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在本章老子用“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作喻指,说明人只要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符合于自然,不必花费太大的气力,就有可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无可挑剔。即是对“自然无为”思想的引申。这一章又发挥了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道理,不从正面“贵其师”,不从反面“爱其资”,做到“虽智大迷”。因而,本章的主导思想,是把自然无为扩展应用到更为广泛的生活领域之中。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无瑕谪②,善数不用筹策③;
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④,善结绳约而不可解⑤。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⑥;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⑦。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⑧;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⑨,是谓要妙⑩。
“注解”
①辙迹,即明显的痕迹,可以指车辙的痕迹亦可指足迹,义较辙迹为胜。
②瑕谪,缺点,过失。
③筹策,古代的计算工具。
④闭,关闭、封闭;关键,指封闭房门的锁或门闩。
⑤结,打结,捆绑;绳约,即绳索。
⑥弃,遗弃、抛弃、丢弃;弃人,被抛弃的人。
⑦袭,承袭;明,光明,此处指明道。
⑧师,教师。
⑨迷,迷糊,迷惑。
⑩要妙,最为玄妙。
“译文”
善于行动的人其行为无迹可寻,善于言语的人其言语无懈可击,善于计算的人其计算不用筹码,而能正确无误;
善于关闭的人其关闭不用门闩别人却不能开,善于捆绑的人其捆绑不用绳索而固不可解。
因此,圣人善于救助人民,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
善于利用万物,所以没有被废弃之物。这就叫做保持明境。
所以,善人是不善之人的老师;而不善之人是善人借鉴的对象(反面教材)。
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珍惜自己的借鉴,即使是个有智慧的人,但也只能算是不明真理的糊涂之人,这就是奥妙之所在。
“深度剖析”
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五善”,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目的是告诉大家如何展开行动。重在要求人们尤其是圣人要恪守“无为而治”的原则,说明有道者顺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达了有道者无弃人无弃物的心怀。人无弃人,物无弃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处的。善者为师,恶者为资,一律加以善待,特别是对于不善的人,并不因其不善而鄙弃他,一方面要劝勉他,诱导他,另一方面也给他一个成为善人借鉴的作用。这就考虑到事物所包涵的对立的两个方面,不要只从一个方面看。浮皮潦草、粗枝大叶;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便沾沾自喜。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气,都是不可取的。
“善言”、“善行”,就是指善于行不言之教,善于处无为之政。“善数”、“善闭”、“善结”各句,都是意义相同的譬喻,意谓“以自然为道,则无所容力,亦无所着迹”。且譬喻有道者治国,不用有形的作为。有道者能够以本明的智慧,去观照人与物,了解人各有才,物各有用。而做到人尽其才,各因其性以造就,所以说:“常善救人”“无弃人”;且做到物尽其用,顺物之性以展现其功能,所以说:“常善救物”“无弃物”。这是说明有道者的待人接物。
要想拥有这“五善”,就要做到向得“道”之人学习,得“道”之人则要以离“道”之人为戒。这就是提倡一种学习精神。向别人的长处学习,以别人的短处为戒,严格要求自己,这才是无上的奥妙境界。
就管理者而言,知人善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就是合乎于道。这样就可以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难道不是最大智慧的行为吗?
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要采用已经证明有效的成功方法。那就是不断的学习别人的长处。
有些人之能达成目标,乃是多年之功,历经无数的失败,才找出一套特别之道。你只要走进使他们成功的经验中,也许不多久就可以达到像他们那样的成就。
拿破仑·希尔在成功之前,曾利用20年的时间帮助钢铁大王卡耐基工作,这期间他一分钱的报酬也没有,在帮助卡耐基的同时,也帮助了他自己——他本人在成功学研究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台湾成功学大师陈安之在成功之前,也长期在美国帮助世界成功学大师安东尼工作,在帮助安东尼的同时,他也学到成功学的真传,最后终于获得巨大成功。
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进步。翻翻日本人的发家史就可以知道,日本人就是从模仿开始,不断吸收借鉴,才最终走上创造之路的。
一说起模仿,有人就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例子,把模仿贬得一无是处。他们说:“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借鉴别人呢?要干就要拿出自己的一套来!”这话听起来很豪壮,殊不知,如果没有东施效颦的勇气,没有邯郸学步的追求,连模仿也没有,更谈不上借鉴,而离开了模仿和借鉴,又何来创造呢?
模仿别人时既可紧紧追随,也可有选择地追随及保持一段距离的追随。
借鉴是从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结合自己的实情做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这就比单纯模仿要高明一步了。有人说香港人比内地人聪明,其实不然,只是他们更善于借鉴罢了。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产品,内地一些厂商马上依样画葫芦,尽管产品几可乱真,但终有假冒伪劣之嫌,登不得大雅之堂,更不用说与人竞争了。香港人则不然,先来一番解剖,再看看可改进之处,使之更加完喜。当改进后的产品问世的时候,已不是先前的翻版,而是一副可以抢占市场的全新面孔了。
在借鉴别人成功经验方面,首钢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改革开放以后,首钢人不惜下大本钱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并不断加以改进、创新,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工艺。今天,连美国人也来购买首钢人的技术专利了。
如果人们都能像首钢人那样处理好模仿、借鉴和创造的关系,那么还愁什么不能成功呢?
“案例”
想必我们都听说过“胡服骑射”的故事吧!
战国时期的赵国,北方大多是胡人部落,他们虽然和赵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但常有小的掠夺战斗。由于胡人都是身穿短衣、长裤,作战骑在马上,动作十分灵活方便。开弓射箭,运用自如,往来奔跑,迅速敏捷。而赵国军队虽然武器比胡人精良,但多为步兵和兵车混合编制,加上官兵都身穿长袍,看起来比较笨重,骑马很不方便。因此,在交战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鉴于这种情况,赵武灵王就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要学习骑射,首先必须改革服装,采取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
于是,武灵王于公元前302年开始改革,在大臣肥义等人的支持下,下令在全国改穿胡人的服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做事也很方便,所以很快得到人民的拥护。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也逐渐强大起来,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还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当时的“七雄”之一。
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结合自己的实情做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