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自古成功人士都是从细微之处做起的。而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能够做好小事情。其实在每个人的身边都存在着某些重要的信息,只是看你懂不懂去抓住这些信息,要学会从细节的海洋中发现有用的信息。
在体育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之所以取得冠军,就在于那么微小的一个动作,而这个动作却是运动员长期训练的结果。可以说,对细节的注重与否,决定了人生的成败。培养注重细节的好习惯,提高善抓细节的能力,才能把个人潜在的智慧和力量更有效地发挥出来,才能少走弯路,少出纰漏,在通往事业成功的道路上稳操胜券。
上世纪 60年代初,在我国秘密开发大庆油田时,日本人想方设法地探听情报,想得到油田具体的地址、产油量、开发时间等相关内容。1966 年 7 月,《中国画报》刊载了一幅“王铁人”头戴瓜皮帽的照片,日本人凭这个常人根本不注意的小细节就推断出:油田所在地是零下 30摄氏度的东北地区。他们又根据照片中运原油的列车上灰层的厚度,推测出油田与北京的距离,认定这个大油田应在哈尔滨与齐齐哈尔之间。
三个月后的 1966 年 10 月,《人民中国》杂志刊登了一篇宣传王进喜先进事迹的文章,其中透露出一个“马家窑”的地名。日本人根据这个地名推测:大庆油田在安达车站附近。再后来,日本人又找到一个谁都可能忽略的细节:王进喜原来在玉门油田工作,可是自从 1959 年参加国庆观礼后就销声匿迹了,他去了大庆。日本人经过一系列分析,推断出大庆油田的开发时间为 1959 年 9 月。事实证明,日本人的推断全部正确!
这次情报收集与调查的成功,使日本后来在和中国石油工业进口设备的谈判中占据了主动,因此大获全胜——几乎垄断了我国石油设备进口的市场。
日本人凭借几个常人所不注意的小细节,就轻松地掌握了中国人捂着盖着的绝密情报,从而占据了与我国外贸谈判的绝对主动权。
细节因其“小”,往往被人轻视麻痹;因其“细”,也常常使人感到繁琐不屑。然而,很多时候,细节却决定事情的成败与否。
弗莱明出生在苏格兰的亚尔郡,他的父亲是个勤俭诚实的农夫,生了 8 个孩子,弗莱明是最小的一个。由于家道中落,他不能完成高等教育,16 岁便要出来谋生;在 20 岁那年,承受了姑母的一笔遗产,才可以继续学业。25 岁医学院毕业之后,便一直从事医学研究工作。1928 年,弗莱明在伦敦大学讲解细菌学,无意中发现霉菌有杀菌作用,这种霉菌在显微镜下看来像刷子,所以弗莱明便叫它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 的原意是有细毛的)。从这时开始,弗莱明便对盘尼西林作系统的研究,到了 1938 年,盘尼西林才正式在病人身上使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盘尼西林救活了无数人的生命。弗莱明是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他不尚空谈,只知默默无言地工作。起初人们并不重视他。他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实验室工作时,那里许多人当面叫他小弗莱,背后则嘲笑他,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苏格兰老古董”。
有一天,实验室主任赖特爵士主持例行的业务讨论会。一些实验工作人员口若悬河,哗众取宠,唯独小弗莱一直沉默不语。赖特爵士转过头来问道:“小弗莱,你有甚么看法?”“做。”小弗莱只说了一个字。他的意思是说,与其这样不着边际地夸夸其谈,不如立即恢复实验。到了下午五点钟,赖特爵士又问他:“小弗莱,你现在有甚么意见要发表吗?”“茶。”原来,喝茶的时间到了。这一天,小弗莱在实验室里就只说了这两个字。弗莱明像往日那样细心地观察培养葡萄球细菌的玻璃罐。“唉,罐里又跑进去绿色的霉!”弗莱明皱了眉头。“奇怪,绿色霉的周围,怎么没有葡萄球细菌呢?难道它能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细心的弗莱明不放过一个可疑的现象,苦苦地思虑下去。他进行了一番研究,证实这种绿色霉是杀菌的有效物质。他给这种物质起个名字:青霉素。有了这个发现,人类又从死神的手里夺回许多生命。
每一个成功者所具备的成功品质与能力,都是由无数个细节习惯的积累而成的。因此,一旦养成良好的细节习惯,就不会再被刻意坚持好习惯与纠正坏习惯的矛盾心情所累,相反那种水到渠成、收放自如的自控能力会让你于轻轻松松中胜人一筹。
所以说,注重细节你将获得成功,成功永远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而有准备的人通常往往是注重细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