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0000000027

第27章 佛教的继承及传播

问:为什么汉传、藏传、南传佛教看来如此不同?

答:佛教有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之分,除传播地点、时间的不同,佛法义理也有不同侧重。南传主要继承早期佛教的生活形态及声闻乘、解脱道的思想。汉传虽然同时传译声闻乘、菩萨乘典籍,但实际继承的是声闻乘的行仪,菩萨乘的见地。藏传佛教则主要继承印度晚期的大乘佛教思想,并结合西藏本土的民俗文化,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但就佛教的核心思想来说,三大语系都是相同的。

问:公开戒律以接受社会监督,是否有利于佛教的良好发展?

答:公开戒律,使社会对僧团起一定监督作用,虽不是戒律所提倡的,也未必不可行。在泰国、缅甸等南传佛教地区,几乎每位男性都有过出家经历,都知道戒律,确实可以对僧团起到监督作用,对僧团自身的健康发展也确实有利。但这涉及民众的整体素质和对佛教的认识程度,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问:如今信佛的功利色彩很浓,应该如何加以引导?

答:现代社会是个功利社会,自然会有很多人把生意场上的一套带到寺院,带到佛菩萨面前。或是带着投资心态供养三宝,希望得到更大回报;或是自己不想努力,事事都想依赖菩萨;甚至自己想干坏事,也要去求菩萨保佑。看到这些,我觉得菩萨实在不好当呵!

从人之常情来说,这种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从学佛的角度来说,显然不是正确的发心。但目前这种情况还比较普遍,所以,我们不能粗暴地否定,而要本着慈悲心、怜悯心和包容心理解他们,耐心加以引导。先以一些善巧方便摄受他们,然后逐步提高他们对佛法的认识,所谓“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至于引导方式,主要是针对众生的不同根机,以每个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

问:佛教界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如何?

答:我们一直都很关心这个问题。这几年,我到台湾地区参访了四次,觉得他们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从整体来看,台湾地区佛教基本走的是人生佛教的路线。在教育方面,佛教界既开办面向社会的大学,也开办专门的佛学院和研究所。在弘法方面,台湾地区教界有五家电视台,有多媒体弘法、音像弘法等多种渠道,每个寺院还有定期的讲经、讲座和共修活动。在慈善方面,影响最大的是证严法师发起的“慈济功德会”,事业遍及世界各地。参访归来,我曾在《法音》发表《台湾佛教见闻记》记述所见所感。内地与台湾地区从体系到文化背景都是相通的,走的道路大致不会相差太远。目前,内地佛教基本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也逐渐在教育、弘法和慈善方面开展工作。

此外,内地教界在吸取台湾地区佛教发展经验的同时,也要避免他们的不足。在台湾地区参访期间,各地都曾邀请我演讲或座谈,我也谈了自己思考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学术与信仰”,台湾地区将大批法师送到欧美和日本攻读学位,结果这种学术化倾向导致了信仰的相对淡化。其次是“内修与外弘”,作为弘法者,僧人如何使自身修行和弘法事业有机结合在一起?过分入世地做佛教事业,很可能会忽略自身内修。第三是“出世与入世”,过分强调佛教入世的层面,忽略出世解脱的层面,会使佛教世俗化、肤浅化,甚至等同于人天善法。内地佛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类似问题,所以,正确处理好这几种关系非常重要。

目前,内地佛教界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僧团制度的建设就是首要问题。僧团纯粹是靠制度维系的,僧人来自十方,需要良好的制度才能保障僧团稳定发展。其次,对戒律的弘扬也不是很得力。再就是僧教育的问题,这是关系到续佛慧命的大事。2000年,在苏州西园寺召开的全国性“佛教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我曾发表《我理想中的僧教育》,谈到对培养僧才的想法。中国古代的僧教育是丛林式教育,民国以来才改为学院式教育。学院教育基本以传授知识为主,不太重视素质教育,僧人往往因此忽略信心、道念及僧格的养成。虽说在佛学院会学到很多佛教基础知识,但素质教育不能跟上的话,就违背了僧教育的初衷。此外,在汉传佛教地区,出家人当学生时就被称为“法师”,几十年后还是“法师”,没有一个明确界定,教育制度不完善就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另外,教材问题也很多,不少地方都在交流办学经验,但对于教育宗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却不是很明确。

再就是佛法弘扬与普及的问题。类似柏林寺举办的夏令营,在台湾地区非常多。很多道场到夏天就开始举办活动,参加对象有教师、大中小学生、家庭妇女等各种类型。此外,还面向社会开展短期出家活动,吸收在家众进入佛学院学习,都可作为高素质僧才的重要来源。目前,内地在这些方面还做得不够,主要问题不在经济方面,关键是很多道场还缺乏这方面的理念。此外,还有慈善事业的开展也很重要。在内地,虽然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还有很多地方非常贫穷,教界应当有能力做慈善事业的牵头人。

我们将来的重点,就是使弘法、教育、慈善在教界形成良好的风气。我们也希望更多在家居士们参与进来,乃至发心出家,全身心投入这一净化社会人心的事业中来。

问:“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否说明了佛教在民众心目中的位置?

答:“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确实很多。但是,为什么他们想到抱佛脚,而不是抱别的脚呢?佛法义理深广,信徒的理解程度也大相径庭,只有部分人才有能力深入研究并付诸实践。多数人只是在遇到困难时想到佛教,想到来佛菩萨面前寻求保护。不过,这也足以说明佛教对民众的影响力,否则,他们就会去抱别的脚了。人们遇到困难时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最重要、最有能力的人。所以,这个问题恰恰说明佛教的重要性。

问:隋唐时期老百姓对佛教经典耳熟能详,为什么现在我们觉得佛法很遥远?

答:这有两方面的原因。语言是一方面的障碍,随着“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现代人的古文阅读能力比以前差了许多。另一方面,佛教的思想义理确实深奥,因为它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的真理,不是仅仅根据文字就能读懂的。

《金刚经》的文字并不深奥,但其中深意却很难透彻。事实上,我们在修行的不同阶段阅读,都会有新的、进一步的理解。但读不懂也没关系,因为佛教也有许多普及性的入门读物,可以由浅入深地渐次学习。

问:佛教和印度教的关系以及佛教在印度灭绝的原因是什么?

答: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有三千年的历史。印度的原住民是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侵入后建立婆罗门教,并占据统治地位。佛教兴起后,被称为反传统的沙门集团。它对婆罗门教的挑战,类似西方人文思想对中世纪黑暗统治的突破。佛教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对婆罗门教的祭祀仪式、种姓制度等进行了全面否定。到十二世纪时,佛教逐渐在印度消失。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佛教人才衰落,而印度教则涌现许多出色人才。印度非常重视辩论,各宗教间常以论辩一比高下,失败者必须改宗。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伊斯兰教的入侵。佛教在印度消失,是印度的极大不幸。在佛教盛行的阿育王时期,整个印度社会安定、生活富足。而佛教退出印度舞台之后,伊斯兰教、印度教、锡克教之间经常出现争斗和冲突,酿成流血事件。

问:为什么现在是末法时代?

答:末法时代,和众生共业有关。佛教界的现象,也是社会现象的折射。而社会现象又来自众生的共业。有什么样的共业,就会感得什么样的佛教界。教界弘扬怎样的佛法,乃至缺乏如法的僧团,都和众生的共业有关。

世间是缘起的,一切皆息息相关。正因为是缘起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我们要发心弘扬佛法,发心利益众生,发心造福社会。

问:佛法弘扬是否也面临现代化的问题?现代人该如何弘法?

答:佛法在现代的弘扬,当然需要有契合现代人的表现方式。佛法虽是究竟圆满的真理,但离不开作为载体的文化。在它的流传过程中,也经历了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包装。我们今天接受的佛教,是被传统文化包装过的,现代人理解起来确实存在一定困难。如今,社会已进入网络时代,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较以往有巨大差别,这就需要更直接明了、更贴近大众的沟通方式。我们目前所要做的,是把佛法从不适应时代的包装中解放出来,以现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重新诠释,使大众不会因为文字、表达等外在因素而妨碍对佛法的认识。

我在弘法过程中,主要把佛法定位为对心灵的认识和改善。事实上,佛法就是究竟的心理学,可以帮助我们透彻内心世界,并通过禅定之力彻底解决心理问题,最终导向解脱,导向生命的完善。佛法在这方面的作用,是世间任何哲学、心理学无法比拟的。

问:弘法的现代化是否会使佛教走向世俗化,影响佛法的纯正性?

答:现代化和世俗化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世俗化是带着世俗目的,将佛法作为获取名利等世间利益的手段。现代化则是以当时人们最易接受的表现方式,诠释佛法的湛深义理。

其实,佛教在每个时代都面临现代化的问题。在唐代,是以唐代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在泰国,是以当地人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所以,现代化本身是中立的,不存在任何倾向或问题,关键是我们运用得是否如法,是否应机。

佛法的传播,是以契理、契机为原则。不仅要适合时代,更不能背离佛教的根本精神,这就需要如实理解佛陀说法的本怀,所谓“愿解如来真实义”。作为弘法者,应通过闻思、修行来把握佛法本质。若能体悟佛法的真谛,就有资格以任何方式去表现。如果背离佛教的根本精神,那这个现代化就很危险了。

佛教在两千多年的弘扬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误区现象,究其原因,都是因为对佛法本质的掌握不足或出现偏差造成的。此外,佛教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尤其是当代佛教,是经过十年浩劫的全面破坏后,在改革开放的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难免存在诸多问题。世俗化的倾向,就是其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当佛教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时,在任何时代都可能存在问题,只是程度不同。但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和佛法本身混淆起来,要深信佛陀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这是学佛者应有的认知。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吴言生说禅壹:经典禅语

    禅学大师吴言生的权威著作《经典禅语》精选流传禅林、脍炙人口的禅宗格言名句,结合富有启迪性的禅门智慧故事,进行生动形象的体悟与诠释,将禅语的精髓要义,呈献于读者面前。全书语言精警凝炼、形象明快、雅俗共赏,能让读者准确全面、生动亲切地领悟、欣赏经典禅语的言外之言、味外之味、韵外之韵,获得心灵的净化与提升。在浮躁烦扰的现实社会中,《经典禅语》将带领读者感悟禅门智慧,培养禅悦心态,为红尘浊世中迷失自我、喧嚣烦躁的现代人找到安稳身心的家。
  •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故事(第一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内容简介: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共分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 独眼看禅机

    独眼看禅机

    现代佛教并不是人们意识里“封闭和消极的”,佛教自古至今积极利用慈悲普度的情怀饶益众生,特别在文化事业上。华岩寺的弘法利生活动之一即是提倡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又不舍弃现代的、优秀的、先进的文化艺术形式。佛教界也要利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李哲良先生的文学作品体现了社会对佛法对佛教的关注,欢迎更多的人们来重视佛教文化,佛教界也愿意与人民大众一起参与构建和谐社会。
热门推荐
  • 独宠迷糊妻,二叔你走开

    独宠迷糊妻,二叔你走开

    ————“祁潇皇,你给我放手!不然我就从这里跳下去!”风,在六楼天台上肆虐着。吹散了她的发,也吹凉了她的心。男人抿着唇,冷冷地看着她,死死地抓着她的胳膊。“我不会让你死的!”祁潇皇神色越来越深沉。她却笑着挣脱,又笑着跳下楼。“不————”
  • 诱婚记

    诱婚记

    遭人嫉恨,下药,她惹上四九城最年轻、可怕的权贵。擦枪走火,吃干抹净,事后,她选择性失忆。“孙弄弄,你干嘛呢?”“报告首长,换衣裳。”听闻,那晚鲜血染红了首长家里新换的雪绒地毯……然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年轻腹黑的首长大人就告别了单身。
  • 浅色青春一点蓝

    浅色青春一点蓝

    小说主要讲述了海天与陆扬之间的一段兄弟感情,两人一同考入市中学,由于学校是寄宿制的原因。两个17岁男生在那段还没成熟的岁月里产生了不该有的同志感情。本文借助海天的口吻,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这段与陆扬的感情娓娓道来。海天是个胆小,没有主见,感情立场不坚定的孩子,在于陆扬的这段同志感情中,他充满了矛盾与纠结,在家庭、早恋乃至断背的种种事件中,他摇摆不定,最终他的归属又该何去何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就像著名导李安曾经说过,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一样,每个人想法都不一样。而陆扬则是一个血性方刚的男儿,由于和海天每天的密切交往,为海天出生入死的忘我牺牲,对海天的爱由最初的兄弟情,渐渐走向同志情,在由同志情走向兄弟情,感情受尽挫折。对于陆扬海天来说,这场感情,或许是青春太过冲动,又或许这段感情来的太突然,两人在一无所知的青春里匍匐艰难前进,演绎一场人生岁月的悲伤恋歌。
  • 幸福似近似远

    幸福似近似远

    幸福。我感觉幸福有时候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有时候我又觉得幸福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创造,渴望幸福某一天能够来到我们身边。
  • TFBOYS之甜甜酸酸的恋爱

    TFBOYS之甜甜酸酸的恋爱

    我喜欢你【愣】我知道你喜欢的不是我,但,我希望你能让我在你的身边,谢谢
  • 名门试爱:首席过妻不候

    名门试爱:首席过妻不候

    重回二十,那年,是她人生的转折点,母亲的病逝,使得她被接回了沐家。怯弱的她,把那个对她冷漠的父亲当成了唯一的稻草。天真的相信所有人,最后却被所谓的亲人和情人背叛。可这一切,只不过是阴谋与权势的推动,只不过是她黑暗人生的开始。重生之后,她发誓要夺回一切,让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对付渣男就该心狠,能动手就不动口。但她不知道,有些命定的事,无论重来多少次,都逃脱不了。她以为她看清了自己以后的命运,看清了所有伪善之后的丑恶,却始终逃不出命运的五指山。上帝给了她重新来过的机会,她却选择了复仇!此情成追忆,绵绵无绝期,若离别,此生无缘。
  • 我的世界之乱入

    我的世界之乱入

    "我是装B之王,史蒂夫。你们读者要多给点票让作者早点写完这样作者就能早点完本,完本后我们一起去找作者麻烦,怎么样?“作者:”史蒂夫,你在说什么?读者们:建议从后面开始看。本书有借鉴但大多自产
  • 繁花缘

    繁花缘

    风雨起,落花归。竹雨楼,琴哀殇。流水如君意,落花本我心。两世情缘,嫣然浅笑。合欢树下,顷忆君名。再回望,终是谁使弦断,花落肩头,迷恍迷离。自醉花梦中,愿君常悦。宫茉语:“只因一句话,我的人生就被决定了吗。”洛影辰:“你曾问我天下苍生和你选哪个,我的答案不会变,苍生是我的命,而你是我断不了的情。”宫竹:“小语,我多想用另一种方式,以我之姓冠以你之名。但好像已经来不及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七千佛神符经

    七千佛神符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