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5700000016

第16章 多与人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

不论是做学术研究,还是解决实际中的问题,都需要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但是,这些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都不是闭门造车造出来的。那种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学术思想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的所谓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肯定是既没有生命力也真正解决不了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从哪里来?从实践中来,从人们各自的实践交流中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火花都是在交流的碰撞中产生的,不碰撞产生不了火花。

一个叫庄辉的教授在 1953 年,来到了北京医学院,学习了一年后即被选拔去留学苏联。但在去苏联前得在北外学习一年俄文。由于当时中国的政局并不稳定,这一年大多数的时间都在进行政治学习,真正的俄文他并没有学到多少。因此,当他来到苏联上第一堂课,听懂的只有两个词: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当他告诉他的学生们这些时,自己也笑出声来,那表情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

他慢慢地说:“那时候的中国学生都很单纯,虽然刚开始语言有障碍,但是勤奋一直是中国学生的特点,到学期末的时候,中国学生的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许多苏联老师都非常感动。那时候每天都走路上学,至少半个小时路程,风雨无阻。自己买米买菜,动手做饭,很高兴,并没有什么不适应。”

当有人问他现在的大学生与那时有什么不同时,他说:“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快,勇敢,有创新精神,善于独立思考。而过去,条条框框多,思想具有局限性,比较僵化。现在的科研工作,就需要不断地学习,需要具有丰富知识面的人才。”

对此,庄教授还给年轻学生的治学态度提出几条建议。首先,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自己动手,这样才可以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他告诫说,年轻人不动手是很危险的。其次,要实事求是。科研工作要以事实为依据。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交流,包括与人的交流,信息的交流。“我刚上大学的时候特别腼腆,开会说个话也要红脸,哪里像现在。我发现多参加学术活动,多与人交流可以扩大自己的思路。交流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火花能点燃思维,烧掉蒙在真理上的荒芜。”

一个苹果跟一个苹果交换,只能得到一个苹果,一种思想跟另一种思想交换,却能得到两种思想;知识与知识的交流,能增进知识的增长;智慧与智慧的交流,能使人更加聪明。这就是交流,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交流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你把不懂的事情搞明白,对你将来的发展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交流将会是你人生路上的必修课。

有一个集体在备课时,老师们共同讨论决定了第一个导入环节的内容为教师播放 VCD。在短片中,女主角用纯正优美的普通话介绍了一些自己的好习惯,目的是让学生进入语境,在心理上做好学习语言的准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自然地导入到第二步复习环节。在复习环节中教师通过开放式提问的方式激活学生有关好习惯的知识经验,并且为下面的练习做好语言知识的铺垫。

下面就是新授部分了。这部分内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一般过去时态,可是小学课程又不提倡给学生讲授语法内容,这下老师们可一时乱了阵脚。这时,一位工作不到两年的老师说:“要不大家就创设个过去的情景?”这给了老师们很大的启发,可是有了情景学生还是不知道怎样用过去时表示。

这时,老师甲说:“大家还可以自己去描述啊,给学生一个输入。”老师乙接着又说:“对啊对啊,还可以多给学生创设几个情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也可以创设几个一般时态让学生进行比较啊。”老师丙说。“是啊,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板书的提示以及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究如何回答啊。”老师丁说。

在整个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想着,说着,往往一个人还没有说完,另一个人就想插嘴进来。大家都跃跃欲试,事后都感概万千。是啊,只有不断地思考,人才会发展,才有其存在的意义。

志同道合的思想交流后会出现交融现象,即除了相互拥有对方的思想外还会出现与这思想所衍生的深层次的思考。相互抵触的思想交流后,即使双方都无法接受对方,但为了证明自己思想的先进或正确都会结合对方的思想衍生出制约或反驳的思想。但不管衍生的是什么思想,总的说来可以看出思想的交流都会衍生其他思想。所以不管现在的你身处何地,都要时时刻刻记住多与人交流,才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三章 深入思考,不再浮于表面

笛卡尔曾说过:我思故我在。另一位哲人说:人是有思维的芦苇。人本脆弱,但是因为思考,我们的人生变得坚强,变得崇高,变得深刻,变得日臻完善。思考总期望改变现状,深入思考不再浮于表面,才能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人生。

也正是这样的思考才让我们的人性变得更加刚强、坚毅、不屈和无畏。人因思考而深刻。擅长于思考的人会更加自信、睿智而充满力量。让我们张开思维的翅膀,在人生的长河里尽情、自由地思考与翱翔!

同类推荐
  •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包容与舍得的人生经营课

    忙碌的现代人,常常被工作、被生活、被感情所烦扰,甚至奴役,似乎人生的不如意愈来愈多,而留给幸福与成功的空间则越来越狭小。真是如此吗?不尽然。事实上,现代人往往是被自己的心困住的。欲望太多,计较的太多,对人对事不够包容,得失荣辱看得太重,舍不得,放不下,看不开,容不得,成为我们追求幸福和成功的最大障碍。
  • 生命的巅峰

    生命的巅峰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生命理论大多以笔记、谈话、演讲的方式阐述的,显得比较分散,时间跨度较大,缺少集中归纳总结,而且引用了很多比较隐涩的内容,致使我们一般读者难以全面掌握马斯洛的深刻思想,这不能不说是 一大遗憾。 为了全面系统地介绍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生命理论,本人在马斯洛著作 《人性能达的境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成功励志思想,进行条分缕析和归 纳总结,采取通俗表达的方式,既突出了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生命思想,又 便于广大读者阅读掌握和运用。 相信本书能给读者以启迪,并能很好地指导大家创造生命的价值,攀登 生命的高峰,走向生命的辉煌。
  • 跳槽不如卧槽

    跳槽不如卧槽

    《跳槽不如卧槽》针对人们所关心的跳槽还是卧槽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从两者之间存在的不同差异角度,全面揭开了跳槽与卧槽的区别。本书特色同时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跳槽和卧槽的差异,探讨两者对职场人的利害关系,从跳槽的原因、目的到给跳槽者提供合理的建议进行了梳理。通过真实的数据客观性地进行阐述,为读者全面了解跳槽风险和如何跳槽提供必要的参考,相信读者读完这本内容详实的书籍后,必将能启发他们规划好职业生涯,收获理想的人生。
  • 厚黑学全书2

    厚黑学全书2

    真正的厚黑者是那些十全十美无与伦比的斗士,这种智慧是他在接受生活挑战和寻求精神平衡中陶冶而成的。本书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精炼而生动地展示了轻松处世、灵活办事的技巧和方法。
  •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年轻人成功必读的论语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它从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仁爱之道等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中所蕴藏的智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热门推荐
  • 头足按摩法

    头足按摩法

    《头足按摩法》三本,除了系统地介绍了实用穴位按摩的原理、作用、原则和注意事项及各条经脉主治规律、如何找穴、按摩手法和经络循行的病症表现外,还从头足部、手部、躯干部三个方面介绍了自诊、白疗(穴位按摩)常用的有效防病、治病、保健、美容的方法,在您早晚工作之余或茶余饭后之际,抽出5—10分钟时间,对自己的不适之处进行适当的穴位按摩治疗,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而使您在当今陕节奏、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能有更充沛的精力、活力,投入到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去,以取得更大成功。
  • 逆战魔焚

    逆战魔焚

    这是一篇玄幻小说,讲述江湖纷争,宇恒、浅嫣最后的命运难以预料...
  • 爱你想怎样

    爱你想怎样

    她,是豪门弃女,父母双双出车祸,被家里人赶了出了。他,是有名的钻石单身汉,不进女色,却只爱她一人。她是表演专业,为了她,他买下一座演艺公司。“墨子轩,如果有一天我不喜欢你了,你会不会不喜欢我了?”鹿小贝昂着头,看着自己眼前的男子。“不会,”他说,“如果有一天你不喜欢我了,那你肯定是爱上我了。”(这一段纯属作者瞎编,可能会出现在文文里,也有可能不会,大家一起期待吧!)
  • 诡契

    诡契

    我出生的时候脸上就有块丑陋的红斑,我以为这是胎记,直到十八岁的时候,我才知道这是鬼契……
  • 易天改地

    易天改地

    人世匆匆总长流,红粉佳人难留守。欲求长生不成仙,欲赴一死地无狱,奈何天手戏众生。
  • 乐邦文类

    乐邦文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 凯源之黑玫瑰

    凯源之黑玫瑰

    “你等着。”他嘴角微微一扬。他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这样说,欢迎各位来看‘他’是谁
  • 魔道机械师

    魔道机械师

    热兵器vs冷兵器物理化学双系博士生穿越到冷兵器魔法异世界,变成了小魔王。然后呢发生了什么?慢慢往下看吧ps:收藏增加、推荐票增加,视情况增加一更
  • 素冠

    素冠

    若死而知,而忘尘事,惟忧或福?或托之人私愿之欺,可将成?人生非事事可破,而有因果,亦可以灭,人生无再遇,此相逢,他对或错?一个人为寻因果而经历时间情苦之多,不是她的情却是她的果。人如果纠缠于因果而久困于世,不一定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