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大学毕业之后就在一家电子公司人事部工作,考虑到自己刚开始工作缺乏工作经验,所以小李对于工作的起点要求非常低,工作也非常积极,因此顺利地度过了试用期,成为该公司的正式员工。但是正式工作之后,公司一直没有和小李签订劳动合同,双方只是在口头上就月薪等问题达成了一致。一开始小李也没有在意,心想只要公司按照口头约定按时发放工资就可以,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一直相安无事,小李也就慢慢将劳动合同的事情放到脑后了。然而到了第四个月,小李去会计部领工资时,会计表示,公司下发了通知,由于资金紧张,暂时停发员工工资,等过一段时间再补上。这让小李犯了难。他刚开始工作,每个月的工资都要用于支付房租和日常生活开支,工资不能及时到位,自己的生活就没有办法得到保障。小李只好去找朋友借钱。朋友了解了情况之后,建议小李尽快和公司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小李找到了经理,要求尽快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但经理表示公司一直是以口头协议的方式和员工协商劳动关系问题,并拒绝了小李的要求。就这样,小李的工资一拖再拖,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发下来。小李想到了寻求法律的帮助,但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让他犯了难:自己没有和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要怎样才能证明自己和公司之间存在着劳动关系呢?
其实小李的这个烦恼,也存在于很多劳动者的身上。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公司出于规避法律责任等方面的想法,有意识地不和劳动者签订合同,这实际上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双方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时,应该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如果双方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是还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在一个月之内订立书面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对于劳动者而言是一个重要的保障。尤其是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纠纷时,劳动合同可以作为一项重要的证据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人单位一再在这个问题上含糊的原因所在。正因为如此,劳动者更应该积极地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自身的权益。
那么如果没有劳动合同,是否就意味着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出现纠纷时无法正常维权呢?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劳动合同,劳动者也可以寻求其他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有句话叫做“雁过留声”,套用到法律上,我们也可以说“凡存在过,必然能找到证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过,必然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证据可以证明。比如公司给你开具的工资单、上班时用的工作证,甚至是单位领导批示过的请假条,都可以作为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工作过的证据。即便是这些证据都没有,劳动者也可以找在该单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来给自己做证人提供证言。在本案当中小李遇到的情况,就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解决。
当然,这些方式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视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事实上,任何证据都比不上书面的劳动合同来得更有力更直接。劳动者要想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益,就应当积极、主动地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就需要学会搜集证据,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劳动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