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500000014

第14章 江南城市与人(9)

却也因此有些担心,杭州人的聪明与智慧,不会就此白白消耗在食文化上了么?你看那杭州人一大早拎着篮子去买菜,然后不厌其烦地收拾整理再精雕细刻地制作为成品,最后一家人团团围坐津津有味细嚼慢咽地化作人生的全部乐趣。北佬虽然也热衷于吃喝,却是大刀阔斧、饱食一顿管个十天八天。不似杭州人日复一日,乐此不疲;年复一年,无休无止。好像杭州人除了工作以外就琢磨吃,工作赚了钱便用来吃,即使“食在杭州”不够格,也可说是“杭州在食”了。

终于下决心向杭州的好友透露了我的忧虑。人家似笑非笑地一乐,说:杭州人不是这样会吃,那聪明与智慧从哪里来呢?

对于这一逻辑,我不能苟同。否则等于承认北佬的智商低下。不过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地灵人杰。以此推理,杭州既然已有天堂的美称,可见杭州人必然是比较优秀的。在这个肯定的前提下,经过多年的观察与研究,我在一个春日的下午,恍然大悟地发现,杭州人的聪明与智慧,很可能同喝茶有关。

如果到杭州人家里小坐或是长谈,无论熟客远客,一落座,主人便有清茶奉上。再穷的人家,别的招待没有,茶却是必不可少的。杭州人沏茶,即使客人再多,也决不用茶壶,那样清清爽爽的绿茶,如闷在茶壶里,就白白糟蹋了西湖龙井。做出了几百年的规矩,明明不是龙井,也必用带盖的蓝花瓷杯,一人面前一只,一只杯里一手把茶叶,甩得很慷慨。客人坐了一刻就走,茶不及抿过一口,那杯茶也就倒了,决不吝啬。不像北佬,那把茶叶恨不得沏上一壶喝上一天的。就连我这“北佬”也觉得杭州人喝茶,喝得太奢侈了些。怪不得茶叶价格连年上涨。

杭州人在家里喝茶,显然喝得极不过瘾,或者说,因缺少环境的助兴而不够雅不够“文化”。于是也不知从白居易还是从苏东坡时代起始,杭州就诞生了许多茶室。需要重点说明的是:这“茶室”必须同北方或是江南小镇的“茶馆”严加区分。既是“室”,便是“雅”的代称,决不似“馆”那样三教九流的大众化。所以杭州的茶室一概统统建在西子湖畔那些楼台亭阁、山水林泉的好去处。其中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玉泉、虎跑茶室,据说用刚从石缝里滴答出来的矿泉水,沸煮沏茶,无须加盖,只三两分钟,杯中一湖碧波荡漾,那嫩绿的叶子如小舟微微起伏,船头竖一杆小旗,船尾立一柱茸缨枪。喝茶的人坐藤椅围一圆桌,以瓜子话梅佐茶,从容不迫慢慢品尝。家人友人谈天说地,情人窃窃低语,如此廊前树下一坐坐到太阳偏西,那茶也已淡而无色。这才算是真正喝过茶了。悠哉游哉起身打道回城。

1991年杭州落成了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茶叶博物馆。建在龙井附近一个叫双峰大队的茶园里。茶博的建筑和展室的设计都还新颖别致,内容从茶叶的种植到制作到全国茶叶的种类分布到喝茶的艺术最后一直到茶具堪称丰富,何况用眼欣赏了茶叶,接着还可在茶博的茶室用喉舌考察茶叶。价钱也许贵些,茶叶总比外头的好些,这无疑是个诱人的享受。那一天,我们几位朋友来茶博的门口是下午三点钟,却不料小姐已经开始扫地——不卖了不卖了,快下班了!她的声音毫无商量余地。可明明大门口写着四点半关门。

作为杭州文化象征的所谓茶博就让人大大扫兴。

“北佬”本因景仰杭州的茶道而多次光顾茶室,所到之处却屡屡窥见了杭州人倒在后门口的“茶脚”,使我从此对杭州人的茶叶文明很有了些疑问。而且还进一步想,如果真是喝茶喝成这样的精明与懒惰,情愿做北佬。

杭州人无论多么优雅,却不懂得潇洒为何物。

这些年来来去去,冷冷看着杭州城里一轮一轮一波一波的热闹,看着杭州人面对太阳的灿烂笑容和面对月亮的麻木不仁,一点点体会到杭州的陌生和遥远。明明懂得如此谈论我的故乡,也许就有了背叛的嫌疑,心里却仍然黯黯地失望下去。

飘然在千年赞誉中的杭州人,却是从来少有杭州人的自我冒犯和自我检省。——我妹妹去日本留学,写信回来的结论是:天下之大,还是杭州最好。我临走时去舅舅家告别,邻居的一清洁女工对舅妈说:她怎么还在那种地方?你看我,宁可扫厕所,也要回杭州。但凡去过北大荒的杭州知青,被正宗的杭州人蔑视着,心里存下了永远的自卑。杭州反被杭州所累,也是一种悲哀。如同缩小的中国,盘踞在祖先的荣耀和遗产之上,被所谓悠远的历史和文化封闭并围困,年复一年地沉淀下腐叶淤泥,陶醉于一潭死水之中……

便斗胆担着骂名,试着跃居西湖之上来看看杭州。毕竟在遥远的英国大辞典条目上还须填一个出生地杭州,毕竟还有至亲至爱的家人和真挚坦诚的朋友老师同学与我息息相关。我说出关于杭州的真话,从此可在杭州人心目中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北佬。

而在北佬眼中,我依然是一个南方人,一个永远的杭州人。

注释[1]选自《东西南北人》,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有删节。作者张抗抗(1950-),浙江杭州人。女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分界线》、《隐形伴侣》,中篇小说《北极光》,散文集《橄榄》等。

西湖的雪景[1]

钟敬文

从来谈论西湖之胜景的,大抵注目于春夏两季;而各地游客,也多于此时翩然来临——秋季游人已暂少,入冬后,则更形疏落了。这当中自然有所以然的道理。春夏之间,气温和暖,湖上风物,应时佳胜,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或“浴晴鸥鹭争飞,拂袂荷风荐爽”,都是要教人眷眷不易忘情的。于此时节,往来湖上,陶醉于柔婉芳馨的情趣中,谁说不应该呢?但是春花固可爱,秋月不是也要使人喜欢么?四时的烟景不同,而真赏者各能得其佳趣;不过,这未易泛求于一般人罢了。高深父先生曾告诉过我们:“若能高朗其怀,旷达其意,……揽景会心,便得真趣。”这是前人深于体验的话。

自宋朝以来,平章西湖风景的,有所谓“西湖十景”、“钱塘十景”之说,虽里面也曾列入“断桥残雪”、“孤山霁雪”两个名目,但实际上,真的会去赏玩这种清寒的景致的,怕没有很多人吧。《四时幽赏录》的著者,在“冬时幽赏”门中,言及雪景的,几占十分的七八,其名目有“雪霁策蹇寻梅”、“三茅山顶望江天雪霁”、“西溪道中玩雪”、“扫雪烹茶玩画”、“山窗听雪敲竹”、“雪后镇海楼观晚炊”等。其中大半所述景色,读了不禁移人神思,固不徒文字粹美而已。

西湖的雪景,我共玩了两次。第一次是在此间初下雪的第三天。我于午前十点钟时才出去。一个人从校门乘黄包车到湖滨,下车,徒步走出钱塘门,经白堤,旋转入孤山路,沿孤山西行,到西泠桥,折由大道回来。此次雪本不大,加以出去时间太迟,山野上盖着的,大都已消去,所以没有什么动人之处。现在我要细述的,是第二次的重游。

那天是一月廿四日。因为在床上感到意外冰冷之故,清晨初醒来时,我便推知昨宵是下了雪。果然,当我打开房门一看时,对面房屋的瓦上全变成白色了,天井中一株木樨花的枝叶上,也点缀着一小堆一小堆的白粉。详细的看去,觉得比目前两三回所下的都来得大些,因为以前的虽然也铺盖了屋顶,但有些瓦沟上却仍然是黑色。这天却一色地白着,绝少铺不匀的地方了。并且都厚厚的,约莫有一两寸高的程度。目前的雪,虽然铺满了屋顶,但于木樨花树,却好像全无关系似的,这回它可不免受影响了,这也是雪落得比较大些的明证。

老李照例是起得很迟的。有时我上了两节课下来,才看见他在房里穿衣服,预备上办公厅去。这天,我起来跑到他的房里,把他叫醒之后,他犹带着几分睡意的问我道:“老钟,今天外面有没有下雪?”我回答他说:“不但有呢,并且很大。”他起初怀疑着,直待我把窗内的白布幔拉开,让他望见了屋顶才肯相信。“老钟,我们今天到灵隐去耍子吧?”他很高兴的说。我“哼”的应了一声,便回到自己的房里来了。

我们在校门上车时,大约已九点钟左右了,时小雨霏霏,冷风拂人如泼水。从车帘两旁缺处望出去,路旁高起之地,和所有一切高低不平的屋顶,都撒着白面粉似的,又如铺陈着新打好的棉被一般。街上的已经大半变成雪泥,车子在上面碾过,不绝的发生唧唧的声音,与车轮转动时,磨擦着中间横木的音响相杂。

我们到了湖滨,便换登汽车。往时这条路线的搭客是相当热闹的,现在却很冷落了。同车的不到十个人,为遨游而来的客人怕还没有一半。当车驶过白堤时,我们向车外眺望内外湖风景,但见一片迷蒙的水汽弥漫着,对面的山峰,只有几于辨不清楚的薄影。葛岭、宝石山这边,因为距离比较密迩的缘故,山上的积雪和树木,大略可以看得出来;但地位较高的保俶塔,便陷于朦胧中了。到西泠桥近前时,再回望湖中,见湖心亭四围枯秃的树干,好似怯寒般的在那里呆立着,我不禁联想起《陶庵梦忆》中一段情词幽逸的文字来: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

心想这时不知湖心亭上,尚有此种痴人否?车过西泠桥以后,暂时驶行于两边山岭林木连接着的野道中。所有的山上,都堆积着很厚的雪块,虽然不能如瓦屋上那样铺填得均匀普遍,那一片片清白的光彩,却尽够使我感到宇宙的清寒、壮旷与纯洁了。常绿树的枝叶上所堆着的雪,和枯树上的很有差别。前者因为有叶子衬托着之故,雪片特别堆积得大块点,远远望去,如开满了白的山茶花,或吾乡的水锦花。后者,则只有一块小小的雪片能够在上面粘着不堕落下去,与刚著花的梅李树绝对相似。实在,我初头几乎把那些近在路旁的几株错误了。野山上半黄或全赤了的枯草,多压在两三寸厚的雪褥下面;有些枝条软弱的树,也被压抑得欹欹倒倒的。路上行人很稀少。道旁野人的屋里,时见有衣着破旧而笨重的老人、童子,在围着火炉取暖。看了那种古朴清贫的情况,仿佛令我暂时忘怀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纷扰、繁遽了。

到了灵隐山门,我们便下车了。一走进去,空气怪清冷的,不但没有游客,往时那些卖念珠、古钱、天竺筷子的小贩也不见了。石道上铺积着颇深的雪泥。飞来峰疏疏落落的著了许多雪块,冷泉亭及其他建筑物的顶面,一例的密盖着纯白色的毡毯。一个拍照的,当我们刚进门时,便紧紧的跟在后面,因为老李的高兴,我们便在冷泉亭旁照了两个影。

好奇心打动着我,使我感觉到眼前所看到之不满足,而更向处境较幽深的韬光庵去。我悄悄地尽移着步向前走,老李也不声张的跟着我。以灵隐寺到韬光庵的这条山径,实际上虽不见怎样的长;但颇深曲而饶于风致。这里的雪,要比城中和湖上各处都大些,在径上的雪,大约有半尺来厚,两旁树上的积雪,也比来路上所见的浓重。曾来游玩过的人,该不会忘记的吧,这条路上两旁是怎样的繁植着高高的绿竹。这时,竹枝和竹叶上,大都着满了雪,向下低低地垂着。《四时幽赏录》山窗听雪敲竹条云:“飞雪有声,惟在竹间最雅。山窗寒夜,时听雪洒竹林,淅沥萧萧,连翩瑟瑟,声韵悠然,逸我清听。忽尔回风交急,折竹一声,使我寒氈增冷。”这种风味,我们是没有福分消受的。

在冬天,本来是游客冷落的时候,何况这样雨雪清冷的日子呢?所以当我们跑到庵里时,别的游客一个都没有,——这在我们上山时看山径上的足迹便可以晓得的——而僧人的眼色里,并且也有一种觉得怪异的表示。我们一直跑上最后的观海亭。那里石阶上下都厚厚地堆满了水沫似的雪,亭前的树上,雪着得很重,在雪的下层并结了冰块。旁边有几株山茶花,正在艳开着粉红色的花朵。那花朵有些堕下来的,半掩在雪花里,红白相映,色彩灿然,使我们感到华而不俗,清而不寒;因而联忆起那“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佳人来。

登上这亭,在平日是可以近瞰西湖,远望浙江,甚而至于那缥渺的沧海的。可是此刻却不能了。离庵不远的山岭、僧房、竹树,尚勉强可见,稍远则封锁在茫漠的烟雾里了。

空斋蹋壁卧,忽梦溪山好。

朝骑秃尾驴,来寻雪中道。

石壁引孤松,长空没飞鸟。

不见远山横,寒烟起林杪。(《雪中登黄山》)

我倚着亭柱,默默地在咀嚼着渔洋这首五言诗的清妙;尤其是结尾两句,更道破了雪景的三昧。但说不定许多没有经验的人,要笑它是无味的词句呢。文艺的真赏鉴,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本来拟在僧房里吃素面的,不知为什么,竟跑到山门前的酒楼喝酒了。老李不能多喝,我一个人也就无多兴致干杯了。在那里,我把在山径上带下来的一团冷雪,放进在酒杯里混着喝。堂倌看了说:“这是顶上的冰淇淋呢。”

同类推荐
  •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史前再现:半坡遗址(文化之美)

    在人类几百万年的历史征程中,有一个极重要的时代——新石器时代。陕西半坡遗址,则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氏族聚落遗址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六七千年历史。本书从半坡遗址的各方面,探讨中国黄河流域原始氏族社会的性质、聚落布局、经济发展与文化生活,为我们展现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的繁荣昌盛,以至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成就。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民间实用婚俗礼仪通书

    本书从现存的我国各民族的婚俗习惯出发,力求客观地加以介绍,使读者能粗略地了解、掌握我国婚姻有史以来的发展、变化,并根据表现出的差异判断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趋势,以便于使我国婚俗礼仪向更简捷、更健康、更经济、更文明、更具民族特色的方面发展和确立。
  • 文化主体

    文化主体

    本书主要包括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世界、女娲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历代追求的天人合一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佛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古代天人合一的建筑观、古城的法天象地思想、古村的天人合一理念、古民居的天人合一设计、古园林的天人合一精神、帝陵布局与天人合一观、土地利用与天人合一观、水利工程与天人合一观、生物保护与天人合一观、古代科技与天人合一观、《黄帝内经》的天人相应、《黄帝内经》的天道人道等内容。
  •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

    《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展示了2007年7月1—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近代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协办的“近代文化与近代中国”学术研讨会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书中选录了参会论文中的五十二篇。这些论文大致分为文化与社会、文化思潮及知识分子类;学术、史学类;教育、艺术类;社会文化及文化事业类;中外文化类等六部分,作为《文化视野下的近代中国》的主体内容。
热门推荐
  • TFBOYS之与你邂逅

    TFBOYS之与你邂逅

    三个女神级的少女,竟一连三次奇迹般地与三小只邂逅。不仅成了好朋友,还成了比朋友更进一层的关系。可是偶尔也会有就几个眼红的想要拆散他们,挑拨他们的关系......
  • 夜语生花

    夜语生花

    醒如梦一场醉眠笑生花莫把恩情负仗剑走天涯
  • 穿越之美男等着我

    穿越之美男等着我

    我穿越到了一个奇妙的地方,那里以武为尊,在那里我我捡到个便宜师傅。学了几年的医,然。让我从废柴变为天才,当我再次回到凤府时……如果想知道,那么就请阅读吧,我在这里等你们。
  • 青春回忆录

    青春回忆录

    当我现在回首我从高中到大学毕业这几年的生活之时,我发现,这一切就像戏里面的一样。于此书,致我那操蛋的青春
  • 槿瑟江山

    槿瑟江山

    年少时的记忆,除了痛,还是痛......经历的种种,让身为一代女皇的她满身戒备,她不信爱,也不敢信。直到有一天,他出现了,她将他留下,本只想看他窘迫的模样,但,渐渐的,她知道,她沉沦了。但她所拥有的一切注定了,她不允许有弱点,她极力推开他,伤害他。直到他死,她才明白其实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足矣。所幸,上帝怜悯,也给了她一双他与她的孩子,为她留了一丝念想。待到春暖花开时,她蓦然回首,莞尔一笑,他.......回来了,其实他一直都在,从未离开......
  • 医道之护花狂徒

    医道之护花狂徒

    叶赫身怀神奇医术,一手针灸之术可以让任何病人起死回生。他还身怀绝世武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美女总裁,明星等等各色美女慕名而来,只求他出手相助。救人于危难,救华夏中医于危难,拳打流氓地痞,脚踩各路不平。
  • 绝世丹药师:邪王的霸道王妃

    绝世丹药师:邪王的霸道王妃

    再次睁开眼,她变成了人人唾弃的废物废物?她会炼丹会驱兽会武术更何况还有一只逆天神兽麒麟协助她,可她怎么也打不过某只禽兽“离我远点!”“娘子,该洞房了!”“滚!”
  • 绝世倾城:天才丫头别想跑

    绝世倾城:天才丫头别想跑

    她是二十四世纪的绝杀和神偷。她是奇幻大陆的天才。殊不知自己的体内还有其他的属性,她的灵魂到了她的体内又会发生什么呢
  • 男神的秘密:偷吻老婆甜甜哒

    男神的秘密:偷吻老婆甜甜哒

    他,高冷校草,冰山男神,睿智老板,非人类……她,慢热系花,豪门千金,总慢一排半……初见,他说她是猪。再见,他抱住她,吻上她,贴近耳朵说,甜甜的,软软的。三见,他说以身相许……初遇,她赞叹他的侧颜。再遇,她希望以后再也不见。三遇,她突然有点想念他……老婆身份太耀眼,老婆身材太火辣,他不仅要一秒绝杀自己的爱慕者,还要时刻提防老婆的追求者……杀敌疲惫,冰山男神怒吼一声,谁敢再多看我老婆一眼?QQ群:367608373喜欢的可以加一下~~~
  • 我真不是好人

    我真不是好人

    这个城市一直是黑着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那些景物和空气都像是有侵蚀性的外来物,一天一天地吞噬者我受伤的心。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命运就刻上坎坷两个字,没想到这两个字一直遮掩着我整个青春,我一手握着仇恨,一手握着逆爱,行走在无人路上,没有人谅解我的逆爱,没有人理解我的仇恨。颠覆性别和风格的尝试,以一个女孩眼光去描述男孩的叛逆青春,究竟它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