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7400000003

第3章 分清幸福的形态与幸福的定义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和谐、科学发展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

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按照这样的思路,笔者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在《幸福之道》一书中已有阐述,这里再作进一步的梳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2年国庆长假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调查特别节目,派出70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了3500多名各行各业的普通百姓。采访对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这次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反响。下面摘录部分受访者对“幸福是什么?”的回答。

1.在北京欢乐谷游玩的小学生:“幸福就是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

2.在河南郑州就读的天津籍大学生:“幸福就是每天把该做的事做完,舒舒服服地玩。”

3.甘肃敦煌月牙湖景区年轻的女游客:“幸福就是有时候跟朋友一起跳跳舞啊,出来旅旅游啊,或者是吃妈妈一顿饭啊。”

4.北京写字楼的网络公司员工:“幸福就是一天做一天的事,不荒废。”

5.清徐县北营村务工人员:“我姓曾。”“幸福就是吃穿不成问题。”

6.宁夏兴庆区信义市场肉铺老板:“幸福就是人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有保障。”

7.北京商贩:“幸福就是每天挣点钱,孩子上学有个好成绩。”

8.天津幸福里水果摊老板:“幸福就是不缺吃、不缺喝,孩子、父母都倍儿好。”

9.四川遂宁参与拉日铁路的建设人员:“幸福就是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

10.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幸福就是生活比较安定,家庭比较和谐,在此基础之上,有相对充足的科研经费,能做一点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年都有一些发明,都有一些创造,都有一些新的东西出来,特别是能运用上。”

11.天津幸福里老年居民:“幸福就是不生气,不听闲话。”

12.哈尔滨退休老人:“幸福就是有个老伴,有个老窝,有个劳保。一天互相宽容着,互相搀扶着。”

13.上海外滩退休老人:“幸福就是开心、有退休工资、身体好。”

14.有人回答:“幸福就是人民币多。”

15.有人回答:“幸福就是有个女朋友。”

上述答案都是在面对突然发问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生动真实地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幸福的朴素理解。那么,这些答案究竟对不对呢?这要从对问题本身的理解来评判。其实,“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确切地分解为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一个是“幸福的形态是什么?”一个是“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下面让我们先举几个关于形态和定义的例子来说明二者的区别。

例一,动物是什么?如果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动物就是蚯蚓、蝎子、苍蝇、老虎、狼、狮子、狗、牛、羊、马、丹顶鹤、鲸鱼,等等,也指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如果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动物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生物”。这个定义的外延是“生物”,是动物的属概念或者上位概念,是所有动物所从属的较高一级系统的范围。内涵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揭示了动物与其他生物相区别的本质特征。这个定义适合于说明所有的动物,是对所有动物本质特征的抽象和概括,是对动物概念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产物。

例二,人是什么?如果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人或者指某个具体的人,例如,张三、李四、王麻子,或者指某一类人,例如,男人和女人,中国人和外国人,好人和坏人,有文化的人和没有文化的人,年轻人和老年人,农民和工人,等等;如果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人是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人的定义的外延是“动物”,因为人也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内涵是“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区别。

例三,罪犯是什么?如果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罪犯或者指某个具体的罪犯,例如,胡长清、王怀忠、刘志军、马加爵,等等,或者指某一类罪犯,例如杀人犯、盗窃犯、贪污犯,等等;如果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罪犯是有犯罪行为的人”。这个定义的外延是人,不管什么样的罪犯都是人,他们与其他人的本质区别就在于他们有犯罪行为,即触犯了刑法。这个定义是区别一个人是不是罪犯的唯一判据。

从上面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形态是指一个概念所指的对象的具体内容、要素、组成部分和存在方式,形态具有个别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的特点,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可以因人而异、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是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产物;定义是指对一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确切而又简要的说明。外延要明确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揭示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本质特征。定义具有普遍性、抽象性和隐蔽性的特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不可以因人而异、五花八门、千差万别的,是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产物。

通过以上三个例子,我们大致可以把概念的形态和概念的定义区别开来。幸福的概念也是一样,幸福的形态指幸福的具体内容、要素、组成部分和存在方式,是具体需要的满足,或者某些更为重要更为迫切的需要的满足。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经历过的以及向往的那些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愉悦人心的事物、如愿以偿的事物都是幸福的形态。幸福的定义则必须合乎定义的逻辑规则,必须对幸福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作出确切而又简要的说明,外延要包含一切能够解除痛苦的事物、愉悦人心的事物、如愿以偿的事物以及被人们称之为幸福的那些事物,内涵必须揭示所有被人们称之为幸福的那些事物的本质特征。

因为“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包含着“幸福的形态是什么”和“幸福的定义是什么”两个问题,所以在中央电视台假日采访中,受访者也可以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也可以从定义的意义上回答。如果大家都在回答“幸福的形态是什么”,那么,所有答案都是正确的。因为幸福的形态不需要界定范围,也不需要揭示本质特征,任何一个合理的具体需要的满足或者某些方面合理需要的满足都是幸福的形态。幸福不就是由这样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需要的满足构成的实实在在的生活吗?离开了这些点点滴滴具体需要的满足,还能有什么幸福可言呢?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具体需要不同,所以,幸福的表现形态五花八门。青少年把玩看成幸福;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要养家糊口,把生活保障、有稳定收入看成幸福;老年人则把不生气、开心、身体好看成幸福。生意人把赚更多的钱看成幸福,教授除了把生活比较安定、家庭比较和谐看成幸福外,还把自我价值实现看成幸福。幸福的形态就是这样一些具体需要的满足,是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是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是千差万别的、千变万化的。哈尔滨退休老人说:“幸福就是有个老伴,有个老窝,有个劳保。一天互相宽容着,互相搀扶着。”这是一个精辟的关于幸福形态的答案。

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幸福是什么”,会使人们进一步明确地感受到自己已经获得的幸福,从而增加主观幸福感。知足常乐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天津幸福里水果摊老板说:“幸福就是不缺吃、不缺喝,孩子、父母都倍儿好。”正因为她想要的这些幸福已经到手,所以她才笑得那么爽朗那么甜美。中国人现在确实需要忆苦思甜,回顾当初希望得到什么,现在已经得到了什么,因为我们要创造幸福,同时也要感知幸福。从形态的意义上回答“幸福是什么”,还会激励人们为巩固已经获得的幸福而不懈努力。四川遂宁参与拉萨—日喀则铁路的建设者认为:“幸福就是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才会不辞劳苦、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奋力拼搏。

受访者如果都在回答“幸福的定义是什么”,那么,所有答案都有待商榷。首先,这些答案只确定了幸福概念所指的个别对象或者部分对象,未能确定幸福概念所指的全部对象的范围,外延太窄必然会导致以偏概全;其次,没有说清幸福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样一来,就不符合定义的基本逻辑规则。就像考古工作者挖掘古代帝王墓葬一样,如果口径太小,只从一个角落往下挖,就挖不深,根本无法揭示墓葬的原貌。

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本来就是一个自古以来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许多哲学家都说不清楚,普通百姓怎么能回答正确?然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能不能正确定义幸福,而在于我们中国人把幸福的形态和幸福的定义混为一谈了。把幸福的形态当成幸福的定义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幸福的形态是千差万别的,幸福的定义必然是千差万别的;幸福的形态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幸福的定义也可以多种多样不断变化。如果这样给幸福下定义,那么幸福的定义可以列出无数条,因为幸福的形态是无数的。把幸福的形态当成幸福的定义,幸福完全就是一个飘忽不定、不可捉摸,永远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了,就是一团永远理不清的乱麻。

幸福的定义是人生的指南针,是对什么最重要的根本看法,决定人的根本动机,决定人的需要选择和行为选择。把幸福的形态当成幸福的定义,会使人只看到眼前的需要,而忽视长远的需要;只看到局部的需要,而忽视全局的需要;只看到幸福的外在表现,而看不到幸福的内在本质。例如,在北京欢乐谷游玩的小学生认为:“幸福就是吃饱穿暖,不受人欺负。”如果把这个答案看成幸福的定义,那么,就有可能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一,在这个孩子的幸福观中,突出了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和自尊需要,对亲情、友情、学习知识以及价值实现的需要似乎有所忽视;其二,吃的目的是为了补充营养素,补充营养素的目的是为了维持身体的平衡。看到目的背后的目的,有利于健康和长寿,而单纯追求吃饱往往会吃出问题来,肥胖症、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现代人的大部分慢性病往往与吃得过饱联系在一起;其三,不受欺负的指导思想会使人敏感、易怒、缺乏忍让,难以做到恢宏大度,容易与人发生冲突。这位小学生的回答如果是随口说出来的言不由衷的话,则另当别论。如果是他自己内心的最大愿望,那么,他的幸福观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即在谋求基本需要满足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健康、重视和谐、重视亲情、重视自我实现,这样正能量会得到补充和提升,生活必然会更幸福。

再比如答案14,“幸福就是人民币多”,这是典型的拜金主义幸福观,中国人的不幸福,尤其腐败、两极分化、食品不安全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普遍的痛苦都与拜金主义有关。其他答案大部分谈的都是基本生存问题。在中国,为数众多的普通百姓生活上的压力还很大,必须要为“吃穿不成问题”而努力,为“没有后顾之忧,生活有保障”而努力,为“每天挣点钱”而努力,为“有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而努力。但时代在进步,老百姓的幸福不能仅限于此,大家还应当谋求身体健康的幸福和长寿的幸福,谋求人际关系和谐的幸福,谋求孝敬老人的幸福,谋求把子女培养成才的幸福,谋求热爱自然的幸福,谋求学习知识、增长才干的幸福,谋求助人为乐的幸福,一句话,除了物质上的幸福,我们中国的老百姓现在已经到了该重视精神幸福的时候了。然而,混淆了幸福的形态和幸福的定义,会使人对幸福的理解长期停留在物质匮乏时代的水平上,长期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长期停留在较低层次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与比较上。会使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样,就不明白人生的终极目的和做人的意义,眼前就是一团迷雾,生活就是一座迷宫,容易被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假象所迷惑,容易顾此失彼,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就是富起来的中国人还不够幸福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我们中国人总是把幸福的形态与幸福的定义混为一谈呢?客观上来讲,幸福的概念太复杂,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无所不包,其外延极其广泛,很难确定范围。凡外延越广的概念,其内涵隐藏得就越深,抽象概括它的本质特征难度就越大,以至于大家认为幸福压根儿就是一个说不清楚的概念,不可能有一个普遍意义上的幸福定义。主观上来讲,因为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形象思维而不习惯于抽象思维,往往满足于感性认识,满足于直观的感觉和经验,缺乏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缺乏探究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严谨的科学精神。讲故事大家都感兴趣,讲哲学、讲逻辑大家都头痛。讲眼前的功利,大家都来劲,讲本质、讲规律、讲终极目的,大家都认为是空话是废话。这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决定了我们对较为复杂概念的认识总是停留在感性阶段,而难以飞跃到理性阶段;总是只看到现象,而看不到本质;总是习惯于跟着感觉走,而不习惯于探究规律。所以,回答动物是什么,有人会说是老虎,有人会说是狼,很少有人会说动物是有神经、有感觉、能运动的生物。回答什么是人,有人会说人就是张三、李四、王麻子,有人会说人就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人,很少有人会说人是会制造并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回答什么是罪犯,有人会说是杀人犯,有人会说是盗窃犯,有人会说是贪污犯,很少有人会说罪犯是有犯罪行为的人。回答什么是幸福,有人会说幸福就是吃饱肚子,就是乞丐的一顿饱餐,就是饥饿时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有人会说幸福就是在你遭到风暴的时候,有一个温暖的港湾让你躲避,就是每天回到家有一张笑脸相迎,就是疲倦时躺在席梦思床上美美睡上一觉;有人认为幸福就是跳舞,就是旅游,就是玩;有人认为幸福就是吃妈妈一顿饭,就是周末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很少有人会按照定义的逻辑规则说出一个全面的共性的能够揭示本质特征的幸福定义。所以幸福既是大家天天挂在嘴上的一个概念,又是大家心里面最不明白的一个概念。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会生活在各种具体的社会环境中,所以,我们的具体需要各有不同,具体目的千差万别。然而,人类有共同的本质特征,所有的需要,所有的目的,殊途同归,最后都指向终极目的,而终极目的都是一样的。所以,找到一个适合于所有人的能够揭示本质特征的幸福定义是可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电视台推出《走基层百姓心声》假日调查特别节目,引导人们思考幸福,进一步深化对幸福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同类推荐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流过我们身边的花瓣

    我一直都在渴望一种另类爱情,以想像为空间,以绵延不绝的思念为填充物的爱情。这样的爱情,某种程度上要比俗世的爱情来得更真实,因而也就更有魅力。
  •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 人间笔记1之火车记 心虚悬着,处于古汉语所谓“惴惴”“忐忑”之中,像断了线的汼……
  •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旋转在石磨上的岁月

    收录了作者近几年来业余时间创作的38篇散文随笔,共16万字,分“性情走笔”、“乡情记忆”、“亲情素描”、“世情评弹”4个部分。这些作品文笔细腻真诚,意蕴丰富,很多篇章看似信手拈来,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一些深度观察和思考,有很强的思辨色彩和可读性。杨华1967年出生于静宁县深沟乡,曾担任静宁县政府办公室督查信息科科长,静宁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华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等职,现供职于静宁县政协。
热门推荐
  • 雨萍:绯闻日记

    雨萍:绯闻日记

    两个身份神秘强大的女孩,喜欢收集各种绯闻,写进日记里,整蛊情侣,为两情相悦的人做媒…还要阻止偷盗荷尔蒙族的人对战,为保情侣们的安全,她们一次次使用魔力…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别等到一万年以后

    别等到一万年以后

    那一夜,闭目在经殿香雾中,不求参悟,初闻谁诵经的真言;那一天,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求超度,触及谁冰凉的指尖;那一次次叩首,我翻山越岭修来世,不求长生,只为你笑泣间轮回甘堕。
  • 用微笑面对逆境

    用微笑面对逆境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遭受情场失意、官场失位、商场失利等方面的打击;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受委屈时的苦闷,挫折时的悲观、选择时的彷徨,这就是人生。生活需要我们充满勇气地南对败局,如何随打击,如何面对失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之一。对一个乐观向上的人来说,遇到绝境,正是自我升华的最好时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那是乐观和梦想创造的奇迹。对一个豁达从容的人来说,面对指责,正是了解自我、评价自我的最佳参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不断地走向成熟,这是平和稳重创造的奇迹。对一个热情积极的人来说,遭遇失败,正是获得宝贵经验的一次经历,从失败走向成功,是一颗积极的心创造的奇迹。
  • 魔星落

    魔星落

    星河转,魔星落。启魔纹,谁笑我?命定盘,棋子落。逆乾坤,艰难磨。癫狂乱,堪不破。白发生,红颜祸。千百度,寻真我。我为魔,又如何!缘劫破,倚剑歌。
  • 未央江山

    未央江山

    本文以国家纷争战争情节为骨,兼有宫宅斗,政治,言情,希望丰富的题材能使这部小说得到跟多人的喜爱~天下四分,群雄逐鹿,她不过是锋芒毕敛不受瞩目的一国公主,心愿只是守着久不被问津的母后嫡妹了此平平一生。终于有一天,国破城毁,宫廷支离破碎,至亲又无端失踪,却不知何人所为,想寻一处安静之所平静度日,愿望简单却难以实现,逃跑的脚步停止,她慢慢转身,面对身后步步紧逼的命运。当冷漠自保逐渐变的心系天下,当政治同古秘互为因果,当沙场风烟与恩仇撕缠,乱世之中产生的情愫,能不能足够到让他为她丢掉宝剑,绾起青丝?
  • 在你身边就是幸福

    在你身边就是幸福

    《只因有你》三部曲丢弃羁绊誓言一段爱情经历了三段不同的时期。他们一起伴随彼此走过青春,却又空白太久。缘起缘落,只因那时的懵懂与青涩。长大后的孤独与陪伴才是一生难以忘怀的毒药……
  • 大灾变之无双天煞

    大灾变之无双天煞

    人类的科技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同时对于神秘星空的求知欲望也越来越强烈,甚至痴迷于寻找外星人!然而当外星人真的出现时,又会如何对待人类?人类又该何去何从?
  • 《骗天》

    《骗天》

    宇宙初成,混沌初开,人皆为仙,与世长存,是为长生者。
  • 萌妻饲养记

    萌妻饲养记

    我依然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