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次大哥跟随五皇子出兵塞外,抵抗匈奴,她是知道的。本以为只是单纯的打仗,谁知道他们竟然招兵买马想要意图皇位。那么,不只是她大哥裴勍修,就连长平肃王世子元江笠恐怕也不能幸免。
现在,太后要她嫁给元旻添,一来是为了安抚太尉府人心,二来则是因为他已经没了实权,不过是瓮中之鳖。要不是看在他是自己孙儿的份上,太后又怎么会轻易饶过他呢?!
一想到这,跪在地上的裴君婍难免有些心寒,生死大权,就仅在太后一念之间,她可得谨慎行事,否则不仅连自己的小命难保,还会害了太尉府其他人。
“君婍谢太后成全,此番美意,君婍感激不尽。”她言辞诚恳,说完后,弯下腰,对着孝元太后所处的位置,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以示感谢。
“那么哀家想,太子那儿,君婍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吧?”孝元太后意有所指。
“烦请太后无须担忧,君婍明白,定然断得一干二净,方能不辜负太后期望。”裴君婍这时候一张小脸已经冷得没有半分血色,她懂太后的意思,可做起来,却比登天还难。
”沁珠,带这孩子去吧,你就送到大门口,不要让太子看见了疑心。“孝元太后揉了揉眉心,年纪大了,想操心的事操心了,就会烦得她焦躁难安,身子不爽。
”君婍告退。“
裴君婍道了万安,右手提着裙摆,不紧不慢的跟着沁珠走了出去。离他越近,她越能感觉到自己心跳的声音,那么强烈,却又那么不安。如果早知道,爱上他没有结果,那么,她是否会不顾一切的陷进去呢?可是,哪里来的早知道啊!
面对着他,她还能这般云淡风轻吗?
再过一段日子,她嫁做人妇,他娶了人妻,他们之间,就再也没有关系。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元国未来的君王,而她呢,不过是区区一小女子,贱命不可足惜也。
”姑娘其实也大可不必烦心,嫁太子也是嫁,嫁五皇子也是嫁,这两位皇子都是英明神武的主儿,谁都不输谁。但是,这太子迟早要登上那宝座,后官也不可能只有一人。这宫里的女人啊,可谓是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姑娘不如舍去日前的伤心换得日后的幸福。“
沁珠见她双眼无神,目光涣散,走路也有些趔趄,知她是悲愤些许,便安慰道。
”姑姑说的在理,君婍自当听从教诲。“
她眼睛很红,像是憋着泪,藏在袖口的手轻轻的抖了抖,有些放不稳。
”太子是奴婢打小看着长大的,重情重义,这自不必说。可是,君婍姑娘,就算太子没有想害人的心,可难免他那些兄弟手足也没有啊。太后这么做,也只是单纯的想保住太子之位,让他们兄弟和平相处。“
”是,一切都是小女兄长的错。“她答道。
”君婍姑娘,到了。你就自己去跟太子说清楚,奴婢就先回去了。“沁珠远远的望见元旻卿的身影,说了几句,就折了回去。
—
这时的天空不知道何时开始飘起细密的雨丝,不一会就全身湿透了。加之,元旻卿已经在殿门口足足跪了一夜,身心俱疲,难免有些晃神。
宫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但碍于太子的身份,大家伙都不敢驻足议论,大多行个礼,然后匆匆忙忙的走远。既不敢打听发生了何事,也不敢去劝太子起来。
不远处生发着一处处浅绿色嫩竹,叶片尖尖的,又细又长,竹干很直很高,大风一过,还飘来淡淡的竹叶的清香。她就那么楞在那,眼睛死死的盯着那片竹林,不敢朝他靠近一步。
盯着。
又叹口气。
再盯着。
直到她眼角滴出泪来,一颗一颗的,晶莹剔透,粒粒饱满,像宝石一般。是啊,她在害怕。怕这一迈出去,他们,就成了永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