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他去省城开会,才弄清了九个字的含义。从省城回来,李顺达向社员们传达:“广积粮是毛主席一贯的主张,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我们的部队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鬼子兵和八百万蒋介石军队。现在,我们仍然要依靠这两个法宝,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路文全问:“还有人侵略咱们国家吗?”“有哩、有哩,帝国主义存在一天,我们就不得安宁。”秦周则这个民兵教导员从李顺达的谈话里受到了启发,他认识到生产和打仗的紧密关系,他发言了:“电影上见过八路军当年身背装小米的长布袋,小米是备战粮,背玉茭粒就不方便!为了多打战备粮,我们一定要谷子上马。我建议,全大队一户一亩晋庄式的谷地!”秦周则在发表意见之前,和俊虎、明朝几个人悄悄地交换过意见,所以他说完话,就看着俊虎、明朝,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补充。
这当儿李顺达说话了:“我支持这个好意见,全大队近四百户人家,就是说要种四百亩高产谷地,谁还有什么好意见?”李顺达打量着每一个人。
“我说,”张俊虎站起来,“毛主席关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是对我们的战斗动员令,我们种地,生产粮食,要有高度的敌情观念。一方面学晋庄种谷子,另一方面,加快农田水利建设。现在,老西沟、灰沟、东峪沟上游的小型水库正在施工。为了保证稳产高产,我们的任务是把坡地变平地,小地变大地,旱地变水粮食丰收了地!”“说得对,就该抓住这些。”李顺达高兴地给他鼓劲:“山上的坡地、小块地、旱地,已经不适应‘广积粮’的新形势,西沟大队要进一步展开改地换地的进程。我向你们报告一个好消息:咱们大队早就想买推土机,再加上我们的工具,从今年冬天开始进行打造平原,当然造不出大平原,造出小块块也算,反正比牛皮鼓要大得多。”大家轰地笑了。
李顺达的一席话,把大家的情绪鼓足了。
“好事啊!”“老天爷不给咱西沟平原,咱们自己造!”“对,咱们自己造平原!”大寨大队的社员、干部们听说西沟开始造平原,便派来了几个人到西沟指导,把大寨人造平原的经验,传授给西沟人。西沟这个老先进单位要学大寨,是大寨人的光荣,大寨人当然会以礼相待,李顺达把他们请到自己家来,桂兰忙着蒸山药蛋,煮调和饭款待大寨客人。
在灰沟口上,人造小平原的战斗开始了,首先需要削平一座土山,削下来的土全部填在山沟里,秦周则带领几个民兵负责放炮开山的工作,周则新学了这种放炮技术,他仰望着这座大山,黝黑的脸上,颧骨高耸着,一副倔强的神气,他自言自语却也是粗声大气地对石山嚷着:“你别瞧着你是一座山,说声干就把你干掉!”秦周则在动脑筋,他想用一个巧妙的办法,很快就把土山攻垮,他蹲在山坡上,用一个小石头子儿画着安炮眼的位置,应该让土山大片大片崩塌下来。怎样才能成片崩塌呢?周则用一只手搔着后脑勺。他想起小时候过年放鞭炮的事。把五十响、一百响的鞭炮系在玉茭秆上,点着了引线,小鞭炮就劈里啪啦挨个响起来,制鞭炮火药不复杂,如今村里不少人都会做,不像刚解放那阵,还需要到县城里花钱去买。用放鞭炮的方法放炮开山的办法兴许能行。他没顾得和同志多研究研究,就指挥几个小伙子动手干起来。挖好了炮眼,安上了导火线。周则吹响了口哨,叫人们隐蔽,然后就点着了导火线。周则在远处等待着炮声,“轰”地一声过去了,又“轰”地一声,然后,沉默了。
“还有第三炮,继续隐蔽!”周则向地里准备行动的人挥动着胳臂。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去了,土山仍然保持沉默。
“第三炮成了哑巴?”周则嚷着,朝炮眼跟前跑去。
“再等等,别出了危险!”明朝在远处向周则嚷着。
“俊虎、明朝,你们都过来!”秦周则喊着,“八成是出了问题,帮我找找原因。”李顺达听到炮响后也从河滩过来,上了土山,秦周则立即走上前去对他说:
“老李,放三炮只响了两炮。”“你不用性急,把情况详细介绍介绍。”李顺达温和地说。
“我打了三个炮眼,用一根导火线串起来,我想叫它连响三炮,这样效力大,崩下来的土也整齐,谁知道有一炮哑巴了。”秦周则噘着嘴说。
李顺达听了周则的话却感到很大的兴趣,他问:“周则,这办法是你学来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报告老李,我用放鞭炮的原理推想出来的。”秦周则立正站在那里老老实实回答,他准备接受老李的批评,没料到老李拍着他的肩膀赞扬地说:“周则,你有了很大进步!你肯用脑筋了!搞的这项发明创造很不错嘛!放三炮响了两炮,成绩是主要的,大方向正确!但是用一根导火线串连三个炮眼,不合适。前面的炮响了,劲大哩,不是拉出导火线就是崩开了裂口。不要紧,总结经验教训,你们年轻人应该敢想敢干,干革命就得有股子闯劲儿!不谷子堆得像座山过———”老李转过脸看了周则一眼,补充说明:“我们对一项新技术还拿不准的时候,应该多找群众商量商量,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就是失败了,损失不太大,对不对,周则?”周则在想:老李说得对,我应该多找几个人研究研究,先做个小规模的试验,比方说装几个小炮试一试,不该先放大炮么!
老李的一番话,使年轻人听了感到心服口服,俊虎没有多说话,他只是认真地观察老李处理这个放炮问题:一个炮没有响,浪费了一些炸药。但是,老李充分肯定年轻人敢想敢干的精神,这么一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思想工作有的人会做,有的人不会做,差别可大了!做得好的,指出了问题团结了同志,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做得差的,既没有解决问题,又挫伤了同志的积极性,这是个工作方法问题。一事当前,总是站在党的立场上,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从不以权势压人。老李也批评人,既热情,又严厉,让接受意见的人心服口服!自己作为总支副书记,应该把老李的这些优秀品质与作风学到手,俊虎正想到这里,李顺达叫他了:“俊虎!你怎么不说话,想什么哩?”俊虎不好意思地笑着,李顺达朝他走过来:“我听说,你在学开推土机?”俊虎直率地说:“是想学一学,不学习可不行,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咱大队现在在大搞机械化,我光会赶牛犁地,抡镢头,就不适应形势发展,怎么工作哩?”顺达高兴地说:“想得对!当干部的就该学习科学种地,如果咱们用赶牛车、推独轮车的办法来开拖拉机、汽车,那就要出大错!看来咱们大队干部都得学习新技术。明天,我和你一起学开推土机,你别忘了唤我!”李顺达和张俊虎学习着开推土机在推土填沟,人造小平原一天比一天扩大了。
从1972年初到1973年春天,开山大炮隆隆响,硝烟弥漫了西沟的上空,整修土地的运动开始了,镢头在劈山,钢锨在整地,扁担队运圊肥,独轮车送圈肥,不分白天和黑夜,推土机欢乐地移山,拖拉机精心地犁地,照明灯的光亮在山沟里闪耀,它向人们报告,西沟在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广播喇叭里不时地播出工地战况,为了建设水平梯田,西沟大队开始高质量的垒岸运动。河滩地一条条的石岸像城墙,沟地的一座座谷坊像云梯,西沟社员把辛勤的汗水,遍撒在西沟大队的一千五百多亩耕地上,一双双改天换地的铁手,不停地描绘着一幅又一幅西沟新图画。
1973年又是农林牧副全面丰收的一年,粮食平均亩产一千零五十斤;林业方面,仅苹果一项就比1972年增长了一倍,由1972年的十六万斤提高到三十二万斤。
在1973年度大队总结评比大会上,李顺达向社员们介绍了本省、本县、本公社许多大队在1973年取得的成绩,他十分激动地说:
“社员同志们,自从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广积粮’的指示以来,许多原来产量上不去的农作物,一年闯过了三道关:达到了纲要,跨过了黄河,过了长江。他们都是我们西沟大队的好老师,要认真向他们学习,我们西沟大队要在连续四年超千斤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大搞农业机械化和科学种田,为广积粮做出新贡献!
李顺达说到这里,他的眼睛望着远处山上的松柏,河滩的苹果,高高低低的庄禾,他接着说:“同志们,我们西沟听毛主席的话建设山区,有了整整三十年。如今,荒山上李顺达社今年的金黄后又有一千三百斤的丰产有了树,沟里有了坝,河滩有了地,但是我们要想到还有许多荒山没有树,沟里没有修坝,河滩没有垫地,还有很多很多穷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还像当年一样,不得不挑起担子逃荒,我们要帮助他们都能改造穷山恶水的面貌,过起富裕生活……我们要学习大寨人,站在虎头山,胸怀全世界的革命精神,西沟社员要为人民做出新成绩,为世界做出新贡献!”那时关闭国门与不切实际的宣传教育,让中国人都有一种悲天悯人、以人类救世主自居的情怀,李顺达自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