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约726~786),字文房,河间(今属河北省)人。唐朝著名诗人,工于五言,擅长五律,自称“五言长城”。其作品简练清秀,又蕴含深意,五律诗尤为著名,七律诗也不乏佳句。不过,他的部分作品因内容过于单薄,境界不够开阔,字词略显雷同而为人诟病。作品主要集录于《刘随州诗集》,《全唐诗》中录其诗歌五卷。
逢雪宿芙蓉山①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②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
①芙蓉山:地名,在今江苏常州。②白屋:贫家的住所,房顶用白茅覆盖。
【名家点评】
细淡而不显焕,当缓缓味之。(方回)
语清调古,含无限凄楚。(周敬)
【精品导读】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能代表刘长卿在五言诗方面的艺术特色和成就。诗人用词炼句自然质朴,毫无人工雕琢的痕迹。
首句“日暮苍山远”只五字便把暮色苍茫、山高路远的情状描画地极为形象。“远”字既点明旅途之艰辛,又反映出诗人急于投宿、迫切无依的焦虑感。画面渐渐拉近,天寒地冻时,漫天风雪里,一户山里人家出现在诗人的视野里。
房屋简陋,只用白茅作覆盖屋顶。本已是贫家简陋的房屋,加之风雪袭击,更显凄凉。从远山到近屋,一、二两句层次鲜明。同时,“天寒”二字不仅承接上文对日暮之景的描述,同时也为下文风雪夜宿作了充分的铺垫。
此时,诗人已经来到了茅屋跟前,紧闭的柴门之后传来一声声狗吠。“柴门”“犬吠”都能显示出山里人家的特点。诗人所“闻”不仅仅是犬吠,我们还能想象到当时大概还有风雪的簌簌声,诗人的叩门声、呼唤声,主人的应答声、脚步声,主客的互相问询声,还有柴门轻启的嘎吱声……生动的场景宛如在眼前。
从冰天雪地的室外进入暖意融融的屋内,诗人没有再详细刻画后续情景,只用“风雪夜归人”作为全诗收尾,刻意留白,让人有意犹未尽之感。
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①钟声晚。
荷②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
①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②荷(hè):背着。
【名家点评】
刘长卿诗,能以苍秀接盛唐之绪,亦不免以新隽开中冕之风。其命意造句,似欲揽少陵、摩诘二家之长而兼有之,而各有不相及不相似处,其所以相似不相及,乃所以独成其文房也。(贺贻孙)
【精品导读】
本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代表作,诗中写暮色渐浓时分,灵澈上人要返回竹林寺,诗人与其作别的场景。
杳杳的钟声从远处的寺庙传来,厚重而平和,回荡在山林里,似乎在催促灵澈赶紧上路。“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此景并非实写,而是诗人所想。他们与竹林寺相距甚远,既不可能看到被幽深的竹海掩映的寺庙,也不可能听到寺庙里的暮鼓晨钟。“苍苍”“杳杳”两组叠字营造出幽远、缥缈的感觉,既符合竹林寺这座佛门圣地的氛围,又引人遐思。
“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由想象转为写实。头戴斗笠的僧人迎着落日的余晖,渐渐隐入暮色里。但是,诗人还伫立在两人挥手作别的地方,望着朋友所去的方向,依依不舍之情跃然纸上。句尾的“独”字运用甚妙,灵澈在暮色里独自归寺,诗人在夕阳下独自伫立,两人在形貌上都是孤独的,但偏偏内心都能感受到来自对方的朋友般的慰藉,景与情之间映衬鲜明,令人回味。
弹琴
泠泠①七弦上,静听松风②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注释】
①泠(líng)泠:清凉、凄清的样子。此处指清越动听的琴声。②松风:琴曲中有《风入松》的调名。这里又以风入松林暗示琴声凄凉。
【名家点评】
天宝以还,钱起、刘长卿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咏之多,自得之妙,或有过焉。(高棅)
语不须多,不须深。(顾璘)
【精品导读】
成语“古调不弹”现在常被用来形容过时的东西不再受人欢迎,渐渐被人忽略。这个成语就出自刘长卿这一首《弹琴》。诗人的本意是要借古人高雅的音乐不再受今人喜爱这一事实,表达他对世事流转、人心善变的不满,含有知音难寻、怀才不遇的无奈和落寞之感。
前两句重在描写音乐带给人的感受。“泠泠七弦上”,琴声时而清越,如流水一样从七弦琴上汩汩流下,这是形容乐声之婉转;“静听松风寒”,琴声时而凄清,如疾劲的寒风闯入茂密的松林,这是形容乐声之肃穆。琴是传统乐器的一种,有七条琴弦,因此又被称为“七弦”,根根琴弦相互配合,在乐师的抚弄下,如流水激石,又似疾风入松,给人以美的享受。
后两句以议论表达诗人的情感。“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所谓“古调”,指的是始于汉魏的以琴、瑟等乐器为主的南方清乐。隋唐时期,这种传统音乐逐渐被人冷落,从西域传来的琵琶等乐器成为人们的新宠。一时之间,华丽而欢乐的“燕乐”盛行,人们沉溺于世俗的欢愉,很少再去体会肃穆庄重但富有美感的古乐。诗人借古调被冷落的现实,表达了自己清高自持的志趣,又蕴含无人应和、孤芳自赏的尴尬。
送上人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名家点评】
貌古而唐,以有做作在。(陆时雍)
【精品导读】
这是一首送别诗。上人,是对僧人的敬称。诗里所说的上人,就是指灵澈上人。
第一句,诗人将上人与野鹤作比,表现出了上人的超凡脱俗。第二句属风趣之谈,“岂向人间住”,是说像上人这样不同凡俗的人,怎么能在人间居住呢?第三、四句写上人要去沃洲山,这是世人都知道的地方,并非是仙界。所以规劝上人,人间也处处都有仙山福地,何必非要去沃洲山归隐呢,这样做不是多此一举吗?这两句诗,诗人巧妙地将仙界与人间对立起来,并非是因为它们自身存在矛盾,而是因为诗人不舍友人,不希望上人去那么远的地方,所以字里行间无一不流露出想要挽留的情意。全诗在诙谐中说理,言浅意深,言淡情浓,堪称一绝。
新年作
乡心①新岁切,天畔独潸然②。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③,从今又几年?
【注释】
①乡心:思乡之心。②潸然:流泪的样子。③长沙傅:西汉贾谊为洛阳才子,汉文帝时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多所建树,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长沙傅。
【名家点评】
句句从“切”字说出,便觉沉著,五、六以“同”、“共”二字形容出“独”字来,甚妙。(顾安)
三四乃初唐之晚唐,似从薛道衡《人日思归》诗化出。三、四二句,渐以心思相胜,非复从前堆垛之习矣。妙于巧密而浑成,故为大雅。(纪昀)
【精品导读】
这首诗是诗人受冤被贬到潘州时的新年抒怀之作。诗人原本在富饶的苏州,突然蒙冤被贬至荒凉偏僻的潘州,心中郁闷可想而知。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起笔交代新年。王维有诗曰“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年关上,别人都是举家团聚的日子,诗人却与亲人们相隔千里,不能团圆,这无疑加重了诗人的思乡之心。情到深处,更感悲切。“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两句诗中,“老至”承接“独潸然”,“春归”承接“新岁切”,写新年伊始,天下共庆,可是诗人仍滞留炎南天畔,升迁无望,抒发了诗人的愤慨。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二句写新年并没有给诗人带来好心情,反而让他倍感惆怅。远望,江柳岸也没有让诗人感到新意和生机,反而让他的心头蒙上了一层愁雾。于是在失落、抑郁的情绪中,诗人感慨:“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诗人以贾谊自况,表达了自己被贬谪之后的愤慨。
余干旅舍
摇落①暮天迥②,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释】
①摇落:零落。②迥(jiǒng):远。
【名家点评】
咏客邸秋夜萧索、孤寂情景,极凄极韵。(周珽)
清忧中神骨苍苍。(邢昉)
【精品导读】
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刘长卿坠入仕途中的第一个低谷。据唐人高仲武在《中兴间气集》中的记载,刘长卿“刚而犯上,而遭迁谪”。当时刘长卿暂摄海盐(今浙江海盐)令,遭人陷害而身陷囹圄,被贬为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县尉,直到三年后才得以北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