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9000000022

第22章 人生感悟(7)

我负责县文联工作时,多次想把他“挖”到文联来,我以为,换作他来当主席,那才能人尽其才。然而,人事上种种说不清的关系,让我一厢情愿。邓斌却不以为然。也许出于某种责任抑或文人相“亲”,他实际上成了文联的编外人员。文联有什么事只要“带个甩甩信”,他都会拨冗奔临。九十年代末,已有不少鹤峰籍及外籍就职鹤峰的文人墨客们在报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有的还大部头频出。作为文联主席的我,力图推出一部鹤峰文学作品选集,以肯定他们的创作热情,张扬他们的创作成果,鼓励更多的赍志之士走上作家的舞台。此动议得到传锋的极力支持,他亲自与县里的决策者面商机宜,敲定了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举措。县里出资二万元,其他事项概由文联负责。我一个光杆司令,怎能找到弥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办法?于是,我首先腼颜与邓斌协商,请他与光美、秀武与我一起担任副主编(主编为县委书记挂名)。至于辛苦费,只有用“义务”二字来分享。邓君只说好、好、好。光美、秀武也很爽快。四条汉子一台戏,有的主编小说,有的主编散文,有的主编诗歌,在没有办公室的地方打开了“闹台”。有道是看事容易做事难,且不说组稿,仅校对功夫,就令人头昏眼花。邓君的教学任务是那么重,又负责着青少年写作学会,可想而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呵!正是他与另三条汉子的辛苦运作,一部由他命名的《鹤鸣苍山》终于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鹤峰作家群”以其丰硕的成果,集中在鹤峰读者面前展示特有的风采。在此,我要再道一声:邓老师,谢谢你!

进入新世纪以后,人才的竞争态势被凸现出来,邓斌终于有了一个好的去处,他在州职业进修学院心安理得地迈着稳健的步子,由他主编的《巴文化》杂志一期接着一期出版,引领着新时期巴文化研究的学术风潮。他的创作亦更加辉煌,牵头编辑出版了12卷本、580万字的恩施州文学作品集成《白虎文丛》,又创作出版了长期大文化散文《巴人河》。他与鹤峰文学老兵向国平共同创作的文学评论大作《远去的诗魂》获得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时,人们看到了恩施自治州升起了两颗闪亮的文学星星。

往日,敦权与我接触不多。九十年代末,我负责编辑鹤峰文学作品选集《鹤鸣苍山》时,知他已发了一些作品,便托人约他自选部分佳作入围。那时,他已从鹤峰调往州委组织部工作,料想是繁忙的,加上,他到底发表了多少作品,心中无数,因此我抱的希望不大。哪知,他一下子寄来数篇小说,我这才知道,其一,他有着厚实的写作功底。其时,已在《三月》、《民族文学》、《湖北日报》等20余种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文学评论、广播剧等文艺作品120余件,6次在文学创作征文和评奖中获奖,只不过他不张扬而已;其二,他于工作繁忙之中,仍不忘笔耕。他在州委组织部先后任调研科长、组织科长,整日里是逻辑思维下的工作规划、部署、检查、督促、总结、表彰之类,而要进行形象思维的文艺创作,恐怕只有熬更守夜了。这就需要勤奋与坚持。或许,他有着互促的辩证逻辑,因而才有工作、创作“双赢”的佳局。宕开一笔来说,像他这样的有为之材,怕是不多见的。在世俗的人看来,登上了组织人事部门的“宝座”,做官的前程自是一展平阳,只要在关节上多动点脑筋,必定官运通达,还需搞什么创作呢?讲钱,几个小小的“润笔费”远不如“实权”来得容易;讲名,谁瞧起穷秀才?我想,敦权之所以不落“小人之见”,恐怕得从高处看,那是他的世界观在抵御着利欲熏心的诱惑,他在不断追求着人生的实际价值。

步入新世纪的初年,我收到了敦权托人带给我的一本书,展封一看,原来是他的一部小说集,收入了34个中、短篇小说,计30万字。须知,他这时仍是州委组织部科长,工作干得漂漂亮亮,足见其“两不误”的成效。

2003年冬,听说敦权调往利川担当重任。我想,他那支笔只能在公文上“耕耘”了,凭着他的才华与热情,定能耕耘出一方美好天地,成功登上步步高的阶梯。然而,就在2006年他调任恩施日报社社长之后,却推出了独具特色的散文、摄影集《心壁烙画》。原来,在利川,他那支笔仍在从事两种耕耘,品其佳作,可以看出,在他工作的利川,其足迹留在哪里,就把那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全都“烙”在自己的心壁上。形之于文,有描写、有抒情、有回顾、有展望,历史、现在和将来,全都在“烙画”的山水中,折射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理性思考的光彩!我被他这样的“文官”感动不已!他的“烙”作获得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似是众望所归的。

敦权是从鹤峰七泉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走出去的,他深深爱着、眷恋着家乡。他说:“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蹒跚而行,但能否达到家字号的彼岸,我却没敢多想。其实并不重要,只要不断探索,只要勇于实践,只要将自己对社会的认识,对时代的感受,对家乡的热爱,对人生的领悟,对生活的体验尽可能充分地表达出来,我的精神就会得到愉悦。也只有这样才对得起生我养我的家乡,对得起我家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他不仅把创作之根扎在乡土上,而且始终不忘为家乡的文艺兴盛鼓与呼。2008年春,在参加鹤峰首届茶叶节及文学笔会期间,他偕同传锋、月圣、邓斌诸君,与鹤峰决策者耳鬓厮磨,策划出一系列文学活动。后来,当我在恩施巧遇他时,他兴致勃勃地要我将作品赶快整理,说县里准备资助出版一套丛书。我想,自己虽然出不了什么力作,但有他们及县委、县政府决策得这番苦心,我也该加倍努力了。我热切希望敦权及其他师长对鹤峰文艺创作以更多帮助……

他是两栖人物,既是作家,又是学者,龚光美的名字,为鹤峰乃至恩施州甚至更远地方的文学界、史学界增添了并正在增添着光彩,其道德文章,常留于崇拜者口碑。

七十年代末,光美以其在教育、文化、宣传部门工作的勤谨及儒雅风骨,被伯乐相中,作为理想人选,调往县史志办发挥其特长,不久成为鹤峰修史编志的掌门人。这是一个与大哄大嗡、急功近利无缘的部门,它需要寂寞的厮守,需要默默无闻的去挖掘整理被尘封的历史,光美心安理得。从此,他在党史、革命史、民族史三条线上苦心孤诣地开拓,至1999年退居二线,不辞跋山涉水,不畏风雪酷暑,将汗水洒在数万里行程中,用夜以继日的不倦劳作记录整理了数百万字的原始资料,先后与人合编及主编了上十部志书,诸如《鹤峰苏区简史》、《恩施地区革命斗争史》、《湘鄂西革命斗争史》等等,同时,发表了近百篇党史论文、人物传记,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历史研究会会员,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理事。退休以后的2008年,又与祝光强先生共同主编了鹤峰革命老区纪实——《铁血风云》,并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若干从“二战”走过来的将军、“老资格”及其后代们,对此称赞不已。

光美从自己的职业和爱好中看到,“文学同历史,从来不是互相排斥的,文学有利于历史的传播,使历史更形象、更通俗、更生动。反过来,历史又可以丰富文学的内涵,甚而增加一些阅读情趣。历代文学家、诗人、作家,常常会情不自禁地跑到历史长河中汲取创作素材,只要作者不囿于历史资料的限制,不到沉醉历史中不能自拔的程度,就应该能写出比较好的文学作品来。”(《发现古桃源》跋)。他带着一种历史责任和深深的民族情感表明心迹:“为什么不能用更加活跃的文学形式为故乡写点什么呢?也许,故乡的读者以及许多对我们故乡有兴趣的读者,会从这些东西里面获得一些有趣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厚厚的历史尘土下面,可以发现我们不亚于任何别的民族的地方。感知和描述这种地域民族文化的博大和绚丽,对于我,的确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于是,他把文学创作放在史研等同的天平上,不遗余力地奉献两种成果让人品赏。

1984年,他的第一部中篇小说《凤凰俦》由著名文学期刊《长江》发表。出手就是一个不凡的中篇,这在当时全州鲜见,足见其文学功底。1991年,当《今古传奇》刊载他的长篇小说《美人赠我金错刀》后,他本人也成为拥有文学“金错刀”的传奇人物。2003年,一部近40万字的散文集《发现古桃源》出版。东晋诗人陶渊明作《桃花源记》,描述了武陵山中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剥削、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激起人们无穷的向往。300年前,清代著名戏剧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断言:“楚之容美,在万山中,阻绝入境,即古桃源也”。本书即以此为题,以散文随笔的语言、情感及意境,探讨、描述古代巴人入容美部落的源流,生态环境,图腾信仰、文化习俗、文物古迹,竭力探索容米地区“古桃源”的地域、民族特征。记述容美土司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问题。介绍诗人、戏剧家、旅行家顾彩的容美之行。介绍改土归流后的民族状况、文化成就、民主革命时期英烈人物事迹,及作者本人从事种种文史研究工作的心得与感受,全书文史兼论,资料丰富,视角独特,观点新颖、体裁亦文亦史、语言亦俗亦雅,堪称一部容美(鹤峰)乃至更宽泛之土家族的历史、文化、旅游小百科,具有独特的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为史学界称好,亦被文学界佳赞,一举荣膺恩施州“五个一”工程奖及湖北省少数民族文学奖。

光美不仅是位研究历史的有作为的学者,作为省作协会员,亦是位不媚俗,不急功近利,不玩味时尚而不断追求纯文学的“学者型”作家。他的藏书之多是鹤峰少见的,古今中外的名著经典,多可在他的“书库”里找到。名家的创作态度,创作思想,创作手法及种种创作技巧,无一不在影响他的文学创作,他的长篇历史小说《沧海之恋》及近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男人北上,女人南下》就是这攀高的阶梯之作。

我与光美是初、高中同学(他比我高届),因为我敬重他的知识渊赡又老成持重,他亦看好我坦诚率真,又有着共同追求,俩人很是谈的投机。我常常把创作构思讲与他听,有时甚至把草稿捧上,请他指点。他总是恭谦地、把握分寸地提出真知灼见,使我受益匪浅。在鹤峰文学界,无论谁去找他请教,他都见仁见智,一吐真言,让人觉得“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算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师长……。

在中国作协举办的全国第八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上,邓斌和他的合作者向国平,共同托起了鹤峰、恩施州乃至整个土家人的荣耀与自豪,当向国平——这位年逾古稀的土家文学界耆宿走上颁奖台时,台上台下将热烈的掌声礼送给这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土暮年壮心不已”的老有所为者。

在离鹤峰县城一百余公里的铁炉白族乡,有架高高的山叫鱼山,向国平的祖根就扎在这里。五十年代,他带着若干本土的故事、梦想和追求,考入恩施师范,毕业后自豪地站在城关小学的讲台。教学之余,他内心总是躁动着那些优美的故事,耳旁也缭绕着那些优美山民歌,他对土家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恋情。于是,一种自生的责任感,驱使他不知牺牲多少个星期天,迈开双脚深入村村寨寨,去汲取民族民间文化的陈年佳酿。或许,因为他对文艺情有独钟,又有着资源优势,县文艺宣传队队长的桂冠不期然而然地挂在他的名下。他尽其所能,组织管理,编排节目,参与演出,把鹤峰的演艺事业打造得红红火火。之后,顺着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统战部部长,县政协副主席的梯步一路走来。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的他,早就把亮民族文化之光的追求埋在心底,因此,无论在什么岗位也无论有否官衔,他都不忘记对民族民间文化的发展。他以独到的视觉,丰富的史料,灵动的语言,先后在州级以上刊物发表了几十万字的论文,其中,《哭嫁俗源试谈》、《试论土家赶年的民俗意义》等,获得省、州级科研成果奖,有关傩文化研究论文,入选国际傩文化展,与他人合作编著的剧本《雾漫土王宫》发表于省编《剧本选辑》上。

1984年,他和老友祝锋先生共同撰写了以《土家这个民族》为专题的系列文稿,系统评述了鹤峰土家族的语言、族源、歌舞艺术、生存环境、历史沿革、风物传说、建筑风格、民间工艺、服饰文化等多方面的人文自然大观,推出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此后,不辍“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他,把深度研究的目光,聚焦在容美土司的兴衰上,先后写成了《万人洞考察散记》、《平山爵府寻古》、《容美土家兵抗倭述略》、《〈桃花扇〉传扬容美浅晰》、《试论容美土司的反清复明思想》、《抗英英雄陈年升史料辨讹》等多篇学术文章,这些文章论据充分,论证精辟,为人们认识容美、研究容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及人文享受。

1995年,已届“花甲”的他,开始了退休生活。职位是退了,然而,他对民族文化的那份情感,却更为强烈!他在人生道路上重新拟定了起跑线,鞭策自己一定要老有所为。

2002年,已届六十又七的他,苦心孤诣地打造,将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成果,结集为《溇水民俗文化新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留给鹤峰的财富,也是整个土家族的财富。作家,文学评论家邓斌先生为其题序写道:“读向国平先生的《溇水民俗文化新论》,仿佛置身于从逝水中打捞出来的层层叠叠的风景画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文化艄公’对于民族文化与习俗文化的掘幽探微的思考。”当人们还在咀嚼他那些厚重的文字时,2006年,他又与祝锋先生合作,推出了《容美土司概论》,这部由长江出版集团出版的史论,洋洋三十万言,全方位论述了容美土司的沿革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方面面。笔者正着笔长篇历史传记文学《容美土司王·田舜年》时,作者向我赠送了这本难得的史料,不仅使我大开眼界,更使我的创作少走了许多弯路!

跟光美一样,向国平先生也是两栖人物,他不仅在民族史、民俗史等研究领域成就斐然,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亦卓有建树。且不说八十年代,他就在《长江文艺》等刊物上发表《赶年贝锦寨》、《照夜火》等短篇小说、散文,仅就2005年与邓斌先生合著之《远去的诗魂》一炮命中“骏马奖”就足见其文学造诣!

转眼间,向国平先生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然而那一抹夕阳仍在燃烧着激情,他与梁寿臣先生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全印劫》即将出版!或许,在他那片神奇的土地上,他还在耕耘着……他不愧为省作协会员!

同类推荐
  • 岁月,是我的勋章

    岁月,是我的勋章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散文作品68篇,由亲情、友人、心香、履痕和投枪五部分组成。在书中,作者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生发对生活的感悟,催人深思,令人遐想,全书语言文字细腻、流畅,让读者在阅读中读懂生活的本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

    《赵燕翼文学精品集》主要分为:小说、童话和随笔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桑金兰错;老官布小传;穿绿衣的蛇郎;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贵妃墓和织锦台;拉卜楞皇后翠琅错等。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立场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热门推荐
  • 风中若相依,雨中紧相随

    风中若相依,雨中紧相随

    在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她失去了她一直依赖的他,只因为他说他一定会回来,她就足足等了他十二年,直到她遇到他在她即将要上的大学,原本生活平淡乏味的她,开始有了喜怒哀乐。。。。。
  • 我命弑神

    我命弑神

    被兄弟萧然背叛后无奈跳下深渊的王熠竟重生在了一个千古废材中,他却用废材的身躯逆天改命,登峰造极。这世界上来了很多天才,那我就一个个杀掉好了。而如果萧然是神的话,那么我王熠命当弑神!
  • 德音

    德音

    京都有着两个最大的青楼,一个明月楼,因花魁明月而得名,另一个醉花楼,神秘莫测。她是一国公主,国灭亲人亡,留下剩余的国人,为了复仇,进入醉花楼,一举夺下花魁,冥冥之中认识了成为灵女之前的她,谁知仇人竟是她的哥哥。以贺轩晟王妃的身份进入了祭祀,祭台高高在上,人海茫茫,她却也能一眼认出那上面的人——德英!!!“...姐姐...是你吗?...“
  • 复仇天使在都市

    复仇天使在都市

    被背叛的痛苦,身负血海深仇,改头换面的血无泪回归华夏。护美,复仇,修道。本想此生不动情,奈何气场太强,冷艳老师、美女校花、黑道大姐、、、、、、纷纷扑来,哎,美女,冷静。
  • 岚峰学园

    岚峰学园

    希望这部小说能够给在学校里沉浸在卷子和考试之中的伙伴们带来快乐。
  • 七道之尊

    七道之尊

    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将天地分为山川,河流,大地,及天空,开天地以后灵气未灭,遍延山河。大地之上万物皆有灵性,灵气蔓延使得灵性较高的动物,植物能够幻化人形,拥有法力,灵力,和气力,成为妖。于此同时,大地之上人死之后,其灵魂没有入地,而是吸收天地灵气,使得自己虽然没有躯壳形体,但也能幻化无穷,拥有法术,称其为鬼。而在大地之上,山河之间,最有灵性和智慧的灵长类生物称之为人,人可以用其智慧,改造山河,变化风水,学习法,道,佛,宗,教,等一些本领,驱鬼除妖,保护着人类的繁衍,守护着山川河流,维护着世间的无形秩序。人,妖,鬼,为争夺世间而展开了大规模的混战,生灵涂炭,天地无色,最后在各自元气大伤下,签订了停战协议,将各自人马抽回,稳固自己的地盘,从而划分为了三界,各自为守,三界都在积极的提高自己的实力,以备下次大战的来临,能够争夺到这个世间,探寻尊道的晋升。
  • 最强王者之六界主宰

    最强王者之六界主宰

    一个嚣张的少年陷入进一场困难爱情。但是不管有什么困难,哪怕丢掉性命。他也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虽然有很多人都阻止他们,但是没想到他们一步一步把蝼蚁少年确逼成了六界的主宰,掌握乾坤,逆转风云!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为了爱付出了多少!
  • 小侦探你是我生命中最耀眼的宝石

    小侦探你是我生命中最耀眼的宝石

    这是一篇名侦探柯南中黑羽快斗(怪盗基德)与工藤新一(柯南)的同人故事。不喜勿喷!
  • 花不尽似锦程

    花不尽似锦程

    “汝等尘埃也胆敢向本宫赐教”她风华一世只为一个他“天若灭我,我必逆天”他一步登天终究输给了命运“吾乃妖皇花飞尽,尔等放马过来”是谁步步为营句句离心红甲赤袍四海八荒天下第一两马齐驱赤焰冰斩无人可敌
  • 辉煌之时

    辉煌之时

    异世皇座竟然身死,寻常世界竟然藏龙卧虎,这是没落的辉煌还是隐藏?轩辕黄帝神农炎帝,远古帝王真的是早已身死还是远走高飞?这一切是天道的规律还是至强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