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64800000009

第9章 《荒原》

~1948 英国~

You only know a heap of broken, under the hot sun。 Dead no shade trees, their chirps can bring comfort to people。

你只知道一堆破碎的意向,承受着烈日的鞭打。枯死的树没有阴凉,蟋蟀的叫声也不能给人带来安慰。

“获奖理由”

对于现代诗之先锋性的卓越贡献。

“名人小记”

托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1888—1965)

在《兰斯劳安特罗斯》的序言里,艾略特公开声称:“政治上,我是个保皇党;宗教上,我是英国教徒;文学上,我是个古典主义者。”作为“但丁最年轻的继承者之一。”艾略特开创了英美诗歌的一代诗风的先驱,他用自己博学的知识修养作诗,表达了当时浮夸的西方社会人们精神上的毁灭。

艾略特出生在一个富有文化修养的富贵人家里。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创办人兼校长,父亲是殷实的商人,母亲夏绿蒂·施特恩斯出自新英格兰名门,是当地有名的诗人。艾略特从小深受新英格兰政治、宗教和文化传统的熏陶和影响,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个人素养也十分高。

中学时代的艾略特就爱上了诗歌,经常趁闲暇时间偷偷地写诗。早些年的这些诗到六十年代末在《诗和戏剧全集》中发表了出来,里面多数充满了明显的浪漫主义情怀。

1906年,艾略特进入哈佛大学专修哲学专业。在此期间,他还选修了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等知识。1910年,艾略特去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接触到了很多著名作家。1911年,他重返哈佛大学研究印度哲学以及梵文。1914年,在德国求学的艾略特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中途辍学。1915年定居英国伦敦,在牛津大学学习希腊哲学1916年完成了哲学博士论文。他被称为“当代最博学的英国诗人”。

1914年,艾略特在伦敦与当时已经成名的庞德相遇。在庞德的大力推荐下,艾略特的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第二年,艾略特与英国姑娘维芬·海沃特结婚,但是这场婚姻并不幸福,维芬作为艾略特最早的崇拜者,对丈夫格外用心。她身体娇弱,精神衰弱,常常令艾略特苦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艾略特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一股悲观和怀疑的色彩涌上他的心头,艾略特在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每个人的个人生活都被这场巨大的悲剧所吞没,人们几乎不再有什么个人经验或感情了。”

维芬的神经疾病愈发严重,艾略特自己的身心也处在崩溃的边缘,直到他去了瑞士一家疗养院。在这里,他创作了《荒原》的大部分内容,出院后,艾略特把初稿交给了庞德,经过庞德的修改,删去了一大半内容,《荒原》的问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是为艾略特的现代派诗歌确定了稳定的地位。

他对生活和社会敏感而饱含深情,但当他认识到自己常常对生活绝望时,决定要寻找一条出路。1927年,他放弃了美国国籍加入英国国籍,不久便成了英国宗教虔诚的教徒。五年以后,他与已经疯了的维芬离婚,二十五年之后娶了秘书法莱丽。在他最后的八年里,一直是法莱丽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这让他第一次找到了生活中的幸福。

1965年,艾略特在英国伦敦辞世。

“内容梗概”

二十世纪的西方出现了种种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毁灭、死亡、离别、抑郁等字眼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这期间,因为单纯的信仰没能改变命运而变得不值一提。从开始的争取到最后的无所谓,人们经历了一个希望、绝望、麻木的过程。为了能短暂地摆脱社会带来的痛苦,人们开始沉醉于娱乐、消遣甚至是“性开放”。工业化与商业化所谓的迅速发展也逐步地导致了人性扭曲,人们之间不再有人情味。这样的灾难也同样给了大自然惨痛的伤害,战争使用的枪支炮弹污染了河流与空气,过度的开采和利用也使资源慢慢匮乏。

西方文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更是彻底迷失在这地狱般的世界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荒原》的地步。

“精彩赏析”

艾略特实在不忍人们就在这荒原般的世界中迷失,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拯救一群麻木、封闭的世人,他说:“一种独特的诚实,在吓破了胆而再不能诚实的世人面前是特别可怕的。它就像是整个世界都阴谋反对的一种诚实,因为它是令人不快的。”

确实如此,当那些残酷地伤害我们的事情发生了之后,本能反应就是去逃避,只有躲开了才能不触碰那些伤口。可艾略特偏偏要在“伤口上撒盐”,他要写一篇充满真理的诗,希望能刺痛一些人,惊醒一些人。

“荒原”只是目前的,待他唤醒那些有志青年,荒原也能变沃土。“是的,我自己亲眼看见古米的西比尔吊在一个笼子里。孩子们在问她:‘你要做什么,西比尔?’她回答:‘我要死。’”希腊神话中,古米的西比尔是女预言家,当年爱过她的太阳神阿波罗赐予了她预言的能力。可是她却忘记了向阿波罗索要永恒的青春和健康。她得到了永生,不会死,但不代表不会枯老。当韶华流逝,她不再年轻,不再招摇。躺在瓶子里,忍受着枯而不死的痛苦,她违背了生与死的交替规律,她得到了永生不死的愿望,如今却生不如死。她经常绝望地渴望死亡。“我要死”不是她说的气话,也不是讲给谁听的。她是真心诚意地想去死。

西方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西比尔”,在这个生不如死的世界,还不如麻木地对待一切罪过,包括死亡和放纵自我!艾略特通过西比尔对自身处境的不满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现状的不满和厌倦。

诗篇中的荒原是通过一个渔王的故事展开的。在西方神话、宗教传说中,神必须死去,然后才能复生,给大地和人民带来恩惠。“我坐在岸上钓鱼,枯干的平原在我的背后。”取自《从仪式到传奇》。诗人利用这部书里的渔王传说,暗示了荒原的根本。

渔王的土地遭到了诅咒,田地严重缺水而变成了荒原,渔王受了伤生了病,失去了生殖能力,他的子民也同样失去了生殖能力。缺失的水成了生命之水,同样也是情欲之水,生命成了荒原,精神也成了荒原。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第一部分:死亡葬仪中提到的一切,来自于另外一个《埃特伯雷故事集》:“当四月的春雨浸透了,三月干裂的土壤,雨水沐浴着每棵草木根茎,百花获得了盛开的力量。”残忍意味着死亡同时也意味着重生。冬天浓厚的雪把大地埋在雪下,让我们一点也记不起它,可是当春天来临,一场骤雨过去,它便会意外地开出花朵。那时,脚下踩着的不再是荒原,而是迷人的田野。

“并无实体的城,在冬日破晓时的黄雾下,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我没想到死亡毁了那么多人,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人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这座城市,原本就很虚幻,就像是谁寂寞勾勒出的幻影。摸不着,看不见。在冬季破晓前的黄雾中,那么一群人死气沉沉地路过伦敦桥,犹如丢失了灵魂般。他们亲眼看见了死亡,亲身体会了战争。那些原本以为死亡不足为惧,战争不过如此的人们开始不断地回忆杀戮带来的伤痛。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战争,一场死亡会毁掉牺牲者的生命和存活着的灵魂。叹息,短促而稀少。人们都已丢了灵魂和斗志,在精神的土地上,那已是荒原。

法国著名作家波德莱尔在《恶之花》写过这样一句话:“骚动喧嚣的城,噩梦堆积的城,幽魂在光天化日下拉扯行人。”但丁在《神曲》中说:“这样长的一队人,我没想到竟毁了这许多人。”这便是以上诗句的原型。

第二部分:对弈。克里奥佩特拉说:“妖术与美貌的相互结合,再用淫欲加强它们的魅力。”宗教中,性爱只能是为了繁衍后代而产生的。但是处在荒原里的人们发生性行为只不过是单纯的不计后果的纵欲,没有什么道理可言。“请快些,时间到了,明天见!”主人公与丽尔勾搭在一起,没有感情地勾搭在一起却没有任何觉得可耻之处。告别之际,丽尔还跟主人公谈起自己服役军人的丈夫,门外的服侍还在急切地催促着他们离开。

当爱情丧失在纵欲间,男女之间的性欲就成了疏离的对弈,貌似匹配的一对性伴侣却与繁衍后代无关。性欲泛滥、混乱的性关系变得空虚而荒淫,可他们不在乎,因为在他们心上,一团欲念之火正熊熊燃起在荒原般的心底。这是社会腐败、道德沦丧的品质,庸俗而无趣的人生,然而这就是现状。从主流的上层社会到悲惨的底层人民都无一幸免。不知道是不是只有在淫欲中,才能找回过去那一丝快乐?

第三部分:火的说教。“她回头对镜照了一下,全没想到还有那个离去的情人;心里模糊地闪过一个念头:‘那桩事终于完了,我很高兴。’”淫欲支配着人们,竟真的能换来人们一丝欢笑。但是这不是生命的意义,这些卑贱的人,让空虚和虚空所支配。不被理解却也不被阻止。只有一场大火能将欲望浇灭。“在马尔门的沙滩上。我能联结起虚空和虚空。脏手上的破碎指甲,我们这些卑贱的人,无所期望。于是,我来到迦太基,烧呵烧呵烧呵烧呵,主呵,救我出来,主啊救我,烧呵。”呼唤着,可是主不来,火不来。

第四部分:水里的死亡。“那腓尼基人,死了两个星期。他忘了海鸥的啼唤,深渊里的巨浪,利润和损失。海底的一股洋流低语着啄他的骨头。就在一起一落时光。他经历了苍老和青春的阶段,而进入旋涡。”死亡代表着消亡,亡逝,消耗了一世。只需要瞬光阴,人类便可经历苍老与青春。这位死去的腓尼基人,经历了这一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但是,他曾经风光过,活着的时候,一定如同所有人一样风光。“你们转动轮盘和观望风向的,想想他,也曾像你们一样漂亮而高大。”

不光是他,所有人都是一世而已。

第五部分:雷霆的话。“雷说话了:我们给予了什么?我的朋友,血激荡着我的心,一刹那果决献身的勇气,是一辈子的谨慎都赎不回来的。我们靠这,仅仅靠这而活着。”当人们迷茫的时候,头顶的雷霆就犹如上帝,给了人们一条明路。它提示人们要舍己为人,要充满勇气,要懂得克制自己。

全诗围绕着欧洲神话展开,诗中强调生老死亡的循环。“荒原”从一开始就指战争毁掉的整个欧洲。诗人清楚地明白战争比任何具有破坏力的事物都严重。当人们活在毫无生气的世界中时,会自然显露出人类的本性,暴露出欲望。这就是毫无爱情可言的性行为。《荒原》是一种讽刺,也是一个黑暗时代的痛苦象征。

瑞恰兹说:“在艾略特手里,典故成了一种技巧,《荒原》在内涵上相当于一部史诗,没有这种技巧,就得由十二本著作来表达。”这样的赞誉一点不虚假。艾略特在《荒原》这部诗中,运用了七种语言,引用了五十六种前人著作,利用蒙太奇的切换手法,将故事、哲学运用自如。

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艾略特,实在是实至名归!

“名家点评”

他的诗带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非凡的自制力,毫无陈腐的情感,着意于事物本质的探求,严峻、坚实、淳朴,不时地为具有奇迹和启示的永恒宇宙突然放出的光芒所烛照。

同类推荐
  • 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梦里花落知多少(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故事全集)

    站在生命的起跑线上,开始一场人生的马拉松赛跑,为什么起点相同,结局却迥然不同?秘诀就在于学习。学习能够点石成金、削璞为玉。提高学习能力,会让你从平庸中脱颖而出,踏上人生闪光大道,奔赴心中远大前程。
  • 曾巩集

    曾巩集

    《曾巩集(套装上下册)》以《元丰类稿》为主,收录了现存曾巩的全部诗文,计诗410首,文752篇,是目前收录曾巩诗文最为完备的本子。《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是“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之一种。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散文创作上,他的散文以“古雅”、“平正”见称,讲究章法的严谨和布局的分明,叙事、议论委曲周详,节奏舒缓平和,用词朴素有分量,思致清晰,独具风格。《曾巩集(套装上下册)》据清代顾松龄刻本为底本,以元代丁思敬刻本为主要校本,较为全面详尽。
  •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 暖日子

    《冷日子暖日子》是裘山山的散文作品集。作品曾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冰心散文奖,四川省文学奖,巴蜀文艺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以及夏衍电影文学剧本奖等若干奖励,现为成都军区《西南军事文学》主编。《冷日子暖日子》收录了《数字化决定》、《滞后的人生》、《我的教师生涯》、《有儿自远方归来》、《大声咳嗽》等作品。
  •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阿尔卑斯山的蓝莓

    本书是一本散文随笔,作者通过对阿尔卑斯山美丽风光的描述,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
热门推荐
  • 生命的最后一刻

    生命的最后一刻

    真实情感改编原创小说——《生命的最后一刻》,送给80后的我们。以此怀念我们的时光!独生子女习惯了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使我们这一代人的年代特质,献给80后的礼物,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人做好生命中的每一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面临着各种压力,有人说80后是垮掉的一代,有人说80后是改革开放中实验的一代,不论怎么说看清自己,把握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或许我们这些人中有的成功,或者我们这些人中有的失败,但是80后们已经进入了而立之年,生活真实的在我们身边存在,不论别人眼中80后的好与坏我们都在进行自己的生活,本篇小说只是真人真事改编,勾起我们对无花果小食、变形金刚、黑猫警长等等的怀念,共享我们在如今社会经历的沧桑、经历与压力,以此悼念我们逝去的时光,唤起我们同年的梦想,在生活浪潮中保持着我们纯真的心。书中人物真实存在皆为化名。
  • 院灵,千灵怨影

    院灵,千灵怨影

    一名医院普通药剂师,偶遇灵异事件。谁知,一切的偶然,实则命中注定。。。
  • 我的明末

    我的明末

    第一次写,随便写写.大概情节正在整理..过几天开始
  • 云翼记

    云翼记

    “苍穹之下,火翼燎原,遮云蔽日,浩渺无垠。”——《羿朝编年史·序》
  • 重生傲娇千金妻

    重生傲娇千金妻

    她是豪门千金,却死在一项带自己不错的继母和姐姐手中。重生归来,她是姐姐未婚夫的初恋!好,那么这一次,她要将曾经的痛一点点的还给她们!他如恶魔,明知火坑,她也要跳!夺婚,调戏,逼宫!不过是她给姐姐和继母的利息!
  • 倾城无双:邪王的极品王妃

    倾城无双:邪王的极品王妃

    本文已改《倾城天下:王妃太嚣张》笔名已改【诗书礼仪】她,一个古武世家的一家之主。因为心爱之人的背叛跳下山崖而死。她,一个著名世家灵力全无的废物大小姐。但有一个疼她的爷爷和一个爱她的哥哥。因为性情怯懦而被别人当众活活打死。当她成了她,世界将会又有怎样的改变呢?又会有多少男子为她而倾心?原本她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但是为什么遇到他心就沦陷进去了呢?到底要不要再一次相信爱情呢
  • 礼仪全书(第二册)

    礼仪全书(第二册)

    在现代社会,礼仪可以有效地展现施礼者和受礼者的教养、风度与魅力,它体现着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认知水平、尊重程度,是一个人的学识、修养和价值的外在表现。《礼仪全书》归纳、介绍了大量最新的交际技巧和礼仪规则,有针对性地分析、解答了生活、工作、交际中经常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内容涉及社交场合的礼仪礼节、招待宾客的要领、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商业营销中的礼仪、与外国人交往的礼仪知识等等。在社会变化日益快速的今天,许多经久不变的社会习俗和礼仪,已经发生微妙的改变。本书多层次、多方位、多侧面地反映了这种变化。
  • 死灵的余温

    死灵的余温

    死亡造就了一段“传奇”,一个躯体,两个灵魂,为了名誉踏上救赎之路却在现实中粉碎,唯独复仇之火才能照亮前路,微笑只为你,嗜血不违心……
  • 冷兵大世界

    冷兵大世界

    他苦逼的奋斗八年,好不容易爬到了公司总裁的位置,却意外的穿越到了一个名叫大世界的地方。他穿越过来,原身体的主人灵魂还在,他们从开始的争夺身体,到后来的和平相处。在这个大世界里,一切都是那么的奇妙,很多的种族存在着,木,水,火,土,四大元素还有冰族,雷族,风族,三大种族这些种族才是大世界里的宠儿。除了这些宠儿种族的存在,冷兵族,还有热械族,还冷械族,傀儡师,灵兽族…等。大世界分为玄层,地层,天层。冷兵是大世界玄层存在数量最多的种族,是一个低贱的职业,而他只是一个冷兵,一个拿剑的冷兵。
  • 六字课斋卑议

    六字课斋卑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