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7900000009

第9章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4)

我们的世界也是无常的。几千年来,人类一直竭尽全力地发展科技,建设世界,使得我们从原始社会的愚昧落后进化到今天的高度文明。无常使世界进步发达,无常也会使人类文明最终走向毁灭。因为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要经历成、住、坏、空的过程,当它趋于毁灭时,人类文明还能够继续存在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3)相信缘起性空。

缘起是佛法的核心思想,它贯穿于佛教的整个教义中。佛教的因果观之所以不同于宿命论者的机械因果论,也是因为它建立在缘起的基础上,因需要在缘的推动下才会结果。无常也是同样,因为事物是缘起的,是众缘和合的,所以才会处于无常变化中。

缘起又是宇宙万物的发展规律。《中论》曰:“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世间万物既不是神造的,也不是偶然有的,离开因缘也就没有一切。

缘起的内容主要包括四缘,也就是佛经中所讲的“四缘生诸法”:因缘:是事物生起最直接的条件,比如我们在土壤中播下一颗种子,这种子就是亲因缘。

增上缘:是助成事物成长的外在条件,比如种子的成长需要土地、水分、人工、阳光等条件,这些条件就是增上缘。

所缘缘:所缘是外境,外境是心法生起的缘。比如眼识生起要有色境,耳识生起要有声境,色声之境就是所缘缘,它是心识生起的重要条件。

等无间缘:心念的现前,如流水般相似相续。一念接一念,在心识活动的过程中,不可能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念头,必须待前念过去之后,后念始能随之生起。而前念就是后念生起的等无间缘。世间一切事物无不是缘起的。比如眼前这张桌子,就是由铁钉、木头、油漆、木工等因缘和合而成。我们的身体也是五蕴和合的。五蕴中的色蕴为物质,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蕴中的受想行识则是指各种心理活动,其中又以识蕴为精神主体。任何精神活动同样需要众多因缘的成就,如眼识的生起要具足九缘:即光线、空间、色境、注意、种子、俱有依(根身)、分别依(意识)、染净依(末那识)、根本依(阿赖耶识),只有这九缘都具备了,眼识才能生起。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小到一种心识的生起,大到整个宇宙,都是众缘和合而成。佛陀让我们用缘起法观察世界,是要求我们透过缘起现象通达事物的空性。在三论宗的根本论典《中论》里,有这样一个偈颂:“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是道义。”

因缘所生法为什么是空呢?因为因缘所生法没有自性。自性即不由因缘、固定不变的自体。比如前面所说的桌子,是由木工、木头、铁钉等条件组成,离开这些条件,桌子是什么?而其中的木材,也是地水火风等元素的组合,离开了这些元素,木头又是什么?人是五蕴的假合,离开了五蕴,人又是什么?

由此可见,缘起法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缘起的当下就是性空。但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性空并不否定现象,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事物的本性是空,也要认识到事物的假相宛然,这才是符合中道的正确认识。

在众多的般若经典中,处处要求我们以这种中观思想去观察世间的一切。《心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段经文主要是告诉我们:缘起与性空不二,这也是佛菩萨以智慧对宇宙人生所作的透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说缘起有与自性空为一体。很多人对佛教中所说的“空”认识不足,或以为空在色外,或以为色灭才空,因而对空产生种种误解。而佛法所认识的“空”,是建立在缘起有的当下,不可以离开缘起有去寻找另外的空性。“度一切苦厄”,是说有情只有认识到这个道理,才能度脱世间的种种苦恼。

2.不住于相

众生因为住于虚妄不实之相而起烦恼困惑,并由此造业,导致种种痛苦。如果我们想要从中解脱,就必须断除对一切假相的执著。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要以智慧去透视世间一切事物,认识到因果和无常的规律,认识到空性了不可得。只有洞悉事物的真相,我们才不会被它的假象所迷惑,才不会执著其上。也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贪嗔痴烦恼的生起,避免生命中由执著而带来的痛苦。

在我们所熟悉的《金刚经》中,须菩提请教佛陀:“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整部《金刚经》都是在回答这两个问题:“云何应住”,即修行者的心如何住;“云何降伏其心”,即通过什么方法来降伏我们的心。

佛陀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是:“无住生心。”无住,就是不住于相。菩萨在修布施时要不住于相:“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如若不然,又会如何呢?“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相布施,就是在修布施时观三轮体空,不住于能施的我相、受施的他相及所施的物相。倘若在布施时心有所住,则布施有限,功德也有限;布施时心无所住,则布施无限,功德也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菩萨在度众生时,也要不住于相。“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菩萨广度一切众生,却不能住于度生相,不能有能度的我相,所度的众生相。菩萨如果在度生时尚有我相、众生相,就没有资格称为菩萨。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也要不住于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通常,人们没有学习佛法以前,住著于世间相;学了佛法之后,又住著于佛法。其实,只要是住相,一样能成为修道的障碍。就像落在眼中的金子与沙子,对眼睛会构成同样的影响。所以,修学佛法不但不能住于世间相,也不能住于佛法。

在修证佛法的过程中,同样要不住于相。须陀洹没有得须陀洹的果相,斯陀含没有得斯陀含的果相,阿那含没有得阿那含的果相,阿罗汉也没有证得阿罗汉的果相。因为,阿罗汉如果认为我得阿罗汉果,那就是有我、人、众生、寿者相。《金刚经》又说:“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须陀洹等四种果位是声闻乘行者证得的果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佛果。三乘行者在修证佛法过程中,以般若智慧证诸法实相,能所双亡,无智无得。如果取相妄生分别,早就和真理不相应了。

《金刚经》中处处都在提醒我们不住于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实相者,即是非相”;“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要证得实相,必须以般若去观察一切:“如来身相者,即非身相”;“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如来说: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所言众生者,即非众生,是名众生”;……从而达到无住生心的效果。

禅宗发展到五祖之后,开始以《金刚经》的思想作为修证指南。其后,六祖也是因听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大彻大悟。而惠能大师的得法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正体现了般若空无相的道理。

六祖的《坛经》,也是以无住相修行来教授后世的学人。对于烦恼与菩提的区别,祖曰:“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烦恼与菩提仅在执境与离境的一念之差,执相就是烦恼,不执相则是菩提。

对于见性成佛,祖曰:“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佛性每人都本自具足,只为烦恼尘劳不得显现,如能不住于相,佛性便能显现。

对于佛法的修证,六祖同样以无住生心概括了禅宗的几大要领。

“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者,对一切境界心不染著,是为无念;无相者,实相无相,行者要能离一切相,不取一切相,才能证得清净法性;无住者,在念念中不思前境,在诸法上念念不住,心不住在境上,是为无住。

在具体修行上,禅宗也表现出与其他宗派在方法上的差异。参禅打坐向来都强调坐姿,而六祖却呵斥坐相,《坛经》曰:“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呵。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道通过无著的心境才能证得,如果住著于坐相,势必不能证得大道。所以,“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也是反对住著坐相。

六祖门下的南岳怀让也对打坐持不以为然的态度。马祖道一在南岳坐禅,怀让禅师知他是法器,于是前去相问:“大德坐禅,图什么?”道一说:“图作佛。”怀让禅师就拿砖在他面前的石上磨,道一诧异:“磨砖作么?”怀让禅师说:“磨作镜。”道一不解:“磨砖岂能成镜耶?”怀让禅师说:“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能成佛耶?”道一又问:“如何即是?”怀让禅师说:“如牛驾车,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同样,禅非坐卧,佛无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果执于坐相,不仅不能通达禅,而且永远都不能成佛。

在参禅修道时也不能心有所住。禅宗兴起之前,教界流行的小乘禅观都是以系心于境为方法,而禅宗则以为坐禅要心无所住。

如《坛经》说:“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如果提倡著心,可是心本是虚妄的,知道了心的幻化,有什么好著呢?倘若主张著净,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因为妄想覆盖真如,才显得不清净。如果起著净相,本身就是一种障碍本性的妄想。

同类推荐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奇山:佛教道教名山

    本书分为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江西龙虎山和四川青城山等四部分,内容包括:佛教的传入和灵鹫寺、清凉山佛教的极盛时期、藏传佛教的传入和兴盛、画中姑娘幻化的峨眉山、大上清宫中的百神传说等。
  •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给大忙人读的禅书

    本书内容包括:“悟心悟性:找到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悟苦悟乐:做苦海中一个快乐的人”;“悟富悟贫:不要让自己做一个心理的穷人”;“悟生悟死:正确面对生死”等,通过一个个通俗易懂的禅宗故事,讲述大忙人应随时、随性、随遇、随缘、随喜的人生哲理。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

    《圣经故事》是生活在亚、非、欧三大洲交界处的古代希伯来民族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犹太教、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共同的正式经典。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两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和特点,并影响到世界广大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圣经》不仅仅只是一本宗教读物,其中融合着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它与希腊文明一起,形成了今天的欧美文化。
热门推荐
  • 绝色皇子太狂妄

    绝色皇子太狂妄

    重生在一个陌生朝代的婴儿身上,分明是个女儿身,母亲为了争宠欺君瞒上,九公主从此成了九皇子。勾引妖孽俊美、宛若谪仙的大皇兄,却还要担忧父皇来找茬!九皇弟,皇兄都不介意,你还介意个啥?等你继位,父皇都上天了,谁来管我们?
  • 花开不及花落

    花开不及花落

    不间断的是我对你的爱,那怕你凋零我对你的心也从未改变过,因为我爱你。我不知道该如何去爱你,上帝把我们分开,千年过后我们再次相遇,我们是否可以把握好这个机会,永不分离。
  • 复仇之倾城虐恋

    复仇之倾城虐恋

    他,一夜之间出现的人物,冷酷无情,只为一人而温柔;她,单纯少女,一夜之间父母双亡,一双紫瞳只剩冷光;一次意外相遇,他们卸下面具,但这一切只是他的一场局,她该何去何从······
  • 倾我一生一世城恋

    倾我一生一世城恋

    这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她,如今的世界公主,以前却是举国皆知的废物!当危险的而清冷的眸子睁开,这个世界再无喜悦,只有悲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病秧子公主展露锋芒,惊才绝艳,天下无数男女为之倾倒……
  • 花信

    花信

    乱世起,一家子老弱病残,该怎么生存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也可建功勋女子也可成事业
  • 杀手不太冷

    杀手不太冷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我在苏拉威西等你

    我在苏拉威西等你

    生活不尽是“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些也不过是“桃花扇”,撞破了头,血溅到扇子上,就在上面略加点染成为一枝桃花。与思寒高中时认识了爱他的蒋若初,但却选择了贾雨玲,工作时决定与易婧结婚,最终她却又离他而去,对生活感到绝望的他与一见钟情的作家林子溪去苏拉威西火山自杀,可他却活了下来。
  • 邂逅·妖之国(卷一)

    邂逅·妖之国(卷一)

    怎么回事?继承一栋破祖屋还得被迫跟一只银发妖精签下契约,成为什么妖精公寓继承人?那个全民膜拜的天籁之音偶像一唱歌大家就全部晕倒;打工回家路上居然会被高大俊男绑架回去当变身指导老师;新来的转学生美得不像人,但干吗总往她身边凑?你,你,你……你们不会都是妖精吧?天哪,养个自恋傲娇的守护妖精她就很悲惨了,其余的就不要来找她麻烦了啊!
  • 世纪福音

    世纪福音

    “吸收使徒来取得生命之果,吞噬驾驶员来获得智慧之果……EVA七号机,这是想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神喔……一个对使徒和人类都充满憎恨的神……EVANGELION……福音战士……它带给我们的……真的是福音吗?”
  • 斟血

    斟血

    张小千,一个有理想,没道德,有手段,没脸皮的无耻之徒,但适逢这样的乱世,注定出一个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