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这一章孔子对身居高位者提出了“德治”和“礼治”的要求。为人处世要宽容大度是为德,施礼时要严肃认真、参加丧礼时要内心哀痛是为礼,其中德与礼既相互交融又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居上位者之本。
里仁第四
【原文】
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
【注】
①里:住处。②处:居住。③知(zhì):通“智”,智慧。
受鱼致祭
【译】
孔子说:“人居于仁道,是最美的了。若择身所处而不择于仁,怎么能说是智慧的呢?”
【解】
此句也常译作:“居住在仁爱的地方才是最美,居住不选择仁,怎么谈得上是聪明智慧呢?”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③者利仁④。”
【注】
①约:穷困、困窘。②安仁:安于仁道。③知:通“智”。④利仁:利于仁爱。
【译】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的,也不能长久地居于安乐的境地。有仁德的人,自然安守仁道;聪明的人,有目的地利用仁。”
【解】
可与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比较玩味,可见二人性格、时代风尚之差异。
【原文】
子曰:“惟仁者能①好②人,能恶③人。”
【注】
①能:懂得,知道。②好(hào):喜爱,爱好。③恶:憎恶,讨厌。
【译】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真心地喜好人,真心地憎恶人。”
【解】
此句也常译作:“只有有仁德的人才有资格褒扬人、批评人。”
【原文】
子曰:“苟①志于仁矣,无恶也。”
【注】
①苟:如果,假设词。
【译】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施行仁道,就不会有恶行了。”
【解】
一个心存仁爱善念的人,会犯错,会有过失,但终不会成恶。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②,造次③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注】
①恶乎:怎么。②违仁:远离仁德。违,离开。③造次:仓促、急迫。
【译】
孔子说:“富裕与显贵,人人都想获得。但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能安享。贫穷与低贱,人人都厌恶,但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就不能摆脱。君子离开仁德,怎么能称其为君子?君子在吃一顿饭时也不违背仁,匆忙急促的是这样,困难奔波的时候也是这样。”
泰山问政
【解】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普通人以道得之的“贫与贱”,只要勤苦劳作,终是“可去”的。但综观多少贪官污吏最后的“贫与贱”,因不以其道得之,终身亦“不去”。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①尚②之;恶不仁者,其为③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
①无以:不可。②尚:超过。③为:施行。
【译】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和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没得说了;厌恶不仁的人,他的仁道就是不让不仁和自己沾边。有能在一天之内都尽自己的力量去实行仁道的人吗?我没有见过力量不够的。或许这种人是有的,但我还没见过。”
【解】
孔子认为并不是世人“力不足”而无法成仁,而是因为世人没有强烈的“好仁”之心和“恶不仁”之心。
【原文】
子曰:“人之过①也,各于其党②。观过,斯知仁③矣。”
【注】
①过:过失。②党:类。③仁:通“人”。
【译】
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总类。观察他所犯的错误,就知道他是哪一类人了。”
【解】
功者人所贪,过者人所避,所以从人所犯的过错上,尤能显见真情真性。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
孔子说:“早晨我悟得了真理,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
【解】
生烦死畏,不如无生,此为佛家;生烦死畏,依然顺势安宁,深情感慨,并最终追求超越,此为儒家。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
孔子说:“读书人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共谋大事的。”
【解】
孔子认为,一个人过于斤斤计较吃穿等生活琐事、贪图享受,就不会怀有远大志向。好学者有志于追求真理,不会以自己的敝衣陋食为耻辱,不会因自己身处困境而自暴自弃。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①也,无莫②也,义③之与比④。”
【注】
①适:可以。②莫:不可以。③义:适宜、妥当。④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一定如此,没有不可如此,只以正当、合理作为标准。”
【解】
孔子认为,有道德的君子为人低调、公正、善良,从不锋芒毕露,对任何事情不盲从、不跟风,只以“道义”为基准。这是一种严肃灵活的处世态度。
【原文】
子曰:“君子怀①德,小人怀土②;君子怀刑③,小人怀惠④。”
【注】
①怀:安。②土:乡土。③刑:法制惩罚。④惠:恩惠、好处。
【译】
孔子说:“君子安于德行,小人安于乡土;君子畏法循礼,小人趋利贪得。”
【解】
此章也解释为:“君子关怀德政,小人关怀生活;君子关怀刑罚恰当否,小人关怀利益是否足够。”将君子作为国君、官吏解,小人作为普通老百姓解,亦可。
【原文】
子曰:“放①于利而行,多怨②。”
【注】
①放(fǎng):依据,效法。②怨:怨恨,怨愤。
【译】
孔子说:“每件事都依据个人的利益肆意而行,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解】
无贪小利,必致大德,必成大功。节欲自律,先义后利,其怨自消。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必须以“道义仁德”为基准,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如此才能得到众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准则建立在个人利益之上,凡事都以自我意志为转移,那么,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①?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②?”
【注】
①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容易。②如礼何:即“如何礼”,意思是要怎样对待礼仪呢?
【译】
孔子说:“能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吗?那有什么困难?不能用礼制谦让来治理国家,虚设礼仪干什么?”
【解】
这章孔子将“让”与“礼”并举,表明了礼有谦让的意思。国人亦多以谦虚、退让为美谈,而不齿好表现、逞勇敢。谦让是为礼,但也有流于虚伪、卑弱的弊端。
骨辨防风
【原文】
子曰:“不患①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
①不患:不担心,不忧虑。
【译】
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应当担心自己没有立身的本领;不要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别人就会知道的。”
【解】
孔子认为,不要过多担心自己的社会地位,而要首先培养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等本领。只要立足于自身的学问、才能的修养,使自己具备足以胜任任何事业所要求的素质,同时躬行谦让、与人为善,严于律己,别人迟早会知道你的。
【原文】
子曰:“参①乎,吾道一以贯②之。”曾子曰:“惟③。”子出,门人④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
①参:即曾参。②贯:贯穿,统贯。③惟:是这样的。④门人:曾子的弟子。
【译】
孔子说:“曾参啊,我的学说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的。”曾子说:“是这样的。”孔子离开后,同学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的学说,其实就是忠和恕啊。”
【解】
忠者,做人做事,尽心尽力;恕者,对人宽厚、待人包容。
门人故事曾子不受封
曾子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在耕田,鲁国的国君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坚决不受。再送来,曾子还是不受。使者说,这又不是先生你向人要求的,是别人献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受。曾子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孔子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道德的。
【原文】
子曰:“君子喻①于义,小人喻于利。”
【注】
①喻:知晓,明白。
【译】
孔子说:“君子所了解的是义,小人所了解的是利。”
【解】
道德高尚的君子重义轻利,行事稳重;小人重利轻义,多追求个人利益。然君子不是不通晓利,只是见利思义,从义而行。
【原文】
子曰:“见贤①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②也。”
【注】
①贤:贤德。②自省:自我反省。
【译】
孔子说:“见到贤德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缺少贤德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样的行为。”
【解】
见到贤德的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缺少贤德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是否和他有一样的行为。“见不贤而内自省”,亦忠恕也。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①谏②,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③而不怨。”
【注】
①几(jī):轻微、婉转。②谏:进谏、劝谏。③劳:忧愁、烦恼。
【译】
孔子说:“侍奉父母,对他们的过错应当委婉地劝谏。如果父母没有听从,应仍然尊敬、不背逆,虽然忧伤,却不埋怨。”
【解】
这一章孔子讲的是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孔子认为,子女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恭敬有礼,即使父母有不对的地方,子女只能婉转地劝谏,即便是规劝无果,也不能有任何怨言。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①,游必有方②。”
【注】
①游:指游学、游官等外出活动。②方:一定的地方。
【译】
孔子说:“父母在世,子女不宜到远方游历。不得已要出远门,也一定要有确定的处所、时间和去向。”
【解】
在交通和科技都比较发达的今天,要做到“不远游”有些不现实,但是,不管走到哪里,走出多远,为人子女的都必须做到“游必有方”,免得令父母挂念,而且无论工作多忙,都应常回家看看。
【原文】
子曰:“三年①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注】
①三年:泛指多年。
【译】
孔子说:“(当父母去世后)多年不违背父亲的事业作为,就可以说他是尽到‘孝’了。”
【解】
这一章内容在《学而》第十一章中出现,强调当父母去世后,多年内能继承父亲的德行事业,并将其保持下去,不改变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就是孝子。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①,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②。”
【注】
①年:年纪,年岁。②惧:忧惧。
【译】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谨记在心。一方面为父母高寿而欢喜,一方面又为父母衰老而忧惧。”
【解】
天下父母至死不忘儿女生辰。为人子者,能谨记父母诞辰的不多。故尤须把父母的年纪谨记在心,为父母的高寿而高兴,为父母的衰老而忧惧。
【原文】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①也。”
子曰:“以约②失之者鲜③矣。”
子曰:“君子欲讷④于言而敏⑤于行。”
【注】
①逮:及,做到,赶上。②约:约束。③鲜:少。④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⑤敏:敏捷、快速。
【译】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发表言论,因为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跟不上为耻辱。”
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过失的是很少的。”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行动要敏捷。”
【解】
在《学而》一章中,孔子说“敏于事而慎于言”;在《为政》一章中又说“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一书,都在强调行动优于语言,追求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原文】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①。”
【注】
①邻:邻居,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必然会有敬从之人,如居之有亲邻。”
【解】
只要学有所得,不必有朋自远方来,亦必有邻。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①,斯②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
①数(shuò):屡次、频繁。②斯:就。
【译】
子游说:“侍奉君主太逼促琐碎,就是自取其辱;与朋友相交逼促琐碎,就会被疏远。”
【解】
这里的事君之道与后世的“以死相谏”颇有不同,值得玩味。
公冶长第五
公冶长
【原文】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虽在缧绁②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③妻之。
子谓南容④:“邦⑤有道,不废⑥;邦无道,免于刑戮⑦。”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②缧绁(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指牢狱。③子:古时儿女均称子。④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⑤邦:国家。⑥废:废置,废弃。⑦刑戮:刑罚。
【译】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现在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废弃不用;国家政治昏暗时,他也能够免于刑罚。”于是他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解】
比较而言,南容比公冶长更安全保险,所以不是把女儿而是把侄女嫁给他,这体现了先人后己的礼让之意。然作为被嫁之女,其心意如何就不可知了。
【原文】
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