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咯着青石板摇摇晃晃的走着,这是一段紧张又枯燥的路程。裴君婍呆呆的坐着,汗涔涔的马车里让人感觉枯燥又难受。
终于是要进宫了。
她听见城门打开的声音,守卫处的侍卫交戟而战,周围煞是空旷,只听得见飒飒的风声,还有不远处传来的鸟叫。
马蹄“哒哒”的声音像是高山寺庙里的钟声,一下又一下敲击在她的心口。
裴君婍撩起帘子一角,偷偷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切。和那日里进宫赴宴不同,此刻她的心里早已没有了憧憬,更多的是害怕。
不远处高屋耸峙,亭台楼阁,舞榭歌台,密密麻麻的落在这庞硕的地界上。屋顶都细致的铺着琉璃瓦,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泛着金黄色的光芒。
马车行走在铺满青石板的大道上,两处是高高的深红色宫墙,就算是伸长了脖颈子也再也望不到宫外的天空。
“姑娘,到了。”马车外一个苍老的声音在喊她。
裴君婍撩开门帘,弯着身子慢慢的下了马车。这时,一个丫鬟上来扶住了她,将她从马车上扶下来。
“姑姑好。”裴君婍见面前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女人,知道这是来接她的。
李公公从第一辆马车上走了下来,对裴君婍说道:“姑娘,这位是沁珠姑姑,太后娘娘身边的红人,你跟着这位姑姑走便是了。”
裴君婍露出一个乖巧的笑容,开口说道:“请公公放心,小女定会听姑姑的话。”
沁珠这时也不再说话,只远远的对李公公打了个招呼,然后领着裴君婍朝德坤殿走去。一路上自是无话。到了德坤殿,沁珠叫了守卫的小太监前去禀报,随后两人恭敬的站在宫门口等候着。
“沁珠姑姑,太后娘娘要你带这位姑娘进去。”小太监跑来回话。沁珠这才敢领着裴君婍走进德坤殿,里面一派祥和。
进了门,裴君婍先是磕上一个响头,然后跪在门帘处,等着孝元太后发话。
“进来吧。”一个慈爱的声音传进了她的耳膜。
裴君婍这才起身,提着裙摆恭恭敬敬的走了进去。屋子里烟雾缭绕,正中央熏着香,颇有鹅梨帐中香之感。
“太后万安,小女裴君婍有礼。”裴君婍半弓着身子,低着头行了礼。
“免礼,抬起头来,让哀家好好看看。”孝元太后见她梳着龙蕊形发髻,横插一支百合花蕊形银钗,上面用绿宝石加以坠饰。看上去清新脱俗,别具一格。再看身上是一件青蓝色长裙,样式简单,便知她一心素雅。
裴君婍抬起头,眸子里似有莹莹水光,鼻梁高挺,唇若樱桃,面庞清秀。孝元太后心里一喜,果然是个美人胚子。
“君婍,你今年年方几何?”
“回太后的话,小女年方二八。”裴君婍的声音如沐春水,一腔柔情让人听得心都要化了。
“平日里都爱读些什么书?”
“《女诫》、《内训》,偶尔读些《女范捷录》。”裴君婍一直不敢与她对视,她的身上始终有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沁珠,你来,带姑娘去勤竹堂歇着,收拾些细软给姑娘送去。”门口的人听了太后的吩咐,进来领着裴君婍下去。
“太后,小女先行告退。”裴君婍自始至终都谨遵礼仪宫规,层层面面,滴水不漏。正是因为她这样沉稳的性子,使得孝元太后对她的评价非常高。这样的女子是适合待在宫中的。
沁珠领着她拐了个弯,来到一处小院前,上面的匾额上挂着“勤竹堂”。两处是青翠色的观音竹,微风轻拂,发出簌簌的响声。
“姑娘,今后你就在这里住着,太后吩咐了专门的丫鬟婆子供你使唤。若是你有什么难处,也可跟我说,老奴也会尽力帮你。”沁珠将她的细软放在屋子里,一脸诚恳的看着她。
“那就多谢姑姑了,往后还望姑姑多加照拂。”裴君婍冲她笑了笑,一脸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