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0500000009

第9章 万世师表,以德服人

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中,孔子是唯一一个生卒年可考的人。

他一生的事迹,大多人都了解。他的先世为宋国贵族,其曾祖父为了躲避宋国的内乱,逃到了鲁国。父亲是鲁国出名的勇士,母亲生孔子时,因曾在尼丘祈祷,所以起名为丘,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字仲尼,世人又称其“孔老二”。

孔子年少时,家境不是很好,为了养家糊口,他做过很多被当时的人们视为低贱的工作。他学无常师,曾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后来聚徒讲学,从事政治活动。他做过鲁国的司空,当他做上鲁国的司寇时,已经年近五十岁了。

孔子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他认为“仁”即“爱人”,仁,即是做人的道理。“仁者人也”,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便是仁。因此,孔子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点,即自己都不希望别人这样对待自己,那就不要以同样的言行对待他人。

这就是所谓的“恕”。从积极方面说,就是自己有某种要求需要满足,也要推想他人也有这种要求需要满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也就是所谓“忠”。综合来讲,“忠恕之道”正是孔子推行为仁之方。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之道说起来很容易,实行起来困难,因为人们都是有欲望的,常常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孟子说,孔子的时代是一个“邪说横行,处士横议”的时代,“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这个时代的大致情形,就是“天下无道”的样子。所以孔子才来回奔走,想要把无道变成有道。他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十三年,自称“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后来他见时势不合,根本没有行道的机会,便在68岁时回到了鲁国,全身心致力于教育事业,创造了一整套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风气,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强调“学”与“思”的重要性,总结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有效的学习方法。

他认为,学习时,首先应该采取虚心的、实事求是的老实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其次学习的知识面要广泛,学习的途径也要多样化;同时,学与思两者缺一不可。有学无思,只可记得许多没有头绪条理的物事,算不得知识。有思无学,便没有思的材料,只是胡思乱想,也算不得知识。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他认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宣扬天命论,他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他把天命、大人、圣人之言并列起来,认为三者都是可敬畏的,人的生死、贫富,以及成功、失败,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承认有天命,顺天命而行,就不需要求鬼神的帮助保护了。

《论语》记载说,孔丘有一次病了,他的学生子路向“上天”祷告,请求帮助保护。孔丘病好后,问子路有这件事没有,子路说有。孔丘说:“丘之祷久矣。”意思就是说,他向来做事都是合乎礼的,他畏天命,顺天命,这就是祷告。他一直都在祷告,所以不需要在有病时祷告。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活了72岁,这段话,讲了他70岁以后的精神境界:“从容中道,圣人也。”也就是说他的精神完全达到了自觉的程度。

在著述方面,孔子也有诸多建树,他整理了《诗经》、《尚书》等古代文献,并删定《礼经》、《乐经》,为《周易》作序,还编修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使其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相传孔子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贤人者七十二。现存的《论语》一书,便记载了他和这些弟子的对话问答,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史料。

自西汉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正统,影响深远。他在世时已被世人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赞誉其为“天纵之圣”、“千古圣人”,后世又尊称其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

同类推荐
  •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

    《萌和尚大自在:延参法师的静心禅》为延参法师讲禅理故事合集。延参法师在本书通过讲述一系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的禅理故事,解读生死、剖析名利、慎察处世、参悟苦乐与阐释幸福,以灵动的感悟将禅的智慧融入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精要地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与风采,还充分体现了法师大智若愚、举重若轻的个性以及深厚的禅宗底蕴。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在历史与伦理之间:中西方德育比较研究

    从特征看,中国的社会和教育充满了激情、理想主义、英雄主义(追求集体利益的英雄),表现为伟大、理想、超越和神圣;西方的社会和教育表现为理性、功利主义、实用主义(追求“个体”自由的英雄),特点是平凡、现实、适应和世俗。在中国,道德义愤常常是正当的,比如劫富济贫;在西方,法制理性衡量一切,尽管“市场失效”会造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比如,曾经的中国退休工人的工资比科学家高的现象,虽不合理却合乎人情;西方的科学家工资比工人高十倍,不合人情但是合理(合法)。
  •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蔡礼旭大学演讲录

    本书是蔡礼旭老师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演讲集。按内容分一生圆满的智慧、创造人生好因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几大部分,深入浅出,将圣贤教育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事例讲解出来,深受听众欢迎。本次结集出版,删除了重复部分,保留了每次演讲的精华,是一本针对青年读者进行品德教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从零开始读懂领导学

    生活中大多数的成功者都是各行各业中担当重任的人,他们独特而又迷人,可以兢兢业业又能一呼百应。他们也许没有过人的技术,也许没有庞大的资源,但他们有着神奇的令所有人为之倾倒、让所有人愿意追随的魅力、素质和能力。正是这种魅力、素质和能力,注定了他是一位成功者!
  • 洪荒之天玄

    洪荒之天玄

    你想知道盘古为什么开天吗?鸿沟为什么合道吗?龙凤为什么大战吗?巫妖为什么势不两立?弱小的人族为什么成了天地主角吗?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飞升征途

    飞升征途

    飞升只是开始,他要从此开始新的位面征途!
  • 国师威武

    国师威武

    国师者,一国之师,手握一国气运,争霸万国,上通天地,下镇诸邪。吾以国师之名,镇压一切不服!
  • 总裁专属:腹黑男神的另类玩具

    总裁专属:腹黑男神的另类玩具

    “女人,请躺好。”“我不。”“女人,别惹我。”“我没有。”“女人,你逃不了的。”“求你放过我吧。”“不可能!”
  • exo之允诺

    exo之允诺

    时光说我们变了。陪我看雪的那个人,回来了。原来你一直在我身边。为什么你这么让人喜欢?如果这一世不在一起,下一世我会好好珍惜。-吴世勋
  • 游荒记

    游荒记

    无尽洪荒,不朽神话。问天地诸圣,谁能称霸天下。忆南疆巫阙十二宫,诸神谋天下。想东土十八城,妖皇欲与天公试比高。记北境十一魔国,谁可屠戮洪荒。恐西漠七彩流沙,生死薄出谁人不死。一个从昆仑走出的少年,神话从这里开始改变。。。。。。
  • 陌路青春—花季少女

    陌路青春—花季少女

    她曾经懵懵懂懂、不成熟玩弄别人的感情,却有一群至交好友,现在她却因为一场相识要和他厮守终生。是他让自己一步步走向成熟,让自己懂得了什么叫爱情!爱要放慢脚步慢慢去品尝,爱的酸甜苦辣,爱的刻苦艰难。一场简简单单的寻爱之旅就这样展开,可能在你们眼里很容易得到的爱情,在她眼里却异常艰难。
  • 仙师三国

    仙师三国

    汉末三国,撒不尽的英雄热血,说不完的英雄故事,然而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却也是一个草民如蝼蚁的时代,更为五胡乱华,这个神州沉沦、衣冠南渡的黑暗时期,埋下了严重的祸根,华夏第一次差点失去了文明的传承。誓不能让五胡乱华发生,也不能让白板天子司马家登位,草民也有逆天之时,神州如何可以陆沉,这是一个英雄热血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为民争命的仙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