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是连接我们现在所在之处与将来我们所去之处的桥梁,能干的人都善于做计划。
以下是关于名医扁鹊的一段经典故事:
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的医术最好呢?”
扁鹊:“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因而名满天下。”
扁鹊的这个故事,发人深省。人们往往只在意结果,而忽视过程;在意过程,而忽视原因。在管理学中,管理有四个最基本的职能,那就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人们往往重视事后控制,而忽视事中控制;重视事中控制,而忽视事前控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的工作缺乏计划性;计划缺乏针对性,最终导致错误和事故发生。因为一旦等到有了结果才去考虑问题,一切都于事无补了。
计划是实现目标的步骤,是连接我们现在所在之处与将来我们所去之处的桥梁。如果我们缺乏正确的计划,我们不仅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且还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所以,作为一个卓有成效的职业人,我们不能做“事后诸葛亮”,评点这个,评点那个,而是要事前做出计划,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
强人强语
一个有效率的职场人必须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诸葛亮”只能导致失败。
要高效地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工作计划就必须详尽,要包含解决问题的时间、方法和手段等,并以此作为工作的努力方向。
界定工作的时间期限是做计划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个成功者往往懂得如何计划时间。时间的价值非比寻常,同样的工作时间,同样的工作量,为什么我们总不能像别人那样在第一时间完成?我们先看一个计划时间的案例。
1976年冬天,19岁的迈克尔在休斯敦大学主修计算机。他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同时也具有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对他来说,成为一个音乐家是他一生最大的目标。因此,只要有多余时间,他就把它用在音乐创作上。
不久,迈克尔又找了一个名叫凡内芮的年轻人来合作。凡内芮了解迈克尔对音乐的执著。然而,面对那遥远的音乐界及整个美国陌生的唱片市场,他们无计可施。
有一次闲聊,凡内芮突然从嘴里冒出了一句话:“想象你5年后在做什么?”
迈克尔还来不及回答,他又说:“别急,你先仔细想想,完全想好,确定了再告诉我。”迈克尔想了想,开始说:“第一,5年后,我希望自己能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发行,而这张唱片很受大众欢迎;第二,5年后,我要能天天与一些世界一流的音乐家一起工作。”
凡内芮听完后说:“好,既然你已经确定了,我们就把这个目标倒过来看。如果第五年,你有一张唱片在市场上,那么第四年,一定要跟一家唱片公司签约。那么第三年,一定要有一部完整的作品,可以拿给很多很多的唱片公司听,对不对?那么第二年,一定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了。那么第一年,就一定要把你所有要准备录音的作品全部编曲、排练好。那么第六个月,就是要把那些没有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然后让你自己可以一一筛选。那么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这几首曲子完工。那么第一个礼拜,就是要先列出一个清单,排出哪些曲子需要修改,哪些需要完工。”
凡内芮一口气说完,停顿了一下,然后接着说:“你看,一个完整的计划已经有了,现在你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利用时间,并按照这个计划去认真地准备每一步,一项一项地去完成,这样到了第五年,你的目标就实现了。”
1982年,迈克尔的唱片开始在北美畅销起来,他一天24小时几乎全部都忙着与一些顶尖的音乐高手在一起工作。而这一年恰恰就是目标制定的第五年。
对于职场人而言,在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限定后,要提升自己做事的效能,还要找到合适的方法来充分利用时间、聚焦精力。因为一个人不能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就会浪费很多精力。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我的助手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替换他的主要原因。他有一本形影不离的工作日记,每天早晨,他都会把前一天写好的工作计划再翻看一遍,而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要对这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把第二天的计划再做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才能做好计划,有效利用时间呢?从我二十年的工作实际来看,我认为做好计划,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为工作制定计划表,用不同颜色将难易程度区别开来。根据工作的性质整理工作计划表。可以将工作按照难易程度分为三种颜色。“绿色”代表工作的内容简单明了,并且你掌握了完成工作需要的所有信息;“黄色”代表一项工作你不能确定怎样才能完成,或者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分析;“红色”类别的工作是一定会给你带来麻烦的工作,需要谨慎对待。
第二,通过制作工作流程图,使工作顺序、关键节点和要求时间明晰。一份好的计划必须明确指出哪些工作是关键节点。否则执行就会走样。如果工作比较复杂,最好制作一个工作流程图。流程图可以显示完成工作的顺序,指明工作节点和时间要求。
第三,工作计划表要有针对方法的描述。在计划中,不仅要有针对目标的描述,更要有针对方法的描述。如果一个计划仅仅说要到哪里,却不说花多少时间到、怎么到,那这个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会被拖延,就会很难应对突发的变化。
第四,计划要有提前量,留出时间处理计划外事件。工作计划必须有弹性,不能将工作量制定在必须使用100%的能力才能达到的程度,而应该制定到能力的80%。这样做,才能留出时间处理突发事件与临时任务。
第五,计划表应该详细,并要及时总结、调整。任何计划都应该被分解,最好具体到周和日。每个工作日结束的前半个小时,都应该盘点一下当天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整理第二天计划内容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总之,计划是一项工作得以实现的前奏。没有计划,执行就会失去方向;没有计划,工作就会变成无头苍蝇,失去针对性;没有计划,即使再小的一件事情,都会造成一次重大的工作失误。所以,计划提升了我们做事的效率,使一个人的单位贡献量增加。一个能干的人,一定是善于做计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