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27500000005

第5章 阅读·思索·写作(4)

可见,不论是大人或小孩,不论在城市或乡村,有许多人因为无知的轻忽制造着无数众生的痛苦以及自己的恶业,大人的习染已深,我执难改,这是无可如何的事,可是,我们应该如何来启发孩子的悲怀,使他们不致因为无知而堕落呢?以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悲怀的失去,我们在乡村的孩子失去了淳朴,日愈鄙俗;城市的孩子则失去同情,日渐奸巧。在茫茫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将要走去哪里呢?”(见《践地唯恐地痛》和《欢乐悲歌》两文)

“纯善的意念是哪里来的呢?纯善的意念是来自心的智慧与慈悲之开启。有许多佛弟子常常发愿说:‘我要为佛教工作。’一位上师曾说这个观念是不够广大的,佛的弟子应该发愿为所有的众生工作,把自己的福德用来与众生的苦难相交换,甚至在呼气时,观想把自己拥有的善根福德随风飘送给众生,在吸气时,观想一切众生的众苦都流入我身,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进入纯善的境地。”(见《纯善》一文)这里领略到的是作家的菩萨胸怀。

通过生动的比喻,林清玄教你怎样看待生命:“我们既没有慧根能彻底地醒觉,但我们也不是完全迷梦的钝根,我们一般人都是介于梦与醒的边缘,都是在半梦半醒之间,就在此时此地的生活里,我们不全是活在泥泞污秽的大地,在某些时刻,我们的心也会飞翔到有晴空丽日、有彩虹朝霞的境界,偶尔我们也会有草地一般柔美、月亮一样光华、星辰一样闪烁的时刻,用一种清明的态度来看待生命。”(见《半梦半醒之间》一文)

“告别了化妆师,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夜黑的地表,有了这样深刻的体悟:这个世界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一定有它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相下工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见《生命的化妆》一文)凡事只做表面功夫,当然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做到笑骂由人,宠辱不惊,追求禅师的境界,他这样告诫我们:

“在实际的人生里也是如此,我们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笑谈、一个动作而心不自安,甚至茶饭不思、睡不安枕;其实,这些眼神、笑谈、动作在很多时候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之所以心为之动乱,只是由于我们在乎。万一双方都在乎,就会造成‘狭路相逢’的局面了。

“可见要做到真心体寂,哀乐不动,不为外境言语流转牵动是多么不易。我们被外境的牵动就有如对着空中撒网,必然是空手而出,空手而回,只是感到人间徒然,空叹人心不古,世态炎凉罢了。禅师以及他们留下的经典,都告诉我们本然的真性如澄水、如明镜、如月亮,我们几时见过大海被责骂而还口,明镜被称赞而欢喜,月亮被歌颂而改变呢?大海若能为人所动,就不会如此辽阔;明镜若能被人刺激,就不会这样干净;月亮若能随人而转,就不会那样温柔遍照了。

“两袖一甩,清风明月;仰天一笑,快意平生;布履一双,山河自在;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这些都是禅师的境界,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如果可以在生活中多留一些自己给自己,不要千丝万缕地被别人牵动,在觉性明朗的那一刻,或也能看见般若之花的开放。”(见《吾心似秋月》一文)

“我时常把进入想象城堡的时间称为‘清凉时间’,有了清凉时间才可以使一个平常人也有非凡的生活智慧,也才能做一个平常而不平凡的人。”惟有这样,才可做一名智者。(见《想象的城堡》一文)

在红尘浊流中,作家让你享受到清欢:“生在这个时代,为何‘清欢’如此难觅?眼要清欢,找不到青山绿水;耳要清欢,找不到宁静和谐;鼻要清欢,找不到干净空气;舌要清欢,找不到蓼茸蒿笋;身要清欢,找不到清凉净土;意要清欢,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欢,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涤自己的心灵,因为在我们拥有愈多的物质世界,我们的清淡的欢愉就日渐失去了。”(见《清欢》一文)

“一个人格境界的确立正是如此,是在有情中打滚、提炼,终至永保明觉,观照世间,那时才知道什么叫做‘蓦然回首’了。

“唯有清明的心,才体验到什么是真实的美。唯有不断的觉悟,才使体验到的美更深刻、广大、雄浑。也唯有无上正觉的人,才能迈向生命的大美、至美、完美。”一个人就应该确定这样的人生走向。(见《走向生命的大美》一文)

对于事物要成为不朽,林清玄深情地说:“在我的手中,莲花谢了,但并不朽坏,这一点使我异常欢喜,也使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心,总有一些事物可以不朽。那焚烧成烟尘的莲瓣也不是朽坏消失,而是飘到不可知的远方。”(见《莲瓣之不朽》一文)

“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经典,其实是在讲心灵的种种尘垢和种种磨洗的方法,它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恢复人的本心里明澈朗照的功能,磨洗成一面镜子,使对人生宇宙的真理能了了分明。”这就是佛教经典的真谛。(见《佛鼓》一文)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越觉得是在读林清玄本人:“因为我深信,一个作家在写字时,他画下的每一道线都有他人格的介入。”(见《柔软心》一文)

“我为了这位女性化妆师的智慧而起立向她致敬,深为我最初对化妆师的观点感到惭愧。

“这也使我想到,‘禅’之一字实非名相,任何众生只要在心灵上保有创意,不断地超越、提升、转化,就是在走向禅的道路,历程上或有不同,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因此,我在心里向那些曾为提升人类文明、艺术、心灵,奉献一生的人顶礼致敬,艾森斯坦是其中之一。”我也向林清玄这位老师送上深深的敬意!(见《生命的化妆》和《心的蒙太奇》两文)

书中,还有许多的佛性禅意值得领悟,还有太多的金玉良言值得品味,还有不少的真知灼见值得铭记。从中,可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心田得到滋润,心理得到平衡,迷梦得到警醒,视野得到拓展,智慧得到增长。读完这本书,就像接受了一次佛法的沐浴,完成了一次人生的修行。

日本茶道的鼻祖绍鸥说:“放茶具的手,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这也正是我放下《心的菩提》的心情,轻轻柔柔,依依不舍。

幽会

我捧读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两册精选集之一的《情的菩提》,依稀是牵着情人的手去幽会,进行亲密无间的交谈:

“我喜欢黄昏的时候,在乡间道路上开车或散步,这时可以把速度放慢,细细品味时空的一些变化,不管是时间或空间,黄昏都是一个令人警醒的节点,在时间上,黄昏预示了一天的消失,白日在黑暗里隐遁,使我们有了被时间推迫而不能自主的悲感;在空间上,黄昏似乎使我们的空间突然缩小,我们的视野再也不能自由放怀了,那种感觉就像电影里的大远景被一下子跳接到特写一般,我们白天不在乎的广大世界,黄昏时成为片段的焦点——我们会看见橙红的落日、涌起的山岚、斑斓的彩霞、墨绿的山线、飘忽的树影,都有如定格一般。”(见《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一文)

“是呀,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日子的黄昏和生命的黄昏,但愿我们到达生命黄昏的时候,依然是彩霞满天。”

“父亲生前最喜欢的兰花有三种,一是报岁兰、一是素心兰、一是羊角兰。他种了不少名贵的兰花,为何独爱这三种兰花呢?记得有一次他对我说:‘有很多兰花很鲜艳很美,可是看久了就俗气;有一些兰花是因为少而名贵,其实没什么特色;像报岁、素心、羊角虽然颜色单纯,算是普通的兰花,可是它朴素,带一点喜气,是兰花里面最亲切的。’”

“父亲的意思仿佛是说:朴素、喜乐、亲切是人生里最可贵的特质。这些特质也是他在人生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色。”

“我对报岁兰的喜爱就是那时种下的。”(见《报岁兰》一文)。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非常欣赏你有一位好父亲,从小就注重培育你朴素、喜乐、亲切的良好品性。”

“我的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无数的平凡人之一,却也是这个世界上无数伟大的母亲之一,她是那样传统,有着强大的韧力与耐力,才能从艰苦的农村生活过来,丝毫不怀怨恨。她们那一代的生活目标非常的单纯,只是顾着丈夫、照护儿女,几乎从没有想过自己的存在,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忧病都是因我们而起,她的快乐也是因我们而起。”(见《飞入芒花》一文)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可是,现实中出现的不少现象却是,只见母怜儿,不见儿怜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走千里儿不愁;长大取得妻,却嫌父母丑;有了直抱的娘,忘了横抱的娘,实在值得为人子女们的反思呀。”

“佛经里告诉我们:‘生为情有’,意思是人因为有情才会投生到这个世界。因此凡是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必然会有许多情缘的纠缠,这些情缘使我们在爱河中载沉载浮,使我们在爱河中沉醉迷惑,如果我们不能在情爱中维持清明的距离,就会在情与爱的推迫之下,或贪恋、或仇恨、或愚痴、或苦痛、或堕落、或无知地过着一生。”(见《黄昏月娘要出来的时候》一文)

“爱是我们活着的理由,而距离产生美感。”

“凡是树,就会努力生长;凡是人,就不会无端堕落。”

“凡是人,就有人的温暖;凡是树,就会有树的风姿。”(见《黄昏菩提》一文)

“男人就是一棵树,要为自己所爱的人遮风挡雨。”

“我们在人生里,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感觉到自己的成长(其实是一种老去),会发现每一个阶段都拥有了不同的朋友,友谊虽不至于散失,聚散却随因缘流转,常常转到我们一回首感到惊心的地步。比较可悲的是,那些特别相知的朋友往往远在天际,泛泛之交却近在眼前,因此,生活里经常令我们陷入一种人生寂寥的境地,‘会者必离’,‘当门相送’,真能令人感受到朋友的可贵,朋友不在身边的时候,感觉到能相与共话的,只有手里的松子,或者只有林中正在落下的松子!”(见《怀君与怀珠》一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要慎重交友,做到亲君子,远小人。”

“我的青年时代,曾经跪下来嗅闻泥土的芳香,因为那芳香而落泪;曾经热烈争辩国族该走的方向,因为那方向而忧心难眠;曾经用生命的热血与抱负写下慷慨悲壮的诗歌,因为那诗歌燃起火把互相传递。曾经,曾经都已是昨日,而昨日是西风中凋零的碧树。”(见《黄昏菩提》一文)

“迎风落泪,见月伤怀。你多愁善感的性情,正展示出生命之柔美。”

“思想如果愿意给一个形象,我愿自己的思想像天鹅一样,天鹅的古名叫鹄,是吉祥的鸟,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那种两翼张开有六尺长的大鸟,它生长于酷寒的北方,能顺着一定的轨迹,越过高山大河到达南方的温暖之地,它既善于飞翔,也善于游泳;它性情温和,而意态优雅;它善知合群,能互相守望;它颜色分明,非白即黑;它能安于环境,不致过分执著……天鹅有许多好的品性,它的耐力、毅力与气质,都是令人倾倒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对情感至死不渝的天鹅,不知道使多少人为之动容。”(见《思想的天鹅》一文)

“让思想飞翔,人生才能翱翔。而一个人要有思想力,更要有行动力。”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了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听见桑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见《家家有明月清风》一文)

“然而,不少人拼命追求物欲的满足,心灵变得越来越枯竭,神经变得越来越麻木,结果是生在福中不知福。”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特质的展现。”(见《家家有明月清风》一文)

“一个精神上富足的人,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但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也填补不了精神上的空虚。”

“我想,怀着同情、怀着悲悯,甚至怀着苦痛、怀着鄙夷来注视那些需要关爱的人,那不是随喜,唯有怀着感恩与菩提,使我们清和柔软,才是真随喜。”(见《四随》一文)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一切众生都应该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

“对于音乐我向来都有着一种神秘的、关于创造力的向往,几乎是可以全盘接受的,像意大利的歌剧、希腊的四弦琴、印度的西塔琴、中国的南胡、欧洲的排箫、乃至乡下的唱大戏、非洲的鼓乐都有令人动容之处。摇滚乐、流行歌、乡村歌谣、黑人灵歌也是这样的。”(见《竖琴与法国号》一文)

同类推荐
  •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藏羚羊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本全面、立体地介绍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散文。作者把他五十多年,特别是最近几年间目睹的可可西里的变化和藏羚羊的命运以及自己的感受用灵动的文字记录了下来,不乏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读性强。阅读此书等于亲历了一回可可西里。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1册)(选题报告1)

    美文是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在纸上跳跃的心灵文字。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美文,不仅能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更能够在精神上获得启迪和昭示。作家以自身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的感悟创作了无数优秀的美文经典,在人类灿烂的文明史上描绘了一幅幅耀眼夺目的篇章,是人类永恒的印迹。
  •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本书选取了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者还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附注了“哲语沉思”,引导您去品味其哲思与意蕴。相信每一篇美文都会叩击您的心灵,让您在阅读之余收获那久违的感动与激励,从此不再寂寞与孤独,从而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找寻那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 微笑,是一条河流

    微笑,是一条河流

    本书是《读者》签约作家韩昌盛的一本散文随笔作品。在本书中作者记叙了在不同的场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及感想。书中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的内容:和自己交谈;我们彼此抵达;万物是一种时间。三部分内容中又包括了许多小故事,它们一一记录着作者不同时间不同场合的感悟。说明微笑,不仅仅面对村庄,面对生命,还有平凡和真诚。
  •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颐和园:宫廷画里的山水

    本书作者以亲身感悟、亲身体验为主线,以优美、诗意的文笔,抒发了自已对颐和园的爱、悟、情,全书文笔优美、飘逸,极富诗意。
热门推荐
  • 创世屠龙录

    创世屠龙录

    苍龙祸世,于混沌而出.........两滴龙血,亿万年后将上演怎样的争斗?“一梦屠龙战”是梦还是现实?“万神皆拜它”中的“它”又指的是谁?混沌的深处是否真封印着苍龙?九彩的荒象究竟是什么?热血少年将荒泣乾坤,于混沌深处为它掘墓.............九天逍遥时,他挎着酒壶,搂着她,抿嘴饮却了壶中烈酒,满意的望着眼前这座为它建造的龙墓,微微点头.....
  • 封天寂

    封天寂

    被天夺去体肉又如何?我不信天!不信神!不尊天!也不尊神!残破之灵又如何?我不畏险!不畏难!不怕魂陨!也不怕殇!长古匆匆,于他不过谈笑间。分裂太古,傲战洪荒,弹指灭寂神古意,九圣定神展乾坤!棋中局,众生子,他也不过而已,纵使魂消身陨,十转换她也不悔!———【湮生棋外血泪涸】【无劫虚度了尘空】【踏裂九天】【唤你入道】【此生不惜】本书书群:465498626,欢迎加群交流!谢谢大家!
  • 都市纵横之草根天王

    都市纵横之草根天王

    已毕业两年的大学生林翰,为了生存租住在省城一片即将被开发的棚户区大杂院,混迹于最底层的百姓大众之中,是一根不折不扣的屁民草根。在一次喝止小孩童们残虐动物的行为之后,偶然地救下了几只奄奄一息的小小猫儿。不料因缘际会,从此一步一步走向成神之路,且看林翰这名拳拳赤子之心的草根,如何扶摇直上傲啸都市;又如何为了正义法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叱咤于诡谲天际之间。
  • 补天谣

    补天谣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从大西洲走出的少年,承女娲之志,采气补天。
  • 美人鸟

    美人鸟

    你可知道骄阳下有个残酷的地方。那里丛林和草地一派惨淡景象,那里狡黠和麻木不仁都听从于法力,那里的民众被争斗折磨得人心惶惶……年轻的落雷法师艾尼诺与好友风暴法师纳比纳斯是图兰特王城最有人样的青年,正直、善良、有同情心、有纯情心。为了医治战争结束后遗留下来的心理创伤,艾尼诺与好友去海底旅行,但迎接他们的是谋划自深海的秘密背叛,噩梦从梦魔的深处爬出来……海岸边的监牢,漆黑的记忆,怒火与复仇……鲛人王子伊莱亚特心中深爱的水族女孩究竟是谁?她为何要离开他?她真的就那么漂亮?虽从一开始就已死去,却时时处处音容宛在,并深深影响着图兰特王城接下来的命运。
  • 亵渎与荣耀

    亵渎与荣耀

    乔治·圣·威尔斯利一个矛盾体,贪婪,好色,厚颜无耻,是他的代名词。但在这些里面还充斥着一些本不该出现在他身上的东西比如,怜悯,机智,和一颗勇敢的心。就这样一个小流氓似的小人物,却在泛大陆最黑暗的时候挺身而出,用他并不宽阔的胸膛迎击黑暗,并以一颗勇敢的心无畏的走在寻找光明的道路上。来!让我们一起走近《亵渎与荣耀》体会小乔治的快乐与伤悲!
  • 活尸危机

    活尸危机

    灾变前的一本看似荒诞可笑的小说意外救了苏易一命,提前知晓了应对末世方法的苏易开始一步步在这活尸遍地的世界中成长起来。
  • 校草殿下的明星丫头

    校草殿下的明星丫头

    两个人刚认识不久,因为一场事故而分开,两年后再相见,物是人非她不记得他,他却一直在寻找她,她再回来,是英国的公主。他与她能够在一起,就像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他们的爱情会像月亮与星星一样分不开。
  • 既然无缘,愿你安好

    既然无缘,愿你安好

    苏悦兮是孤儿,大学期间喜欢上帮助过她、给她安慰、日夜守护她的莫轩泽,但是后来才发现原来他是她同父异母的哥哥。而宫辰亦是宫氏集团总裁,更是万人仰慕的王子,却意外的喜欢上了灰姑娘——苏悦兮。却没想到这一爱便无法自拔!当苏悦兮在偶然中发现原来自己并非是灰姑娘而是公主,并且生父告诉她是宫辰亦的父亲宫祁害死了自己的母亲时!她便暗自毁掉宫家,但是不知道的宫辰亦却还在计划他期待已久的婚礼!而她却只能在婚礼现场说“既然无缘,愿你安好,辰亦,对不起,再见!”
  • 那些人那些生活那些故事

    那些人那些生活那些故事

    转眼即逝,很多故事都会留存在我们心中。用文字表达自己那份最深的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