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4700000019

第19章 绝圣弃智,少私寡欲

“引语”

上一章描述了大道废弃后社会病态的种种表现,本章则是针对社会病态,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因而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

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注解”

①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②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③文:条文、法则。

④属:归属、适从。

⑤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⑥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

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

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

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深度剖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告诉我们,圣智、仁义与巧智三者,是绝对不能鼓励的,这样做就会与“道”相背离,招致祸端。正如人如果不安守本份喜欢用小聪明,那就有灾祸了。“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的观点,对我们这个社会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本章所阐述的重点。

古时候人类是那么自然,与天地和谐相处。人不把自己看得比其他动物高贵,人和植物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是,随着我们人类智慧的快速增长,我们人类就开始自以为是起来,此外,我们自身之间也不像过去那样和睦相处了,逐渐出现了等级,出现了高低贵贱之分,有了利益的纷争、自相残杀、尔虞我诈、相互猜疑。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聪明智慧的出现及增长,导致我们欲望的膨胀,致使我们产生了虚伪的恶习。

老子在本章所阐述的观点透露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领导者只有使人们认识到智慧的根本、人的本质,才能使人们有所归属。没有了所谓的圣明,揭去了虚伪的包装,才能有实实在在的安定。人的本来面目应当是遵循大道的规律、顺应自然。恢复了本质的朴素,没有了仁义与不仁义的分别,也就没有了对与错的概念,也不存在贵贱之差异了。没有分别之心,自然也就不会有争夺心。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自然而然地和睦了,我们的生活也会自然而然地回归于安详与幸福了!如果人不安守本分喜欢用小聪明,那就会出现小灾祸。

生活中总有一些经常耍小聪明的人,聪明固然是造物者的一大恩赐,但是假如聪明过度,反而会危害到本身的生存,聪明反被聪明误。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那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自作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犬马的诱惑啊!真正聪明的会使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刀刃上、不到火候时不轻易使用,他一定会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于他。

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是自作聪明者的座右铭啊!

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法兰西人的聪明藏在内,西班牙人的聪明露在外。前者是真聪明,后者则是假聪明。

培根先生认为指出:“生活中有许多人徒然具有一副聪明的外貌,却并没有聪明的实质——‘小聪明,大糊涂’。冷眼看看这种人怎样机关算尽,办出一件件蠢事,简直是令人好笑的。例如有的人似乎特别善于保密,但保密的原因其实只是他们的货色不在阴暗处就拿不出手。……这种假聪明的人为了骗取有才干的虚名,简直比破落子弟设法维持一个阔面子的诡计还多。凡这种人,在任何事业上都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因为没有比这种假聪明更误大事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却又无比深奥。一个不知道“激流勇退”的人实在是一个傻瓜,一个机关算尽的人最终会算到自己头上。俗语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正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绝妙写照,最后只能导致“赔了夫人又折兵”。耍小聪明的人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剑”,这把剑随时会落到聪明者的头上,斩下他的头颅。那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游戏。它能让人玩得耳红心跳,初次让人尝到甜头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连自己也玩进去,然而最可悲的是,耍小聪明的人最终也不知自己的劫难从何而起,他们永远不会总结教训。

“案例一”

提起《红楼梦》,谈到王熙凤,人们一方面惊叹于她的无与伦比的治家才能,她的应付各色人等的技巧,一方面又感慨于她的结局。她是文学作品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王熙凤的判词是这样的: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在贾府算是一个“巾帼英雄”了,她想尽多种办法,使用种种计谋,想使贾府振兴起来,或者至少维持着大家的局面,同时也积攒些家私。然而她的努力,她的“鞠躬尽瘁”,却换来了贾府上下人的一片不满,最终也没有使贾家有什么起色,死后甚至连女儿也保不住。

凤姐“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心性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她呢!”“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天下人都叫你算计了去”,“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这些熟悉凤姐为人的各色人等对凤姐的评价,活脱脱现出了一个机关算尽太聪明的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十分精明的人物,却落得孤家寡人,身心劳碌至死最终又一无所得的下场,岂不正应了“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句话了吗?

凤姐比一般人更多地体验了痛苦的折磨,且不说她在背后遭骂挨咒,劳心竭力,绞尽脑汁,就是死时的凄凉和死后的寂寞也会使她倍尝苦楚。倒是李纨并不轰轰烈烈,并不劳心竭力,却落得干净自在,人缘好,以及中年时儿子的功成名就。的确,王熙凤只知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不知厚道待人,只知损人利己,不知深藏于密。甚至连自己的丈夫也数落她,背叛她,她实在是活得好累好苦,而这一切的根源,却在于她的爱耍小聪明。

每个人都想表现得很聪明,但如果一个人老耍小聪明就成了一种愚蠢。它会使你失去成功的机遇,葬送掉前途。我们为什么不大事聪明,小事糊涂呢?

“案例二”

用睁开的眼睛透视世界的美丽,用闭着的眼睛消除世间的无奈,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可谓是活出了极致。

做事往往是明察秋毫的,我们可以视而不见,但绝不能心中无谱。

孔子东游列国,有一天看到两个猎人在指手画脚,好像为了一件事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唾沫横飞。

孔子便询问他们在争论什么,原来为了一道算术题。矮个儿说三八等于二十四,高个儿坚持说三八等于二十三,各持己见争论不休,以至于几乎动起手来。

最后,二人打赌请一个圣贤做裁定,如果谁的答案正确,对方就将一天的猎物给胜者。

这时,孔子来到他们的跟前。二人请圣人裁定。

孔子竟然叫认为三八等于二十四的矮个儿将猎物交给说三八等于二十三的高个儿猎人。高个儿拿着猎物走了。这种裁判矮个儿当然不能答应。

他气愤地说:“三八二十四,这是连小孩子都不争论的真理,你是圣人却认为三八等于二十三,看样子也是徒有虚名呀!”

孔子笑道:“你说的没错,三八等于二十四是小孩子都懂的真理,你坚持真理就行了,干嘛还要与一个根本就不值得认真对待的人讨论这种不用讨论也再明显不过的问题呢?”

矮个儿猎人似有所醒,孔子拍拍他的肩膀,说道:“那个人虽然得到了你的猎物,但他却得到了一生的糊涂;你是失去了猎物,但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矮个儿猎人听了孔圣人的话点了点头。

做人要难得糊涂,过分的精打细算,有时仍抵不过天算。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妨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做人。要做到糊涂确实不易,这不仅需要有一定的修养,还需要有一定的雅量。

同类推荐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
  •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家与阴阳五行学说》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 本尼迪克特文选

    本尼迪克特文选

    思想者往往在压制和束缚中呼吸,但思想者的思想却永远是自由的。即使思想家的生命结束了,但思想的种子却会留下来。总有一天,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万古长青。《思想者的足迹》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所选书目皆是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著作,语言流畅,用词审慎。我们编撰本丛书,旨在带大家走进思想者,感受思想者所具有的独特的智慧魅力。也希望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料。
热门推荐
  • 剑道情侠传

    剑道情侠传

    一个逍遥自在的少年,一块神秘莫测的胎记;一场预示着六界大乱的变故,一把注定要撼天动地的神剑……那一个又一个谜团,终让少年踏上漫漫问道之路。鬼怪妖魔,他在劫难中走向强大;生离死别,他在苦乐中历经冷暖。仗剑伏魔天地间,六界茫茫心已远。他终将揭开自己前生今世,终将逆转摇摇欲坠之乾坤!然而,为何仗剑?为何问道?为何痴情?为何行侠?他终究只是想知道个答案……
  • 擎月

    擎月

    背负着沉重的秘密,不知未来的方向。一个神秘的玉佩,带来一段另类的回忆。一个少年的成长历史,一段传奇的开始。
  • 总裁大人忘情:才女步步紧逼

    总裁大人忘情:才女步步紧逼

    她替他戴上眼镜,却被他用手拦住,他自己戴上。他蹲下来帮她系鞋带。她爱哭,他便用自己的衣服给她擦眼泪她怕胖,他总是宠溺的对她说:“胖了还有我要你。”她怕黑,所以在夜晚时他总会抱着她,给她安全感。他可以在她爱上别人的时候还能说出“我还爱你”。她哭了,哭了很久,为了他。他明白,他和她是没有机会在一起了。他不怪她,只恨自己太傻,没鼓足勇气去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他只希望她幸福。所以他和她在不在一起都无所谓。她好,他便好。“我们真的不能在一起了么。”她最后哭着问他。他沉默了。她的心跳慢了一拍。许久,他才说:“只要你幸福,和谁在一起都可以。”一句话,竟让两个人等了整整十年。
  • 时光可否重来之活在校园之中

    时光可否重来之活在校园之中

    时光可否重来,六年在喧闹中度过,可回忆起来,却有说不出来的心酸。
  • 召唤神0

    召唤神0

    “姨妈巾老子跟你们没完!”于湘君由于姨妈巾的原故,意外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化身陈羲,
  • 冷情炙爱豪门夜

    冷情炙爱豪门夜

    这是一个发生在黑暗阴谋漩涡中的爱情故事,温和儒雅的普通总经理林立,英国古老贵族家庭中冷情冷血的下一代家主候选人安娜,这两人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在这场家主之争的残酷战争中,候选人们将一切可以算计的人、物都算计了进去,甚至将自己也算计进去,那么林立在这里面又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棋子?棋手?安娜又是如何下这盘生杀大局的?他们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存在?且看主角他们如何在错乱的环境中选择的!期待您的关注!
  • 少妻狂想娶

    少妻狂想娶

    当性格火爆能动手就不动口的黄毛小丫头,杠上高冷腹黑能用眼神就不开口的青年帅叔叔;当进医院跟进家门次数一样多的女痞子,爱上救死扶伤把医院当家的全职男医生;当她对他的称呼从一口一个叔叔到老公……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天雷勾地火,火星撞地球的事情?
  •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本书将以现代人的视角全面演绎仓央嘉措短暂却又多彩的一生,全书拟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丽的情郎。该部分主要以散文的形式来解析仓央嘉措的情诗,通过对其诗歌的理解,来展现仓央嘉措多情多才的一面。第二部分:住在布达拉宫。我是这雪域之王,该部分以传记体的形式阐述其作为达赖喇嘛的生平。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仙妖轶闻志

    仙妖轶闻志

    小铺子内,烛芯摇晃,透过纸窗,微黄的灯光把屋子里的两道剪影映得分明。“嗒嗒——”白衣男子修长的手指在小桌上轻叩了两下。“被我感动哭了?”他一挑眉,声音里充满戏谑。“感动?”君悦冷哼一声,她一拍桌子,狠狠地瞪向白衣男子,“哪个混蛋说夜闯君府要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的?““你不是没同意么。”白衣男子薄唇轻掀,刷得打开随身带的折扇,挡住了他的半边脸。君悦愤然:“所以就让我在铺子里打工五十年?”“非也非也,是君悦你的错。”白衣男子眨了眨眼睛,竖起一根手指在君悦的面前优雅地晃了晃:“谁让你一做完事就跑的,本来是想趁机会和君悦好好培养感情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