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4700000012

第12章 虚华浮躁,有害无益

“引语”

对于这一章,人们普遍认为老子是针对奴隶主贵族贪欲奢移、纵情声色而写的,是揭露和劝诫,也是严正警告。这一章是在提醒我们今天在发展物质文明的同时,重视精神文明的发展,反对物欲横流引起的精神腐蚀。虚华浮躁有害无益,选择俭朴实在的生活方式才是最明智的。

“原文”

五色①令人目盲②,

五音③令人耳聋④,

五味⑤令人口爽⑥,

驰骋⑦田猎令人心发狂⑧,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⑩,故去彼取此?。

“注解”

①五色:指青、赤、黄、白、黑。

②目盲:喻眼花缭乱。

③五音:指角、征、宫、商、羽。

④耳聋:喻听觉不灵。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⑥口爽:口病。“爽”,引申为伤,亡,喻味觉差失。

⑦驰骋:纵横奔走,喻纵情。

⑧心发狂:心放荡而不可制止。

⑨行妨:伤害操行。“妨”,害,伤。

⑩为腹,不为目:只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去彼取此:摒弃物欲的诱惑,而持守安足的生活。“彼”,指“为目”的生活;“此”,指“为腹”的生活。

“译文”

五光十色会使人眼花目盲。

五音混杂会使人重听耳聋。

五味佳肴会使人口涩失味。

纵情狩猎会使人放荡不羁。

稀有财货会使人产生贪求之欲。

因此,圣人只求饱腹不求声色悦目。

所以,要摒弃那些而保守这个,就得明白以上所说的这些道理并切身去实行。

“深度剖析”

老子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新旧制度相交替、社会动荡不安之际,奴隶主贵族生活日趋腐朽糜烂。他目击了上层社会的生活状况:寻求官能的刺激,流逸奔竞,淫佚放荡,使心灵激扰不安。当时的奴隶主贵族的腐朽生活方式,并不是普通劳动民众的,因为“五色”、“五味”、“五声”、打猎游戏、珍贵物品并不是一般劳动者可以拥有的,而是贵族生活的组成部分。老子希望人们能够丰衣足食,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外在贪欲的生活。

老子在这一章提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的诱惑,保持内心的清静,确保固有的天性。可是在如今的社会,许多人只求声色物欲的满足,价值观、道德观严重扭曲,在许多场合可以普遍看到人心发狂的事例。

老子认为正常的生活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俗语说:“罗绮千箱,不过一暖;食前方丈,不过一饱。”物欲的生活,但求安饱,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

为“腹”,即求建立内在宁静恬淡的生活;为“目”,即追逐外在贪欲的生活。一个人越是投入外在化的漩涡里,则越是流连忘返,使自己产生自我疏离,而心灵日愈空虚。因而老子唤醒人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而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

今天最容易使人失去自我的东西是财、官、色、味。为了口腹之乐不惜盗用公款,为了声色之娱可以丧心病狂,为了金钱可以出卖肉体,为了当官更可以出卖良心。这些人弄到了官、财、味、色,还以为自己有所得,脸上浮现着一副得意的神情。其实,这与被卖掉装在笼子里的猴子没有什么两样,笼子里的猴子有吃有穿,我们仍然可怜它被出卖,如今我们出卖了自己换来金钱地位,不仅不知道可怜自己,反而还飘飘然得意起来。

人不能贪欲奢侈、纵情声色,糜烂生活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心发狂,物欲横流引起人精神腐蚀。

思想家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等,就是人基于生理需要而产生的生存欲望,是生来就有、“无待而然者也”;人还有乞求物质与精神享受的欲望,“余财替积之富”,即聚财致富的欲望等等。对于人的自然的、合理的欲望,荀子主张“制礼义”加以调节,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以使欲望“近尽”地得到满足。荀子同时指出,人往往由于“好利”,而使欲望“穷年累世不知足”,因此他强调:“欲虽不可去”,但“求可节也”,意思是:对于欲望,既不能禁止,也不能放纵;对于过度的、乃至贪得无厌的奢求,还必须加以节制。

我们今天的生活,只知拼命攒积金钱财富,只看重动物性的满足发泄,全部身心都沉浸在财富的追逐中,都浸泡在放纵感官肉体的快乐里面。这样,我们追逐到的财富越多,我们的心灵就越空虚,我们本性的丧失就越厉害,我们的精神就越贫乏,我们的生命表现就越少。

无论是五色、五音还是五味,之所以会带给我们伤害,都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在无限制地膨胀。人们莫不由于对外物的贪欲而丧失本性,小人牺牲自己去求财宝,读书人牺牲自己去求名声,当官的牺牲自己为了家庭,群王牺牲自己去求天下。这几种人事业不同、名声各异,但他们牺牲自己丧失本性却一样。隐士伯夷为了名声好听饿死在首阳山下,盗跖为了金银财宝被人打死在金陵山上,这两人死的原因虽然是一个求名一个为利,却同样残害了生命丧失了本性。

“世人都说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人人都想活得潇洒一点,轻松一点、快乐一点、但终其一生也潇洒不了、轻松不了、快乐不了。他们被什么东西拖住了、缠住了、压住了,这东西就是功名利禄。功名利禄成了人生的境界,似乎功名愈厚,人生也愈美妙滋润。其实功名利禄是一副用花环编织的罗网,只要你进去了,你就无法自在与逍遥。没有功名利禄,于是想得到功名利禄,得到了小的功名利禄想得到更大的功名利禄,得到功名利禄,又害怕失去功名利禄。人生就在这患得患失中度过,哪里品尝得到人生的甘美清纯滋味呢?世人只知道功名利禄会给人带来幸福,殊不知功名利禄也会给人带来痛苦。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劳心、劳神、劳力。为了功名利禄,我们计划、忙碌、奔波。为了功名利禄,我们怀疑、欺诈、争斗。为了功名利禄,我们玩阴谋、耍诡计、溜须拍马。为了功名利禄,我们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老子主张的是保持一种属于自我的内在的安静恬淡的生活,放弃追逐远离自我的、外在的、声色犬马的物欲生活。假如我们能控制我们的欲望,甚至消减它,我们也就不会被这些外在的东西轻易伤害到,我们也就是一个能真正享受快乐、享受自由的人!而且我们还能得到真正的完善和平安!

由此而见,真实的享受是有理性、有节制的,是有正确取向的,是放弃虚假的享乐和愚蠢的放纵,回归自然、顺其正道的宁静!

至于做人做事,要适可而止,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这些虽然是出于天理循环,实际上也是处事的盈亏之道。事业达于一半时,一切皆是生机向上的状态,那时足以品味成功的喜悦;事业达于顶峰时,就要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态度来待人接物,只有如此才能持盈保泰,永享幸福。

“案例一”

珠光是日本一位比较有名的禅师,曾在一休门下修行。他悟性很高,进步很快,但有一个坏毛病,就是坐禅时常爱打瞌睡,这使他在众人面前觉得很不好意思。

于是他去找医生,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医生建议他喝茶试试看,他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每天早晚各喝一杯茶,时隔不久果然治好了这个坏毛病。由于他天天喝茶,养成了习惯,在仔细品味当中,慢慢发现喝茶也很有规矩,不同的喝法有不同的味道。于是他便开始创制各种喝茶的规矩。

有一天,他刚刚制定完一道茶规,一休大师走了进来,问道:“应当以何种心情喝茶?”

珠光回答道:“荣西禅师曾说,应当为了健康而喝茶,平心静气。”

一休又问:“有一位修行僧问赵州佛法,赵州回答‘吃茶去’,对此,你怎么想?”

珠光不语。一休让侍者拿来一碗茶,递给珠光。当珠光刚把茶接到手上,一休便破口大骂,同时将茶杯打落在地。

珠光默默不语,过了一会儿,他起身向一休行礼,转身向禅房走去。一休大声喊道:“珠光!”珠光应答:“是!”然后回过头来望着一休。

“刚才问你应当以何种心情喝茶,如果不管心情如何,只是无心喝茶,又会怎样?”一休大师步步紧逼。

珠光不紧不慢答道:“花红柳绿。”

一休马上意识到,珠光已开悟了。于是他宣布珠光修行完毕,圆满出师。

“无心喝茶,花红柳绿”反映了珠光喝茶的自然心态。事事超然物外,顺其自然,不为目的去做事,这也正应了老子的“无为”思想。

生活多一份恬淡,多一份自然,你便会理解生命的真谛。

“案例二”

有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前来拜访弘一大师(李叔同)。吃饭时,只见他吃一道咸菜,夏先生不忍心的说:“难道您不嫌这咸菜太咸吗?”

弘一大师回答:“咸有咸的味道!”

过了一会儿,弘一大师吃好后,手里端着一杯开水,夏先生又皱皱眉头说:“难道没有茶叶吗?怎么每天都喝这平淡的开水啊?”

弘一大师笑一笑说:“开水虽淡,但淡也有淡的味道。”

夏丐尊因为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在李叔同时代,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所以这么问。但是,弘一大师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正能够品味咸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弘一大师的“咸有咸的味道,淡有淡的味道”是一句多么令人回味无穷的禅理啊!

人生旅途上,有时候是没有能力选择的,因此应该学会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爱情中的离别是咸的,咸有咸的滋味;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毛泽东哲学和中国哲学的兴盛

    本书上篇阐述了在中国精神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毛泽东哲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下篇探寻了毛泽东哲学与当代中国社会哲学意识的关系等。
  •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

    《马克思主义箴言·我从哪里来:家庭》内容包括史前的蒙昧时代、史前的野蛮时代、、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婚姻的三种形式。
  • 加缪的思想世界

    加缪的思想世界

    这是一部围绕阿尔贝?加缪思想展开的文学批评著作。在全面梳理其文学创作、哲学思辨、伦理实践以及社会活动之轨迹的基础上,通过话语分析、语境还原与文本批评,对20世纪法国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展开了尽可能细致、深入的评论与诠释。
  •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

    《互文性:在艺术、美学与哲学之间》,分为三篇:第一篇,艺术与审美经验;第二篇,美、美学与哲学问题;第三篇,哲学作为生活方式等。在该著作中,作者将视角从现象学、存在论拓展到生成论,对艺术、美学与哲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交叉式的研究,并力图展开它们之间的互文性的对话。该著作还涉及艺术、时尚与文学,以及中西思想的语境等诸多方面。
  •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胡适的北大哲学课(卷二)

    本书以胡适在北京大学的所有哲学讲义为母本,再综合胡适关于中国哲学的其他著作整理而成,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最全的胡适哲学体系,让读者最直接的感受哲学大师的风采。卷二主讲中古哲学。
热门推荐
  • 我的萌妹子冒险团

    我的萌妹子冒险团

    为了进入梦寐以求的二次元,风夜带着自己体弱的妹妹,开始寻找分散在大陆各地的九位动漫萌妹子,并且要在各种离奇的比赛中击败她们,还要刷起高高的好感度。因为只有这样,那扇通往二次元的大门才会向风夜打开。。。。。黑化,兽耳,傲娇,三无,大胃,天然,御姐,尾随狂乙女,娇弱妹妹,萝莉双子。。。本书冒险为主,日常为辅
  • 都市之浮沉

    都市之浮沉

    人生太长,一不小心,我们就都在喧嚣中迷失了自己!
  • 重生国民男票,浔爷,入怀撩!

    重生国民男票,浔爷,入怀撩!

    一朝重生,成为毫无存在感的小透明,飘飘渺渺存活于世。可笑,任我玩转大千世界,依旧我主沉浮。招摇过市,邪魅一笑,猖狂笑看风云。初次见面,只见他怼天怼地怼夫人,嚣张跋扈风头正盛。再次相遇,却看她轻蔑一笑,勾起万千思绪。“小爷我还真看不惯你,怎么不上天。”“那我便送你扶摇直上九万里,不谢。”天若赐我光芒,我定比天猖狂。
  • 花树眼中的园丁鸟

    花树眼中的园丁鸟

    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为主旋律,有的笔锋犀利,有杂文之辛辣;有的语言委婉,有散文之气韵;有的直白如话,不碍读;有的咀之有味,当细品……作品融内容的丰富性与写法的多样化于一炉,为现代寓言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值得一饱眼福!作者陈福荣2002年获浙江省第十五届“春蚕奖”。寓言作品散见于《故事大王》、《少年文摘》、《童话寓言》、《优秀童话世界》、《中学语文报》、《温州日报》等多家报刊杂志,更多的则是发在《中国寓言网》上。
  • 想入妃妃:娘子,晚上约

    想入妃妃:娘子,晚上约

    新书推荐《辣女当家:傻夫撩妻成瘾》,欢迎来看喔~~1v1,她身为第一皇商家族的嫡长女,身上肩负的是与叔叔斗智斗勇,维护家族的重任!奈何,这个道路实在坎坷,前后有绊脚石,左右是打都打不走的小绿茶。见她空闲了再来一记勾人心弦的桃花眼……〖小剧场:柳:娘子,晚上约一炮吧!*南宫漾随即将一旁的肉团塞进他的怀里,勾起一抹荡人心魂的笑,幽幽的回道:丑拒!〗
  • 七年

    七年

    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美景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她叫沈思思,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体的女生。从小生活在景阳市的她,高中时期去洛水高中念书,辗转反侧的徘徊中邂逅了瑰姿艳逸的童乐,认识人生众多知己蓝颜。然后举案齐眉,待嫁新装。她认为他是她这辈子永远无法度过的劫。只是时光苍苍,风过添伤,曲终人散那一刻,花自飘零水自流。
  • 末星

    末星

    我的女友叫做林梦,两年前消失,我一直在找她,最后我终于打听到,她成为了“鬼”。而后“鬼”开始入侵地球,面对这样可怕的境况,等待我们的到底是生?是死?
  • 熠熠发光的三小只

    熠熠发光的三小只

    十年后的tfboys依旧在舞台上熠熠发光,十年后可以改变许多,包括你我。
  • 恐怖屋迷宫

    恐怖屋迷宫

    不可思议的平行世界,无法逃脱的迷之房间!鬼屋打工仔狄野意外穿进异兽、变异植物、异能怪人层出不穷的恐怖屋迷宫!奇怪的异次元,诡妙的幻想世界。想要紧急出口?门都没有……
  • 柔情boss:迟到的爱

    柔情boss:迟到的爱

    “喂!你爱谁?”;“鲍少恭!你爱谁!”一年级时的相遇,她喜欢上了他。而他并不喜欢她。8后再次相遇,他却与心爱的女孩恋爱,这人竟是!!!!!!!!偶然机会,她知道女孩的惊天秘密!!!!!她和他会走到最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