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2200000077

第77章 爱这世间一切生命

无论从佛学还是从科学的角度而言,生命都是平等的,国王或乞丐,乃至蝼蚁,他们的生命同样珍贵。

——索达吉堪布

佛界悲悯一切生命,珍爱一切生命,这是佛界所讲的大善。所以,佛教是绝对禁止杀生的。可是,人作为万物之灵长,却似乎并不愿承认佛教的这一戒律。而且总是以自己所占的优势去践踏和摧残那些无辜的生命。

一座山上住着一位很有智慧的禅师,山下的村里有什么疑难问题,村民们都上山来向他请教。

村民们说没有任何事情能难住老人家。

有一个聪明又调皮的孩子想故意为难那位禅师,他捉住了一只小鸟,握在手中,跑去问禅师:“大和尚,听说您是最有智慧的人,但我却不相信。假如您能猜出我手中的鸟是活的还是死的,我就相信了。”

禅师注视着小孩子狡黠的眼睛,心中有数。假如自己回答小鸟是活的,小孩会暗中加劲把小鸟掐死;假如回答小鸟是死的,小孩定会张开双手让小鸟飞走。

禅师于是拍拍小孩的肩膀说:“这只小鸟的死活,就全看你的了。”

看看这个孩子吧。一个小孩就可以决定一只小鸟的生死。人类是否可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天性和良知?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遵循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生存规则是无可厚非的,否则,我们就只能自取灭亡。但我们绝不能因为自己是万物之灵长就可以像那个小孩一样任意将其他的生命握在手中,用我们的意志去决定它们的生死。因为那是一种罪,一种恶,而且是大恶。

可是,遗憾的是,很多人认为人才是生命的主宰,从而忽视对其他生命的珍惜。“现时社会上很多人肆无忌惮地屠杀生灵,其方式多种多样骇人听闻:有人如儿童般拿动物作玩具,杀生取乐;有人以打猎为生,猎杀动物以牟利;有专门从事屠宰的,屠杀无数的生命而不知有罪过;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口腹而杀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制造的枪支弹药、捕鱼工具、宰杀机器等无情地残杀着众多的生命。野生动物原有的栖息地,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濒临灭绝的动物种类很多。许多人只重视人的生命,无视其他众生的生命。只有懂得佛学和科学的人才知道平等地珍惜一切生命。”索达吉堪布这样说。

佛说:“众生皆怕刑害,自己亦怕刑害;众生皆怕死,自己亦怕死。人若能以此心,念自己之怕而想及其他众生之怕,则自己必不杀生,亦不教令人杀生。”

1960年,饥饿不堪的人们围了两个山头,要把这个范围的猴子赶尽杀绝,不为别的,就为了肚子,零星的野猪、麂子已经解决不了问题,饥肠辘辘的山民把目光转向了群体的猴子。

这天,有两个老猎人为了追击一只母猴来到被砍伐后的秃山坡上。母猴怀里紧紧抱着自己的崽儿,匆忙地沿着荒瘠的山岭逃窜。两个老猎人拿着猎枪穷追不舍,他们是有经验的猎人,知道抱着两个崽儿的母猴跑不了多远。于是他们分头包抄,和母猴绕圈子,消耗它的体力。母猴慌不择路,最终爬上了空地上一棵孤零零的小树。上了树的母猴再无路可逃,它绝望地望着追赶到跟前的猎人,更坚定地搂住了它的崽。

绝佳的角度,绝佳的时机,两个猎人同时举起了枪。正要扣扳机,他们看到母猴突然做了一个手势,两人一愣,分散了注意力,就在犹疑间,只见母猴将背上的、怀中的小崽儿,一同搂在胸前,喂它们吃奶。两个小东西大约是不饿,吃了几口便不吃了。这时,母猴将它们搁在更高的树杈上,自己上上下下摘了许多树叶,将奶水一滴滴挤在叶子上,搁在小猴能够够到的地方。做完了这些事,母猴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猎人,用前爪捂住了眼睛——

母猴的意思很明确:现在可以开枪了……

母猴的背后映衬着落日的余晖,一片凄艳的晚霞和群山的剪影在暮色中摇曳,两只小猴天真无邪地在树梢上嬉戏,全不知危险近在眼前。

猎人的枪放下了,永远地放下了……

人权往前推演一步,就是动物权,就是承认众生平等,承认动物也有其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于是,人本主义被质疑,人权受到挑战。凭什么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意志和利益来规定这个世界的秩序?凭什么以人的无节制的欲望来剥夺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在世俗社会中,关于杀生的伦理原则,应该是把需求量降到最低,把猎杀量降到最低。堪布因此说:“不是绝对禁止杀生,而是尽可能减少杀生。尽可能减少杀生,不仅是为了‘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还有生可杀,而且是基于‘众生平等’的伦理,认识到杀生就是作恶。”的确,为了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我们不得不杀生。那是我们不得不作的必要的恶。或者说,必要的作恶不算作恶。或者说,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

是的,理性的作恶,恶中有善!因为并不是每一粒生命的种子都有发育的权利,并不是每一个生命的个体都有继续生长和繁衍的权利。如果每一粒鱼卵都不受伤害地发育成鱼,不出几代,整个地球水域就会变得拥挤不堪,最终成为一切水生生物的坟场。如果每一枚鸡蛋都不受伤害地孵化成鸡,如此蛋生鸡、鸡生蛋,不出十年,地球上的所有空间就只剩下了鸡,进而成为鸡的墓地……所以,杀生是恶行,也未尝不是善举。

对于人类,对于世俗社会,其伦理原则当为:可以杀生,但不要超出你自己的生存需求,不要危及被食用者的物种生存,不要赶尽杀绝,不要暴殄天物,不要无端地残害生命。

§§第十二课 净空法师谈人生得失—看清人生的因果循环

在佛家眼里,

事事遵循因果循环。

会因为失而得,

也会因得而失。

所以,

得到不必欢喜,

失去无须悲伤。

·大师简介·

净空法师(1927年—),俗名徐业鸿,法名觉净,字净空。出生于安徽庐江县。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举家迁居南京。1947年,父亲病逝,法师参加军旅,从事文职工作。1949年随军到台湾,服务于实践学社,担任资料管理工作。

1958年,法师为进一步研究佛教理论,辞去工作,到台中入佛教大德李炳南老居士门下学佛。李居士为法师单独开课,讲授唯识学,净土经论,特别于《大乘无量寿经》更是悉心传授。法师当时住于台中慈光图书馆的一间小阁楼上,为学佛法,不计物质生活之简陋,如是又是苦学十年。

1959年北上台北,法师于台北圆山临济寺,依白圣老法师剃度出家。1962年于海会寺受具足戒,与圣严法师为戒兄弟。出家后仍回台中学《华严经》《净土三经》及法相唯识宗的经论,同时在南普陀寺佛学院任教授课。1969年,应星云法师之聘,任佛光山东方佛教学院教师兼教务主任。后来返回台北,任松山寺大专佛学讲座讲师。1982年,法师应美国信众之请,到美国弘化。1989年成立净宗学会。

净空法师多年在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地专弘净土法门,是继印光法师之后,弘扬念佛法门的代表人物。

同类推荐
  • 沉思录III

    沉思录III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演说家、和哲学家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的传世名作。此书详细阐述了友谊与义务、善良与社会、利益与责任之间的关系——“友谊来不得半点虚假”、“任公职者要信守规则”、“只要能坚持,老年亦健康”,这样的语段让我们在觥筹交错、霓灯闪烁间坚定地认清自己而不至误入歧途。
  •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西北宗教论丛(第2辑)

    在历史的长河中,西北地区是多种宗教的传播区域,祆教、佛教、摩尼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世界性的宗教在这里竞相呈现,成为人类宗教文化的大展台。这些世界性的宗教也是最先在这里发生碰撞、交流与汇合,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宗教文化景观。长安以西的丝绸古道上,遍布着佛教的石窟和造像,诉说着佛教从印度一路走来的历史:祆教、摩尼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亦无不取道于丝绸古道,进入中国内地:中国土生的宗教道教亦由此传入西域、印度,丝绸古道堪称为宗教文化之路。
  •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第五卷)

    《菜根谭》是明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其文字简炼明隽,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它能告诉我们的事情很多很多,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燥的尘灰,化解我们心中的积烦。本书编译从儒、释、道三家的思想体系,对《菜根谭》以通俗直观的解释,言语之中宛见古贤之心。
  •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

    慧缘佛医学是慧缘上师数十年来对佛教医学研究应用和教学的总结,有很高的研究和实用价值。 慧缘佛医学的问世,不仅向人们揭示了佛教医学的奥秘和特点,其最大的愿望是给各寺庙有志研习佛教医学的僧尼法师们提供一本完善的学习范本,也给对佛教医疗学有兴趣的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本参考书,书中较详细地介绍了佛医学的来龙去脉,佛教医学神秘的特点及运用方法,并将现代中西医学理论和方法与之相结合,使佛教医疗学更趋于完善,也使之更便于学习和运用。 由于本书是向人们提供一种古老而新颖的医疗保健和养生方法,其中许多方法对很多疑难杂病具有独特和神奇的疗效。
  •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如何放下(禅·心灵·灵性)

    本书用佛学观念关注了命运的问题,探究万事万物之间的因果因缘,探究人的欲望与牵挂。人如何可以心无挂碍地坦然面对。满遭损,谦受益,是生活中的智慧,也是人生的大道理。本性禅师在这一册中,举了很多现实中的案例,说明一些禅学大道理。
热门推荐
  • 十年守候:前任男友太霸道

    十年守候:前任男友太霸道

    -----我爱她,可是她走了十年。陌君澈。-----我倾心于她,可是我不得不离开十年。言漠纤。此文略微玄幻。不喜勿喷。
  • 盛世暖爱:邂逅大牌老公

    盛世暖爱:邂逅大牌老公

    她是堕入泥潭的落魄千金,在最难熬的时候,他给予了她最多的温暖和关心,她以为这就是爱情。他疼她、护她、予她万千柔情,他坚守内心的缘由以为这一场疼爱和爱情无关。当那个人出现,当他们的婚姻面临危机出现裂痕,他亲眼看她决然转身,终于忍不住狠狠将她拽回!盛朝颜,我在哪儿,你就必须在哪儿!非死不能离!死了,也不能离!不,他怎么会让她死?!|||盛氏千金盛朝颜一朝落魄,无亲无友无未来,辗转于肮脏的世道之中,终于明白昔日的单纯不过都是愚蠢。好在她明白得不算太晚,用十八岁的稚嫩之肩扛起了自己的人生。灭绿茶、远恶人、报父仇、掀职场风云、获盛世爱!
  • 千古虐恋:三生错彼岸情

    千古虐恋:三生错彼岸情

    一句句感人肺腑的真挚情言,一段段若隐若现的传说神话。一首首千古流传的刻骨名诗,究竟是怎样一段奇缘流传千年不灭。“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没有人记得陪我穿越千年的轮回和沧桑,我注定孤独此生却怎能相忘,一世轮回一世伤。”“那恶毒的诅咒,何时才能泯灭。”“绝情长剑刺入我胸膛,没有心疼只有悲凉。”“奈何桥上的誓言,忘川河畔的吟唱,三生石旁的执念,弱水彼岸我又等了你千年。”
  • 穿越绝宠凤凰医妻

    穿越绝宠凤凰医妻

    她,是异世穿越而来的凤凰族公主,也是京都人人称颂的小神医,清丽绝伦,举世无双。他,是世界三大世家之一阎家的当权人,孤冷桀骜,是手下眼里的神,也是对手心中的阎罗。第一次相遇,他遭受背叛,生命垂危,狼狈不堪,她救了他;第二次相遇,他遭受对手的暗算,发狂失措,依然是她救了她;第三次相遇,她正遭受危险,这一次,终于是他如天神般出现救了她,使她免收坏人的侵犯,三次相遇,命中注定,让他们紧紧绑在一起,生死不离。他说,我不懂什么爱情,我看上了你,你就是我的他说,我只想拉着你陪着我在地狱里沉沦他说,你就算死,也只能死在我身边······他,邪魅风流,游戏人间,向来视女人如蝼蚁,直到遇上她,才发现原来世上还有值得自己用心对待的女人,爱上她,却发现自己早就失去了爱上她的资格。他,淡漠如冰,从来不会为别人跳动的心,在遇上那个女孩时居然开始了跳动,最后却发现,自己早就错过了她,而这错过,就是一辈子。他温润如玉,风度翩翩,对待别人温和却疏离,只有面对她时,才会把自己的柔情尽情展现,他不求她能爱上他,只求默默陪在她身边。本文1v1,身心干净,男配多多,美男多多
  • 缥缈苍穹

    缥缈苍穹

    何人云端起舞让我望穿天涯柔肠百折,心中风雪潇潇;曲终人散,一剑怒冲九霄,古今同一笑,天地任逍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汲百家之长,成一家之技,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缥缈苍穹】请把这个故事讲给懂得珍惜的人听,这世上,总有一个人是为你而来,你爱或者不爱,他都会对你,今生今世,不离不弃
  • 快穿之反系统的黑化穿越者

    快穿之反系统的黑化穿越者

    “1,2,3糯米喜欢什么?”“喜欢妈妈”“妈妈喜欢什么?”“喜欢糯米!”“为什么。”“嗯……糯米可爱。”“哈哈,糯米好自恋!”
  • 造化归一

    造化归一

    “棋子,蝼蚁,都是蝼蚁,哈哈……”一扇大门后传来一道恐怖的声音…………阴谋,较量,神之间的战斗,生死间的领悟。且看慕风如何在大神林立的修真世界之中成就天道,度那无上尊位,如何青史留名!!!
  • 魂之亡灵

    魂之亡灵

    一位身为人类却创造出一个种族与人类对抗。这是人类的灾难,还是亡灵的生存难题。一个世魂之咒换来多年的平静。三千年之后,男子的复生仪式再次引发人类与亡灵的绝世之争。这绝世强者的男子,三千年后,他的一步步的计划与安排浮出水面。最后的结果,到底是人类的败退,还是亡灵的覆灭,只有战后才能知晓。
  • 西南巫事

    西南巫事

    巴蜀之地自古就是一片神秘的地带,巫术起源于其中,后来和佛教,道教文化融于一体,茅山道术,蛊术以及东南亚的各种奇术皆起源巫术,流派众多,百花争艳。巫族两支,分裂千年,却又在今天有了交集,双瞳眸,美人蛊,神秘的船棺墓葬,古巴蜀开明国......。我叫吴庸,一个视中庸之道是王道的毛头小伙,却又一脚踏进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 诏九州

    诏九州

    亡国皇子,潜龙在渊。一朝出世,飞龙在天。鲜衣怒马,以杀止杀。四征八伐,鼎定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