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200000003

第3章 人性问题的历史争论(2)

霍布斯运用机械唯物主义的原理去分析人,把人比作是一部机器。他说人是自然的产物,而且是自然的精制品,人就像一部机器,心脏像弹簧,神经像游丝,骨骼像齿轮。人不仅生理活动遵循机械力学的原理,而且人的思想、感性、欲望也都由机械的原理决定。他认为,人的本性必然是追求感官的快乐,逃避感官痛苦的,人都是只追求于己有利的事物,因而人的本性是极端利己的,人生就是一个无限追求个人欲望满足的历程。道德取决于人的感官苦乐。同时,他认为,人的利己本性本身、人的欲望本身并不是罪恶,它们都是合乎人类的天性的。

霍布斯公开的利己主义观点受到了剑桥大学柏拉图派的反对。其代表人物之一柯德华斯反对霍布斯关于道德起源于人的苦乐感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感觉(情感)是一种主观映象或幻象,不能给人提供真理,只有理性或理智的自性才能给人提供普遍的概念。

而理性或“理智自性”分有神性,道德归根到底起源于神。另一代表人物昆布兰反对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学说,他的理论根据是“每个有理性的行为者对于人类全体所怀有的极大仁爱”。他认为仁爱心是人的一切道德行为的源泉,人是利他的。另一方面,他强调社会共同的利益,强调个人幸福只有在共同幸福中才能实现。他说:“除了通向全体人的共同幸福的那条道路以外,再没有其他道路可以使个人能够遵循着它达到自己的幸福。”

由此,在英国引起了一场人的本性是利己还是利他的大争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这场争论仍在继续。洛克、孟德维尔等思想家继承发展了霍布斯的观点,同时也兼收了昆布兰以及后来的反对者的观点。沙甫慈伯利等人则反对洛克、孟德维尔的观点。

洛克认为,人是一个感性和理性的存在物,追求个人幸福或快乐是人的本性。他说:“人既是一种含灵之物,所以他便受了自己组织的支配,不得不受自己思想和判断的决定,来追求最好的事情。”“一切含灵之物,本性都有追求幸福的趋向。”

他认为,人是有理性的生物,应该用理性来权衡利弊得失,理性能为人达到最大幸福提供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为了个人幸福,人不能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利益,而必须考虑他人幸福和社会幸福,因为社会总体的幸福包含了个人的幸福。

孟德维尔的观点明确而深刻。在社会上群起攻击霍布斯的利己主义观点时,孟德维尔挺身而出,捍卫和发展了霍布斯的利己主义学说。他认为人不仅在自然状态下是极端利己的,而且在社会状态下也是如此。人的各种意向和欲望都是出于人的自爱自利的本性,即使人们做了好事,但动机也是出自人的利己本性。即使一个人经过深思熟虑去做好事,动机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荣誉感,为了受到别人的赞扬。所以孟德维尔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一切美德都出自人的自爱自利的利己本性,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说服或强迫人放弃这种本性。如果有人肯为公共利益贡献力量,或为他人做点好事,那么他一定要从对方那里获得一个等量的享受。

沙甫慈伯利主张道德起源于人的“情感”,强调人的利他性。一方面,情感有的是可以善的,“它们适度而不越一定限制就无害于社会生活,也无碍于道德”。另一方面,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个人私利只有通过社会公利才能满足。他说:“为公众利益和为各人私己利益,不仅一致而且不可分;并且道德的正义或美德,必定是每一个人的利益,而不道德就是每一个人的伤害和无利。”

休谟和斯密既强调人是自私自利的,又指出人的本性中存在着一种同情或怜悯他人的情感。休谟把德和恶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自然的德和恶,由心灵对快乐的趋向和对痛苦的厌恶所决定,因为“人类心灵的主要动力或推动原则是快乐或痛苦”。自然的德使人天生利己,人为的德使人利他。休谟还认为,“同情是人性中一个很强有力的原则”,它使人关心他人的利益。在休谟那里,人的利己情感与同情他人的情感是并列的,但这两者都出于人的苦乐的感觉。这里有这样一层意思:人不仅有肉体方面的欲望,而且有精神方面的需求,这两者都是人所需要的,满足都快乐,不满足都痛苦。

斯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一心想证明,人除了有感官的需要,还有利他的一面,即有同情心。在当时科学还不够发达、无法科学地说明同情心根源的情况下,他用自己的理由对同情心的根源作出了解释。他认为,人们之间的情感是相通共鸣的,当我见到对方所处的地位,通过想象的作用,使我能设身处地地感受对方的感觉。他举例说,人们在看戏时,见到他们所钟爱的主人公危难时,就会伤心落泪。

边沁对人的本质的认识非常深刻。他认为,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个至上的主人“苦”与“乐”的统治之下,人的一切所为、所言和所思都受“苦”与“乐”的支配。“一个人在口头上尽可以自命弃绝它们的统治,但事实上他却始终屈从于它们。”边沁一针见血地指出,禁欲主义原则从来不曾、也从来不可能为任何活着的人所奉行,只要地球上有十分之一的居民坚持信奉它,不过一天之内,地球就会变地狱了。

法国。17世纪前期,法国思想家笛卡儿,用二元论去说明人的本性,认为人是由心灵和形体组成的。人的身体作为物质实体,同动物一样是一架自运的机器,完全服从机械运动的规律,但人有思想,这是区别于动物的地方。在笛卡儿看来,人就是因为有思想才存在。笛卡儿由此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我思想,所以我存在”,即人的本性在于人的思想或理性。笛卡儿所说的“心灵”,包括意志活动(思想)、知觉、感情。他认为,心灵的基本感情有六种:惊恐、爱、恨、欲望、快乐和痛苦等。为避免感情的“误用或滥用”,要用理性支配感情,去做“感情的主人”;为应对自然欲望与意志(理性)的冲突,要用意志控制自然欲望。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思想家们,对人性和人的行为本质的认识更丰富而深刻,其代表人物主要有:伏尔泰、卢梭、拉美特里、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

伏尔泰认为人性中利己与利他是并列的。他认为,人的自爱心是人的本性,即使像贪欲等自私欲望也不完全是坏的。人的自爱心是人们联系的纽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除此,人对同类的爱和怜悯之心也是人生来具有的感情,也是人的本性。然而,由于当时人们无法解释这种利他,只好将这种利他归于自爱。他说:“正是对我们自己的爱,助长了对他人的爱。”可见,在他那里自爱仍是基础,“并列”只是相对的。

卢梭说,人存在两个先于理性的原理,“一个原理使我们热烈地关切我们的幸福和我们自己的保存;另一个原理使我们看到任何有感觉的生物,主要是我们的同类遭受灭亡或痛苦的时候,会感到一种憎恶”。

这就是说人有自爱心和怜悯心。卢梭认为,自爱是人的第一天性。人来自自然界,从自然界汲取维持生命的营养,人的各种欲念不外乎饮食男女和躲避痛苦的饥饿。“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存,我们必须要爱自己,我们爱自己要胜过爱其他一切的东西。”自爱的欲念是原始的、内在的,是先于其他一切欲念的。“人类天生的唯一无二的欲念是自爱,也就是从广义说的自私。”

除了自爱心之外,人还有一种天生的怜悯心。他说,“怜悯心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是使我们设身处地与受苦者共鸣的一种情感”。

怜悯心使人不做损害他人的事,而做同情他人、帮助他人的事。卢梭与葛德文一样,都认为利己必然走向利他。人从爱自己出发,必然会爱那些有利于自己生存的人。为了爱自己,我要爱别人。

拉美特里的深刻之处在于,一是认为:“人体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体温推动它,食料支持它。”既然人是一部机器,人的自然欲望就是由人体的生理机械运动决定的,饮食男女就是人的本性。其二,他认为,心灵上的快乐与肉体快乐没有质的区别,只是数量差别而已。人的一切精神活动都可以归结和还原为肉体的感觉,人的精神快乐包含在人的肉体快乐的普遍性之中。因此,不存在脱离肉体快乐的心灵快乐。

爱尔维修的思想更为丰富,影响更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利己的。他说,“人是一部机器,为肉体感受性所发动”。“人是能够感觉肉体的快乐和痛苦的,因此他寻求前者,逃避后者。就是这种经常的逃避和寻求,我称之为自爱。”趋乐避苦这种自爱自保的本性人人共有,是永远不可改变的一种本性。人的所有欲望、感情和精神都来自自爱心。他认为,自爱本性在人身上表现为情欲,情欲表现为两种:(1)天然的情欲,人生来具有的肉体上的趋乐避苦,永远不会改变的。(2)人为的或社会的情欲,如追求权力、财富的欲望,虚荣、骄傲、友谊、正义和怜悯等等。

天然情欲和社会情欲关系如何呢?在爱尔维修看来,人的一切社会情欲都可还原为天然的情欲,即可以还原为人的趋乐避苦的肉体感受性。他说:“感官的痛苦和快乐致使人们行动和思想,它们是推动精神世界的唯一砝码。”“各种感情在我们身上乃是肉体感受性的直接结果。”

爱尔维修和拉美特里一样,把精神苦乐归结为肉体苦乐,把人的一切情欲都归结为肉体感受性,这是很深刻的。

霍尔巴赫与爱尔维修一样,主张自爱自保是人的本性。他说:“我们的热情,欲求、肉体和精神的能力运用,都应归功于我们的种种需要,正是我们的需要强迫我们去思维,去愿望,去行动,也正是为满足这些需要,或者是为了让这些需要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种种痛苦的感觉得以结束,我们才按照自己的自然的感情和我们特有的能力,发挥出我们肉体的或精神的力量。”霍尔巴赫与爱尔维修不同的是,他强调理性的作用,指出人除了自爱自利之心之外,还存在一种倾向利他的良心或人道心。

德国。这一阶段,前期——康德和黑格尔等人从唯心主义出发,强调理性的决定作用;后期——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建立了人本主义思想体系。

费尔巴哈(1804—1872)是欧洲哲学史上最后一个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唯物主义哲学的独创之处在于,他把自然和人作为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所以他的唯物主义哲学被称为人本主义或自然主义。费尔巴哈说:“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有血有肉的感性存在者,不仅人的肉体而且人的一切欲望和精神都来自自然界。人首先要呼吸,没有空气就无法生存,空气是感觉和生命的第一需要。人还必须吃喝,人通过吃喝把食物变成血肉。“人完全和动植物一样,他是一个自然本质。”“作为自然本质,人就不应当有一个特殊的、超乎地的、超乎人的规定,正像动物不应当有超乎动物的规定,植物不应当有超乎植物的规定一样。”

“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

费尔巴哈认为,人的自然本质决定人是利己的。利己是出于人维持生命的一种本能,它根植于人的新陈代谢之中,与人的生命共存亡。费尔巴哈说:“没有这种利己主义,人简直不能够生活,因为我要生活,我就必须不断地吸取有利于我的东西,而把有害于我的东西排除身体以外。这种利己主义可见还扎根在机体上面,即体内生活资料的新陈代谢上面。”他还认为,人的利己本性决定人必然顾及他人的利益。

三、潜意识是“心理的关键性的组成部分”人们继续探索。

19世纪50年代,英国伟大的博物学家查理斯·达尔文(1809—1882),在五年“环球考察”和大量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生物进化论,证明物种是可变的,生物界的一切都是进化的产物。对于人的起源,达尔文说,人来源于动物,人与动物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人们在动物中观察到的现象对人类同样是真实的,即支配人和动物的规律是相同的。对此,有人评价说:“这是一个革命性的概念,因为在此之前,人类的行为被认为极大地独立于物理和生物因素之外,如果人类行为是由某种生物结构的作用,那就意味着长期统治哲学、心理学的二元论是错误的。”“由于达尔文强调人与动物的历史连续性,这使传统哲学中动物与人类行为遵循不同规律的观点被彻底根除,人们由此看到了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相似之处。”从此,人们对人性和人行为原因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

19世纪最后25年里,由于生物科学的发展,人类从哲学中分离出一种研究人的问题的新学科——心理学。开始,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意识作为研究对象,并不涉及人的行为。后来,一些心理学家开始把注意力集中于人的行为动因的研究。达尔文的学说为人类行为的本能解释打开了大门。本能概念最初是用来解释动物行为的。既然动物有本能,人也应该有本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试图从人的自然性方面寻求人的行为的动因,他们通过对动物本能行为的大量研究,建立了关于人的本能学说。认为,本能是人的主宰。

同类推荐
  •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生活中的心理学:找到幸福的自己

    本书是《中国青年报》青春热线版的一个品牌专栏,郭韶明用自己的视角,写了一些有意思的生活常识。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

    牧之所著《让你受益一生的自我疗愈心理学》全面系统地解析了自我疗愈心理学的原理,多角度探讨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剖析了自卑、愤怒、焦虑、忧郁、抱怨、悔恨、烦恼等各种心理问题的内在根源,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有效的心理自愈方法,同时也阐明了职场、交际、爱情、婚姻、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应对之道,为每一个深受心理问题困扰的人提供了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参考指南。
  • 打开心理学之门

    打开心理学之门

    这是一本引领我们真正走入心理学世界的图书。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的基础领域、应用领域,以及心理学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具体应用,等等。
  •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

    《我对强迫症的理解》分为三章:第一章,强迫症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第二章,我的强迫症治疗之路;第三章,精神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强迫症。如果您是一位强迫症患者或是患者家属,我建议您对此书内容的阅读原则是“重治疗,轻理论”。
热门推荐
  • 邪神界主

    邪神界主

    千万年前,天心大陆最后一个神境强者——邪神陨落,一身神级宝器流落人间。邪神之晶破碎,消散大千世界,寻找有缘之人,再造邪神!世间流传这样一则传说:神晶汇聚,召唤邪神,邪神加身,天下独尊!世间主宰,掌控生死;无上强者,毁天灭地——这是无数修者日思夜想的唯一信仰。邪神之晶现世,必将天下大乱,一片腥风血雨。出生大族的吴昊为何身负灭族之仇?他与邪神又有怎样大恩大恨?杀戮之中,吴昊如何走出自己的强者之路,成就神境之位?
  • 怎样处理家庭矛盾和邻里关系

    怎样处理家庭矛盾和邻里关系

    本书把当前社会常见的、棘手的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归纳为夫妻之间的鸡毛蒜皮,家庭教育中的棘手无奈,与父母相处中的酸甜苦辣,婆媳之间的婆婆妈妈,妯娌之间的嘀嘀咕咕等篇章,并为解决家庭矛盾和处理邻里关系寻求办法,为构建和睦家庭及和谐社会提供方法及法律依据。
  • 酷宝之妈咪是我的女人

    酷宝之妈咪是我的女人

    因为父母的离异,母亲的贪婪,她寄住在他家;因为丑陋,他常欺负她。直到十八岁那年,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他的残忍,迫使她带球逃跑,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生下了那个天才宝宝。情节一:“别让我恨你,你夺去了我的一切,你还想怎样?是不是连我的人生,你也要夺去!”他残忍的一笑,冷冷的一句话足以让她的心碎一地。情节二:“雨馨,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好吗?”她淡然一笑,嘴里嚷出来的话语使他的心再次流血。情节三:“妈咪是我的女人,谁都不许抢走!”酷宝的一句话,一个神态,都与他面前的男人一模一样。男人玩味的噙着抹笑,“那也是我的女人!”
  • 血灵鬼

    血灵鬼

    一名废柴大学生,一支神秘的血脉,被封印上古邪物被他唤醒,面对前方凶险的道路,他将何去何从?这不是正义对邪恶,而是邪恶对邪恶。注:本小说是一部热血+搞笑+玄幻+腹黑+.....的小说。再注:本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符合客观事实等,我也没招了,不要在意细节啦。
  • 黑暗色彩

    黑暗色彩

    十六年前,他被一个大兵从雪地捡起,从此成为这个大兵的唯一希望,他从小梦想要成为一名大兵一样的男人,曾经他以为自己是为正义而生,然而,阴差阳错的经历却让他与梦想背道而驰,天赋异禀的他,慢慢地在所谓的江湖中,练就了独挡一面的本领与深沉缜密的心思,从一个无名小卒,慢慢变成一个叱咤风云的风云人物。林霖告诉他,他注定属于江湖,不属于自己。多年后他才明白,原来一直认为不属于自己的路,才是他走的最正确的路。他是林雪冰,一个从校园走出的儒雅学生,却成就一段不败神话。他,注定是个传奇。在起点,林雪冰说: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共黄昏。在顶点,林雪冰说:有兄弟成就了我,有红颜指引了我。欢迎欣赏--《林雪冰》
  • 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李彦宏的百度世界

    它是Google在中国望洋兴叹的本土企业。它是纳斯达克的“中国奇迹”。一家从中关村起步的小公司,用10年时间,成长为中国互联网界的巨人。这就是李彦宏的百度世界故事。这是一本全面、真实、客观的百度正史,作者贴身采访了李彦宏及其团队里的所有关键人物,以第三方的角度,全方位、近距离记录了百度的成长历程。该书深入探究了百度令世人瞩目的发展背后的成长基因,多角度剖析了百度独特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技术研发与资本运作,通过百度这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以一个企业为基点,记述了波澜壮阔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 最强逆反系统

    最强逆反系统

    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系统。主角林峰拥有打人就会增加好感度。把敌人变成自己小弟,变成自己的间谍。主角还可以毁灭别人的法宝,进行回收。本书非种马,圣母。书友群:欢迎加入最强逆反系统书友群,群号码:53664~6629
  • 穿越漫威dc成为最强

    穿越漫威dc成为最强

    希望大家多多推荐,每天晚上11点-12点更新,因为作者还要在家复读,所以更新量有限,本书承诺不会太监,男主陈欣无意穿越进入多元宇宙,而他也是再度穿越进入漫威dc世界之中,进入漫威dc的他会发生怎样奇特的故事呢,获得蜘蛛侠能力?变成闪电侠?变成绿灯侠?敬请期待与cxbatman是同一个人,
  • 道星志

    道星志

    类型:城市建设+军屯发展+即时战略=网游秦帝国之城市崛起攻略。简介:战争,就是烧军饷、烧士兵、烧粮食、烧物资,没有一个强大军事要塞怎么行呢?没有一个强悍的后方基地怎么行呢?主角要在战国里掀起一股建设狂潮。建设乡村、建造民屯、寻百家士、攀升科技、兴修水利、开垦农田、收城门税、开展贸易……
  • 八荒灵域

    八荒灵域

    镇守八荒神兽的上古九族,一夜间分崩离析,刀剑相向。武力为尊,灵技霸绝天下的武族;灵能力士,勇猛慑天下的石族;灵石充沛,资源丰厚的皇甫族;匠心独运,灵器百应享天下的庞族;不卜可知,巫术谋划定乾坤的巫族;日月星运,浩瀚奇能独步天下的星族;将门虎士,勇武智略堪称一绝的秦族;掌纵灵力,聚灵成丸炼灵世家的公孙族;长于心算,眼线遍布天下的司马族。八荒劫乱,拥有奇怪血脉之力的少年,不一样的修灵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