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目所不能及的虚无、空间的重要作用。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显现出来。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有“有”与“无”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
“原文”
三十幅①共一毂②,当其无③,有车之用。
埏埴④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⑤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注解”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这个数目是取法于月数(每月三十日)。
②毂:车轮中心的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空之处。
④埏埴:埏,和。埴,土。
⑤户牖:门窗。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译文”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个毂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
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
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
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深度剖析”
在《道德经》这本书中,老子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老子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
老子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无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无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挥了作用。所以说:“无之以为用。”
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作用,而忽略空虚的作用。老子举例说明:一、“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在这一章所说的“有”、“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本书中第一章上所说的“有”、“无”是就超现象界、本体界而言,这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它们符号型式虽然相同,而意义内容却不一。二、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为一般人所觉察。老子特别把这“无”的作用彰显出来。
“有”、“无”是老子专设的名词,用来指称形而上的“道”向下落实而产生天地万物时的一个活动过程。这里所说的“有”就是指实物,老子说明实物只有当它和“无”(中空的地方)配合时才能产生用处。老子的目的,不仅在于引导人的注意力不再拘于现实中所见的具体形象,更在于说明事物在对待关系中相互补充、相互发挥。
有了实物(有)才有利用价值;有了虚空(无)才能发挥种种功能、作用。
关于有与无的相关性,老子做了两个方面的论说。一是&;lt;四十章&;gt;:“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无——有——成物”的物质生成论;二是本章所论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有——无——成功用”的物体功用论。
运用到人类的具体事物上,“有”和“无”二者之间虽然表面看起来毫不相干,其实却是不可须臾而离的相生关系。老子在这里,主要指两个性质不同而作用可以混同的概念。车子、器皿、房屋等,都是人们非常熟悉且与人类生活关系极端密切的东西,但人类却很少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事实上,“无”并不是“有”的前提,没有车子就谈不上有车轮间的孔隙,没有器具就谈不上器具间的空隙,没有房屋自然就无所谓房屋中的空间。所以,老子的“无”不是一无所有,而是存在基础上的“有”和“无”。“有”固然产生于没有,但“无”却必须建立在一个大有之上。
老子最后以两句意义隐晦的话把人们引导到“无”与“有”的现实关系中,“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怎样理解这两句话呢?河上公注:“利,利于形用。器中有物,室中有人,恐其屋之破坏;腹中有神,畏其形之消亡也。”“言虚空者,乃可用盛受万物,故曰虚无能制有形。道者,空也。”联系上面的议论,则“有”应指车、器、室等物,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无”应指毂、户、牖,它们为人们提供了用途。
老子说:“当其无有,车之用也。”就是说车轮是空的,所以能转动起来。如果实心如菜板,也能转,但必不畅快。车轮是空心的,所以能转动。菜板实心,所以转动不灵。实际上老子所说的这句话道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切事物要留出空间才能发展。
四川人有句俗谚:“火要空心,人要实心。”是在讲烧火要把柴火拨空,这样有空气流通火才燃得好。“人要实心”,则指要实在。
“案例一”
苏格拉底在与朋友聚会时常常会凝视空酒瓶。有回柏拉图忍不住问他:“老师,你为什么看着空酒瓶?”
苏格拉底说:“因为空酒瓶能装酒。”
柏拉图没明白过来。
苏格拉底说:“酒瓶满了就不能装酒。”
柏拉图大悟。
把“无”的东西硬当作是“有”,为它烦恼,为它生出来恶念,也是相当愚蠢的。
“案例二”
从前有两个穷人,因为欠下了不少外债,便商量好趁着天黑逃跑。逃跑途中坐在路边休息时,其中一个人说:“唉,你说,如果咱们这么走着走着忽然捡到一大笔钱的话应该怎么分呢?”
另外一个人说道:“如果捡到那么多钱的话,当然是每人分一半,你应该给我分一半。”
提出问题的那个人说:“你想得倒是不错。那可不行。钱这东西,谁捡到了就是谁的,凭什么分给你一半?”
另外一个人生气了,叫道:“什么?咱们一起赶路,捡到了钱当然是一人一半了,难道你还想独吞不成?想不到你居然是这种贪财之人,太不够朋友了!”他越说越激动。
提出问题的人也急了,嚷道:“你凭什么骂我呀?你算是什么东西?”
就这样两个人越吵越激动,越吵越生气,最后终于扭打起来了。
这时,正好有一个人从他们身边经过,看到这两个人大打出手,便过来劝解道:“喂!你们这是干什么呀?究竟为了什么打成这样呢?”
两个人中的一个人说道:“正好请你来评一评理,我们两个人一起出门,这个家伙捡了钱却不肯分给我,想要独吞。”另一个人也不示弱地说:“对,请你评一评理,我捡到的钱当然是我的,这个小子凭什么要分一半,太无耻了吧。”
劝架的人说:“你们都别激动,让我给你们调解调解。你们先告诉我,到底捡了多少钱呢?”
听了这个问题,那两个打架的人都傻了眼,他们异口同声地说:“还没有捡到呢。”劝架的人闻言不禁哈哈大笑,说道:“你们为本来没有的东西打起来,这又何苦呢?”
话又说回来了,即使真的捡到了钱,也不必为这种本质为“无”的身外之物而烦恼吧。
世界上发生过很多为了夺取“有”的战争。比如争夺土地、争夺财富。土地和财富固然有用,然而人们有没有想到过,这种“有”是从何处来的?没错,是从“无”中来的。“无”相当于老子说的“玄牝”,也相当与佛家讲的“虚空”。所以这些“有”终将归于虚空,那么为了它而起争执,弄得两败俱伤,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