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东北二十余里处,有一座无名山谷,山谷四面环山,就连唯一的出口,那条狭窄的谷道里面,也有一座矮山挡道,要翻过矮山,才会豁然开朗,发现其中别有天地。
某年,忽然有共计百余人,在岭南第一世家李家的安排下来到这个隐蔽的山谷,铲草平院,伐木作屋,数日间便建成了一个小村庄,取名为桃花源村。
因山村地势隐蔽,故而桃花源村与其它山民少有接触,但是因为常有樵夫和猎户从这里经过,渐渐的,对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便也略微有了一些了解。
这里的村民同当地普通山民不太一样,这个村子的居民大多文质彬彬,知书达礼,虽然他们一样的耕田织布、桑下种瓜,但是常能听到村子里传出琅琅的读书声,甚至抚琴吹笙的音乐声。
这与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贫苦老百姓着实有些不同。读书识字在这个时代来为奢侈,一般人家也是根本没有闲钱,没有能力来供养孩子读书,贫苦的百姓只能是在贫瘠的土地之上寻出一条活路。
至于修道,于这些贫苦百姓来说,不亚于天方夜谭。虽然人人都是知道这个世界有仙人的存在,甚至仙人寻得弟子也是经常的事,但是无疑能够成为仙人修道的存在还是太少了,少到比读书识字还要困难无数倍。
初时,山民皆以为奇,时有议论,不过天长时久,也就见怪不怪了。
这年时月,正值春末,谷中郁郁葱葱,一片苍翠,几亩山田,掩映在野草杂棘之间。山谷中错落着几十户人家,竹篱的小院、原木的屋檐,全都掩映在一片苍翠之中,偶露一角,如诗如画。
一个背着竹篓的少女正带着一个五岁不到的顽童,向村外的矮山坡上走去。
少女翠色短衫,藕色长裤,一身山里人的短打扮,脸颊微红,那是常在田间劳作形成的,皮肤稍黑,可是从里到外都透着一股子灵气儿,绝非普通的山野村姑可比。
这姑娘正是十四五岁蓓蕾初开的年纪,身段儿颀长苗条,细细的腰杆儿挺拔柔韧,走动间犹如一管柔韧的青竹迎风摇曳。那明亮的双眸,又直又挺的鼻梁,红嘟嘟的小嘴儿,模样甚是俊俏。
少女身边走着那个五岁不到的小顽童,看起来应该是她的弟弟。
因为这顽童虽与一般山里孩子一样肤色稍黑,却没有山里孩子那种虎头虎脑的墩实样儿,相形之下,他的身材显得单薄了许多,甚至可以说是瘦弱,个头也不是太高。但是那一张鹅蛋脸与那少女有六七分相似,眉毛清秀,眼睛大大的下巴也是尖尖的。
女孩儿名叫李蓉,跟在她后面的那个男孩正是她的弟弟,唤做李林。
李林今年刚刚四岁,平素一向活泼好动,一个照看不到,他就野到山里去野去了,几丈高的树他也像猿猴一般爬上爬下,还被村中儿童誉为爬树第一高手。
结果正应了那句老话,善水者溺、善骑者堕。
三个月前,李林爬上一棵大树掏鸟蛋的时候摔了下来,从高达五六丈的一棵大树上摔下,虽然有枝杈挡了挡,地面土壤也极松软,还是跌破了头,又摔折了一条腿。
这可把视之如掌上明珠的父母双亲吓得够呛,姐姐作为长女,因为没有照看好弟弟,挨了爹娘一顿打,李林则在家里养了三个多月,近来身子渐好,下地行走已然无碍,可是父母依旧禁足不许外出。
今天他的姐姐上山采野菜,看着阿弟自打摔伤了腿,闷在家里一直郁郁寡欢,性情脾气较之以往都大不相同,担心闷坏了弟弟,便央求父母,要带他出来散心,父母双亲虽然答应了,条件却是不准李林离开她的左右。
一座竹篱的小院儿内,一个比李蓉姑娘还要大上三四岁的女孩子正在绣着花儿,看见李蓉姐弟过来,笑着打招呼道:“李蓉妹子、小李林,上山去啊。”
不远处榆树下正在下棋的一个老者循声往这里望了一眼,扬声笑道:“小李林,腿已经
好了么,哈哈,以后可不要再调皮捣蛋的了!”
李蓉礼貌地向他们打招呼:“裘伯伯、方伯伯。”
另一个老头子大概是快要输棋了,一副气极败坏的样子,连声催促他赶紧下子儿,老头儿这才捋着胡须转过头去。
素以爬树第一高手自诩的李林似乎是被老伯一说颜面颇为无光,很是不满地一脚踢出去,将一枚石子踢飞起来,恰巧打在一只大白鹅身上。
那只大鹅昂首挺胸,迈着绅士步,仿佛一位军伍中的大将军,正在小径上威风凛凛地走着,忽然受此袭击,不由勃然大怒,立即伸长了脖子,张开翅膀,嘎嘎叫便是着向李林冲来。
“李林,你又淘气!”
李蓉说着,拉起李林的手就跑,那只大白鹅鼓着双翅,抻着脖子,不依不饶地在他们屁股后面追,草丛中一个放羊的小牧童见了这一幕情景不禁笑得打跌。
“哎哟!姐姐,我的腿,还有点儿疼。”
李林跑着跑着忍不住呼疼,李蓉没好气地道:“你这臭小子,刘婶家的那只鹅将军最凶不过,你偏要撩扯它。”说着,解下竹篓,蹲身道:“上来,姐背着你。”
李林道:“不要,人家都长大了,很重的,姐姐哪背得动。”
“得了吧,一个小毛孩子,还长大了,从小不就是姐姐背着你攀山越岭的么。”李蓉不由分说,将弟弟背上肩头,又拎起竹篓,往山上跑,大白鹅锲而不舍,嘎嘎叫着猛追。
姐姐的背平坦、柔软,有些汗渍,可是味道很好闻,李林挣了两下,被姐姐在屁股上拍了一巴掌之后,便不再挣扎了。
鹅将军追了一阵,终于凯旋而归,骄傲地走回村子里去,李蓉见那只大鹅不追了,这才气喘吁吁地放慢脚步,不过并没有把弟弟放下。
姐弟俩爬上矮山,李蓉将李林放下,说道:“你在这儿好好坐着吧,姐姐去采……咦?”
李蓉向谷外一瞟,吃惊地道:“怎么会有仙人?”
李林听了忙也站起来往山前看,他个子小,只能踮着脚尖儿,从一人多高的野草藤萝间向外瞧,山谷中正有一支队伍在那里集结。不过这支队伍并不是普通的军队行伍,而是身骑凛凛异兽祥瑞的修道仙人!
那十几头坐骑,全都是极其神异的蛮兽,各个鳞甲森森,头角峥嵘。
特别是正中为首的那头坐骑最是不凡,浑身覆盖着金色的鳞片,灿灿神辉缭绕,像是有金色的火焰在燃烧。形似黄金神犼,只是头颅上多了两根角,分叉而生,缭绕着金芒,非常的神骏与威武。它的四蹄没有踩在地面,离地竟有三寸多高,完全是在踏空而行,可想而知这头异兽的强大与可怕。
黄金神犼上是一个穿青袍的中年男子,他端坐在黄金神犼,回头似乎对身后的修士说着什么,随着他的声音,那些修士纷纷拔刀出鞘,那些刀刃之上包裹着动人心魄的五彩神光,阳光照在他们的的刀刃上,却是烁烁生寒,丝毫没有之前的祥瑞之气。
在这人身后的十几骑也各个不凡,全都是非常稀珍的异种,或鳞甲森森,或通体如玉,皆有光芒闪烁,坐骑上的人从三十岁到四十岁不等,无论男女都带着肃杀之气,在他们的周围凝聚着一股强大的战意。
所有人都是肃然而立,萧萧无声。
李林有些好奇,他之前可是未曾见过真正的仙人,此时第一次见到仙人竟是这般杀气腾腾的行伍气势,着实与想象之中大袖翩飞、不食人间烟火仙人有着很大的区别。
“姐姐,仙人怎么回到咱们这里啊,他们在干什么呀?”
“不好!”
李蓉虽然不清楚这些仙人的来意,却是从那些闪着噬人寒光的刀具上敏锐地感觉到了危险,她赶紧把李林放下,嘱咐他道:“这些仙人这般气势汹汹而来,怕是要对咱们不利,李林,你行动不便,就藏在这儿,姐姐回村去报信!你伏在这里,无论如何,都不许出来!知道么!”
李蓉把李林摁到灌木丛中,背起竹篓就跑,刚刚跑出几步,又赶回来,随手扯些野草盖在李林身上,李林被埋在乱草下,一脸茫然地从缝隙间看着姐姐向山村中飞奔,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瑞兽踏空,铁蹄踏得山间碎石乱响,为首之人携神兽坐骑率先登上了矮坡,从李林的角度看过去,只能看到骑在黄金神犼上的那位青袍中年男子,站在另一侧的那同样骑在七彩神鹿之人,因为被青袍中年人挡住了,只能看到他不时被山风扬起的猩红色的披风。
李蓉挥舞着裹头的青帕,一边跑,一边向村中喊道:“爹!娘!快跑,你们说的那些仙人找来了!”
“杀!杀光!一个也不许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