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500000013

第13章 江南城市与人(8)

在紫来桥上见到过吕洞宾的还有清代桐城派代表作家戴名世南山先生。先生从桥上过,可可地与个道人撞个满怀,正待发作,却见那道人腋下夹着个无底井罐,便倒头下拜,口称“真仙驾临,万望恕弟子鲁莽冲撞”。那道人并不理睬,只顾走他的路,戴名世紧追不舍,追到城北某处临河的高崖上,道人才止住脚步问他:“素不相识,怎么称贫道真仙?”戴名世指指道人腋下的无底井罐说:“上口下口,真仙乃吕洞宾是也。”吕洞宾见戴名世聪颖过人,便想度他。随手摘片竹叶丢到崖下,那竹叶晃晃悠悠坠入崖下的龙眠河中之后,化作一只小船,吕洞宾便腾身跳下悬崖,稳稳地落在小船上,并向崖上的戴名世招手,让他也跳下来。戴名世看着百余丈高的愁云惨雾的悬崖,早已两腿发软,哪敢下跳?吕洞宾见他俗缘未尽,便与他约定三年之后到北京度他。三年之后,《南山集》案发,先生罹难,被腰斩于北京菜市口。刽子手手起刀落,血光喷溅之时,忽地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风定云收之后,却不见了戴名世尸首,有人看见戴名世与一个道人手挽手谈笑风生地走了。传说无可考证,但那座面临龙眠河的高崖依然耸立,后人名其为跳吕台。

桐城人嗜茶,明、清两代桐城城内茶行茶肆比比皆是,尤为紫来桥两端的河滨。茶清心明目,提神益气,以前桐城秀才、举子们参加会试、殿试之前,都必以家乡浓茶提神,直至今日,每年中考、高考,不少家长还沿用此习,临考前让考生饮一杯冰糖小花茶。桐城茶好,被视为茶中佳品,尤以龙眠山所产最佳;桐城水好,尤以紫来桥下的龙眠河水清冽甘爽。故邑人称“紫来桥下水,龙眠山上茶”为邑中一绝。

龙眠山所产“桐城云雾尖”、“桐城小花”茶都色泽清爽,茵茵如翡翠。冲泡之后,茶叶舒展成兰花状,更旋动着一缕原生的兰花香。其兰花香味是茶棵中植有兰花的缘故。谷雨茶季,刚好也是兰花开放的季节,茶叶吸附性强,便把兰花的香味儿牢牢地染了一身,让茶客们品评时不停地耸动鼻翼叫好。如此好茶,即是让天外来客饮了,也会“不辞长作桐城人”的。很可惜,50年代至60年代,龙眠河上游修建水库蓄水以作灌慨,龙眠河水顿减,且人口增多,生产发展,河水遭到污染,“紫来桥下水”已不能用作泡茶。好在桐城自来水厂直接采水于上游的境主庙水库,一样的也是龙眠河中有丹青味的水,泡茶并不逊色。只是那桥却因失去往昔得天独厚的水韵茶情而萎靡了许多,竟至有些老态龙钟的样子。

听说,从前龙眠河里是可以行舟放輝的,桐城派的那些大家巨子们就立在小舟竹籐之上,溯河到石马潭、青布潭,乃至岔入西龙眠河的披雪瀑,去寻深入浅出的祖先们谜一样的遗留,不知他们找到没有?据说是没有找到。现在,龙眠河已不能行舟放輝,但祖先的那珍贵遗留却被我在那一脉水光山色中无意间找到,我找到的究竟是什么呢?

紫来桥下水,匆匆地流来,又匆匆地流去,源远流长……

注释[1]选自《散文》1993年第8期。作者陈所巨(1947-2005),安徽桐城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黑洞幽幽》,诗集《阳光·土地·人》、《玫瑰海》,散文集《陈所巨旅行散文选》等。

杭州

杭州和苏州同为“天堂”,却比苏州朴素,别有异趣。苏州的湖山,光鲜整饬,优雅得体,像一个精心打扮过的女孩;杭州的湖山则更近本色天然。苏州有许多方面可以趣味论,杭州则不然。杭州不像苏州那样精雅,它的美超越了趣味与含蓄。白居易在杭州、苏州两个“天堂”里担任过刺史,对两地湖山均有深情,但却说:“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杭州的最佳观察点,在湖上。一泓西湖水,有四季看不尽的美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到这般,自能为群芳之冠。

“北佬”看杭州[1]

张抗抗

终于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自己呆在北方的年头,累计已有二十三年。时隔二十余年,我在杭州一个阴郁的冬夜里与朋友们聚会,滚烫的黄酒仍然没有激起我的热情。从窗外的小巷里突然传来一阵粗蛮怪诞锣鸣似的吼声,还带着长长的拖腔,像是沿街的叫卖声,又像是高亢的绍兴大板,与江南的温柔很不协调。我问:这是什么?朋友说,她在喊一句话。喊什么呢?我怎么一点儿也听不懂。她喊:门窗关好,东西拿进,火烛小心。每天都喊吗?当然是每天都喊,你忘了这是杭州城里的传统,她一叫,人真的去收衣服,只有等她这一声喊过之后,一天才算是过完了。

我随口说:可真噪音啊。怎么好像农村似的,我看你们杭州也是越来越倒退了……

话音落下的瞬间,我听见了“你们杭州”那几个字。那会儿连我自己也很吃惊。我谈论杭州时已经完全自觉地把“我”排除、分离在杭州之外;我看杭州之漠然就像是每年我匆匆到过的一座座与我毫不相干的城市。在我心里竟然和杭州已有了这样的距离,我忽然觉得一种莫名的悲哀。那一刻我开始实实在在地对自己承认:我真的是一个北佬了。

作为北佬,自然首先憎恨杭州的冬和夏,却偏偏总是年年纠缠着春节。湿润的雪花里有一个不很奢侈的梦,只想享受一次江南金色的油菜花和天竺山里漫坡绚丽的映山红。于是,这个春天善解人意地收敛了清明的雨水,只留一湖含而不露的薄雾,环绕住若明若暗的群山。山水彼此映照着如诗如梦的层次,不似北方的坦荡一眼能看透。就连报春的杜鹃花也藏得极深,兴冲冲踏入灵隐山里,踩倒遍地筷子般直立着毛茸茸的山蕨菜,才见一丛丛如火如血的映山红从山腰的松林下冒出来,湿漉漉的花蕊喷吐着林间的精气。我等这一天等了很久;这一天我们采花采得热烈又疯狂。这一天拥着满怀的彩云飘然下山。想起多年前的一个春日,曾用装了清水的花瓶,插满一瓶含苞欲放的野杜鹃,托人坐火车千里万里地带去北京。那花苞隔了夜就迫不及待地绽开,惹来长安街上一路惊诧的目光和询问……

西山香山万寿山,却没有这令我的书桌熠熠生辉的烂漫映山红!

过了几天阿虹来说,你采了花去后,山上忽然就一朵映山红也没有了……

也许它们等我就等了很久,终究北大荒的鞑子香不能代替老家的野杜鹃。

便格外珍惜这个积攒了多年的春天,好带回去为北京的冬天解闷。

北佬游春去人多热闹的名胜,“北佬”却知道春在人迹稀少的林深处。有幸在屏风山改稿的那几日,算是重新领略了杭州的妙处。那山不高却如绿屏矗立,公路蜿蜒由密林中穿行。山道弯弯,路边忽见株株香樟蔽荫。屏风山人说,当年修路,有心人就修出这个香樟湾;再往前走,丛丛桂树翠冠锦簇,叫做桂花湾。面迎山崖巨石,是为石壁湾;快到山顶时,一个急转弯,路边骤然闪出两株灿灿的樱花,花期正盛,娇艳的花瓣沉甸甸拂过车窗,似有似无的沁香散了一车,我想这该是樱花湾。再抬头时,一座翘角飞檐的巨大建筑物在山尖巍然升起,如一座绿色的城堡。屏风山疗养院二分院便置身于群山绿树环抱之中,背后为大王峰,竹林婆娑松涛如海。

古色古香的城堡以浅褐色的岩石垒成,三层楼高的石壁上,嵌满爬山虎深褐色的老藤。尚未发芽的藤条没有绿叶的遮拦,清清晰晰地勾出龙飞凤舞的踪影,充满历史感。粗藤如井绳、细藤如发辫,盘根错节地在整面石壁上镶出气势磅礴又千姿百态的图案。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幅精致典雅的九龙壁。不几日,便有一朵朵薄似蝉翼的赭红色叶片,从老藤上不动声色地钻出来,阳光下犹如一只蜻蜓扇着翅膀落满窗台。据说,屏风山的爬山虎在全杭州也屈指可数,是谓屏风山一绝。到了夏天,在二楼阳台上泼上泉水,任清水顺着宽大的台阶和石门顶上缠绕的青藤滴滴流淌,真有些水帘洞的情趣呢。

山前有亭,可眺望缓缓东去的钱塘江;山后有石阶,傍晚时闲散着往下走去,偶尔可觅见灌木丛中飞起一只秃尾巴野鹌鹑,树梢上窜过一只黑花松鼠;石阶渐渐平缓,清纯的暮色中有一方方宁静的茶园,涌来恬适的新绿,间或夹着一片橙黄鲜亮的油菜花地,与夕阳分不出彼此;九溪的水便从翠绿与金黄交错的林子里闪闪烁烁地流过来,像是一抹贴地的轻风,传扬着很久很久以前你熟悉和依恋的气息……

从山中回到城里,城市就变得嘈杂变得拥挤变得俗不可耐。也许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把城市和湖泊、建筑与自然、世俗与审美,以及琐碎与空灵,像杭州那样用一条条短锁链连结的湖滨,将两者截然分开。那道无形的界碑延伸了许多个朝代,于是饮用着钱塘江和西湖水得以繁衍的杭州人,就有了雅俗之间疲于奔命的遗传基因。他们说一种咬文嚼字似乎还有些做作的带有南宋官话遗风的方言,他们说:明朝到平湖秋月去耍子。然后一家人起早踏着三轮板车演杂技一般穿越破旧狭窄的街巷,经过六公园和昭庆寺广场这一片雅俗共赏的过渡地带,就进入了令人爽心悦目的天堂风景区。桃红柳绿间他们用其他城市的居民不可模仿的悠闲步态,走过白居易大诗人当年任杭州太守时下令修建的白堤;他们在岳飞墓前对着永远跪着的秦桧像,一遍遍忿然念出那文人墨客才有兴趣的诗句:青山何处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们饶有兴趣地徜徉于碑廊或印社之间;在六和塔顶茫然望大江东去而念天地之悠悠。秋来成群结队去满觉垅赏桂而冬至则三三两两游孤山探梅,什么天外天、楼外楼、花港观鱼、龙井问茶,什么小瀛洲、放鹤亭、双峰插云、曲院风荷……置身于西湖山水之中的杭州人但凡开口,是绝对的历史悠久绝对的文化气息浓厚。那个时刻杭州人自我感觉绝对完美无缺,斜睨着那些个傻里傻气东张西望惶惶问路的外地观光客,眼里自然就流出无须掩饰的鄙视,对比之后心里有了充分的满足,于是幸幸福福地回家去。只是,再经过一遍那封锁线似的湖滨长街时,张望马路对岸的城市风景,开始疑惑那份所谓的自豪感,有些虚空有点不够踏实。

果然回到闹市陋巷,就有污秽的噪音充斥于耳:有被吵架围观的人群阻拦的汽车喇叭震天响;可见到什么卖鱼桥什么棺材弄的地名标志;有油烟和公共厕所混杂的异味阵阵飘来……面对实在的人生,杭州人便把刚刚从西湖沐浴来的温文尔雅,毫不吝惜地留在了断桥的那一头……当然一旦如果必要,谁都可以越过那并不存在的边界,随时去湖里“文化”一下的。在这样泾渭分明的隔绝和割裂中来回跳跃,杭州人就生活得很是模棱两可。

所以要谈文化,作为杭州人的骄傲,最终还是落实在食文化上更为朴实。也可说是“实惠”的那个“实”。其实要按中国的四大菜系而论,杭州菜人不了大流派,也就是博采江南各家之长,创下几道脾性独特的风味。

本人虽然身为“北佬”,对杭州菜仍有偏好,尤喜香酥松脆的油炸响铃、肥嫩鲜美的清蒸鳗鱼、玛瑙翡翠般一白一绿的龙井虾仁、肥而不腻的东坡肉。至于杭州名菜叫花鸡、西湖醋鲤鱼什么的,也不过只是吃个名声,吃不出什么名堂。倒是几种家常小菜,却是百吃不厌、常吃常新的,即便走到天涯海角,也是刻骨铭心,时时无端就思之心切,如闻其香,不仅垂涎三尺,而且肝肠寸断。比如荠菜冬笋肉丝、油煎臭豆腐、凉拌马兰头、雪里蕻豆腐、油焖春笋、炒螺丝、香葱鲫鱼……看来口味这个东西是天下第一顽疾,改得了乡音,改得了服饰,却难改饮食的积习。二十三年在北方,常以做南方菜为一大嗜好或是室内娱乐。幸亏老公总算是所谓的上海人,十几岁随父进京,虽是天南海北的兼收并蓄,却还留着南方的口味,吃的问题就没有矛盾。于是有人从杭州来京,家里便托带些诸如此类的土产,圆我的杭州梦。那个时刻就有些为北佬感到惭愧,北佬原来生活得多么粗糙多么简单呵。杭州人把知味观和奎元馆搬到北京,全无知音一个,没出半年,那杭州的温柔与甜蜜却全窜成生冷咸辣的京味了……

恍然明白自己所以能够热爱北方,也许恰是因为恪守一个杭州的厨房,在心里自以为是在改造着北佬,这内在的杭州人就做得很是有滋有味。

所以杭州城在历史前行的洪流中,首先诞生或者说最为牢固的改革成果,是遍布大街小巷的个体户餐馆。那餐馆的门面都小巧玲珑,样式多是东西合璧,比如荷兰加一点南宋。一家比一家辉煌别致。有生猛海鲜的,就养在门檐下的玻璃柜中,也是装饰。推门进去,洁白的桌布鲜花空调一应俱全,还有西施般水灵灵的杭州妞,轻轻踩着童话般的彩色扶梯,引你到楼上雅座。最与其他城市的个体餐馆不同的是,杭州的个体餐馆决不声嘶力竭地里外拉客,那老板都是笃笃定定的相信自家的生意,牌子已经做出,全靠愿者上钩。东西都是货真价实,如若味道好,上钩不上当,回头再来。

外地的客,港台的客,就说到底还是杭州人有文化,吃也吃得文明。

都感慨杭州发展个体餐馆,真是顺理成章、名正言顺。价格虽比国营餐馆略略高些,但服务却是可心可意的。你说:来一只红烧鳝段,饍要比大拇指粗些的——果然那鳝肉就不老不木的正好;你说:莼菜汤里不要肉丝,放几只开洋罢——果然汤就合你的口味。醉虾究竟是醉个意思还是醉得不省人事,全由你自己欢喜。

同类推荐
  •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新媒体时代的文化批评

    本书收录了作者2008—2011年的文化研究成果,分为上海文化、文化形象、传媒文化、文化教育、世博文化五辑,呈现了新媒体时代文化和文化批评的现状。该论集的文章获得极好的社会反响:《大都市文化发展趋势与上海文化发展坐标、定位问题研究》一文获得第七届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二等奖,《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一文发表后为《新华文摘》全文转载,《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与阅读》整版刊载于《文汇报》学人演讲栏目。
  •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中国文化遗产集成(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本书精选中国最有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历史背景、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传承意义等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国学常识

    本书立足于经、史、子、集的各个方面,对国学的整个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梳理,从中摘取精华、剔除糟粕,将国学的一些基本常识集中呈现出来,为广大读者了解国学打开了一扇便捷之门。
热门推荐
  • 时光逆流:痴情总裁痴情妻

    时光逆流:痴情总裁痴情妻

    她,为别人苦苦守候他,为她痴情相守当他恋上她的温柔,她却不为所动,只为那个人孤独寂寞。他愤怒:为什么?!她淡淡的说:这一辈子只和那人相守。当他的温柔得到她的守候,时光逆流
  • 偶师

    偶师

    得道者天助,问道修心。心之所想,道之所达。寻道者,一为湮,二为生,三为灭。无湮不生无灭
  • 柳非烟

    柳非烟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陌世黑白

    陌世黑白

    时间带走了我们的身影,如今往后,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现在的教室,即将变成我们的回忆,我们还在等待着,等待着那天,我们相遇后的每一分,每一秒,时间滴答,那是珍贵的相片,思吾依稀,还在朝朝暮暮,长相昔年,鹤去天染,卿是萋萋芳草。仰望夜晚的星空,彼岸凋零在我们的匆匆时光,还记得旧事的梦想,我现在还在继续。我不想离开,不想离开我们在一起的时光。我不想离开,不想离开我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光。我不想离开,不想离开我们在一起的的那些日子。时光总是这样,匆匆忙忙的走了,不给我们一点留念的时间。就这样,缓缓快快的走着,多想你们还在我的身旁。送给我的同学,那个快乐的六年五班,毕业季,我们还在这里,还在一起,不哭,坚强
  • 陷入传说

    陷入传说

    风风雨雨都无畏,甜甜蜜蜜来作伴!鬼灵精怪的何溪是掌管传说司仪的养孙女,与冰冷傲慢的富家公子林诩之间共赴传说,改写命运的啼笑故事。
  • 入轮归

    入轮归

    一个宅男,谁能想到他的前世不是他所在的世界的人?他自己估计都想不到,从个被人欺负的弱鸡,到最后称霸所有位面的强者,这变化令林辰惊讶。一步步觉醒前世的记忆,前世独霸一方大陆。今世,他要独霸宇宙!
  • Buttercup Gold and Other Stories

    Buttercup Gold and Other Stori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宠1001夜

    婚宠1001夜

    一觉睡醒,她发现自己被迫要嫁给一个年近六十、体虚肾亏的糟老头子,还有比她更苦逼的么?结果洞房当晚,她发现年近六十的大爷变成了颜好体壮大帅哥,体不虚了肾不亏了,却是个没节操的牛郎!捧着差点没折成两段的腰,她不清楚到底是活守寡当个深闺怨妇好,还是X尽人亡更幸福。“老公,咱们今晚停战歇息怎么样?”她猛眨星星眼。“锻炼太少,所以你身体不好,乖,别闹了,咱们继续!”她吐血捶胸:“骗子,大骗子!说好的肾亏呢?说好的守寡呢?”
  • 怀孕全程专家指导

    怀孕全程专家指导

    未来时代,也许生孩子的重负不再由女人来承担,而在这个角色反串的过程当中,男人女人又扮演着什么呢……
  • 炼药尊者

    炼药尊者

    这是炼药师的世界,这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草菅人命,跟没有你死我活,但却有弱肉强食,这就是———圣火大陆。。。。。。强者的天堂,弱者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