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4600000002

第2章 其人杜月光

文化大革命清理阶级队伍那一阵子,杜月光被传唤进了学习班。当时所谓的“学习班”,就是问题审查班,凡是进去的人,都必有这样那样的历史或现实问题。而作为贫雇农出身的杜月光,以为是临时有什么事叫他去一趟的,便放下锄头,跟着来叫他的人去了。可是,一去,就不让他走。传出话来,让家里人给他送被盖去。

杜月光居然也被收进了学习班?真是海外奇闻了。消息一时间传遍全大队上下。大家都不明所以,便纷纷猜测。

不管怎么说,杜月光也是祖宗三代一根丝的贫下中农,打长工出身的呀。土地改革时,他还当农会主席哩!这样的人,怎么会进学习班呢?

有人怀疑,杜月光解放前曾被抓过壮丁,虽然很快就逃回来了,是不是还有些迷糊之处呢?可又有并未进学习班的老贫农于志辉作证。于志辉说,那年他是和杜月光一起被抓壮丁的。其时二人都年轻体强,便被安排给长官抬滑竿。而其他刚抓来的壮丁,都是彼此用绳子拴连在一起行走,脖子上大都吊着其他“丘八”兵的长枪,十分难受。相比之下,抬滑竿还要轻松些。长官躺在滑竿上,随着二人一致的步点起伏。长官感到舒坦,他二人也自在。长官夸他二人真会抬。其实是他二人一前一后,配合默契,步子才会如此轻盈。二人的默契程度,岂止是在步点上,更在心里。走着走着,二人便一同慢了下来。又走着走着,二人又故意喘气喊累,要停下来息一息。长官当然得听他们的,若是不息,累极了,跌倒一个怎么办?长官不给摔下来了吗?连息几次,队伍就走到前面去了。后来两个相跟着的勤务兵也走到前边去了。二人仍是慢腾腾地走。长官在滑竿上拍着腰间的手枪骂骂咧咧,催他二人快些,快些。二人一边答应着,一边故意在喉间咳痰作声以作呼应。这时正好走到一处山崖转弯的地方,左边是山,右边是谷。抬前的杜月光喊一声于志辉,问他:“你家的娃儿丢得了不?(就是不需要大人料理的意思)”于志辉立即应道:“丢得!”杜月光说:“丢得就丢———”一声“丢”字未落音,二人将滑竿一齐掀起,往山谷里扔去,随即拔腿就逃。当他们就近翻过一道山口,才听到后面一阵阵的枪声。

这把国民党长官扔下山谷的事,该不会算是历史问题吧?如果要算,于志辉怎么没进学习班呢?

便又有人怀疑,是不是牵涉到杜月光曾去成都逛窑子的事?当然是旧社会的事情了。据杜月光说,那时成都金华街就是窑子窝窝。

“可逛窑子不算历史问题呀!”

“那……也难说。”

“嘻嘻……他那个样子的,还要去省城逛窑子么?”

是的,杜月光形象不佳,甚至称得上丑陋。因为他是癞痢头,癞痢疮好了,便没一根头发。整个脑袋瓜子光溜溜的,发亮放光,便有了“月光”的绰号,本来的名字就给忽略了,再没人叫过。好在杜月光从不忌讳或计较这等小事。凡五六十岁与他年纪相近的人喊他“电光灯”,他依然回答,从未在心上划过一丝不好的阴影,总是笑盈盈的,仿佛是说,有啥关系呢?“电光灯”也是名字嘛!

他的小孙孙和别人家的孩子打架,别人家的孩子被打哭了,就哭着喊:“电光灯,不发电,老爷对你有意见……”

杜月光在一旁听了,依然笑盈盈地说道:“打不赢又要打,这下吃亏了吧?别哭了,快回家去。”一边说,一边抚摩着正骂着他的孩子的头。

学习班里,公社治安主任正厉声呵斥杜月光:“毫无疑问,你那就是故意杀人!”

杜月光坐在治安主任对面,一言不发。

学习班办在村小的一间教室里。这正是放假期间。其实就是不放假,教室一样可以占用。

杜月光坐在一条断腿的凳上,左肩侧靠着墙,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一支胳膊肘就支在上面,拇指和食指捏着一根五六寸长的叶子烟杆儿,烟杆含在嘴里。自卷的黑色叶子烟起码三寸长,刚栽上烟锅不久,青幽幽的烟雾飘起来,渐渐弥漫在教室里,一股辛辣刺鼻的味儿。烟,当然是好烟,是他自留地特种的柳叶子小烟,经他精细做工制出,叶片油浸浸、黑沾沾。这样的烟,冲劲足,灰火好。此刻,烟上已燃出一圈雪白的烟灰,整个看上去,黑白分明,分外悦目。

杜月光两眼只盯着雪白的灰火,似在慢腾腾地欣赏和品味,一副微微陶醉的模样。治安主任的话,他仿佛没有听见。

“你那是不是故意杀人?”治安主任见他没吭声,便又改用质问的口气。

杜月光的眉眼微微动了动,将视线从雪白的火灰上移开,透过窈窕舞动的青烟,斜向治安主任,稍默片刻,才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是。不过,也该杀。”

治安主任烦躁地皱了皱眉,似乎不愿再和他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便说:“该不该杀暂且不说,我们只是弄清楚,是不是你杀的?你说,除了你,还有谁下过手?比如于志辉。”

“于志辉只是把那婆娘从屋里引出来。”

“不用武力,就那么引出来了么?”

“用啥武力嘛?就哄她,说于老太爷的儿子要找她对质。是于老太爷让她回娘家躲一躲,趁天黑走。就是这样。她也怕了,就匆匆忙忙收拾了个包袱,跟于志辉走出门了。”

“当时,你躲在哪里?”

“我就躲在养生河边上,那儿有一片沙滩,我早就说过了。”

“是不是于志辉把她掀倒的?”

“不是,绝对不是。我这人一是一,二是二。于志辉就是不愿下手,早就对于老太爷的儿子说清楚了的。他只同意把她送回娘家。”

“如果你也不下手呢?”

“于志辉就一定会把她送回娘家。”

“这只是你的推测。”

“于志辉这个人就是这样,大好心肠,不分善人恶人。”

“那么你就能分善人恶人了?”

“当然。所以我说那婆娘该死!”

“为什么该死?”

“于老太爷娶她来填房之前,她就已经嫁过三回了,到哪个地方都好吃懒做,大口吃,大把用,弄垮别人的家业。到了于老太爷这里,变本加厉,不仅好吃懒做,还玩麻将,抽大烟,把于老太爷的田地快要卖完了,最后还要卖人家街上的绸缎铺。于老太爷的儿子坚决反对,她就买通了人去杀于老太爷的儿子,幸好没杀着。你想想,反过来,于老太爷的儿子不弄死了她才怪。”

“就喊你去弄死?”

“是呀!”

“喊你弄,你就弄?”

杜月光眉头一竖,似有不服,大声说:“该死的,我就弄;不该死的,就刀子抵拢我心窝我也不弄!”

治安主任冷笑道:“你还真有善恶之分哪?”

“人,就应该这样。”

治安主任驳道:“你那叫啥子善恶分明?根本就没有一点阶级性。听说,土地改革那阵,你还夸于老太爷这个人怎么怎么的好。”

“对,我说过。今天我还是要那样说。于老太爷对人就是好。”

“照你说来,就不应该划他为地主了?就不应该没收他的财产了?”

“这是两回事。我也主张划地主和没收财产的,只是不主张杀,因为这个人不该杀。”

“因此你就落个包庇罪名,农会主席也耍掉了?”

“我才不在乎。”

“但还是杀了。”

“我有什么办法?”

“听说你还暗中去找过他,劝他自杀,是吗?”

“是呀,因为当时我看那阵势,他是无论如何活不下来了。总之得死,不如早点自己死,还能少受点罪。”

“你简直是丧贫雇农的德呵,哪有一点阶级立场?”

“阶级立场也要讲善恶,该做不该做也要有点分寸。”

“好了好了,不要扯远了,还是把杀人的事最后核实清楚。是不是你把绳子套上她脖子的?”

“是我套的。我一套上她就抓我。这不,”杜月光捞起袖子,“我手腕上至今还有她抓伤的痕迹哩!但是我不松手,死死勒住,她乱蹬乱抓一阵,就没事了。口吐白泡子,沙滩上蹬出个大坑凼。”

治安主任出神地听着。另一个陪审的人自语道:“真是太残忍了。”

杜月光振振有词地说:“这种婆娘要留在世上,不知还要害多少人。就是不愿动手的于志辉,也说她该死!”

“住嘴!”

第二天。

上午,于志辉也被通知进了学习班,但是,他半个时辰就出来了。

下午,杜月光也从学习班回来了。他终于没事。

因为查来查去,也是解放前夕的事。况且,被杀的人是地主婆,而杜月光说到底也是响当当的贫雇农。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结束了,最后,工作组在群众大会上通报了所有情况,学习班就解散了。对于杜月光,只说是解放前杀过人,如此而已。

由此,杜月光再一次成了人们干活议论的中心。特别是一大帮年轻人,不管干活还是中途休息,总是聚在他周围,问这问那。

杜月光伸开他宽大的手掌,在他光亮的头上一抹,笑嘻嘻的,花白的络腮胡楂像白蚁和黑蚁互相掺杂着,爬满他的脸腮、下巴和耳朵根下。他的牙齿缺了两颗,恰好将烟杆嘴儿夹在那里,甚是稳当。他永远都是吊裆裤、长短衫、水巴龙草鞋,就是打霜下雪天也是这样,干完活回去洗了足,才穿上布面鞋子。

“杜爷,那婆娘果真尿都流出来了吗?”

“那还不?一勒,一憋,屎尿都要流完,她裤子全湿了。”

“后来是你给她换的裤子么?”

“这有啥稀奇的?岂止换裤子,澡也是我给她洗的。把全身上下的沙灰洗干净,再重新穿一身新衣裳,平平稳稳地放在床上,她娘家的人来了,说她想不开自己上吊,也就不会招来怀疑了。”

“嘻嘻,杜爷,你浑身都给她摸遍了。”

“妈的,你娃儿少见多怪,那还不一样都是肉。人都死了,冷冰冷冰的,还有啥意思?何况,该死是该死,也犯不着去辱没她。”

杜月光说到最后,有点严肃起来,刚才取笑的年轻人也不得不点头称是。

关于杜月光因为进学习班而嘈起来的他曾逛窑子的事,年轻人尤其感兴趣,几次想问,又不便开口。终于有一次,不知怎么话题牵扯到了解放前的成都,年轻人趁机问道:“杜爷,那阵成都好玩吗?”

杜月光说:“再好玩也要吃饭呀,饿起肚皮怎么玩得起来?”

眼看快到耳朵边的“龙门阵”又要说没了,一个大胆点的年轻人赶快补道:“杜爷,那阵成都有窑子吗?”

“有呀,成都金华街就是窑子窝窝。”

“你去过?”

杜月光笑道:“你们这些娃儿,净打听这没意思的事,那阵和这阵情况可不一样。”

“咋不一样?”

“那阵我娶不起老婆,拉船上成都,偶尔去那种地方一次,解决一下问题,也是迫不得已。有家有室去干那些,就混账了。”

“嗨!杜爷还真会为自己开脱。”

“我说的是实话。那阵我们这些干苦力的,都是这样。而那些窑姐儿,也喜欢我们。”

年轻人一听又觉得稀奇,忙问:“为什么?”

“因为我们这些干苦力的,都不和她们死搅蛮缠。虽说给的价不高,可做事快,不比那些城里耍客,慢条斯理,做作拿捏,总是要把她们折腾得叫苦连天。”

年轻人听得十分有趣,却又都似懂非懂。

杜爷更加成了年轻人心目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这得感谢清理阶级队伍的学习班,否则,杜爷身上不会暴露出这等稀奇事来。当然,此前的杜爷,也让年轻人感觉不一样。首先是他的外表形象特别:秃亮头,络腮胡,黑大眼,粗嗓门。再就是他心地极宽,老是笑着,从不发火。其身体之强健,比年轻人一点不差。对待任何事,他都大而化之。比如,他就不怎么讲究那个“卫生”。挑粪的桶,收工后洗干净了,就在养生河里挑一担清水回去倒进水缸饮用。从自留地里摘回的菜,不是明显地沾着脏东西,他是不洗的,就那么切碎了下锅。收割稻子的时候,大伙都顺手捉了肥肥的油蚱蜢揣进布兜,回家干煎了吃。可他却不揣进布兜,捉了就直接塞进嘴里吃掉。但见那蚱蜢张牙舞爪的,真让人担心会不会咬住他的舌头。

现在,沙滩杀人和成都逛窑子这两件事,在“心地极宽,老是笑着,从不发火”的杜爷身上,平添了一种让人说不清的、有一点威慑人的东西。年轻人的好奇,促使他们进一步向老一辈打听有关杜爷过去的事。这样一来,对杜爷的身世也更加清楚了。原来杜爷并非孤儿长大,他有过母亲,有过兄弟。母亲是他奉养至死的,可兄弟,却是被他狠心撵走的。

“他怎么会撵走自己的兄弟呢?”

年轻人向于志辉老人追问。

“他兄弟也是被拉壮丁拉走的,两年后回来了,好好的人却成了残废。”

“残成了什么样子呢?”

“唉呀,简直无法说,一双腿都没有了,是用双手当足爬着回来的。”

“这个样子了还要撵他走么?”

“有什么法子?没有吃的,你杜爷使尽全身力气只能供养一个母亲。留下兄弟,就只有母亲死。”

“哦。”

“现在想来,你杜爷是做得是有点绝情,他动员他兄弟走,出去乞讨。兄弟同意了,要求见母亲一面,但你杜爷不同意,叫他悄悄走,不让母亲知道他还在人世。”

“就是这样?”

“就是这样。他兄弟从此再没回来过。”

几个年轻人顿时陷入一片沉寂。这杜爷呵,真是。

但当他们带着疑惑的眼光看杜爷时,杜爷依然笑嘻嘻的,并不把年轻人的误解当一回事。或者,他生性懒于回忆昨天,尤其是不愿回忆昨天让他不高兴的事。因此他才极宽心,极喜悦,年过七十依然身强体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下雨,他都坚持出工,不装病,不卖老,和年轻人一样肩挑东西。他挑重担走长路的韧性,让年轻人吃惊。别看他一步步走得慢沓沓的,开始跟不上趟,可到了最后,依然那样的速度,从不搁担子息气,只是左肩挑够了,换到右肩。他把一担化肥挑到队里的晒坝时,年轻人还在半路上息着哩!

也正是挑化肥那一次,天已比较热了,杜月光向保管员交了肥料,便向养生河走去,想在河边洗一洗。当他刚从林盘的河坎下到沙滩上时,就看见养生河对岸的山崖脚下,一个着解放军服装的人在那里又跳又喊。他站下来仔细聆听,原来是喊救命。于是往水中一看,发现河里确实有一个人在扑打着水。他顿时明白了,快步跑向河边,边跑边脱衣裳,赤身裸体扑入了河中。凭借他高超的水性,他迅速游近了落水者。他知道,水中救人得讲方法,弄不好,不仅救不了人,连自己也会赔进去。因此他并不靠拢落水者,只是伸出手去想抓住他的头发。可落水者扑打着的手一旦挨上了他的手,就紧紧揪住了他,由手到胳膊,到臂膀,眼看他就要被抱住了。情急之中,他抡起拳头,朝那人挥打过去。当然是用力很猛,落水者立即就不动了,同时松开了他。他这才一只手揪住落水者的头发,让他仰面朝上,一只手用力划动,努力往山崖岸边靠近。这时岸上那位战士也涉到水里,帮着把战友拉上了岸。杜月光也跟着上岸去看了看,见落水者还活着,只是尚处于昏迷中而已。便向那位不谙水性的战士交代几句之后,就泅过河来了。当他赤身裸体从水中走出来,吓得临水观看的老少妇女慌忙躲避。而他却毫无回避之意,一边笑嘻嘻地望着岸上的人,一边伸手抹着身上的水珠,从胡子巴碴的脸上,到胸毛密集的身体。抹完了,才慢条斯理地套上衣裤,站在他曾经下手杀人的地方,望着对岸的战士将落水者背起来走远了,才转身离去。

杜月光此举,当然是生产队一大新闻。一是老年救青年,算得上“老雷锋”了;二是“老不要脸”,在妇女面前大献其丑。不过说好说歹,他都不在乎,依然脸上笑嘻嘻的,好像没那回事。

然而,麻烦却来找他了。公社武装部来人调查,到底谁将落水的战士打成了脑震荡?据说那战士正在部队住院。

调查的人找到杜月光,杜月光不无稀奇地嚷道:“我要不打他,两个人不都死在水里了么?”

“可是,你把人家打成了脑震荡。”

“脑震荡总比死了强嘛!”

来人无言,只批评了他几句。毕竟他是老雇农,无论如何也弄不成阶级报复一类事件,也便就此作罢。据说那战士在医院住了几天,便完全恢复出院了。部队本想要求地方政府对杜月光表彰的,但又念及他打伤战士有过,功过相抵,最后也就算了。

也有人替杜月光惋惜,杜月光回答说:“哪有看见人落水不去救的?”

似乎答非所问。

1978年12月,也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农村形势已露了点儿新的转机。就在这个时候,杜月光第一次倒床了。

俗话说,平常不生病的人,一病就不轻。此话不假。因为平常不生病的人都身体好,抗得住,小毛病发不出来。既然发出来了,就一定是大病。

而杜月光具体是什么大病呢?却又无法知道。起初他只是感冒———过去,他对感冒是不当一回事的。打几声喷嚏就过了的。这一回,却整得他手巴脚软,自己走着去街上捡了两回药,吃了却不见轻,反而倒床不起了。儿子扎了滑竿,要抬他去医院,谁知一近他身旁,他就气急大骂。只要儿子走开,他就不骂了,平息下来。连续几次都如此。儿子再不敢说抬他去看医生的话了。

于志辉闻讯来看他了。他一把捏住于志辉的手说:“恐怕我要先走一步了。”

于志辉说:“好好休养,你还得等等我。”

他摇摇头:“这又何必。你还有用。我没用了,就该……”

于志辉流泪了,因为杜月光重重地捏了他的手一下。这重重的一捏,包含着多少古往今昔事,只有于志辉能理解。

于志辉走了以后,他就不再进水进食。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轮流端来过了,他概不理睬,用调羹送到嘴边,也不张口。

“也许是他吃不进去了吧?”

“不会吧?看他还那么清醒。”

“这是为什么?”

“谁知道呵,这个怪人。”

数天以后,他越发疲惫不堪了。但还能呼吸,眼里还有神气。这是进屋去看过他的人出来说的。

他没有死,好像还不会死。

就在人们作如此推测的第二天早晨,恸哭之声突然从杜月光家里传出来,在清晨静寂的空气中达之甚远。全队上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便纷纷赶了去。

是杜月光将裤腰带套在床架上,然后爬起来倚靠着,慢慢将头钻进那个活套中,就那么一歪倒,便吊死过去了。时间大约是天刚亮时。他的眼没暴出来,舌头也没伸出来。眼闭嘴闭,十分安详的样子。只是裤裆湿了,那是残存的最后几滴尿液的泄出。

于志辉赶来了,没进屋,对围在地坝里的乡亲们说:“他知道他医好也没用了,身体垮了,彻底衰了,所以决定饿,饿不死,就吊。”

他又一次实践了他的信条,该怎样,就一定要怎样。

这时杜月光的儿子又恸哭起来,他呼喊着爹,痛哭着爹,说爹虽不是亲生,却比亲生还亲,把他养大,他还没好好报答他呵。

人们这才明白其中隐情,无不惊愕。

年轻人忽然想起杜爷说他逛窑子的事,杜爷说,那阵我娶不起老婆。当时就怀疑杜爷也许没成过家,但又不好问,现在,终于证实了。

杜月光的儿子越哭越伤心,怎样劝都劝不住。于志辉这才挤了进去。但见杜月光的儿子跪在床前,抱住已经平躺在床上的父亲,哀哀地哭着。于志辉掰开他的手,说是让死者安息。就在于志辉把杜月光重新摆好的时候,手便触到了他的心窝,他分明感觉到有点儿微热,便重新伸手探了探,确实是热的。便叫杜月光的儿子赶快弄来滑竿,将杜月光抬去了医院。

杜月光就是这样出乎意料地死而复生了。既然已经弄进了医院,他就无法再死了。打针又输液,身子日渐苏活。他叹了口气,重新开始进水进食了。

正如他自己估计的,这一次病的折腾,确实身体垮了,不仅不能担挑子,甚至下地干活都吃力。

也许怕他重蹈死亡的覆辙,于志辉连续来了好多回。两个老头呆在屋里,吸一阵烟,好像也没听见说什么。但杜月光的神色似乎渐渐好起来。神色一好,身体就又有了些恢复。他虽不再下地干活,却在自家自留地里侍弄。他把一方菜地弄得如同小小花园一般。菜地在大路边,天不亮他就出现在那里,天黑了也不离去。路过的年轻人怯怯地招呼一声:杜爷。他摇摇头,叹道,不行了呵。就再没有话。

就在杜月光如铆钉一样铆在自家菜园地的时候,于志辉出事了。是在山坡上挖一味草药,不小心滚下崖来跌伤的。杜月光赶去时,家人已将他抬回来。于志辉呻吟着,其声甚微,其情状却万分惨痛。

杜月光不声不响,围着他转了几圈,又轻轻揭开被子看了看,然后冷冷地对老伙计说:“你还是先走吧。”

又走出屋子来,对于志辉的家人说:“我看了,老骨头,那样个伤法,进医院也没多大用了,退一万步不死,也是瘫。他多痛苦呵,干脆成全了他吧。”

家里人不免愤愤,杜月光说:“你们就忍心折磨他呵?不信,你进去问问他吧。”

家人不动,便又催道:“进去!进去问问呀!”

其严厉冷酷之声,犹似当年。

家人果然进去了,一看,于志辉已经落气。

家人以为杜月光做了什么手脚,以怀疑的眼光看着他。杜月光说:“如果是我,你们还得感谢我哩!可惜还来不及让我做什么。”

于志辉死后不久,随着土地承包到户,山上那片果园也实行对外承包,杜月光的儿子便把它承包下来了。于是,杜月光就搬到果园里那间茅草屋内住了下来。所有食物,一概由儿孙送上山去。水不用送,因茅屋旁边有个水凼,水是从远处崖缝中浸流到这儿来的,十分的清亮。

杜月光从此再没下过山来。直到两年后他去世,便也就近埋在果园山上了。

人们很快将他遗忘。只偶尔有人提起时,才猛然想起,还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这是一个颇有点特别的人,以后大约不会再有了。笔者正是出于这一点,才将他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

1989.12.16

同类推荐
  •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

    内容介绍哈南编著的《北海道(旅日华人中篇小说集)》是一部旅日华人的中篇小说集。作者以海外的视角来观察世界,叙说了在日华人的生活,同时也描述了怎么也离不了的乡土和故国。《北海道》题材广泛,时空的跨度较大。比如写留学生,不写漫长东瀛路的艰辛,写他们站稳了脚跟之后所面对的茫然,以及与他们在日本出生的、日化了的孩子之间的“代沟”。比如写嫁给了日本人的她们,自以为把曾经有过的情感留在了国内,生活已经有了重中之重,可是没想到有时候那轻盈的一缕也会漂洋过海,成为不速之客。有时候是回国和在日本的生活穿插进行的,有时候则被国内变革的大潮所吸引,留连忘返。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从来都是小说诞生的重要因素!
  • 父亲进城

    父亲进城

    烂尾楼背后的那些男男女女们留下了一堆废弃的钢筋混凝土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辉煌、失落、曲折辛酸,那些或高或矮的烂尾楼都是一种命运与人生传奇。
  • 秋禾

    秋禾

    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不是看央企与国企的实力有多强,而要看民企的作为有多大。要看民企的作为有多大,很重要的一点就要看民企总经理是否具备卓尔不群的人格魅力与知行合一的超凡能力。读者们可以在这部作品中静心细品以为民企总经理艰难磨砺的心理历程,相信一定会带给大家心灵上的震撼与思想上的启迪。
  • 幼年
  • 南海沉船之谜

    南海沉船之谜

    吴芳芳编著的《南海沉船之谜》共收录悬疑故事三十多篇,分为《谁盗了我的梦》《鬼塘之谜》《变异的木雕餐具》和《价值千万野人奶》四大专辑。 《南海沉船之谜》所选悬疑故事情节离奇而不诡异,过程紧张刺激而不恐怖、血腥。能给读者带来新奇、畅快的感觉。 生活就是由一串串故事构成的珍珠项链,在作者用心精心编织的这串故事项链中,你将被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在那里,你将会品到父母的爱子之心,还会看到青春飞扬的生活场景。这些故事充分展示了人们向往美好,追求理想,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明辨是非,依法断案的中华美德,作品悬念丛生,情节跌宕,通俗易懂,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快穿之毁灭黑系统

    快穿之毁灭黑系统

    因为未来科技发达,生产出各种系统。配角逆袭,小说世界主角被配角虐死,世界崩溃。做为三千世界的天道,锦颜只好出手毁灭系统…
  • 霸道校草的傻女孩

    霸道校草的傻女孩

    她有着乌黑发亮的长发,一双清秀的眼睛,是xx大企业董事长的独生女她的母亲为了生下她而失血过多未能生存,后来她遇见了属于她的守护神。他是黑道,却为了他可以连命都不要,曾多次因为她而失去生命可是老天眷顾他们,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这是一个发生在八十年代的爱情故事,不染一丝物欲,情纯如雪。美丽聪慧的农村少女肖碧云高中期间,爱上了多才多艺、清秀俊逸的城市青年金轲,由于突遭家庭变故,她高考落榜,后移居省城复读,并在金轲全力帮助下,顺利考上大学。在大学里,肖碧云因成绩突出,获得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她想在出国前和金轲结婚,不料不仅被金轲一口拒绝,连他的人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肖碧云一气之下,远渡重洋,并嫁为人妻。等她回来,物是人非。她却突然得知,金轲是官宦权门之后,不仅为她放弃了一切,他的所作所为,也完全是为了她……《爱与不爱》之第一部:《在那个纯真的年代》。
  • TFBOYS之恋爱季

    TFBOYS之恋爱季

    本故事有两个作者轮流写。讲述了三位千金和TFBOYS一见钟情的故事!但是三个喜欢TF的女孩,一直骚扰他们,不得安宁,终于,她们感动了,不再骚扰。。。。。
  • 星辰决之浩天

    星辰决之浩天

    浩天,天生废材,被打得半死后,得奇遇,遇武神虚影,得逆天功法,称霸天武
  • 冷情摄政王:宝贝王妃哪里逃

    冷情摄政王:宝贝王妃哪里逃

    一个暗夜金牌杀手,一个神秘冷情王爷,那一夜两张面具下的对视,谁沉沦?谁深陷不可自拔?她,无意踩中一面镜子,穿越到了不知名王朝。到这里还算正常发展,可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一般不是穿越到一个可怜、受欺负的小白花身上吗?她居然穿越到了“已被穿越”的身上剧透小剧场“你们这里都不用跪皇上吗?”某妞惊奇地问“小姐,是您当初指着圣上的鼻子让废除这规矩的啊!”丫鬟更惊奇的答“你们还有臭豆腐啊!”某妞吃的正香“小姐不是您威胁所有豆腐坊必须做的吗?”丫鬟扶额“哇塞,居然还有奶茶。。不会这也是我。。?”丫鬟点头某妞华丽丽的晕了。。。欲知后事如何,请打赏不打?榴梿默默咬手帕去~~
  • 武破神峰

    武破神峰

    大千世界,无上巅峰。为了那无尽的荣誉和无尽的财富,高手亦云,谁与争锋?踏破山穹,一代神话。在这无穷无尽世界,上演着无数令人神往的传奇......
  • 那个遥远的她

    那个遥远的她

    当城市变形少年遇上乡村机灵少女,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范哈儿三戏坂垣

    范哈儿三戏坂垣

    该故事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川军将领范鹏飞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大智若愚,学习古人,利于古战场自然条件,在戏弄中,轻轻松松把坂垣‘铁军’精锐部队歼灭的故事。
  • 星空上下

    星空上下

    当进入了天空中的狭缝,睁开双眼便穿越到另一场异世,以归乡为目的踏上修炼之路,但越加修炼,越发现这世界的不寻常。漆黑的夜空让人窒息,冥冥中是否有一双眼睛在看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