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衡是一门精彩的领导艺术
平衡是指事物内在和外在的作用力达到均衡时的状态。领导平衡术,是指领导者在认识并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使组织在保持平衡的状态下实现稳定发展的领导艺术。
(1)平衡作为一门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微妙的领悟和在心灵的感应中运用自如,而不是用复杂的模型和公式进行计算就能够确定结果的现代领导方法。
(2)在组织平衡的掌控中,领导者就是组织的行动灵魂和精神领袖,这是对领导者的准确定位。掌控平衡意味着领导者必须承担的责任,领导者必须具有承担这种责任的勇气和信心。
(3)平衡要求领导者具备六方面的基本潜质:明白、远见、激情、择序、识人和用权。只有这样才能出色地运用平衡艺术。因为要求领导者面对各种问题都能够坚持“公平”与“公正”的原则。
(4)对于一个组织而言,失衡是一种常态,而出色的领导者往往是辨别失衡的高手,继而又是解决失衡的高手,解决的关键就在于对平衡技能的艺术化应用。
(5)当面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合作与竞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问题时,领导者必须高度重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的作用,要通过连续不断地调整控制,找到实现平衡的基点。
2.做精通平衡艺术的领导者
对平衡作为一门艺术的把握,首先需要清楚它所蕴涵的内在特点,而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则是应用平衡的艺术所必须具备的先决理念。
首先,平衡是动态的。真正的平衡绝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运动中实现的,静止的平衡只能维持在一个瞬间,而这个所谓的“瞬间”在时间的纬度上实际是趋近于零的。杂技演员在表演转盘子的节目时,只要盘子在运动,演员就可以维持盘子在运动中的平衡,一旦盘子静止,平衡也就不存在了,盘子也就面临着粉身碎骨的命运。学骑自行车也是这个道理,只要你保持不停歇的运动,便可以把自行车的平衡维持到你想要的任何时刻,但如果你想停下不动,则很难把“平衡”保持10秒钟。
其次,平衡是相对的。平衡是事物的内在作用力合力最小时的状态,而不是为零的状态。如同把一个球放到圆底锅里,再把锅平稳地放好,球肯定会停留在最底部。但这个最底部只是相对于圆底锅而言,圆底锅是可以放在任何地方的,所以球的平衡也就是相对于圆底锅所放置的地方而言的。
3.平衡对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一位能够艺术化地实现平衡领导的领导者,除了一般领导者应当具备的普遍特质之外,还应当强调三个方面的基本潜质,它们是自明、远见、激情。
(1)自明。所谓自明,一般是指任何一名领导者都应该特别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都需要扮演好这种角色,明确自己面对这个角色应该承担何种责任。
(2)远见。精于平衡的领导者应当具备“远见”的潜质,必须对未来设定明确的发展方向,既能够用短期的绩效来彰显自己和组织的成就,又能够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带领组织走向光明的未来。
(3)激情。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拥有特别的激情是对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之一。在充斥着动荡和变革的时代,唯有艺术化的平衡方可确保组织在风浪中行动自如,而这种平衡则要求领导者能够真正成为组织的重心,使组织成员能够全身心地聚集在自己周围,形成组织抗击风浪的千斤定力。
4.把握好平衡的度
对于领导者来说,在进行平衡工作的时候,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不妥当的,优秀的领导者需要注意把握好处理问题的质、量、度。
领导者在进行平衡的时候,首先,要认清事情的性质,明白这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只有先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再去平衡,才能够避免把成绩看成问题,把正确看成错误,才能不使事情失衡地更加严重。
其次,还需要掌握平衡的“量”。领导者需要把握为人处事的量,面对员工的成绩做出实际的肯定和奖励,对于员工的缺点做出一定的批评和教育,既不要过多地肯定也不要过多地否定。
最后,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问题,掌握不好,要么物极必反,要么欲速不达。领导者在面对各种失衡问题的时候,尤其需要把握好度。不要对自身以及他人要求太过苛刻;不要对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求下属做得十分完满;也没有必要无论巨细事必躬亲,否则只会花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把事办好。因为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每项工作都做到既十分周全又非常完满是不太可能的。
5.掌握人事平衡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在我的事业中,我不得不说我最好的经营决策是必须挑选人才。拥有一个你完全信任的人,一个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个为你分担忧愁的人,一个具备一系列略微不同的技能而且其行为对你有所裨益的人,是十分重要的。”可见,掌握人事平衡的艺术要学会认识自己的领导格局,分辨领导者职能;要学会选择合适的人员到适当的职位;要学会对组织成员采取管理控制和无为管理相结合的办法;要学会整合个体目标和集体目标。
6.学会人际平衡
作为领导者,个人独立不代表成功,还需追求人际关系圆满。而人际关系的成功是圆满人生的先决条件。成功的人际关系是平衡的人际关系,基础则是自制与自知之明,人际关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本性。用银行储蓄账户,即情感账户来比喻人际关系,那么诚实、信用能够增进情感存款,而威逼、失信等则会降低情感账户余额,甚至透支。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人们有75%~80%的时间用来与人沟通,而许多焦虑、内心不安都源于无效沟通,主要原因就在于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达,却常常疏于倾听或怠于倾听。有效地倾听不仅可以获取广博正确的信息,还有助于情感存款的增加。当领导者修养到能把握自己、享有内心的平静与抵御外力的力量并博采众议时,领导者就掌握了平衡人际关系的艺术,晋升了人际关系的阶梯,从而迈向圆满的人际关系。
7.做好职责范围内的权责平衡
有多高的职务,就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因此,职、权、责一致是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只有职、权、责相统一,真正克服有责无职无权、有职有权无责、有职无权无责、无职无责有权等现象,才能够缔造一个平衡的权力世界。
领导者要想做好职权范围内的权责平衡,首先,必须明确职责范围。明确职责范围,不能仅停留在行政规定上,甚至把文件贴在墙上,而要研究出若干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根据已有的经验,定位、定人、定责、定标、定权。除规定常规决策、指挥、组织、管理等工作的分工外,还要明确可能出现的非常规问题由谁负责处理。
其次,还要平衡职权与职责。当委派职权给下属人员时,必须同时给他委派职责。那么,下属人员的职责就是实施指派给他的责任和同他的职位相符的职能。领导者在分配权力的时候平衡下属的职权与职责很重要,也就是说领导者需要有效地委派和授予下属人员职权,与此同时,必须相应确定对方的职责。领导者应该认识到委派职权的重要,并且在委派职权的时候应该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下属可以完成指定的职责。
领导活动的实践表明,领导者 70%的时间是用在与他人沟通上。沟通是人类社会必需的无所不在的活动。人们相互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与他人合作与联系的需要。任何团队或组织,都是由互相沟通的成员所组成的人际关系网。处于这个网中心的就是领导者。因此,人际沟通应当成为领导干部必须重视的工作。要进行有效的沟通,领导者既要掌握沟通的口才艺术,又要学会善于倾听的艺术,同时要善于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沟通工具,如此,才能消除人际沟通的障碍,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