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之时,友人即将启程,天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街上小雨润如酥,尘土被雨水浸得湿润润。雨下得恰到好处,在刚刚好的时候,便像个听话的孩子一般停了。此时,路面既无灰尘,亦不泥泞。大抵雨也有情,在友人将要走的时候,特意为他铺展了一条轻尘不扬的小路。
客舍延伸至不见尽头的驿道,驿道两旁的柳树因朝雨的洒洗而显得青翠欲滴。兴许,分别亦需要清新氛围的衬托,唯有如此才不至于湿了眼眶,脏了衣袖。诗人与友人并未折柳送别,只是静静望着随风招摇的柳枝。
在宴席上,诗人没有发出寒时加衣之类的嘱托,只是频频举起酒杯,深情望着友人。离别在即,诗人最后一次举起酒杯: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后,身边便无朋友相伴。诗歌自此戛然而止,读者并不知晓,这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浊酒,诗人喝下后,是否喝出了两行清泪;是否因这酒,让友人稍稍停留了片刻。
是啊,前路漫漫,一人前行注定要备尝艰辛与寂寞。但若有温暖如绕指柔的情谊相随,孤寂又何妨。送别之时,并非黯然销魂泪流满面才算恋恋不舍。一句祝福,一句感谢,胜过万语千言。
秋夜曲①
桂魄②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慇懃③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注释】
①秋夜曲:乐府杂曲歌辞。②桂魄:指秋月。传闻中月亮上有桂树,所以古人常常以“桂”指代月亮。③慇懃:此处指十分投入。
【名家点评】
广律《秋夜曲》二首,皆闺情正调,雅而不纤。(唐汝询)
以“心怯空房”四竽,生出无方恨思。否则谁不畏寒,乃能深夜衣薄罗而耽彼银筝也。(周珽)
【精品导读】
这是一首闺怨诗,写初秋月夜少妇独守空房,思念丈夫的怨情。开篇写秋夜中,月亮从东方升起,秋露初生。女主人公穿着轻软细薄的罗衣,已经显得太单薄了,可是她却懒得入室更换秋衣。“初”“已”“未”三字,表现出了时间的层次关系,表明女主人公是因为秋凉需要更衣而思念远方的丈夫。第三句用一个“久”字,表明夜已经深了,此时正可以回到闺房好好地睡上一觉。可是她却没有去休息,而是殷勤弄琴,究竟所为何事呢?第四句中答以“心怯空房不忍归”,全诗语气委婉,情感细腻。
归嵩山①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②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③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
①嵩山:五岳之一的“中岳”,在今河南登封县北。②暮禽:晚归的鸟。③迢递:形容山高远的样子。
【名家点评】
造语已近自然。(顾云)
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沈德潜)
【精品导读】
王维擅长写景和写情,这首诗通过景色描写创造了恬静闲适的隐逸境界。悠闲的马车缓缓前行,向外望去绵延的草木丛环绕着清清的河流,首联紧扣题中的“归”字,写乘坐马车向归隐之处出发之时所见到的情景,表现出悠闲安适的心态。车马没有“闲闲”的感觉,只是诗人决意归隐,想到可以离开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中顿觉轻松悠闲。
颔联化用了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欲效仿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决心。清川之水缓缓流淌,黄昏的鸟儿向森林飞去。归隐的决心如流水一去不回,在仕途官场,心已经像飞倦了的鸟儿一样疲惫,如今也该像倦鸟知返一样归隐山林了。这一联在表达归隐之心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厌倦和对仕途不得意隐隐不平的心情。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荒城、古渡、落日、秋山共同构成了一个萧瑟凄清的意境,诗人描绘了一幅暗淡凄凉的秋景图,渲染了凄楚的心情。
最后一联,诗人通过渲染所见之景表现了心情的变化。出发时想到即将离开复杂的官场心情惬意闲适;看到清清流水一去不返,倦鸟归林,归隐之心越发坚决;暮色秋景一派萧条,心中隐隐感到凄凉不平;到达嵩山脚下,看到高远的山峰,想到归隐在如此高远、与世隔绝的山林中,从此闭门谢客再也不问世事。至此,诗人的心态归于平静淡泊。
山居秋暝①
空山新雨②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③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④春芳歇⑤,王孙自可留。
【注释】
①暝:日落,指夜晚。②新雨:刚刚下过雨。③竹喧:竹林中的笑语喧哗。④随意:任凭。⑤春芳歇:春天的花凋谢了。歇,消散、凋谢。
【名家点评】
此诗着眼在“秋暝”二字,除明点秋字外,又用“春芳”陪衬。其余如“晚来”、“明月”、“归”、“下”诸字,都是写“暝”字的。(喻守真)
“随意春芳歇”,这“随意”二字向来无人注解,大家都忽略了。其实这个语词的意义和现代用法不同。它是唐宋人的口语,相等于现代口语的“尽管”。(施蛰存)
【精品导读】
这首诗是诗人在归隐辋川别墅时所写的,诗歌描写了秋日傍晚雨后山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表现出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
首联点题,此后两句描写雨后山村的自然美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灵动和蓬勃朝气,同时也创造出如水月镜花般纯美的诗境。
五、六句则由景写到了人,巧妙地将自然之美和村民们的生活美交融在了一起,表现了村民勤劳淳朴的性格。在描写“浣女”和“渔夫”的活动画面时,诗人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同时也以人物的活动反衬了乡间的宁静,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在诗歌的最后两句中,诗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说虽然春光已逝,但秋景更佳,自己愿意留下来尽情欣赏,由此表现出诗人高洁的品质和对归隐生活的喜爱。
全诗运笔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无论在韵律上,还是意境上,都是山水诗中的上品。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名家点评】
读此诗,非但可见章法之奇,亦可见用字之妙。试统计“云锋”、“古木”、“深山”、“危石”、“青松”、“空潭”等词,哪一个不古拙而合于寺院的身份。读了觉得毫无一些烟火气。可见就题选字,也是做诗应该注意的事。(喻守真)
此诗写赴寺道中山景,在题前盘绕。先言行云峰数里,尚未到寺。三四句言此数里中,古木突道,寂无人迹,唯闻钟声出林霭间,而不知闻根在何处,有天际清都之想。……五句言山泉遇危石阻之,乃吞吐盘薄而下,以“咽”字状之。六句言烈日当空,而万松浓荫,但觉淸凉,以“冷”字状之。非特善写物状,兼写山中闻见,清绝尘寰。末句归到山寺,言龙归潭静,见禅理髙深也。(俞陛云)
【精品导读】
在盛唐诗坛上,王维素有“诗佛”之称。他才艺超群,精通音律,既是诗人、画家,又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这首诗写诗人寻访、游览香积寺,描绘了一座幽静古老的山中寺院。
首联开篇扣题,诗人置身云雾缭绕的高山中寻访古寺。“不知”二字,说明他是初次造访,也透露出诗人的随意、洒脱。
颔联通过描写无人行走的小径,不知何处的钟鸣,衬托出古寺的荒僻杳远、静谧清雅。
颈联两句,诗人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山林中的清冷、静谧。这两句写山林景色的“静”和“幽”全非直接刻画林中的寂静无声,而是用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侧面衬托深山丛林的僻静,这是王维写景状物的一个突出手法。
尾联写天色渐黑,诗人来到了香积寺前的水潭,看着澄清见底的潭水,想起了一个佛家典故:西方一水潭中曾有毒龙害人。佛门高僧制服毒龙,使他永不伤人。在这里,“毒龙”可以理解为人的欲望。“安禅”为佛家术语,意为安静打坐。“安禅制毒龙”意为安禅入定,才能克服心中的妄念,领悟高深的禅理,到达内心清净的体道境界,这也正是诗人寻访古寺所体会到的境界。
终南山
太乙①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②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释】
①太乙:是终南山的别称。②分野:古时的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这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会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名家点评】
结语亦以形其阔大,妙在脱卸,勿但作诗中画观也。此正是“画中有诗”。(王夫之)
“近天都”,言其高,“到海隅”,言其远,“分野”二句,言其大。四十字中,无所不包,手笔不在杜陵之下。(沈德潜)
【精品导读】
《终南山》是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终南山由甘肃天水向东绵延八百里,气势高拔、清灵俊秀,深受历代文人骚客的青睐。王维以其传神之笔将终南山的雄壮与缥缈描绘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层次分明,轻快明朗。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写远远望去,终南山巍峨高大,连海接天。“近天都”“到海隅”皆为夸张手法;“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诗人身在终南山中,前方一片白云弥漫,一切都笼罩于茫茫“白云”蒙蒙“青霭”之中。正是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切地想要进一步“入看”;“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着眼于终南山的各个分峰。诗人立足“中峰”,纵目四望之状依稀可见。“变”字形容终南山峰峦林立,姿态万千;“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抛开景物描写,转而写事。终南山景致优美,令人流连忘返。诗人想找借宿之处,于是便隔着深涧向对岸的樵夫询问。这里的“水”实际是深沟大涧,“隔水”二字也点出了作者“远望”的位置。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①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释】
①巴:古国名,故都在今四川重庆。
【名家点评】
好讼之俗宜先威明,不当倚文翁之教授。此见古人投赠有主意,不若今人竞作套语。(唐云)
寻常景,写不出。钱湘灵;三联不是眼前语,他人何以道不出?查慎行:字字桃选。纪昀:起四句高调摩云,结二句不可解。(冯班)
【精品导读】
这首赠别诗的特点在于重勉励、轻惜别之情。题中的梓州在今四川地区。诗中处处关切梓州风貌、人事,洋溢着开朗积极的情绪,格调别致,当属送别佳作。
首联诗人写出蜀地特有的山林地貌特征,气势雄伟,振奋人心。颔联接着从细处落笔,描绘了一幅山中奇景,烘托出山势奇伟秀美,巧夺天工。正如清人王士祯在《古夫于亭杂录》中所言:“兴来神来,天然入妙,不可凑泊。”尤其首联兼具视觉听觉,宛若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场视听饕餮盛宴,意境阔大,颇具神韵,历来被认为是律诗工于发端的典范。
颈联和尾联写梓州民风和政事。“汉女”“巴人”“橦布”“芋田”,处处体现梓州风貌。唐代的梓州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橦布”是用橦木花织成的布,是梓州特产,当地妇女定时向官府交纳橦布作为赋税。“巴人”也指当地人,四川地区常称巴蜀之地。因梓州盛产芋,故农民又常常为了芋田打官司。颈联所描绘的是当地特色风物,同时赋税、诉讼又与使君的政事相关,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诗人巧用蜀地的治理的历史典故。“文翁”在汉景帝时曾任蜀郡太守,在任期间他兴办学校,推行教育,开化民风。诗人用“先贤”的事迹勉励李使君,希望他勤于政务,重振“文翁”精神,切忌倚仗先功享受清净悠闲,无所作为。
全诗写景极富画面感,意境与结构兼具,气势超拔,自然洒脱。后写与梓州相关的风物、人事、历史,极为切题,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李使君的勉励。
酬张少府
晚年惟①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②通③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
①惟:只是。②穷:失意、归隐。③通:得意、出仕。
【名家点评】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含一篇之脉,此方是起法。三、四虚承,五、六实地,用笔浅深俱到,章法之妙也。(张谦宜)
这是自述志趣的诗,着意在“好静”二字。结句是即景悟情,故作玄解,以不答作答。是问答中别开生面的话。(喻守真)
【精品导读】
从诗题“酬”字上看,本诗应当是张少府先有诗赠与王维,王维再写此诗为酬。少府,唐人称县尉为少府。全诗主要讲述了诗人“好静”的志趣,意在言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