

婆婆:死货色!那末鸭蛋大呀!喔唷!我想想气来!还有一趟仔,你问我借稻柴还我花萁柴末,我也不曾同你响哈呀!

阿必大:婆阿妈,花萁柴火力旺呀!

婆婆:死货色,稻柴灰多呀。还有一趟啦,你问我借只绣花针,还给我只扎底针,我对你响啥伐?

阿必大:婆阿妈,扎底针大呀!

婆婆:绣花针上有尺把长的线啦呀。这只老太婆,有嘴讲别人,无嘴讲自身。

阿必大:婆阿妈,三好婆勿在屋里,你骂她做啥啦?

婆婆:死货色,勿在好骂呀,在末,大家勿要吵相骂啦?你做生活,我烧香去哉。

阿必大:婆阿妈,你啥辰光回来呀?

婆婆:死货色,要你管我啦?!嗨!我晓得你呀,等我前脚一走,你拔脚出去白相哉,晓得我要转来哉,你就挨发挨发再死转来是伐?你想偷私怪(注:偷懒)。

阿必大:婆阿妈,不是的。

婆婆:那末做啥?

阿必大:我……我吃的呢?

婆婆:死货色,生活还没有做,倒先想吃了。

阿必大:我做仔一早晨生活,还没有吃过饭呢。

婆婆:啥!啥人叫你不吃?

阿必大:锅子里已经没有了啊!

婆婆:(旁白)锅子里已经没有哉?(对阿必大)灶脚边上。

阿必大:婆阿妈,灶脚边上是猫吃的呀!

婆婆:管它猫吃的狗吃的,总归吃得饱的!

阿必大:冷的呀。

婆婆:冷?放在太阳里晒晒热。

阿必大:毛也长得很长了。

婆婆:毛长末,吹脱点,吹勿脱末拿只板刷刷脱点!

阿必大:已经酸了呀。

婆婆:酸?酸往肚里钻!你只死货色,要烦煞人哉!

阿必大:(哭泣)

婆婆:(拎香篮出门)把门关了!闩了,撑了,我不回来,不许你开门。阿必大:关了门,里面暗,做生活更看不出的。

婆婆:暗?不会把门闼吊起来吗?

[阿必大吊门闼。

婆婆:(旁白)这死货色,象肚里吃仔门闩回勿转来,真正要气死我。喔唷,阿弥陀佛……(边念边下)

[阿必大关上门,搬出工具,坐在小凳上弹棉花,想起心事。

阿必大:(唱)手弹棉花想想苦,

忍不住双珠眼泪落胸脯,

从小爷娘身故世,

兄妹两人受尽苦,

幸亏是爷叔婶娘来照顾。

爷叔也是家穷极,

叫哥哥拿了衣衫进典当铺。想勿到哥哥会打伤汪朝奉,闯出了泼天大穷祸。

爷叔急得身故世,

婶娘就此做寡妇。

苦处轮到我阿必大,

婶娘啊!你会答应许媒婆,

我十三岁就做了养媳妇。

轿子一到三岔路,

我听见人家三三两两勒讲究我。说阿必大啊阿必大,必大生来命里苦。

为啥别的村庄勿去给,

偏要给在李九官家做媳妇。

小官人生得矮小勿象样,

婆妈是凶来象只雌老虎,

说我一到婆家要吃尽苦。

我在轿子里……

真想腾云插翅逃生走,

只恨害人的许媒婆,

她拦住轿门看牢我。

到婆家,起先三日还算好,好象婆妈还欢喜我,吃得饱来穿得暖,

轻便生活是我做。

三朝一过到第四日,

婆妈开口就喉咙粗,

轻便的生活婆妈做,

重的生活交给我。

四更天困来五更天起,

困觉也呒没好床铺。

勿是骂来便是灯,

身浪厢呒没一块好皮肤。

我到此地……

婶娘也勿曾来望过我,

婆妈她勿许我走走娘家路。

我好象断线风筝跌落在深山里,

纸破骨断无人来照顾我。

真是想想苦来算算苦;

象黄连树做凳子我坐仔苦;

象黄连树做踏板我立仔苦;

黄连汤淘饭我口口苦;

黄连水沐浴我一身苦;

我好象药材店里一块揩台布,

揩来揩去全是苦,

真象满园落苏(注:茄子)经勿起啥霜来打,象东海洋里黄沙经勿起浪来磨。

迪能看芦席盖被娘家好,

蚌壳里煎汤自暖肚。

世界上养仔女儿苦做苦,

决勿要做人家养媳妇。

注释:①选自《阿必大》,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3月出版。

②小惹劲:沪方言,小有趣。

同类推荐
  •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跟大师学国学大全集

    “国学”一词,原是太学等学府的名称,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前后,被赋予新的概念,用来指代“汉学”。随着国学的发展,其广度与深度已得到很大的拓展。现代的国学是以先秦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又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以及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戏剧、明清小说、历代史学等,形成一套独特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时至今日,国学更是成为了增强民族凝聚力、重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可或缺的基石。真正的国学大师不仅学贯古今、人格高尚,更具有独到的开创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我国学界于近现代涌现出了一批既能放眼世界观天下,又能内省自身得真学的大方之家。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最后的神话:诗人自杀之谜

    人们把世界最美的状态称为诗境,把心中最美的意念称为诗意,把文字中最精妙的语言称为诗句,把最动人的画面和最能激发人的想象的言外之意称为诗情。人生最激情澎湃的一刻,是诗;人心最美丽的邂逅,是诗。
  •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四卷)

    本书辑录古典文学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形象生动,成语故事则让儿童在妙趣无穷的故事中熟知一定的成语。从而对学习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儿童丰富词汇、增长知识大有益处。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这一阶段是知识启蒙,道德启蒙的最佳时期,这些内容健康,浅易显懂的成语故事,必将会使儿童终身受益。
  • 民间婚俗

    民间婚俗

    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仅是婚俗中的一个插曲。以上简单梳理了哭嫁习俗流变的轨迹,从中可以看出,婚俗的历史非常悠久,并且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婚俗还包含丰富的文化意蕴,充溢着美好的情感以及人们对幸福家庭生活的向往。本书将依照婚礼的程序,展示婚礼中重要环节的风俗画面。
热门推荐
  •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

    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续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生梦醒

    紫生梦醒

    多年以后,我想起这段不可挽回的记忆,陷入独自伤愁。我珍惜,更可贵那段回忆。那一个女子,印记着残破的记忆,在尘世活着;那一个村子,飘着大雪,弥漫了俗世;我站在世界的尽头,看到小黄狮向我跑来、、、人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女人让你铭记一生,也总会有一两个男人让你怀恋一世,然而我们却总是迷失于孤独。迷失于自己。我们终此一生,不过是为了摆脱迷失孤独,找到真正的自己!仅以此书怀恋那已逝的爱!
  • 甜梦

    甜梦

    一场房子引发的战争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呵
  • 圣露王妃空袭,第101次回眸

    圣露王妃空袭,第101次回眸

    女主角是千府嫡系千叶儿,先对抗小妾以及庶出千古儿,后反驳腹黑夫君。男主是王位继承人上官烨,对千叶儿一见钟情(隐藏加一厢情愿版),O(∩_∩)O哈哈哈~结局很完美哦~
  • 仙之祭

    仙之祭

    简介:愚民齐祭,欲祀群仙。其曰:仙之祭,祭群仙。祭的一仙得一仙,祭的万仙当作天。可掌一界,主宰众生!**********仙之祭。血腥,却从未停止------谪仙喋血,愚民作仙;万仙齐殇,苍天却罔。一场仙祭,却是惊天之谋!!!
  • 凤誉天下

    凤誉天下

    一位到后面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养父所生的女孩,得到姐姐的提议后,入宫为婢。在众多的困难与宫中的勾心斗角中。她是否会寻得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接下来又还会有怎样的事情在等待着她……
  • 神秘来访者(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5)

    神秘来访者(故事会经典悬疑系列5)

    嫌疑、伪装、邪恶、真相。最邪恶的灵魂,往往表象最无害,隐藏的最深。
  • 绝斗传奇

    绝斗传奇

    在宇宙的另一端,有着一个大陆,它的名字叫做——元素大陆。在这个大路上有许多元素拥有者,他们最梦寐以求的,是成为传说中的——神。一代天骄横空出世,他在这个大陆上,又将创造怎样的传奇呢?
  • 御炼成仙

    御炼成仙

    一本万雷书,灭尽天下群魔;三式雷霆变,睥睨世间苍生。任你万千幻化、诡计多端;我只握紧双拳、勇往直前。修仙之路多艰险,渡尽万劫方化仙!
  • 桃花蝶影

    桃花蝶影

    用文字来记录观影的过往,特此纪念那些伴我们一路走来的深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