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谈到内心与声音的关系。《礼记·乐记》
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对于一种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变化而蛮化,所以说“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
可以从一个人的声音判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吗?有关这方面知识,《逸周书·视听篇》讲到四点值得研究:
(1)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2)内心诚信的人,说话声音清脆而且节奏分明,这是坦然的表现;
(3)内心卑鄙乖张的人,心怀鬼胎,因此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4)内心宽宏柔和的人,说话声音温柔和缓,如细水长流,不紧不慢。
《伏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通过声音选取人。”《文王官人篇》“六征观人法”中有“听声处气”的办法。
刘劭《人物志·九征篇》亦曾经涉及过声音取人之法,这里按先后排列如下:
《文王官人篇》认为,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万物,万物产生后自然有各种声音,而声音有刚烈有柔和,有的混浊,有的清脆;有的美好,有的丑恶,而刚柔、清浊、美恶都产生于声音本身:心性华丽夸诞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流宕发散;心性柔顺贞信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柔顺而有节制;心性卑鄙乖戾的人,发出的声音就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的人,发出的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悉备,勇武之气雄壮直率:因此要聆听其发出的声音,判断气质的类型。
《人物志·九征篇》认为:容貌颜色的变化动作,是由于心气的作用,而心气的外在表现则是声音的变化了。人的气息结合则形成声音,声音和旋律节奏相适应,有的声音听起来有中和平缓的气象,有的声音听起来清雅流畅,有的声音听起来回旋荡漾。
人的声音,如同人的心性气质一样,各不相同:通过人的声音而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样一来,人的聪慧愚笨、贤能奸邪就可以判断出来了!成年人固然可以通过声音判断人的道德品行,即使婴儿小孩,精血虽未充实完备,但是其才气性情的美好丑恶,也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看破:
《春秋左氏传》记载鲁昭公二十八年,伯石刚生下来时,子容的母亲去告诉婆母说:“大伯母生了一个儿子。”婆母要去看望,走到厅堂时,听到伯石的声音便掉头而回,说:“是豺狼一样的声音!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恐怕要亡掉羊舌氏家族了!”于是没有看望伯石,而后来杨食我(即伯石)果然帮助祁盈覆灭了羊舌氏宗族;又记载,楚国司马子良生下儿子越椒,子文说:“这孩子长得虎背熊腰,而发出的声音如同豺狼一般,如果不杀掉他,将来他一定毁掉若敖氏家族。”子文的预测后来也被证实。《晋书·桓温传》记载,桓温生下来不满一周,太原人温峤看见桓温说:“这孩子骨相奇特,容貌非常,再让哭一声看看!”等听到桓温的哭声,温峤便说:“这真是一个英雄人物!”后来桓温果然以雄武之才专擅东晋朝政,甚至想窃取东晋的江山,这都是明显的例证。
听声察音的说法,古人很少谈及,很难准确地解释,但是我们熟知的事实是:男人生性气质刚强,所以声音就舒缓粗壮;女子生性气质柔和,所以声音就温润和蔼、美丽媚人;年龄大的人心力已衰耗殆尽,所以其声音就松弛和缓;而婴儿幼童心气刚刚充实饱满,所以其声音就迅疾爽脱,其他的以此类类推,也可以大致了解了。
其实,不仅声音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人、了解人,就是那些被人调弄、演奏的乐器也可以反映出调弄、演奏者的心理状态;声音从人的喉舌发出,而乐器的声音则由人的手弹拨打击乐器而产生,人的喉舌虽然与乐器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产生声音的原始的、内在的动力则是一样的。
《论语》记载孔子在卫打击磐石,有人身背草编的筐子走过孔家门口,说道:“这个击磬的人很有心事啊!”过了一会这人又说道:“庸鄙浅陋啊!怎么那样固执呢?大概是没有人了解自己吧!击磬的声音深切激越,但表达的感情则是浅显平易。”
《吕览·季秋纪·精通篇》记载:钟子期夜晚听到击磬的声音,感到十分悲伤,便派人把击磬人召来问道:
“您击磬的声音为什么那样悲哀呢?”击磬人回答说:
“我的父亲不幸因杀人而被处死,我的母亲因此被罚为公家酿酒,我自己被罚作公家的击磬人;我已经三年没有见到母亲了!我思量着如何能赎回母亲,却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我自家也是公家的财产,因此心中十分悲哀!”钟子期感慨地说道:“伤心啊!伤心啊!人心不是臂膀,臂膀也不是木椎、石磬,但是人的心里伤心悲痛,而木椎、石磬都有感应!”所以君子在一件事上精诚就能感通别的事物,自己有了真诚的感情就能感动别人,难道一定要苦苦劝说吗?《汉书·祢衡传》记载,祢衡为渔阳百姓击鼓免过时,步履缓慢,容貌神态都大不一样,声音高昂激越,悲壮感人,听到的人无不慷慨感叹,悲愤不已。
《晋书·王敦传》记载:晋武帝曾经召见时贤一起谈论声伎艺文之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众说纷纭,只有王敦坐在那儿,一言不发,好像与自己没有关系,但气色十分难堪,说自己只知道击鼓作乐,于是挽袖振袍,挥椎击鼓,鼓声和谐激昂,而王敦本人更是神气自得,旁若无人一般。当时举座时贤之辈均为王敦的雄迈豪爽的风度倾倒而赞叹不已。
这四件事,两件是击磬,两件是击鼓,但通过击磬、击鼓表现人的心性气质是十分明显的。这也足以证明,通过乐器的调弄演奏也可以观察人的善恶智愚、清浊正邪了!
也可能有人怀疑击磬、击鼓都是技艺之人干的事,而技艺精练老道的人,音节旋律都可以模仿,如何加以区别?但这些人不知道这样的道理,人只有了解了乐器而又不以调弄演奏乐器为业,他的精神风貌、心性气质才可以通过乐器表露出来;不然的话,天下的乐工多极了,整天里为了养家糊口,到处奔波,连自己的身体都无暇顾及,又怎能向别人展示自己的精神气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