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下扬州”表明了孟浩然离开的季节以及他所要前往的地点。扬州本来就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而孟浩然要去的时节又是景致颇为艳丽的三月。因而诗中不见悲伤,而是流露出诗人的羡慕和喜悦之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看着孟浩然的船帆孤影渐渐驶远,最后终于消失在天边,诗人眼中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滔滔江水。这两句是李白送别孟浩然时眼前所见的实景,表现出李白的惜别之情,犹如长江之水、滔滔不尽。
李、孟二位诗人生性豁达洒脱,这首诗尽管题为送别,但只见豪情却毫无哀戚,意境悠远,令人回味。本诗通过“辞”“下”“尽”“流”四个词将送别的不同时间串联在了一起,尤宜细细品味。
早发①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②。
【注释】
①发:出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②万重山:形容山非常多。
【名家点评】
读者为之骇极,作者殊不经意,出之似不着一点气力。阮亭推为三唐压卷,信哉!(宋顾乐)
首句着“彩云”两宇,系指白帝城高出彩云之间,有据高顺流而下之意。二句“千里”言路程之远,“一日还”言行舟之快。这两句已将舟行迅速之意写尽。三句转到两岸猿声,和下文万山互相映带。四句写舟行之快,用一“轻”字,又可见水势之急泻。舟行不稍停留,诗笔也一泻直下,毫不泥滞。(喻守真)
【精品导读】
安史之乱时期李白投奔了永王李璘,后因永王谋反,唐肃宗在乾元二年(759)的春天将李白流放到了夜郎。在流放途中,李白行经白帝城闻知天下大赦欣喜若狂,在返回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这首《早发白帝城》。诗中描绘了江山的壮丽、秀美,体现了诗人急切、喜悦的心情。语言清新飘逸,浑然天成。
“朝辞白帝彩云间”点明了出发的时间、地点,“朝辞”表现了诗人急不可待的心情。“彩云间”则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了白帝城的高险,为后文的顺流而下作了铺垫;“千里江陵一日还”意为诗人乘船而下,感觉千里之外的江陵城一日便可到达,充分表现了诗人的急切心情与幸遇大赦后的喜不自胜;“两岸猿声啼不住”,这一句原本要描写两岸景色,但因江水的速度太快,诗人的心情太过急迫,他来不及仔细观察两岸的景色,只有那声声的猿啼在耳边响个不停;“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极言行舟之快,一转眼一切景色都已经消失。“轻”字点明诗人所乘坐的船能够快速行进的原因,同时还暗示诗人轻松的心情以及渴望尽快返回江陵而轻装上阵的状态。
全诗即景抒情,语调悠扬轻快,抒发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情,是李白的传世名篇之一。
清平调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①山头见,会向瑶台②月下逢。
一枝红艳③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④。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⑤。
名花倾国⑥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⑦春风无限恨,沉香亭⑧北倚栏杆。
【注释】
①群玉:仙山名,西王母居处,《山海经》中的玉山。②会向:当向。瑶台:王嘉《拾遗记》中提到的群仙居所,在昆仑山第九层,以五色玉为台基。③红艳:红牡丹,兼比杨妃。④云雨句:言楚襄王与巫山神女梦会事属虚妄,以反衬玄宗杨妃之欢爱。⑤可怜:可叹;倚新妆:凭新妆才可媲美杨妃。⑥名花:指牡丹;倾国:指杨妃。⑦解释:动补结构。解,懂得;释,消释。⑧沉香亭:在兴庆宫龙池东,为玄宗杨妃赏花处。
【名家点评】
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目前的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沈熙乾)
【精品导读】
《清平调》三首是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之时,奉玄宗命为杨贵妃所作。相传,一次唐玄宗和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玩赏片刻,唐玄宗传令李白进宫填词助兴。不料李白喝得酩酊大醉,到沉香亭的时候酒还没醒,听说玄宗之意,满心欢喜,故意要求高力士给他脱靴,杨国忠给研磨,杨贵妃捧墨。然后才挥毫泼墨,写就了《清平调》三首。
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若非”“会向”两词看似不经意,但是却表明了除了玉山、瑶台上的仙女之外,世间已经没有人可以和杨贵妃的美貌相提并论了,使杨贵妃之美有空灵如仙之感。
第二首运用典故,以牡丹带露比贵妃得宠。在此,李白不惜贬低神女和飞燕以表达对贵妃的赞美,把杨贵妃之美写到了极致。
第三首回归现实,总承一二两首。这首诗沿用了前两首诗中的意象,将牡丹、杨贵妃和君王的形象融合在一起。“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两句描绘了一幅非常温馨的画面:在沉香亭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相互偎依着赏花,在他们的心中有着无限的幸福和喜悦。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名家点评】
第三句的修辞很讲究,不说听了一支折柳曲,而说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折柳几乎就是离别的同义语。(袁行霈)
忽然闻笛,不知吹自谁家。因是夜闻,声在暗中飞也。笛声以风声而吹散,风声以笛声而远扬,于是洛春夜遍闻风声,即遍闻笛声矣。折柳所以赠别,而笛调中有《折杨柳》一曲。闻折柳而伤别,故情切乎故园。本是自我起情,却说闻者“何人不起”,岂人人有别情乎?只为“散入春风”,满城听得耳。(王尧衢)
【精品导读】
开元二十三年(735)春,李白客居东都洛阳,夜晚忽闻笛曲《折杨柳》,感而作此诗。诗中并未对吹笛人做过多的描写,单从“闻”字入手,描写诗人听到笛声之后的感受,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言辞恳切,感人至深。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以问句起笔。在春风宜人的夜晚,不知何处传来的笛声,随着东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谁家”和“暗飞声”指笛声不知由来,表现了诗人听到笛声时的精神状态。“暗”字突出笛声断断续续,隐隐约约。正是这种在这寂静的夜中断断续续的笛声才更容易引人遐想,符合全诗思乡的意境。
“满洛城”三字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渲染笛声的影响力与穿透力,将诗境带入了一个更大的空间。“散”字表明声音是均匀地遍布在城中的,“满”是表明了笛声无处不在,这两个字前后对应,给人一种笛声余音渺渺之感。
经过前两句的铺排、蓄势,后两句的抒情紧扣本诗的主题。“此夜曲中闻折柳”指出了诗人所听到的笛曲名,它正是述说离愁别绪的《折杨柳》。它为全诗主旨所在,点破诗题。
《折杨柳》是用于抒发离别之情的代表作。当诗人发现打动他的曲子正是《折杨柳》时,他的思乡之情就变得更加浓烈了。“此夜”道出了诗人听到笛声的时间,夜深人静时正是人们最容易感到孤单,最多愁善感的时候,也是人们最容易思念家乡的时刻。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直接道出了诗人独自客居异乡的思乡之情,也道出了千千万万游子的心声。
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①,风流②天下闻。
红颜③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①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古时对人的尊称。②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意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③红颜:指青春年少。
【名家点评】
此诗柱意,全在“风流”二字。少弃轩冕,老隐松云,醉月中酒,迷花不仕,都是诗人风流本色。太白此诗,推崇浩然备至。读去虽全是爱慕之意,而弦外之音,未免惜其不遇。颈联中“中圣”本可作“中酒”,但因“酒”字与上文“醉”字相叠,又太浅露,又不能对下联“君”字,故特用一僻典,就觉字面对得很工整。这是诗人狡狯之处,读者可悟炼字运典之妙。(喻守真)
【精品导读】
李白曾于开元二十七年(739)往襄阳探视孟浩然,诗当作于此时。
李白对孟浩然的人品、诗歌和风采十分仰慕,这一首《赠孟浩然》中就毫不保留地表达了对孟的倾慕和赞美。
诗中,“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提纲挈领,点明全诗的主题。“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勾勒了一幅风流名士的隐居图,刻画了孟浩然儒雅的名士形象,说明了诗人喜爱孟浩然的具体原因。“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直抒胸臆,将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进一步升华。诗人将孟浩然比喻成了“高山”。前句语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安可仰”意在赞美孟浩然这座高山高大巍峨,自己只能仰望,将对孟浩然的仰慕之情形象化,足见崇敬与追慕向学之意。此二句诗既抒情又写景,情景交融,率真自然。诗风飘逸自然,古朴简练,意境悠远,极具艺术表现力。
渡荆门①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②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③。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注释】
①荆门:荆门山,今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地形险要,战国时期为巴蜀与故楚的分界处。②楚国:今湖南、湖北一带,古代属于楚国。③海楼:海市蜃楼,形容江上云霞美景。
【名家点评】
太白之情多景中生出,此作其尤者也。(应时)
太白天才超绝,用笔若风樯阵马,一片神行。……此诗首二句言送客之地,中二联写荆门空阔之景。惟收句见送别本意,图穷匕首见,一语到题。(俞陛云)
【精品导读】
本诗为开元十四年(726),李白经三峡出蜀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