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6000000008

第8章 枯燥的例会可以挖出宝

——如果你是上进心强的员工,研究例会一定能得到新出路

毕业数年内,会很快迎来众多枯燥乏味的工作内容,比如长期在基层当一名小员工,参与例会等等。

如果你不甘心停留在职场的最基层,这里给你一个经验之谈:跟上领导的管理节奏,在例会中挖机会。

小 提示

如果认真参与例会,就能打开职业前景,这还是很值得关注的。例会都能产生机会,那真让人不得不反思:原来司空见惯的事情里包含着新出路。

例会人人要参与,但是懂得从中挖掘机会和成长的员工就微乎其微。但是也有人很普通,可是他偏偏比别的同事先看懂例会的价值,于是先一步打开职场前景。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 案 例 ※

我的一位学员来作咨询时,这么说:“我也不想当什么官,只要把我的工作做好,拿到我该拿的报酬就行了,不求那么多。”

这个想法看似很合理,其实很没道理。

企业给多少钱,才算是拿到了自己该拿的报酬?

现在很多企业的真实情况是:职位高一级,薪水可能多出四位数。如果企业准备进股市,那高一级的员工拿到的股权要比基层人员多不少,等到了股市上交易,很可能收益上的差别就是五位数以上。

企业这种薪酬差别无疑是告诉每个员工:“看清楚了吧?俺们企业就是这个样: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知道了职场里还有这个潜规则,这位学员很聪明,一点就通,很多人只是看懂了这个道理,但是他领悟了这个道理。

于是,他在工作中细心研究:“我怎么能多升一级?”

很快他就拿到了比同批入职的员工多四位数的收入,那他是怎么做的呢?

他发现部门经理每次开例会,或者做晨会总会提到这个人这个毛病又犯了,那个人那个问题又出现了。

一个灵感立即浮现在心头:“经理怎么老这么讲?不心烦么?”

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就尽可能把别人常出现的问题收集起来,让自己不去犯。

有一天经理来巡视,看他更衣柜门里面贴一张纸,旁边挂着一支笔,他正在上面画横。经理过来一看,上面写了好多个“正”字。

经理问他:“这是做什么呢?你在修行么?没看你信什么教啊?”

他说:“如果我今天没有犯小错误,我就写一个横。”

经理很惊讶:“那你岂不是半年多没犯小错误了?”

这件事肯定引起了经理的反思。不然在车间缺少工锻长时,经理也不会力推他。

他也争气,一上任就组织大家一起学习讨论在工作中犯的小错误是哪些?他也不批评谁,不抱怨谁,只是不停找时间和大家一起反思和总结容易出现的小错误。时间久了,他带的团队生产的成品率最高。

我分析他取得实效的工作方法,其实很简单:让领导少操心的员工一定是领导喜欢提拔的员工。领导提拔这样的员工就等于自己工作更好开展。想想看,哪个领导不想自己管理上心情轻松点?如果自己每天喝喝茶看看报纸就能把团队领导好,那才叫大本事呢。

同样,他带员工也很高明,因为谁也不愿意出小错误,只不过重视不够或者熟练度不够才不小心犯的,于是他的做法就等于抓到了关键点,等大家对常出现的毛病很熟悉了,也就不会再犯低级错误了。

我理解到这些后,心里常感慨:“来自最普通的员工的工作方法因为实效所以高明啊,一点不比管理大师能想到的办法差啊?!——如此,谁敢说普通员工缺少智慧?”

看了上面的例子后,你对升职兴趣浓厚了些吧?不过马上新问题又冒出来了:

基层员工的升职本应该是件小事,公司里的组长、主管、经理什么的能多大官呢?公司外面的市长县长多了去了,哪个不比公司里的干部要大?

可就是那么奇怪,大多数基层员工升个职能难于上青天,有些人工作五年了当不了一个组长,有的人工作十年了升不上主管。

但是也有人不这样。所谓“方向对了,走得再慢也是成绩”。

还记得那天我刚登录网上咨询平台时,我的“职场规律研究群”里正好有人跳出来留言:“要不是金老师的帮助,我现在还在最底层混呢。”

我有点奇怪,就把消息记录打开,看完后才知道这条留言的来由。我和他多交流了几句,回忆起了我当初辅助他的情景。

那是半年多前的一天,他在我的咨询平台上留言,第一个词用得很重:“救急。”他接着写道:“我们部门调来了一个新领导,他来了没一个月就把一个主管和三个组长给撤换了。我担心他是不是要大清洗,那下一个是不是轮到我了?我该怎么做呢?”

我给他做了分析:“新领导上任,通常都会清洗一些原班人马的。我对这种做法是很理解也很赞成的,因为领导必须要有自己顺手的人才能带好团队。”

他立即问:“怎么我们以前的经理没这么干过呢?”

我告诉他:“所有的领导都要这么干,只不过有人快刀斩乱麻,有人温水煮青蛙,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些让领导烦心的、看不惯的,基本上都要下放,除非这个人有比较硬的业绩或者有更大的后台。”

他听了很郁闷:“可是我们的新领导也有点太疯狂了吧?才上任二十来天,能看出啥来?都说路遥知马力,知人难知心,可他这么快就给手下下定论,是不是太不会管理了?我觉得他迟早会把我们部门搞乱,然后他也得夹着尾巴离开。”

我说:“你千万别有这个想法,这个想法即使成立对你也没好处。他走了就代表你的职场更有未来了么?他走了下一个领导不是还会再来么?你能保证下一个领导就喜欢你,不清洗你了?”

我这么一说他又郁闷了:“我倒不是盼新领导早倒台,我是担心他太自负把我随便给下了。”

我说:“那我问你几个问题,你看看能不能说清楚,如果说得清楚,你就可以不用担心了。”

于是我问他:“你们公司有没有给新领导很明确的业绩目标?”

他犹豫了几秒才说:“应该有吧?我不太知道。”

我告诉他:“新领导承受的目标压力越强,他重组手下的心情就越急迫。如果是这样的话,你的出路就不在担心自己的位置上,而是应该去想怎么帮他分解目标压力。如果能做到后者,你不但能保住位置,还有继续升职的机遇,因为能顺利完成目标的领导都有提升的机会,他得到提升,那他原来的手下就有了水涨船高的机会。”

我这么一说,感觉到他的情绪平缓了些,他说:“这我倒没想过,我会好好想一想。”

我接着说:“你的新领导是思路成熟型还是经验成熟型?”

我这么问是有原因的,接触过大批的各级企业领导后,我发现能经常做出业绩的领导基本可归为这两种:思路成熟型和经验成熟型。

我给他讲了这两种类型的特点:

思路成熟型的领导往往在说话做事的时候有理有据,爱听有思路的话;做事比较有套路,不太了解他们的员工会说其“老谋深算,老奸巨滑,心眼贼多”等等;而经验成熟型的领导往往更喜欢深入一线,喜欢听能出业绩的新思路,不喜欢摆形式,喜欢一针见血。

我继续对这个学员说:“如果你的领导是前者,他会用比较隐藏的模式对部下进行调整,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也就是基层员工会说的“阴险”,其实也不是阴险,是他需要稳中前进。”

他对这个话题比较感兴趣:“如果是经验型呢?”

我说:“如果是经验成熟型,他只需要在部门里开两次例会,在一线转几个圈就能基本判断出谁是他的业绩助手,谁是老油条,谁是混日子,谁是木头型员工。”

他很惊讶:“有这么厉害?”

我说:“你先别惊讶,我还等你的判断呢。”

他想了又想,才说:“我好像明白点了,我们这位新领导应该属于经验成熟型。我回忆了一下,这二十几天他每个星期都开例会,然后经常笑眯眯地从我们身边走过。我还以为他在巡视工作呢,原来他在考察我们的工作能力!怪不得老师你总说我们不容易一下子发现职场里的水有多深。”

我开始深入反问他:“他开例会时是讲得多,还是听你们说得多?如果是讲得多,这种领导多是没有实战手段的;如果引得你们说得多,这种领导要多注意,因为如果你是实干型的员工,那你就遇到了实干型的领导,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接着你的发展机会就来了。”

他立即回答我的话:“我们新领导也没怎么讲,也没怎么听我们说,不过他在例会上要求我们写每周的工作计划,还要我们写上周的工作总结,还说如果有时间也可以写一写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反正不怕长,只要是细节就可以写。”

我不再给他分析,而是给结论:“行了,你遇到一个做实事的好领导了。好好干吧。当一个领导能关注员工的工作细节和心路历程,这样的领导就是典型的干实事的人。”

他听了很高兴:“那我以后怎么配合他呢?”

我告诉他:“这个很简单。你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里只要不少了这三点内容,就是跟领导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啦。这三点也很简单:

一、我和我的同事容易反复出现的工作上的小错误是哪些?我以后打算怎么克服?

二、我以前观察到我的同事有哪些超越我的工作细节?我以后怎么学到手?

三、我对我的工作有过什么样的新思路?以后怎么让我的新思路进入实战的操作?

那次的咨询伴随着他的“试一下”就此而止。

他是做商场柜台营销的,以前都是按着自己的理解招呼顾客,现在按着我们提供的三点思路一试,果然发现工作中有很多细节是自己以前视而不见的,而当他用这三点思路重新观察职场时,就发现了很多的小价值点,比如:有的同事在给顾客讲解产品时,不是从产品功能开始的,而是从顾客的生活细节入手的;再比如,有的同事在遇到顾客从柜台前走过时,会很急着和顾客打招呼,而有的人却是只给亲切的态度,等顾客被吸引了才说话;有的同事没事时就眼睛没神,可是有的同事时刻在搜寻着顾客的感觉,一旦对上眼神马上就输出问候的表情等等。

这样的体会多了,他就变得精明起来,每有一点收获都会及时记录在随身的小本子上,领导也因此认可和赞扬过他的工作方法。知道这个消息后,我建议他把榜样作用形成表达文字,题目就是《我是怎么研究工作的》,然后找机会跟领导说:“我的朋友知道我被领导当榜样表扬后,建议我把工作的成长细节写成培训稿件,他有机会就帮我推荐到别的地方讲一讲。我想请你帮着看看这个稿子。”那个领导很快就认同了这个工作思路,接着举一反三,希望他也给自己的同事讲一讲。顺着这个发展平台,他就被领导提升到了部门培训小组里,待遇也由组长提高到了“副主管级”。

这也就有了开头时他给我的留言。

这个学员的留言引起了我很多的思考。仔细想来,例会是企业里随时随地都在做的事情,可是有几个例会不是流于形式多过实战意义呢?

奥运会前,我刚好在北京,与三联书店出版社的一位编辑谈人性化管理稿件的事情。当时那个编辑就谈到了例会流于形式的事情,他还谈到了他一个朋友单位的例会:“那家企业也是,每周都要做工作计划,于是有的人就从以前的计划里抄一段,或者随手写一段,就算完成任务啦。领导开始要求得比较严,但是后来就不了了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我马上对他说:“假如是你们出版社开例会,例会前你把每天先记录的工作日记拿出来给领导看,里面包括我和我的同事容易反复出现的小错误有哪些,我以后打算怎么克服;我以前观察到我的同事有哪些超越我的工作细节,我以后怎么学到手;我对我的工作有过什么样的新思路,以后怎么让我的新思路进入实战的操作,你觉得这样做对你和你的领导各有什么好处。”

他很入神地想听下去。

我说:“你的领导一看这些日志,马上就能看出哪个手下是有创造力的,哪些手下是成长型的,哪些是混日子的。与此同时,你的领导就会发现你的与众不同,原来这位编辑每天是这样投入工作的,新想法、新做法都有借鉴和推广的意义啊;而有的编辑写的计划和总结都是些老生常谈的内容,一天到晚也不知道忙些什么。如此一来,你的工作就有了定性定量的考核细节,你觉得你的前途是不是多了些发展点?”

那天我们谈得很投机。

现在看了那个学员在咨询平台上的这条留言,又回顾了与三联编辑的交流,我一下明白了领导为他升职的心思流程:

虽然他的柜台业绩并没有立即显著上升,可是当这些观察和总结写进工作日志中后,他的那经验成熟型领导立即就认识到了他的新价值——当一个员工可以给其他员工做工作品质上的榜样时,实干型的领导是不会轻易错过这个属于团队的价值点的。

于是新领导很自然地把他作为榜样扶持一把。

于是再有人做类似的咨询时,我就直接把这些例子拿出来让他们借鉴。这一天,有个学员看到了我发在群里的这个例子,就发了一个老生常谈式的小牢骚:“我们那里的例会就是磨洋工。”

我就问他:“上面的故事对你有所启发吗?”

他说:“什么故事?我只在例会那两个字扫了一眼,没认真看。”

我心里说:“我的天,有些员工非要一对一交流才能将道理听进去。”

于是为了大家更容易反思,我把这段故事设计成了一个反思题。

问:领导老是开例会,员工老觉得这些例会和自己关系不大,这个时候高明的员工怎么设置自己的升职规划?

说到这里就给本章内容做个总结——例会是熟悉领导思路的好地方。领导再无用也需要开例会。无用例会的存在很普遍,然而就是这种看似无效率的流于形式的例会,却包含着某些基层员工的升职规划,这样说至少在理论上是成立的。

我把反思题留给一批人去做,得到的答案基本上有的说是走形式,有的说是与领导沟通的渠道,因为平时还没有正式的机会交流。也有人对例会进行了大探讨,然而涉及到实战意义的内容就不多了。

这就说明了一个大问题,我们只把例会看做工作的一个环节,却忘了再无用的领导也希望有个有效率和效果的例会,因而领导如果能在例会上看到很有内容的计划和总结,他都会眼前一亮的。

即使领导是瞎子,能够按上面谈的那三点做工作日记和总结,也会对我们的职业素质有很好的帮助。所以切记一句职场理念:如果我们想升职,就在工作细节上主动让领导眼前一亮。

同类推荐
  •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品读李叔同的人生智慧

    他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是宗教泰斗,更是博古通今的国学大师。通过他,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和文学于一身的全才,更能找到获得智慧人生的航向,他就是李叔同,法号弘一大师。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是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也是温暖人生的智慧之光。弘一大师一生风雨历程,其人如历史,其言如溪潺。其品格、处世之道、为人之道、学习之道、人生态度等,皆是智慧的光芒,能让我们与幸福相近,与成功携手。
  •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艺术

    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社交艺术

    本书揭示了搭建好人际关系的技法和手段,破解了赢得好人缘的秘密,阐释了运用好人际关系的操作技巧。
  •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一分钟和陌生人交朋友

    本书讲解了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共分为13章内容,包括:心理自备、主动搭讪、继续沟通、结束交谈、印象装饰、投其所好等。
  • 好心态好习惯成就你的一生

    好心态好习惯成就你的一生

    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人在失败时怨天尤人,归咎于不得天时、地利、人和。其实,这些人在失败时,并没有认真反省、检讨一下自己。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别,差别只是失败者与成功者在为人处世的心态与习惯方面存在的差异,好心态和好习惯将会改变你的一生、决定你的一生!人生应该以积极的心态掌控自己的命运航向,以良好的习惯完善自我,创造崭新的生活,并真正成为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人。
  • 听哲学家讲故事:困境即是赐予

    听哲学家讲故事:困境即是赐予

    本书介绍了哲学自身的价值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哲学是一门爱智的学问,既能使我们保持好奇的天性来探询一切事物的真相,也能使我们认识到失去是另一种获得,困境是另一种赐予,缺憾是另一种圆满。它与人生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告诉我们的是关乎人生的智慧,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把这种你领悟到的精髓贯穿于你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它将指导你向着自己的理想迈步。
热门推荐
  • THE ART OF LAWN TENNIS

    THE ART OF LAWN TENN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幽冥鬼徒

    幽冥鬼徒

    楚江穿越到一个满是骨头架子的世界丨人家穿越都能大展拳脚、众多美女投怀送抱丨轮到楚江的时候…呃…姑娘身材蛮骨感的哈!
  •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世界最具推理性的侦破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EXO之恋上你是我的错

    EXO之恋上你是我的错

    还好有你,再见如初。十六年前,如果我未曾选择和那么陌生人回来,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吧。——林九含花开若相惜,花落莫相离。——郭孟妍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你不来,我不老。恋上你是我的错,和你无关。
  •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一刀见血杂文集

    一刀见血杂文集

    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人与事的评价及思考,纯属个从观点,与政治无关
  • 超凡赌神

    超凡赌神

    受尽别人白眼的林峰,在自寻短见之际,得到了神秘的力量,从此他的人生变得不再平凡;透视功能,让他逢赌必赢,让他从一个穷学生变成了富有的青年;一本秘籍,也让他游泳了非凡身手,从此站在人生的最高端。
  • 凹凸MAN打小怪兽

    凹凸MAN打小怪兽

    萌系女生索歪歪受到了文学领域龙头集团当家人莫流觞的关注,莫流觞从此开始追打小怪兽。莫流觞先在游戏中棒打鸳鸯,心情被小怪兽左右,决定将她带在身边,安全第一。面对他的哀求和夺吻,歪歪知道自己开始沦陷,却强迫自己远离他,当得知莫流觞接近自己是为了商业目的,索歪歪逃离莫流觞,靠近大神逍遥醉,在网游,又对凹凸MAN的依赖越来越深。索歪歪失踪让莫流觞发疯寻找,为了逃避莫流觞,索歪歪逃回家乡,协助自己,哥哥完成“穿越式直实网游”的制作。莫流觞用尽千方百计,终于跟索歪歪一起进入游戏的时空。在宛若真实的游戏世界里,经历过种种折磨和诱惑,两个人的心在磨难中终于越来越靠近。只是等在游戏最后一步的,是阴谋,还是爱?
  • 惹火上身

    惹火上身

    听说徐然惹了沈从安,朋友发来贺电:该吃吃该喝喝,反正离死也没多远了,不要想太多。
  • 死了就没意义的无限

    死了就没意义的无限

    突然来到这个空间。。为什么会这样啊,只是叫那个家伙帮我写个以我为主题的无限流小说而已,为什么睡觉后第2天醒来后看到的是奇怪的光球啊!!!!!!!!(算了~)虽然会害怕,不过我记得特别要求那个家伙写动画版的,希望他能影响这个空间把,在那之前必须要活下来,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