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刘十九①
绿蚁新醅酒②,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③,能饮一杯无④?
【注释】
①刘十九:刘十九刘禹锡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问刘十九》是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天晚欲雪,思念旧人”时所作。也有人误认为此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但诗人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不可能邀约洛阳故旧对饮。②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③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④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吗”。
【名家点评】
用土语不见俗,乃是点铁成金手段。(章燮)
诗写得很有诱惑力。对于刘十九来说,除了那泥炉、新酒和天气之外,白居易的那种深情,那种渴望把酒共饮所表现出的友谊,当是更令人神往和心醉的。生活在这里显示了除物质的因素外,还包含着动人的精神因素。(余恕诚)
【精品导读】
这是一首简短的小诗,描写诗人在一个风雪飘飞的傍晚邀请朋友来喝酒,共叙衷肠的情景。
自古以来,人们总是将美酒和知己联系在一起,无论是“举杯邀明月”,还是“与子共醉壶中春”,都要有朋友做伴,有人共饮的美酒才能散发出更深的幽香,哪怕是满腹的愁绪,难解的孤寂,在“美酒在手君在侧”的慰藉中,也都能化为乌有。
因此,古人相对饮酒时,气氛一般都比较豁达轻松,好过对月独酌。白居易的诗,难以找到一丝的惆怅,字里行间散发的都是对朋友的思念和热情的邀约。经过气氛的渲染,屋外将至的寒雪,更加反衬出屋内的暖意,可以想象,在漆黑寒冷的雪夜,一间小屋,散发着柔柔的光华,在黑暗中给人欣慰。
白居易对朋友的情意,通过短短二十个字表达得十分热切、诚挚,体现了朋友间诚恳亲密的关系。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①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②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①离离:形容草原的莽莽之态。②王孙:贵族。这里借指被送的友人。
【名家点评】
不必定有深意,一种宽然有余的气象,便不同啾啾细声,此大小家之别。(屈复)
不过这两句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确是佳句,好在它是一副对仗极其工稳的流水对。既刻画了原头春草顽强的生机,又可以用作各种比喻。这是有高度比兴意义的诗句。(施蛰存)
【精品导读】
白居易作此诗时,年仅十六岁。诗是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的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诗歌前半部分并未点明送别事,只在最后一句点出“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可见言草的部分实则为抒情作铺垫,借景抒情,以草示人,用枯荣交替的野草暗示自己和友人之间的聚散。
第一、二句起笔“赋草”,紧扣“原上草”三字,在一片辽阔的原野上,满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野草。看着一望无际的草原,诗人想到了自然的枯荣更替规律,也为诗歌“离别、人世无常”的主题作了铺垫。第三、四句写不管烈火如何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漫天碧草。野草生生不息,生命力顽强的形象跃然纸上。五、六两句描写出春草的茂盛、古原的辽阔及春日的天朗气清。诗人用“侵”“接”二字刻画春草蔓延、绿野广阔的景象,简明又传神。最后两句,方见“送别”主题。借春草繁盛抒发离别之情的传统早已有之,《楚辞·招隐士》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白居易在前面极力描绘春草之繁盛,而结句“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将友人之间惜别之情化为触手可及的萋草形象,意象运用极其自然。
整首诗一气呵成、不琢雕饰,情真意切、以物言情,大气磅礴,令人深思。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
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①,辞根散作九秋蓬②。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注释】
①千里雁:《礼》中有云:“兄之齿雁行。”这里用整齐飞翔的大雁比喻兄弟姊妹。②蓬:一种草,大概有一尺多高,叶子的形状很像柳叶,开白色小花。一到秋天就会被秋风连根拔起,随风而逝。
【名家点评】
五、六佳,雁行本兄弟事,用得自然,“辞根”“九秋”皆沉着。(胡以梅)
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香山用常得奇,此境良非易到。(刘熙载)
【精品导读】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799)春天,白居易上京应试,目睹河南经乱以及常年干旱而造成的人民生活的惨状,悲从心来,提笔直叙流离之苦,写下了此诗。前四句直写“时难年荒”中的凄苦。战乱频发,诗人家中祖业在战火中荡然无存,田园也因战事寥落荒芜。兄弟姐妹流离失散。这四句诗还原了诗作的创作情境,奠定了诗作的情感基调。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二句,诗人的感情进一步深化。手足离散,就如同分飞的孤雁;人背井离乡,正如秋季的无根蓬草。诗人用“孤雁”“飞蓬”比喻手足离散与流离失所的生活状态,自然贴切。这两句强调了乱世凄惨,将兄弟离散、家业凋零的流离之苦表现得沉痛深刻,淋漓尽致。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两句化用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在这静如止水的月光中,诗人联想到无数人正承受着战乱之苦,别离之痛。分散各地的兄弟姊妹,如果此时看了这轮明月,也应同有“月是故乡明”之叹。同享一轮明月却相隔千里,这种生命的无奈又如何使人不垂泪。
宫词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①。
红颜②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③坐到明。
【注释】
①按歌声:击节而歌之声。②红颜:此指宫女。③熏笼:覆罩香炉的竹笼。香炉用来熏衣被,为宫中用物。
【名家点评】
章法变化,条理井然。(薛雪)
首句写垂泪不寐,何等寂寞。次句写前殿歌声,又何等热闹,同是夜深,而一静一喧,判若天渊,哪得不哭。三句直接说出正意,怨之至矣。四句仍以“坐到明”和“梦不成”相呼应。斜倚熏笼,所以取暖,又和“夜深”有关。(喻守真)
【精品导读】
首句中,诗人给女子一个特写镜头:泪湿罗巾。日日盼望皇帝临幸,却天天希望落空,以泪洗面。无奈之下只得入梦,盼在梦中得到慰藉,可惜她愁绪难平,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次句说宫女听到从远处传来的阵阵笙歌笑语,君主此刻正和别人在一处把酒言欢。以他处之欢反衬此处的愁,宫中未获宠幸的女子的哀怨、孤苦形象呼之欲出。
第三句,诗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揣摩宫人的心思:明明是青春正好的年纪,却不入君眼。宫女遭此冷落,心有不甘。“未老”和“先断”营造了一种突兀的时间断层,也从侧面烘托出宫女心中强烈的心理落差和诗人的感慨同情。
宫女听着远处笙歌,在黯然神伤,将心事和韶华都付与空荡的宫闱。她难以入眠,无奈披衣坐起,靠着熏笼枯坐直至天明。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白描了失意宫女的心情,语言简洁明快,情思沉郁,满载着他对宫女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