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3000000004

第4章 儿童和青少年篇

地震带给孩子的直接影响

这次地震发生在星期一下午,大多数的儿童和青少年正在教室中上课。强烈的地震造成房屋倒塌,无数的孩子被掉落的石块砸到,或被埋在下沉的建筑物中。孩子们或挤作一团,或孤身一人,幸运得以逃离灾难现场的那些孩子,也经历了自己的同学和好友在瞬间消失。因为不能马上见到自己的父母,恐惧一直伴随着孩子们。

1.地震摇晃本身所造成的恐惧

地震当时的强烈摇晃、物品掉落以及四处尖叫的经历带来前所未有的恐惧感,而不断的余震则加深这样的恐惧。

2.熟悉的环境受到破坏

对成人而言,失去的是看得到的财产、房屋。对儿童而言,失去的是睡惯了的床、下课后三五成群去玩的公园。灾难中,不但他们的家被毁坏,可能连学校以及平常游玩的公园、山坡也受到毁坏或搭满了帐篷。如此,他们生活、学习以及游戏的地方无一不受到影响。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极仰赖外界安定的过程,环境如此大的改变势必给孩子造成极大的不安定感。

3.熟悉的人改变了

临时收容所里的邻居,不一定是原来的邻居,玩伴也不一定是原来的玩伴。

4.物品的失去

孩子可能突然失去许多自己心爱的物品,那些东西对他们而言可能很重要。家长们在重大财产损失的同时,很难分心体会孩子失去那些不值多少钱的东西的心情,孩子可能因此产生很强烈的失落感。孩子感到,不仅自己的物品被忽视,连自己也被忽视了。

5.整个社会所呈现的不安

灾后周遭环境里充满了混乱、失序和纷争,这些都是会感染孩子的。大众传播媒体不断的灾难报道,当中所透露的恐怖气氛,会对孩子造成影响。

地震带给孩子的间接影响

通过父母与照顾者所造成的影响

1.父母的情绪

父母也得面对自己的创伤经验,在救灾和重建家园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都非常辛苦。此时,平常所累积的沟通困难会表现出来,许多家庭内的冲突会较平时增加。此时,孩子常受到波及。在地震灾害中,父母亲的情绪对孩子所造成的影响,很可能比地震本身的影响还要来得大。

2.家庭收入减少

许多家庭的生计受到相当严重的破坏,若父母因此而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孩子的成长势必受到影响。

失去亲人的影响

1.失去发展所需要的依靠

所有的动物中,人类的孩童期特别漫长。对孩子而言,父母是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客体。他们提供必要的保护以及心理和生理上各种需求的满足。在失去父母中任何一方时,这些功能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提早面对各种责任

失去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支持后,孩子面对自己的未来。不再有人可以完全信任,很多事情需要他自己来做决定。

3.受到特殊对待

有许多专业人员注意到灾后心理重建的重要性。受灾儿童因为处境特殊而常受到特殊对待,可能会不断地被关注、成为焦点。此时孩子很容易被标签化和孤立。

灾后儿童、青少年常见的行为表现与情绪困扰

心理专家们发现:对于灾难,儿童与青少年有时会有一些共同的反应,问题也会随着灾后时期的不同而改变,有些问题会立即出现,而有些问题则会几个月后才出现。

(一)灾后儿童、青少年的初期反应

所有人在经历可怕的灾难之后,都会有急性应激反应。为了应付突来的灾难,每个人都会动员所有能力,包括生理及心理的状态都会有不小的改变。这些急性应激反应是正常的,是应付突然的变故所需的。儿童的这些行为,在安全无虞且成人提供必要保证下,多半会在短时间内消逝。

但是,许多研究也显示,有高达近三成的人,在灾难后一年半这种急性应激反应仍然持续,进而成为极严重的症状。

对儿童而言,他们特别容易受到日常生活程序和环境转变的影响;他们最依赖他人,最容易被主要照顾者的反应所影响。此外,这个年龄的儿童也没有足够的思想、语言或情感能力去应付这些状况。

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同伴活动则特别重要,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的,并且和别人是一样的;大部分此时期青少年的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他同年龄的同伴身上,因此他们特别容易因同伴活动的瓦解,或失去亲人的依靠而出现症状。

根据目前精神医学界普遍接受的分类方式,我们将急性应激反应分为以下四类:

1.以各种形式不断地重现灾难发生时的经验

在游戏中不断重现灾难当时的情境:一般来说,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儿童。但如果孩子不断重复且每次都带着极大的情绪,则很可能需要帮助。

常做噩梦或梦中惊醒:孩子不见得可以像大人一样记得梦里的内容是否与地震有关,但许多孩子会在睡眠后期惊醒。

体验的唤起:在特定或不特定的情境下,孩子仿佛重新回到灾难当时的情境中。如一辆卡车经过时,他仿佛又听到了地震时的混乱声响。

2.逃避和地震有关的刺激

无法讨论或表达和创伤事件相关的感受或情绪:逃避与创伤有关的思想感觉或谈话,回忆灾难的重要部分有困难。这个部分在单一创伤事件的急性期较少出现。

3.过度警觉

易怒或变得较为冲动:在家庭里和兄弟姐妹吵架以及破坏玩具的行为增加,或是对家人、朋友、老师、同学的敌意增加。

广泛性的恐惧:持续对自然事件的害怕,害怕将来的灾难,甚至对其他所有事物亦出现恐惧的反应。

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成绩下降。有许多研究显示,部分学童因此而需要接受药物治疗。

睡眠困扰:难入睡或容易醒,或畏惧夜晚、害怕黑暗、不敢睡觉。

4.儿童特有的其他反应

适应不良:不能和以前一样加入其他孩子的游戏。

错误的归因:认为地震是因为自己做错事造成的,如果孩子相信这灾难的原因是对他的惩罚,那么他可能出现跟以前很不一样的举动,例如,变得特别乖或特别顽皮……

退化行为:原本已经具备的能力消失了。这样的退化行为几乎是低年级儿童的典型反应。日本阪神地震后,神户地区的小学老师发现,几乎个个一年级的新生又开始吸吮手指,也有部分孩子出现行为混乱的表现。此外,也有些三四年级的孩子又开始出现尿床或尿湿裤子的情形。也有孩子本来已经可以自己睡,灾后又坚持要与父母同房间睡觉。

身体不适:没食欲,头痛,呼吸困难,不明原因的身体痒或痛……

(二)长期压力下儿童、青少年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延长,持续的压力和紧张会使得前述的急性反应无限期地延续。原本作为防卫机制的急性应激反应,变成长期的疲劳,最后成为孩子性格的一部分。同时,如果孩子长期处在地震后续影响的阴影之下,孩子原本正常的发展也将难以避免地受到阻碍。

日本的儿童精神医疗团队在阪神地震后,马上积极且有系统地全面投入儿童的精神医疗照护;然而五年之后,他们仍然面对着范围极广且极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见地震可能造成的伤害是可以持续很久的。

同时,也有些在急性期被压抑下来的情绪反应,会在灾难发生的周年纪念日等时候爆发出来。

丧亲儿童的常见反应

当儿童家中有人罹难或受伤时,儿童会出现哀伤的反应。哀伤与儿童对死亡的理解能力有关。

三岁到五岁的儿童可能会否认死亡的事实而只关心他们自己的需要,例如:谁会照顾他们。他们有时也可能会用他们的愿望来表达感受,例如:“妈妈明天会回来”。

五岁到九岁的儿童已经能明白身体的死亡不能复生,但却不能理解死亡在生理上的意义,所以会有许多关于死亡的想象。他们可能会问许多问题,有时相当情绪化,有时则茫然不敏感,也可能若无其事地玩耍说话。

九岁或更大的孩子对死亡会有更完整的了解,而这种了解会让死亡对他们而言变得更为可怕。

常见的儿童哀伤反应有下列几种现象:

否认失去亲人的事实:部分的孩子会表现出像是亲人还在时一样的行为,或听到死去亲人的声音。

整体的混乱行为:在较小的孩子身上可能会出现,思考、行为混乱。

错误的归因:中低年级的学童已经能理解死亡是永远离开的意思,但仍无法理解死亡的生理意义,所以会有许多归因。若孩子认为是自己的行为导致这个灾难,则会出现严重的罪恶感。若孩子认为是某个人的行为导致灾难,则可能表现出极强的愤怒。

愤怒:觉得上天怎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低年级学童可能无法清楚描述而只是整体变得易怒而冲动。

强烈的无力感:变得闷闷不乐,许多事都不想参加,不想做,对自己的未来十分悲观。

幸存者罪恶感:觉得自己活着,而家人死了,自己没有能够救他们而感到对不起他们。

唤起过去对死亡的种种经验与感受:这是一个容易唤起过去创伤的时候,若孩子过去曾有过严重的失落经验,此时很可能会唤起过去的感受。

其他与一般创伤类似的经验:如学业适应困难、睡眠障碍等问题。

哪些孩子最需要帮助

比较容易在灾难后出现严重症状的孩子被称为“高危儿童”或“高危青少年”,在心理援助者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这些孩子更值得那些想要帮助他们的人的关注。这些在地震后特别容易出现严重的创伤后反应的儿童或青少年,往往也是那些在生活中比较弱势、受灾更严重、心理能量较低的群体。如果不对这些孩子进行科学的心理援助,他们也比较容易因为强烈而持续的心理反应,影响到未来的个人发展,在情绪、认知、性格、行为等各个方面出现问题。

属于以下几种情形当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学童,值得心理救援人员的特别关注。孩子符合的条目越多,他(她)可能发生的心理障碍也就会越严重,发生的几率也会越大。

1.灾难严重程度高(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比如,自己或父母受重伤,亲人下落不明、受困或遇难,家中房屋倒塌,所在地余震不断或出现新的险情等。

这些情况会造成整体的影响,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父母。而受到影响的父母,他们的反应又会再度影响到孩子。灾难越大,孩子发展出严重灾后创伤症状的可能性就越大。即使孩子原本乐观健康,在极大的灾难下仍很可能出现严重症状。也就是说,孩子家中人员和财产损失越严重,出现严重症状的危险性越高。

2.灾难在很接近孩子的地方发生,或孩子亲历灾难

同样是亲人受伤或死亡,亲眼目睹这一过程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严重症状。有些孩子家里所有人皆安全,但在整个过程中,他曾看到他人死伤的惨状(如尸体),这也会造成很大的压力。这样的亲眼目睹比在电视上看到或从同学口中听到所造成的压力要大得多。

3.与父母分离(父母遇难、重伤、被困或下落不明)

父母和主要照顾者(比如爷爷奶奶)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失去他们,孩子的世界就像天塌下来了一样,失去了家人的支持和照顾,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怎么样,没有人可以保护他们,给他们温暖和抚慰,孩子们会感觉被整个世界抛弃了,很难从混乱苦痛中恢复。

4.父母本身有严重的创伤后心理反应

强有力的父母可以给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安全感,能用实际行动和温暖的话语改变孩子对灾难的错误归因(比如,都是我的错)及由此产生的错误信念(比如,这个世界是不安全的)。若父母本身受严重创伤后心理反应所影响,本身的情绪、行为和信念都出现了问题,不仅不能帮助孩子,还可能让孩子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更加严重。

5.灾后出现严重的家庭内部冲突

地震灾难使得家中房屋受损、财产损失、通讯中断、食物短缺、交通几乎崩溃。这对家里的成年人来说是非常大的压力,再加上这些问题在短期内无法顺利解决,所有的人都会感觉无能为力,因此对整个世界感到愤怒,这也会波及家庭成员,家中平时存在的小问题极可能在此时放大并浮现出来,许多家庭在此时可能爆发严重的冲突,比如,为了食物的分配问题而吵架。孩子或许没有因为地震直接的灾害而有多大的创伤,却可能因为大人互动方式与价值观的改变而受到伤害。

6.孩子原本就有其他疾患

原本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例如,一个原本就有情绪障碍、注意力缺损或存在行为问题的孩子,在创伤后有可能原本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为什么心理救援人员要找出“高危”的孩子

1.许多孩子症状严重,却不易被察觉

有些安静、顺从的孩子,即使他们晚上不断惊醒,对地震充满不正确的归因,他们仍然不会在他人面前主动表现焦虑或悲伤,他们甚至仍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团体活动。

2.许多孩子的严重症状在灾后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才逐渐出现

这些个案绝大多数会受到忽略,因为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些孩子的症状和创伤无关。

3.许多孩子在地震前就已经存在类似症状,容易受到忽略

这类孩子未来发展为长期灾后创伤症状的机会比较大,应受到特别注意。然而,因为他们在地震前就已经存在许多行为问题,所以照顾者常会将他们的问题视为原本就存在而与地震无关,结果反而受到忽略。

4.如果孩子有严重的症状而未接受治疗,会造成深远的负面影响

许多长期的追踪研究显示,在灾难发生的数年之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盛行率仍然居高不下。可见此疾病易形成长期的影响。

5.医疗资源有限,必须用在最可能出现症状的孩子身上

灾难发生后,医疗系统除了在医院或医疗站的门诊当中治疗求诊个案外,也希望能够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然而此次地震受灾面积大,受影响人数多,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访视。因此,针对最可能需要治疗的孩子进行评估,即为最可行的方式。

“高危”的孩子就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吗

就像前文中说到的,在资源有限或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鉴别并找出这些“高危”的孩子,目的在于更好地利用资源,更有效地找出并帮助那些有更大的可能性会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

但是,“高危儿童”或“高危青少年”一定会出现心理问题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影响孩子是否会出现心理问题的因素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外在的因素,另一方面是孩子本身的心理素质或心理能量。如果孩子的心理素质好,心理能量高,自我调适的能力强,那么,即使符合高危因素的描述,也可能不发生心理问题;相反,如果孩子心理素质差,心理能量低,自我调适的能力弱,那么,即使是很小的灾难,也有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甚至不在灾区的孩子,因为看了电视或报纸的新闻报道,看到许多悲惨和可怕的画面,也有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能绝对化。

具体到每一个孩子,必须经过专业人员的诊断评估,才能确定孩子是否真的存在严重的症状或心理问题。如果确实存在严重症状,就需要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来判断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治疗。

同类推荐
  •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让孩子听话的心理学

    一本专门描述儿童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及其真实需求的儿童心理学普及类读物。全书用国内外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解释儿童身上所体现的特征及及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旨在给予家长父母在孩子教育和沟通方面更加科学合理,特别是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及其问题解决都给出了一些参考建议。全书用作者接触到的典型案例穿插文中,内容具体,语言通俗,寓理论于实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不可不知的心理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说谎心理学

    说谎心理学

    本书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演说家、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为“当众商务演讲与交流训练班”的商务口才训练课程精心编撰而成的。本书没有教科书那种死板的教条,而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实例和严谨的语言,融合实用心理学、人际关系学、公开演讲术、商务演说技巧和推销术等诸多内容,旨在帮助读者培养出色商务口才所必备的心理素质,掌握实现高效沟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成功地进行演讲和谈判,做到在各种场合从容不迫地开口说话,展示自己的魅力,赢得商业上的竞争。
  •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本书介绍了感觉、知觉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记忆规律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思维的理论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概念的形成与掌握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等共9章。
  • 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你不可不知的20个心理学名词

    抛开艰深的理论系统,一个个生活中的案例告诉你,心理问题不必避讳。如果你不想去看心理医生,也不想对困境束手无策,看看这本书,也许会帮助你摆脱困境。愿这本书让你带着微笑与自己的心灵沟通。愿每个夜晚我们都能拥有安宁的睡眠。愿你我心中,常怀希望。
热门推荐
  • 大唐双龙之左美伊

    大唐双龙之左美伊

    从火影世界中破碎而出的佐美伊在大唐的世界如何演绎?在诸势力纷杂汇聚的隋末乱世,该如何混迹其间?在武学南方不脱玄理、北方开拓出新的格局下如何取其三味?
  • 系统之冷公子

    系统之冷公子

    银白色的似九天玄月般皎洁高贵的发丝尊贵的金色眸子冷酷的不曾有一丝感情……整个身躯一直都是笔直笔直的,不曾弯曲过,就像他骨子里铭刻的孤傲冷酷一样。他是谁?他是冷公子,没有人知晓他的名字,只是他旁边的侍从嘴中得知他姓冷……大概吧……他就像个谜一样,除了他精致艳丽的容颜和他冷酷的手段为世人所知外,世人皆不知他从何而来,又从何而去……(↑。↑此文绝对毁三观,纯粹是作者在人格暴走后的产物。——作者语。ps:主角是女穿男……不喜者立马点叉叉……勿进……)
  • 我是真的爱你KYX

    我是真的爱你KYX

    自己会莫名其妙爱上偶像的妹妹,偶像剧的情节现实也存在,岁月静好你我安好。
  • 时间终南

    时间终南

    未曾萌芽就已掐断,越艰难,就越喜欢。所有当年温情容颜,变狰狞嘴脸。是he,是我所认为的he。
  • 魔女归来:王上别爱我

    魔女归来:王上别爱我

    【全文完结,新文《快穿契约:恶魔男神缠不休》请多多支持。】她是冥界的公主,亦正亦邪的存在;他是千古一帝,死后化为鬼神。一段惊天动地的爱情,一场毁天灭地的杀戮,尸山血海,冤魂无数。她被罚下界渡魂,而他,忘记了他和她的过去。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她不惜执起手中的剑,化身修罗。而在那间名叫冥灵社的店里,又会发生些什么呢?地狱犬的爱情,千年前青楼里的艺妓暮烟,为爱化身厉鬼的游家大小姐,神秘古城里自称凯撒的千年男鬼,再也不能见的影子爱人……你,爱我吗……
  • 无份.缘

    无份.缘

    她是一个不普通的女人,经历了不一般的人生。有了一段让人觉得无语的感情。
  • 情变

    情变

    英俊而才华横溢的王品,刚从传媒大学毕业,就当了见习记者。如无数胸怀远大抱负的热血青年一样,他立志要在自己热爱的行业干出个样儿来。
  • 妖尾之音

    妖尾之音

    音无意外穿越妖尾世界,没有父母朋友的她如何在妖尾的世界找到友情,亲情,孤单的她如何在这里找回心中的那阳光快乐的微笑.......(如果作品中出现错字请务必跟作者联系,可在评论中说明,也可加QQ:2361226975来联系或者催更)
  • 神龙盟主之枫子

    神龙盟主之枫子

    一位神渊帝国镇北大元帅之子、冰宫天才-姓雨的枫子,一次的闭关奇遇,让他遭受众人唾弃,也让他再次感受天才的福利:美女送上来、权利送上来、财源滚滚来,不过可惜的是,青梅竹马却离开了他。我们就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开展我们的剧情吧。
  • 我是大天王

    我是大天王

    王天只是个不知名的酒吧歌手,意外重生架空地球。熟知前世成名歌曲,今生岂能白活?偶尔也将那些记忆中的小说和电影拿出来玩票。前世想成为瞩目的明星,今生却成了闪耀的大天王!来自异时空的蝴蝶轻轻闪动翅膀,一个娱乐圈的天王传奇正在悄然诞生。新人新书求支持,寻找那些我们曾经忘却的美好和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