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孩子要求,如果不是想在第一时间听她们报告每日故事,如果不是可以趁机找老师了解一下女儿在校的情况,我是绝对不愿到学校门口等放学的。
校门前是一个是非地,一切流言蜚语都在那里展开、蔓延或者误传。等待的十来分钟不是重点,互相打探成绩才是关键。
“你女儿这次考了第几?”
“第十二名。”
“不是吧?你没有同她温习吗?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
“你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多下点工夫在女儿身上呢?”
“快乐就够了。”
“你不想她多读点书吗?”
“书不是这么读的呀……”
“都不知道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
“你女儿的班主任是谁啊?”
“X老师。”
“哇,那个老师不好!”
“不是呀,她教得好,又喜欢我女儿……”
“所以说她不好啦,那个老师就喜欢会拍马屁的人……”
“你女儿星期六有没有学剑桥英语?”
“没有。”
“语法班呢?”
“没有。”
“奥数?”
“都没有。”
“那她都学什么了?”
“什么都没有学啊。”
“啊?那星期六她做什么啊?”
“玩。”
“玩一天?”
“不是,是两天,玩到星期日。”
“……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
在校门前等放学,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评语:“你怎么做人家妈妈的”。别人未必有心揶揄,倒是心直口快地恨铁不成钢。听得多了有时也会让我信心动摇,尤其那天女儿放学时告诉我她的一点感慨:
“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为什么?”
“因为我所有的同学做不完功课一定会被妈妈闹,但我做不完功课,你就没什么反应。”
“……”
做妈妈的,真该好好地反省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