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0500000009

第9章 万世师表,以德服人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中,孔子是唯一一个生卒年可考的人。

他一生的事迹,大多人都了解。他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其曾祖父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逃到了鲁国。父亲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母亲生孔子时,因曾在尼丘祈祷,所以起名为丘,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世人又称其“孔老二”。

孔子年少时,家境不是很好,为了养家糊口,他做过很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低贱的工作。他学无常师,曾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后来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他做过鲁国的司空,当他做上鲁国的司寇时,已经年近五十岁了。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他认为“仁”即“爱人”,仁,即是做人的道理。“仁者人也”,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便是仁。因此,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即自己都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自己,那就不要以同样的言行对待他人。

这就是所谓的“恕”。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就是所谓“忠”。综合来讲,“忠恕之道”正是孔子推行为仁之方。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说起来很容易,实行起来困难,因为人们都是有欲望的,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个时代的大致情形,就是“天下无道”的样子。所以孔子才来回奔走,想要把无道变成有道。他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十三年,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根本没有行道的机会,便在68岁时回到了鲁国,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创造了一整套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强调“学”与“思”的重要性,总结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同时,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学无思,只可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识。有思无学,便没有思的材料,只是胡思乱想,也算不得知识。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宣扬天命论,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把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并列起来,认为三者都是可敬畏的,人的生死、贫富,以及成功、失败,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承认有天命,顺天命而行,就不需要求鬼神的帮助保护了。

《论语》记载说,孔丘有一次病了,他的学生子路向“上天”祷告,请求帮助保护。孔丘病好后,问子路有这件事没有,子路说有。孔丘说:“丘之祷久矣。”意思就是说,他向来做事都是合乎礼的,他畏天命,顺天命,这就是祷告。他一直都在祷告,所以不需要在有病时祷告。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活了72岁,这段话,讲了他70岁以后的精神境界:“从容中道,圣人也。”也就是说他的精神完全达到了自觉的程度。

在著述方面,孔子也有诸多建树,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编修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使其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孔子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贤人者七十二。现存的《论语》一书,便记载了他和这些弟子的对话问答,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史料。

自西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世人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赞誉其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后世又尊称其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同类推荐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道家哲学智慧

    道家哲学智慧

    在战国时代,儒墨并称“显学”。韩非说:“世之显学,儒墨也”。道家是隐者之学,故不在显学之列,而其理论之湛深,思想之缜密,实超过了儒墨两家。孔子罕言天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孟子虽说过“圣人之于天道也”,但也未多讲天道。道家老子不但谈论天道,而且提出“先天地生”的永恒性绝对性的“道”。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总结了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成就,墨子“背周道而用夏政”,老子则揭示了有史以来文化的流弊,对于文化发展提出批评意见。儒家虽反对苛政,而肯定区分贵贱上下的等级制度。墨家虽然宣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而仍承认贵贱之分,以“贵不傲贱”为理想。
  •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教师必备的哲学基础

    本书针对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中的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老师在课堂上怎样把自己的知识更好地传给学生,使其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与学生获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真正的知识;怎样展现和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这些已成为许多老师经常反思的问题。本书对这些问题做了诠释和解答。
热门推荐
  • 网络营销与实训

    网络营销与实训

    本书由11章构成,知识点介绍从网络营销概述出发,到网上市场调研、网上消费者分析与定位策略、网站推广工具、无线网络营销、网络营销广告、网络营销的策略组合、以网络营销为导向的企业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的实施到网络营销实训。
  • 宙之道

    宙之道

    自己曾经的一个赌。静静的来到这个世界,即使知道一切都是阴谋也无法回头了。
  • 帝国战歌

    帝国战歌

    皇权是最为血腥的斗争,而身在皇室也算是最不幸的事情了。重生变成了一个皇子,阿洛克斯!却被迫让自己强大起来。“我的铁骑,会踏平草原,我的军队会打碎那寒冰屏障,我手中的利剑会斩下异族的脑袋,我的力量将支配这个世界!”——阿洛克斯一个和恶魔做了交易的皇子,血腥的皇位之争,动荡不安的局势。塑造一个铁血帝国!
  • 重生之职场女神

    重生之职场女神

    林苏晨二十六岁那年,她爱了整整四年的男友竟然和自己的妹妹滚|床|单?!之后还把她买了?当晚,猥琐男眼看就要爬上自己的床,身为处子的林苏晨宁死也不出卖自己,当场撞墙,醒来之后,重生了,从此,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了好老公……【宠文1V1】
  • 傲凌苍天

    傲凌苍天

    乱世中平静安逸的生活被打破,亲人惨死,主角被迫背景离乡踏入尘世。后来无意中得知这一切都是天道命运提前安排好的,愤怒的他一路苦修,战人战神战魔战天道不公……
  • 圣魔天尊

    圣魔天尊

    一场不应有的爱情,带来一位不应有的孩子,亦圣亦魔,于圣与魔的世界中,谁主沉浮。
  • 年华没有付水流

    年华没有付水流

    长篇小说《年华没有付水流》,以现实主义原则,真实再现了恢复高考后77级78级79级大中专生的生活、思想及取得人生成就的历程,深刻反映了1975年到2004年的社会现实,六名青年,四对婚姻,之间的爱情和婚姻纠葛,写得真实,生动,曲折,尖锐,包涵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人生知识,读后令人荡气回肠。小说通过再现这几名普通人,通过学习知识,提高谋生能力和文明修养,实现了理想的生活,收获了美好的爱情,将孩子培养上了重点大学的事实,令人信服地深刻表现了“知识就是力量”主题。小说用材尽量有源自具体的个别的生活原创性,独特性,以保证新鲜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读者只要选读小说中间的部分章节,即可确知。
  • 八识规矩浅说

    八识规矩浅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Guardian Angel

    The Guardian Ange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婚婚欲醉:女王大人请在上

    婚婚欲醉:女王大人请在上

    当女王遇到另一位霸王,还是扮猪吃虎的霸王那时,王对王,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来。女王魂穿现代,再现当年王者风范。“我的女王大人,让我来伺候你可好。”某男抛了一个媚眼。“不用,本王很忙。”某女头抬都没抬。“那就更需要伺候了,老公我包你满意。”说着,直接用行动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