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数日,但是直到十二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这天,徐凌才真正拿到自己的告身印玺。
如果说之前徐凌是受限于只能从军户中招募士兵,那从拿到这份官身之后,他就不受任何限制了。无论是从军户,还是普通百姓,他都是可以合法的招募到足够多的士兵。
又是一年新来到,但是却不是后世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在崇祯七年底的潞州府,绝大部分人都在挣扎着活着。包括长治城在内,能够欢欢喜喜的过一个新年的还只是一小撮人罢了。
大部分人都在忧虑着晚上那一顿饭该从哪里来,也只有零星的鞭炮声,才会提醒他们小年的来临。
在这一天,徐凌却是迫不及待的将征兵公告贴了出来。徐凌承诺若是通过征兵,立即可以得到二十斤白面的新年福利。除了军饷只是正规的一半外,只要入军伍之中,便可以保管吃饱!
眼下这世道能有一顿吃的就已经不错了,而且新任游击将军徐凌还承诺足额准时发放军饷,虽然军饷只有一半,这根本就不是问题,许多人听说之前的官兵甚至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军饷只有一半相反还让他们更加相信徐凌的承诺。
征兵公告刚一贴出来,就被围的里三层外三层,许多人都是双眼发光的看着这份公告。如果他们能够进入军中,家人活下去的机会就大的多了,不为别的,就为这二十斤白面可以让一家老小过个好年,就足以让他们欢呼雀跃了。
群起响应之下,原本额定的一千五百人,一天内应征的人数就已经超过了两千!而且随着消息的不断扩散,更多的人也是在不断的涌过来。
在招兵日期截止之时,报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五千,这么多的人当然不可能个个都能入伍。朝廷给的定额只是两千,如今的徐凌也是养不起更多的人,至于朝廷的粮饷,徐凌从不觉得可能会有多少,甚至一点也没有,也不是什么多奇怪的事情。
腊月二十七日,正式的筛选也正式开始。
五千人只选出一千五百人来,这个筛选的比例也是高的吓人,七成的人都将会被刷下来!这也是让所有人都有些心中不安,看向其他人的目光也不是那么友善。
第一项筛选依旧是体力,在半个时辰内跪完十里地者才能留下进入下一关。不同于第一次在韩店堡的筛选,有了钱粮的徐凌,也是提前做好了无数的馒头和一锅锅的稀粥,让所有人都饱饱的吃了一顿,让他们有足够的体力来完成筛选。
结果通过筛选的比例也是远超过徐凌的预料,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规定时间内到达。这也是让他有些感叹,汉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什么汉人柔弱,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食物,再给予他们应有的动力,他们就可以咬牙做成任何事情!
第二关举石锁,有了前一关的教训,徐凌也是开始将原本的标准向上提升,能够举起六十斤石锁并维持十秒钟以上才能通过。这对力气的要求就大的太多了,普通人也许靠着爆发力可以举起石锁,但是他们却是没有足够的体力维持这短短的十秒。
这一关也是让徐凌长出一口气,虽然花费的时间非常久,但是却是将庞大的人群给刷了下来,只有近九百人通过。
最后一关依旧是扔石子,每人三次,只要可以两次击中二十米开外的石板就算通过。虽然这个检测看起来很儿戏,但是判断力与准确度缺少一个都不是一个能完成的任务。而这些同时具备判断力与准确度的人,将是最好的火铳兵胚子。
这一关,是在被第二关淘汰的人中进行,最后也只有三百多人通过。
三关过后,一共只有不到一千三百人通过,这个比例比预想中的还低。不过,对于如今的徐凌来说,这些兵已经是够用了,至于缺口也是可以慢慢进行补充。
徐凌虽然还有些不满意,但是听到消息的另外一人却是坐不住了。卢书忠一听到一千五百人的招兵数字,顿时也觉得世界都开始有些晃动起来了,这些兵可不是国家掏钱养的,目前来说是需要本府自己出钱来养。
原本还以为这徐凌会要一个游击的名头,然后养上几百个兵,自己也是可以考虑多给出一些人头,让徐凌也能靠着吃空饷养些家丁,毕竟这个时代的人都是这般干的。但是谁知道这个徐凌也太实在了些,定额两千兵员,他就真的招了两千兵,这么多的兵员,一府之地,就算太平年间养着都费劲,更何况如今大灾连连,潞州府哪里还养的起?
“大人,依大明军律,总兵领一万兵,其中总兵亲领为正军,副将所率为偏军,参将为游军,游击为奇军。朝廷定下游击所率兵两千,末将也是依令而行。大人也看到了,末将已经尽力了,将粮饷定为标准的一半,粮饷可是兵之根本,这些小兵尽忠报国可都指望这些粮饷了,还要多多劳烦大人筹集。”徐凌抱了抱拳,一脸不知所措,似乎完全不明白卢书忠的意思。
“这个,本官哪里去弄这么多的粮饷?”卢书忠也是有些想跳脚了,这小子打仗行,惹事的本事似乎也不小。
“可是,末将在潞州卫时,不还是一样好好的么?”徐凌心中大乐,但是面目还是一副不解的模样。
“卫所哪里和兵一样?”卢知府恨恨的道,“卫所军战时组军,闲时为农,有田可耕,粮饷一时半会儿发不下来,问题也不大。但是兵哪里能象卫所军一般,哪里有田可以耕?”
“大人,末将这次平定民变,但是平顺县也几被打成一片白地,无主之田比比皆是。要不,咱们也以养军的样子养兵?”徐凌试探着将自己的目标抛了出来,心中有些忐忑的看着卢书忠。
“无主之田?”卢书忠沉吟了一下,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既可以增加财源,也是可以以田养兵。不过,这方面问题也大,首先这些兵肯不步老实种地,还有若是以田代饷会不会让士兵们怨愤出现兵变?还有,地方缙绅们会是什么意见,这种可以大肆侵吞田地的机会,他们会不会因此而鼓噪起来?这些都不是一句话可以解决的。
“徐游击,这个,本府觉得潞州府有个一千战兵就足够了,太多了也是无用……”这些问题没有一个是卢书忠能够解决的,沉吟再三,卢书忠也是放弃了这个提议。
“大人之言有理,不过眼下世道不靖,末将担心这民变还会再次出现,而且下一次绝对不会象这次这般容易对付!”徐凌心中一沉,不过这也在他意料之中,不动声色的将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情带了出来。
卢书忠沉默不语,事实上比之坐于龙椅上的崇祯,他们这些地方官看的更加透彻些,眼下赋税一年比一年重,天灾也是一年甚于一年,长此以往,大乱是不可避免的,徐凌这话虽然难听,但却是事实,若是想在自己任期之中保住潞州府无恙,那巨额军备开支就不可避免。
“徐凌,你还年轻啊!本府并非不愿意多征募些兵勇,也并非不舍得那些田地,但是你想过没有,那些当地缙绅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这些田地从手中溜走?而且你手下的兵士们,可愿意以田代饷?”卢书忠思量了片刻,还是摇头叹息。
“平顺城的缙绅们,大人无需担心,他们根本看不上那些薄田,末将临走时,他们还曾送了末将数十亩,城南的大片薄田根本就无人问津!”徐凌眼睛一亮,拱手回答道。
“哦?”卢书忠意味深长的看了徐凌一眼,悠悠的道,“徐游击看来是早有准备啊!”
徐凌心中咯噔一些,知道坏了,能混到知府位置上的人,哪个不是勾心斗角的行家里手,在他们面前耍心眼,那简直是班门弄斧,想到利害处,头上汗水更是殷殷而流,“大人见谅,末将,末将……”
哪知卢书忠却是手一摆,微笑道,“无需紧张,不就是想弄些田地嘛,多大点事!既然你已经和那些缙绅商量好了,本官也不会挡人财路,本府这两天确认一下,如果事情果然如此,那些田地就划予你就是!不过,本官把这好处给了你,粮饷你就别再找本官了,你自己想办法!”
徐凌一愣,这才明白卢书忠是将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千户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地主命,恨不得多多侵吞田地。毕竟这些年来,卫所里的千户个个都是这般干的,虽然自己的胃口比较大,将目光盯在了外县。不过,既然那些田地当地缙绅看不上,那做个顺水人情也是不错的选择。
安心下来的徐凌也是哑然一笑,自己也是自己吓自己,毕竟一个刚刚升任的小小游击却做着大逆不道想法的,也只有自己这个疯子才会有这个想法。正常人是想都不敢想的,卢书忠这种想法才是正常人的想法。
“多谢大人!”徐凌定了定神,行礼谢道。
“无妨!”觉得猜到徐凌想法的卢书忠也是松了口气,徐凌这小子送的东西不少,给点好处也是情理之中,何况这些好处不费自己一个子,更是没有得罪任何人,也算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