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19200000019

第19章

【译】

孔子说:“君子安静坦然但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但不能安静坦然。”

【解】

君子处于世间,不以显达骄人、不以富贵傲物,也不因困穷沮丧。谨守中正,所行恭敬,安然而处,心底泰然。小人矜己傲物、斤斤计较、心胸狭窄、患得患失,因此难得安详宁静。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具备这四种品德的人近于仁人。”

【解】

这一章孔子指出了通达“仁”之境界的四种要素,即刚、毅、木、讷。孔子认为,一个人具备刚毅、果敢、质朴、谨慎的品质,就近于仁人了。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①,怡怡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

①偲偲(sī):勉励、诚恳的样子。②怡怡(yí):和气、顺从的样子。

【译】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做才可以称为知识分子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这样就可以称为知识分子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解】

朋友因气味相投而交,所以容易相互偏袒;兄弟因为血缘亲密,所以更容易言行直率,因小事吵闹。孔子由实际生活出发,针对朋友和兄弟两种关系给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

孔子说:“善人教导百姓七年,也就可以让他们参军作战了。”

孔子说:“如果用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去征战,这就是抛弃他们啊。”

【解】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教民”思想,同时也体现了其仁者之心。孔子认为,百姓只有先接受教导,才可以应付战争,否则就是白白去送死。

宪问第十四

子思

【原文】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谷②;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③、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

①宪:姓原,名思,字子宪,又字子思,鲁国人,孔子的学生。②谷:俸禄。③伐:自夸。

【译】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可以领取俸禄;国家政治动乱的时候,仍然领取国家的俸禄,这就是耻辱。”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婪的毛病都没有的人,可以称得上是仁人了吧?”孔子说:“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是是否可以说是仁人,那我就不知道了。”

【解】

上一章体现了孔子的为政荣辱观,后一章反映了“仁”的难能可贵。

【原文】

子曰:“士而怀①居②,不足以为士矣。”

【注】

①怀:思念,留恋。②居:家居。

【译】

孔子说:“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称为士了。”

【解】

贪图安逸,怀居苟安的人是很难以天下事作为自己的责任的。

【原文】

子曰:“邦有道,危①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②。”

【注】

①危:直,正直。②孙:通“逊”。

【译】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语言正直行为正派;国家政治紊乱,行为端正,说话谦虚谨慎。”

【解】

孔子告诫自己的学生,当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语言要正直,行为要正派;当国家政治紊乱的时候,行为更要端正,说话要谦虚谨慎。这是明哲保身的基本原则,可以避免祸端。

【原文】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译】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一定有好言语,有好言语的人却不一定有德行。仁德的人一定很勇敢,而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德。”

【解】

分析了内(仁、德)与外(勇、言)的关系,有内在品格,必然外于外在表露出来,但外在有这样的表现,却不一定说明内在也有如此的品格。

【原文】

南宫适①问于孔子曰:“羿善射②,奡③荡舟④,俱不得其死然。禹⑤稷⑥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猎较从鲁

【注】

①南宫适:即南容。②善射:善于射箭。③奡(ào):相传是夏代的大力士寒浞的儿子,擅长水战,可以一手抓起江海里的航船在陆地上拖着走。④荡舟:用舟船冲锋陷阵。⑤禹:即夏禹,夏朝的开国之君,善于治水,注重发展农业。⑥稷:周朝的祖先,又为谷神,善于农耕种植,被誉为农耕文明的始祖。

【译】

南宫适问孔子,说:“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但最后他们都没有得到一个好的下场。夏禹和后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能够得到天下。”孔子没有回答。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这个人尊尚道德啊。”

【解】

旨在要求统治者以“德”治天下,而不要以“武”得天下,用道德去教化百姓,而不是武力和权术,主张统治者应以人为本,尊民、爱民、惜民、富民、强民,只有取信于民,民心所向,才会得到天下。

【原文】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译】

孔子说:“君子也可能做出不够仁义的事情来,但小人中从来都没有有仁德的人啊。”

【解】

天下没有完美的人,君子的道德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层次,但也可能会有不仁义的行为,因此而犯错;小人的道德水平决定了他们是做不出仁德之事的。

【原文】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

孔子说:“爱他,怎么能不教他勤劳呢?忠于他,怎么能不给予他忠告呢?”

【解】

为政者对百姓、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莫不如是。

【原文】

子曰:“为命①,裨谌②草创之,世叔③讨论之,行人④子羽⑤修饰之,东里⑥子产润色之。”

【注】

①命:指外交文书。②裨(pí)谌(chén):郑国的大夫。③世叔:即子太叔,名游吉,郑国的大夫。④行人:掌管外交事务的官员。⑤子羽:公孙挥的字,郑国的大夫,经常出使各国,以便了解他国的情况。⑥东里:郑国大夫子产居住的地方,位于今郑州。

【译】

孔子说:“郑国制定的外交公文,先是由裨谌起草,后交由世叔组织讨论提出建议,再由负责外交事务的子羽加以修改,最后由子产加以润色加工。”

【解】

分工合作,人尽其才,精密详审,严谨慎重。

【原文】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①。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②伯氏③骈邑④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注】

①西:即公子申,楚国的大夫。②夺:没收。③伯氏:名偃,齐国的大夫。④骈邑:齐国地名,伯氏的采邑。

子西沮封

【译】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一个宽厚仁慈的人。”又问子西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他呀!他呀!”又问管仲是怎样的人。孔子说:“他是个有才干的人,他没收了齐大夫伯氏领地骈邑的三百户,使其吃着粗疏的饭食度日,但他到老都没有怨言。”

【解】

孔子认为,子产、子西和管仲都称得上是君子。子产具有仁爱之心,他为人宽厚仁慈,政绩斐然,而且为人民带来了许多实惠。子西和管仲都是功业德行卓著的贤人。因此,孔子对他们赞许有加。

【原文】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译】

孔子说:“贫穷而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解】

平常心处世,荣辱不惊难。

【原文】

子曰:“孟公绰①为赵、魏老②则优③,不可以为滕④、薛⑤大夫。”

【注】

①孟公绰:鲁国大夫,属孟孙氏家族。②老:古代大夫的家臣。③优:有余。④滕:诸侯国家,位于今山东滕县西南。⑤薛:诸侯国家,位于今山东滕县东南。

【译】

孔子说:“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不能胜任像滕、薛这样一些小国的大夫的职责。”

【解】

孟公绰与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他为人清心寡欲,廉洁正直,虽然有仁德却才干不足。赵、魏家臣多而事少,而且作为家臣需要具备高尚的德行,就这一点来讲,孟公绰是足以胜任的;但滕、薛国小而事多,才干不足的人是很难办成大事的。

【原文】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注】

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美之人。②臧武仲:名纥,鲁国的大夫,学识广博,足智多谋,有“圣人”之称。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勇猛果断,中国历史上有“卞庄刺虎”的故事。④要:穷困。

【译】

子路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廉洁、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来制约,就可以称得上是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能够做到以义为重,遇到危险能挺身而出,长久处于穷困的生活中而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说是一位完美的人了。”

【解】

高标准是“文质彬彬”,进退有据;退而求其次,则是正直(见利思义)、勇敢(见危受命)、诚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①于公明贾②曰:“信乎,夫子③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④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注】

①公叔文子:卫国大夫公孙拔,谥号“文”。②公明贾:姓公明,字贾。卫国人。③夫子:指公叔文子。④以:这个。

【译】

孔子向公明贾问公叔文子的为人时,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索取,真的是这样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的那个人说话夸张了。先生他总是到该说的时候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的话;先生只有在发乎内心的高兴时才会笑逐颜开,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容;先生只在合于道义要求的情况下才索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的索取。”孔子说:“这样啊,难道真是这样吗?”

【解】

三人成虎,街头里巷之语多夸张修饰也。

【原文】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①君,吾不信也。”

【注】

①要:要挟。

【译】

孔子说:“臧武仲凭借防这块封地为交换条件,请求鲁君封他的后代为自己的继承者。虽然他嘴上说不是要挟君主,但我不相信。”

【解】

公元前550年,臧武仲因得罪孟孙氏而逃离鲁国,后来他回到了鲁国的防邑,并向鲁君提出要求,以立臧氏之后为卿大夫作为条件,只有鲁君答应这一要求,他才肯离开防邑。在孔子看来,臧武仲的做法就是要挟君主、犯上作乱的行为。

【原文】

子曰:“晋文公①谲②而不正,齐桓公③正而不谲。”

礼堕三都

【注】

①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公元前636~前628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②谲(jué):言行伪诈。③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春秋五霸之首。

【译】

孔子说:“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解】

晋文公称霸后召天子而使诸侯朝之,以臣召君,是越礼的行为。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称霸,他的做法符合于礼的规定。所以,孔子评价齐桓公时说他“正而不谲”。

【原文】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③,不以兵车④,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⑤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⑥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⑦也,自经⑧于沟渎⑨而莫之知也。”

【注】

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其争位,并将其杀掉。②召忽: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③九合诸侯:指齐桓公多次召集诸侯盟会。④不以兵车:不用武力。⑤微:无,没有。⑥衽:衣襟。⑦谅:遵守信用,这里指小节小信。⑧自经:上吊自杀。⑨渎:小沟渠。

【译】

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殉难而自刎,但管仲却没有追随赴死。”接着又说:“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孔子说:“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盟会,却不用武力。这都是管仲的功德啊!这就是他的仁德啊!”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使天下安定下来,老百姓直到今天还受到他的恩惠。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早就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沦为落后民族了。他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小信,在小山沟里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呢?”

【解】

公子纠被杀了,召忽自杀以殉其主,而管仲不但没有追随赴死,还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因此,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则不能算是仁人。对此,孔子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造福百姓,施恩惠于天下,这就是仁德,是值得称赞的。

【原文】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①,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注】

①僎(xún):卫国大夫,原为公叔文子的家臣。

【译】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文子推举他升任为卫国的大夫,共同为国家的大臣。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说道:“公叔文子是可以称为‘文’的啊。”

【解】

公叔文子能够做到知人识才、忘己无私、事君尽忠、唯贤是举,不嫉妒贤能,推举家中臣仆僎与他一同成为国家的大臣,这在孔子看来是一种难得的仁德之为,因此对他赞扬有加。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老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淮南子》哲学思想研究

    西汉初期,统治者所采取的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推进了先秦诸子思想的再度活跃。吸取百家之长并各有所宗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特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这一时代的主题。《淮南子》就是在这一思想背景下产生的。《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为宗,融合各家之长,对当时的社会和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试图形成融贯各科知识为一体的庞大的思想体系,从而构成了中国古代博大宽容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淮南子》不仅是汉代思想史上也是道家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淮南子》的作者在当时已意识到道家自身理论的...
  • 庄子选读

    庄子选读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凡是能够以文字的形式留存到当代,都是经过几千年无数先贤圣哲们精挑细选并通过实践证明的,是对人的生存、行为规范、社会构造、民族发展、国家兴旺具有重大影响和积极意义的经典。这些经典,在今天看来,就是浸透在我们的遗传基因中的文化因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枝繁叶茂的文化之根。传承民族文化,播扬人文精神,最好的方式和途径,莫过于阅读经典、学习经典。诵读这些经典,就是在和古圣先贤对话,就是在获取文化的精髓,就是在开启我们的智慧之门,就是在擦拭我们的心灵之尘,就是在接近我们的自然之性,就是在回归我们的宁静 致远的祥和之境。
  •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人的安全与联合国

    本书体现了国际非传统安全研究的理论前沿,对非传统安全的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热门推荐
  •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中国历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

    本书按历史顺序精选了中国古代军事将领成才故事,讲述了他们从小立志立德、文武兼修的成才过程和征战沙场、报效国家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成长环境、性格特点和时代背景不同,但他们的智勇韬略、精忠报国、出奇制胜的品质与精神,给读者以新的启示与鼓舞。
  • 隐婚盛宠:我的呆萌小娇妻

    隐婚盛宠:我的呆萌小娇妻

    有车有房父母双忙,这是婚前他对她的摊牌,豪车豪华房产无数,父母全世界飞着商务谈判,这是结婚后夏倩倩发现的事实。夏倩倩原本以为楚霆深是这个世界送给她的最好的礼物,可到头来却发现自己的老公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
  • 火影之蛇洞里出来的写轮眼

    火影之蛇洞里出来的写轮眼

    新拼出一个女主,能力不是太高但也不低,偏爱君麻吕最后还是落入他人手中……爱看的欢迎……本书有支线内容,可以根据提示观看(因为本书写了很久了,尤其是第一章去年很早的时候就出来了,也就麻烦大家不要用我的书写完后发生的故事评论了。比如进晓的顺序QAQ。还有请不要说在让我看一遍火影,我真的看七遍都要吐了,我也看过鼬真传,可惜在那前一天大家去找进组织顺序的时候百度还有贴吧还各说各的不知所云呢……)
  • 倾世毒医:绝色大小姐

    倾世毒医:绝色大小姐

    她明艳动人,是二十三世纪的绝色毒医;他冷艳强大,是睥睨众生的世家少主,却甘愿为这个看似温柔无害,实则腹黑无良的毒医敛去一切锋芒,化身死皮赖脸的逗比……他感叹:“我至今才发现,你是个小腹黑。”她挑眉道:“如今便后悔了?”他笑,“与你一起,甘之若饴。”
  • 鬼寺

    鬼寺

    真人真事,亲身体验故事改变。50%,五五开的真实度。遇鬼,有鬼的寺庙。
  • 一念倾城之非你不可

    一念倾城之非你不可

    她是现代名媛一枚,不小心穿越到了陌生时代,成为了众修仙之人口中的废材,但出身依旧很好,直到遇见了装疯卖傻的他,帮他一统王位,可却从此掉进了一个大漩涡,甚至让她付出了献血的代价。终而成为一代魔女,与她的爱渐行渐远。。
  • 侠道剑心

    侠道剑心

    吾仅为赏金者,为赏金而活追寻本心,奈路太阻既阻拦,便斩开!双亲之谜,是生是死?用双手去把握真相,用实力掌控自己!
  • 隋唐之刀剑纷飞

    隋唐之刀剑纷飞

    一把由倚天和青虹铸成的宝剑!两场尔虞我诈的权力之争!几十粒关系到隋朝国运的舍利子!突厥、汉民族永不停息的冲突;曾经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蛤蟆功和一阳指的前生今世;一位少年和两位江湖女子的传奇故事!作品集佛理医术、琴棋书画、诗词曲艺、人文地理、饮食风俗于一文,文章大气磅礴,跌宕自如,将隋唐那段刀剑纷飞、风云叱诧的历史一一展开!
  •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非洲: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世界我知道)

    本书图文并茂,大量精美的彩色插图将带领你游览七大洲的大多数国家,领略它们独特的自然景观,品味它们多姿多彩的人文风情。亚洲的广袤、欧洲的人文、非洲的狂野、美洲的多元、大洋洲的浩渺、南极洲的寒冷……都将为你一一呈现。奥地利的斗牛、巴西的狂欢、英国的傲慢和优雅、美国的务实和率真、法兰西的浪漫、德意志的理性、俄罗斯的豪放和热情、日本的“菊花与刀”……这些独特的国家特色和民族特性也将展现在你的眼前。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的神庙、印度的泰姬陵、柬埔寨的吴哥窟……这些古迹不仅能引发你思古之幽情,更会使你领略人类文明的古老和悠远。
  • 为什么爱情会有悲欢离合

    为什么爱情会有悲欢离合

    爱情也许是这世界永远不变的主题之一也许是让现在的年轻人最困惑的事情之一那么到底什么是爱情呢?我们一直所追求的又是怎样的爱情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