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法是如何判断是非的呢?
答:佛法中,“是”就是真实、正确的;“非”,则是颠倒、错误的。如果这一认识符合宇宙人生真相,就是真实的,“是”的。如果这一认识不符合客观事实,是出于我们的想当然,以黑为白,指鹿为马,那它就是错误的,“非”的。是非,还可以从道德角度来评判,凡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就属于“是”;凡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就属于“非”。
问:佛法是如何定义善恶行为的呢?
答:首先,善的行为能给自己带来利益和安乐。比如布施这种善行,既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贪心和吝啬,使人格得到净化,还能招感未来福报。其次,善的行为不仅对自身有利,更能对其他众生有益。仍以布施为例,我们在自己受益的同时,也给被帮助的人带去利益。衡量一种行为是否属于善行,可以用这两个标准检验。
有些行为虽能带来眼前的快乐和满足,却不能使人格得到提升,不能给未来生命带去利益,甚至会造成过患,则不能称为善行。所以,佛教评判善恶行为的标准,不仅看现前产生的苦乐,更要看它对未来生命的延续是否有益。
问:我们应怎样和众生结缘?
答: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接纳一切人,以柔和心理解一切人,以慈悲心对待一切人,以恭敬心尊重一切人,以感恩心报答一切人,就能与众生结下善缘。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和蔼可亲,满面春风,别人自然也愿意接近我们。如果我们看到别人时冷若冰霜,面无表情,无形中就会将人拒于千里之外。即使和身边的人,也会咫尺天涯,形同陌路。此外,还要恰到好处地赞叹他人长处,而不是虚伪的恭维,更不是肉麻的谄媚,不要赞叹到别人坐立不安。除此而外,供养和布施也非常重要。当他人有困难时,应尽力提供帮助,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只要做到这几点,人与人之间就能和谐相处,就能和众生广结善缘。
问:如何面对欺骗行为?是否无条件地接受?
答:关键看这种欺骗是什么性质的。如果行骗者确有很多迫不得已的苦衷,我们可以本着慈悲心接受。但有时候,这种接受可能使对方更加放纵,对他有害无益,这就必须加以制止。在菩萨道修行中,应对方式有二:一是摄,一是折。摄,是以柔和的方式包容;折,是以严厉的方式惩罚。但无论是摄还是折,都要从慈悲心出发,不能有丝毫嗔心。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并没有一定之规,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总的原则有三:一是有慈悲心;二是看怎样处理更圆满;三是看怎么能利益对方。
问:对于欠钱不还、冤枉诽谤等伤害,是否不该计较?
答:别人欠钱不还,或者冤枉诽谤,如果你能不和他计较,那是说明你的修养和境界。但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不仅要考虑自己,还要考虑众生的利益。只要涉及他人,就要考虑怎样才能真正利益对方。有时,我们用不计较的态度,能感化一些人。但有时,也可能迁就了对方的缺点,反而是害了他。真正的慈悲,应该是帮助他认识并改正自身错误。
面对他人的冤枉诽谤也是同样,如果不去辩解,对方的误解可能越来越深,嗔心越来越大,甚至因此造下种种罪业。你固然有涵养,能够如如不动,却使对方痛苦不堪,这也不是真正的慈悲。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有人冤枉菩萨,而菩萨不作澄清,不去消除对方的误解,也是一种犯戒行为。当然在对待不同情况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最重要的,切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我们要怜悯他,因为他也是在烦恼支配下不能自已。他虽然伤害了我们,自己却是最直接的受害者。佛陀在因地时,被歌利王割截身体都不起丝毫嗔心,这才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问:以慈悲心帮助处于困境的人,但其中有不劳而获者,岂不是滋长他们的贪心吗?
答:我们要以慈悲心帮助他人,同时要以智慧进行抉择。比如修习布施,前提是我们的行为要对众生真正有利,而不是在解决他们暂时困难的同时,使之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所以,要选择对他们最有利的方式行布施,既使他们获得暂时安乐,也使他们获得长久利益。
问:若不按习俗生活,往往对亲人构成伤害,如何抉择?
答:社会上,对许多事有约定俗成的看法。若不按部就班,虽然有了一定的个人自由,却往往使亲人担忧,这确实是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选择人生道路时面临的问题。应该怎么抉择?我们要知道,约定俗成也是相对的。在这个社会上,无论做什么事,不可能所有人都表示赞赏。有赞赏的,自然会有反对的;有拥护的,自然会有不以为然的。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从长远来看,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利益的事,勇敢地去做就是了。
问:学佛与未学佛,生活观念有很大差别,甚至出现矛盾,该如何处理?
答:学佛和未学佛,生活观念和方式确有不同。这种不同,是否就意味着冲突呢?其实未必。社会上,许多人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方式也不尽相同,关键是彼此理解,彼此尊重。
我们身为佛弟子,对没有信仰的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切莫因为“我有信仰,你没有信仰”而人为对立,甚至瞧不起对方。在充分尊重他人的前提下,可寻找适当时机将佛法介绍给他们。但不要强行推销,否则反而可能引起抵触情绪。在这个问题上,要有善巧方便,要以别人愿意接受的方式去传播。
有时,我们也可能碰到这样的问题:因为信仰而给生活带来一些不便,甚至引起他人的误解或非议。若有类似困扰,我们可以表现得含蓄一些,但也不必刻意隐瞒。作为一个公民,有自己的追求,有正当的宗教信仰,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之所以要表现得含蓄一些,主要是为别人着想,不希望他们误解,更不希望他们因误解而造作口业。从我们自身来说,完全可以按自己选择的方式理直气壮地生活。
问:发牢骚与不平则鸣一样吗?保持沉默、一味忍耐是否近乎沉沦?
答:一般情况下,不平则鸣是褒义词,多是从公众利益出发,更能显示一个人的勇气和正义感。而发牢骚则是消极抵抗的表现,是一种拿不起、放不下的无能表现。两者有一定区别,但关系比较模糊,不平则鸣,搞不好也会演变成发牢骚。
学佛并不是要刻意地保持沉默,只是要我们不去执著世间名利。佛教所提倡的忍辱,也非毫无原则的一味忍耐。在一般人看来,忍耐似乎就是无能的表现。事实上,一个真正能够忍耐的人是最有力量的,也更能有所作为。反之,不过是匹夫之勇,未必会有多少建树。对于学佛者来说,看到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应该尽自己的力量去呼吁、去改变,但不要过于执著结果。
问:自尊是建立在什么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