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孟郊早年家境贫寒,生活困窘,且屡试不第,直到四十六岁时才得中进士,五十岁被任命为溧阳尉。
孟郊擅写古诗,五百多首存诗中以五言古诗最多。孟郊诗题材多样,有表达关心人民疾苦的,有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也有表现骨肉亲情或描画自然山水的。孟郊的诗作或明白淡素,工于白描,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他以苦吟著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是苦吟诗人的代表。其作品被集录于《孟东野诗集》。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名家点评】
全是托兴,终之悠然。不言之感,复非睍睆寒泉之比。千古之下,犹不忘淡,诗之尤不朽者。(刘辰翁)
前四句是直叙母爱。末二句以寸草不能报答春光照临的恩,比喻做儿子的报不尽母恩。也是诗中的比体,并且故作问句,使读的人自己去体会,尤其得神。(喻守真)
【精品导读】
这首诗是孟郊最有名的代表作,诗作极朴素自然,通过描写母亲临行前为游子缝衣的场景,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传达出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虽然只有六句三十字,但所表现出的感情却极具感染力。
前两句将“线”和“衣”这两件常见的物品与“慈母”和“游子”紧紧地联系了起来,用细致入微而饱含深情的笔墨描写了母亲手拿针线为将要出门的游子缝制衣服的场景,表达出了母子相依的骨肉亲情。
三四两句,诗人揭示了母亲为游子缝补衣服这一举动中蕴含着的深情,母亲在缝补时用的不仅仅是线,还有灌注于其中的爱。游子衣服上那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融入了母亲的缕缕情思,有关爱,有担忧,也有对孩子早日回家的期待。
最后两句,诗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将母亲的爱比作春晖,将要出门的游子比喻为刚刚长出地面的草,句子的意思是,谁能说萱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诗句通过借写萱草的孝心根本就无法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来直抒胸臆,讴歌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表现出对母亲发自肺腑的爱和尊敬。
列女操①
梧桐②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③。
【注释】
①列女操:是乐府中《琴曲歌辞》。列女,即烈女。操:琴曲中的一种体裁。②梧桐:树名。据传,梧为雄树,桐为雌树,梧桐树即为雌雄共生,同长同老。③古井水:井水没有波澜,以此比喻烈女的忠贞,其心性不为外物所动。
【名家点评】
语无委曲,直以确为妙。乐府亦有确而妙者,不当在委曲也,顾情致何如耳?委是“庶人不乐宋王”之类是也。(钟惺)
写下贞心,下语崭绝。(沈德潜)
【精品导读】
在封建社会,女子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如果死了,女子必须为之守节。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女子对亡夫许下这样的誓言:“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雄梧雌桐相守终老,鸳鸯成双至死相随。贞洁妇女贵在为丈夫舍生殉节。我对天发誓,像那不起波澜的古井水,永远忠贞不渝。
《列女操》中女子执着而言:梧桐、鸳鸯都是同生共长,生死相随的。虽然我们没能共赴阴间,但我们也绝不忘昔日情意。你走后,我的心就如同那幽深的古井水,再不会为谁起一丝的波澜。可见女子之忠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