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
叫花子地主
儿时的记忆总是泯灭不了,许多正正反反、对对错错、真真假假、善善恶恶、美美丑丑的事,总在脑里打转,家乡那位古地主,至今历历在胸……
古地主异乡人,十多岁时,讨米叫化来到我乡。他衣衫褴褛,但不显邋遢,面容憔悴,倒也净白。据说,每逢温暖晴日,他便躲入山沟,用清流洗澡洗衣;无论冷暖,每日必入沟塘浇水洗脸,人说,他穷得干净,穷得精神!更奇怪的是,他讨饭时,总要轻言细语地问:“您家有什么事做没有?我横直闲着,可以帮忙,不要工钱,只要有口饭吃。”不要说三句好话暖人心,就他这一句,就让人暖透心脾,赏饭、赏钱,连忙有所“回报”。也有“请”他“帮忙”的。别看他血气未刚,可做起事来,像只老虎,有使不完的劲,每天从早到晚勤耕苦做,叫他歇气,他总说“不累!”不久,张三请他,李四接他,他成了皮匠的锥子——俏货。日长识真,有些富贵人家也看上了他,争着开起工钱接他“打工”。他求之不得,自是越干越起劲了。一年到头,倒也有所积蓄,他自感天时地利人和,得意之中便搭起茅屋,干脆做起这方百姓。过几年,积蓄日丰,他看准此地有用水烟壶抽丝烟的习惯,便自制一架土榨烟机,用刨子“出”起丝烟来。也是人该走运,丝烟上市,生意十分红火!他想,现在是买料加工,何不走“自产——自制——自销”“一条龙”的路子呢,那不赚钱更多吗?于是,拿出积蓄,买田置地,大种当地名品南花烟。乡人有眼,只见他白日兴烟,晚上加工,没日没夜地苦做,都说他是头累不垮的“牛”,就凭这股“牛”劲,他那“一条龙”舞得有声有色。过去是他给别人“打工”,如今,请来“舞”“龙”的,竟有两三个了。那日子,自然是越过越阔,动不动还接济别人几个。不过,他那寒酸气依在,每餐极少超过“四菜一汤”,他说“穷日子过怕了!”
不想,平地一声春雷,他这“丝烟王”蔫了!土地改革运动一来,他一下子入了另册,一顶“地主”的帽子,压得他好久喘不过气来!有人悄悄嘀咕:他是叫花子出身,是从死里拼过来的,也算地主?隔壁有耳,工作队一听,会上敲起警钟:“阶级立场哪里去了!”之后,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古地主总是作为“靶子”,低着头,老老实实站在会场前挨批挨斗。一再扇自己的耳光,“前八辈子就错了,我不该剥削!”一位“土改根子”,昔日家财万贯,因为好赌又抽鸦片,败的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几次向古地主借钱而遭冷遇,古说:你借钱治家可以,赌博抽大烟万万不行!此公批斗古地主时,鼓皮上捏皱,有的是剩饭炒。其他,也许是阶级斗争观念模糊,回想他那勤耕苦做、助人为乐的情景,头脑中的那根“弦”一下子就松了,批不准也斗不狠!古地主知趣,不需“只许规规矩矩,不许乱说乱动”的呵斥,安守以邻为友、以劳为食的淡泊。
日月转换,世易时移。如今,人们再也不念“阶级斗争”那本经了!农村的“四类分子”及其“子女”们,早因头上无帽而备感轻松。可惜,古地主已怀着对乡人的感激之情早赴黄泉,不然,他定会高呼“万岁”的,说不定,还要豁出一把骨头,重念烟经,那自产自销的丝烟会更香更香。乡亲们偶尔谈及古地主,无不开怀大笑:“如今的‘地主’太多了,你看,张家、李家、王家……那家不是富得流油,吃撒了的比古地主享受的还多!好多家请长工、短工不是几十?还有政府、工商、税务支持私人办厂的,办农庄的,‘长工’多达几百,如果再来一次‘土改’,他们不被斗死才怪呢!”
古地主啊,可叹你的命运又好又不好,愿你早日投胎,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当一回“现代地主”吧!
2004年
美哉,“注美疗法”
常言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丽、美观、美貌、美气、美妙、美感、美味、美称、美言、美誉、美德、美谈、美意、美满……这些,都是人们的情感愉悦和高雅追求。我常想,作为医务工作者,孜孜以求完善自己的美德,为病友输送各种美的信息,使他们得到种种美感,荡却心头愁云、扬起生命风帆,应不失为治病救人一大举措。设想,我县有这样一所医院,白衣天使们,正以“注美疗法”,映证着我这一心理追求......
走进这所医院,人们会眼前一亮,宽敞的院落里,有他们精心呵护的花木。一枝一叶总关情,那松柏的苍翠欲滴,让人顿生常青欲望,一扫生命短暂的悲观;那娇艳的玫瑰、月季、牡丹,让人顿生热烈、欢愉之感,一扫病魔缠身的消沉;那清雅芳香的桅子、茉莉,让人顿生醒脑开窍之灵光,一扫厌疾之郁闷……这些有情之物,展示着四季的华美,会轻轻拂去那笼罩在病友头上的阴霾,使他们的精神为之一振,那是未求诊而先得的妙方呵!走进病房,院方已千方百计给病友创造了第一感观:明窗净几,四壁闪亮,地无纤尘,被枕如新,盆花点缀。病友高枕而卧,那如家的美妙和温馨,自会油然而生!白衣天使们更会用美好的心灵,精心医护病友,让每个时日都充满由衷的关爱。除了准确诊断病名病因,还关切地告知病友,如何进行精神治疗,饮食、锻炼,该注意什么;当病友寂寞的时候,大家会满面笑容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给他们讲外面的世界,拉家常,让他们消除孤独之感。若遇他乡之客,他们更会带着无比的自豪,把恩施州,把鹤峰的极美,尽情呈现在他们面前。给他们讲贺龙的故事,讲走马古银杏树下武装收编的威武雄壮,讲杜家村红四军诞生的惊天动地,讲麻水“军长田”的美传佳话,讲“贺龙旧居”的当年?......。给他们讲源远流长的清江及溇水的拉纤、放排。讲木林子原始森林的奥妙及其独特的景观。讲现代科技驱动下的“湖北茶叶第一县”的魅力。讲得天独厚的薇菜、箬叶资源及漂洋过海的美誉。讲珍稀野生动物的迷人及人工驯养的走势。给他们讲土家这个民族,讲土司洞城的千古奇观,讲“田氏诗派”的历史厚重,讲土王田世爵抗倭的神勇,讲陈连升抗英的悲壮,讲土家歌舞的美妙绝伦,讲围鼓、薅草锣鼓的激越高亢,讲傩戏、柳子戏的风流,讲满堂音、皮影戏的精妙……兴之所至,还给他们展示摆手舞的风采、哭嫁歌的谐趣,哼几首土家情歌的雅韵,甩几曲鹤峰山歌的高腔……病友高兴地笑了,不止一次地笑了!他们感慨地说:你们恩施,你们鹤峰真是个人杰地灵,山美、水美、人美、情更美的好地方啊!或许,我们会在这里大干一番事业!听了他们的感言,医护人员是何等的满足,何等的高兴!
“注美疗法”,可以使人愉悦,使人振奋,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随着恩施州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崛起,将会产生更多更美的话题。所有的白衣天使们会以更多,更丰富的美去充实一颗颗求美之心!
让我们社会的每一员都满怀激情地去铸造美、完善美、分享美、倾注美、构建真正的文明和谐吧!
2006年
山路洒满笑
在如今的鹤峰土家山寨,到处可以听到笑声,就连崎岖的山道上,也洒满了笑。那笑,让人振奋,让人回味,让人难以忘怀……
腊月上旬,笔者出差燕子乡,在一条山道上,偶遇几位满面春风的村民,他们都背着大捆大捆的新鲜寮叶,是从大山采回的,见我礼貌地同他们打招呼,便都打歇下来同我“拉家常”。我问:“你们每人每天能采多少斤?”有的答“50斤!”有的答“60斤!”有的答“70斤!”我问“100斤能干多少?”答:“大约70斤!”,我问:“干货卖多少钱1斤?”答:“最低1块5,最高4块!”我一惊:“那你们每人每天至少可收入60元罗?”大家笑答:“差不多!差不多!”我问一位叫罗申权的中年男子,他自豪地说:“不是吹,仅寮叶一项,我家一年可收入8千元!这还是少的,我们新行村4组,30多户,百分之七十的劳力都上山采寮叶,年收入1万多元的有好几户!”我问:“你们的货卖到哪里?”答:“皇帝女儿不愁嫁,县城和各乡都有收购点,你喜欢卖哪里就卖那里!县里扶持的湖北长友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加工寮叶出口,有多少收多少!”我问:“卖寮叶要不要交什么费?”答曰:“如今讲的是扶农优农,有中央把关,哪个敢滥收费!不过,纳税有主,据说长友公司加工寮叶、薇菜等,今年交税就是6百多万(元)!(笔者查证属实)。
寮叶为箬竹之叶,过去山民除了用来包粽粑,任其自生自灭,鹤峰箬竹面积不下10万亩!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大搞绿色食品开发,那富含食品香精、食品防腐剂、又具健胃作用的绿叶,便身价百倍!笔者初步调查,全县至少有5千户采寮叶,按户平年收入8千元计共可净增收4千万元!罗中权们说:“这笔账一点都不空,只有多的,没有少的!”我想:为农多辟财源,那是最好的扶农优农啊!
分别时,我祝他们发大财,他们笑嘻嘻地说:“如今政策好,世道好,我们也该交桃花运了!”
好远,还听到他们的笑声……
2006年
悠悠桃源情
仲春,我们几位“文人墨客”相约去郊外踏青。明媚的阳光早早地给我们洒满一路。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叫平山的土家村寨。这里昔日是容美土司时期土王的“爵府”,“二战”时,又是红军的后方医院,加上四周深壑长堑,险而奇绝,人文、自然景观,可谓独一无二!有道是“千里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瞻观这非“平”常之“山”,那是天赐的机缘!
如今的出行者,都有几分窳惰,出门就坐车。国家也就成全了若干不愿迈步的人。那密如蛛网的公路,把城乡连为一体,可让你随心所欲的奔个去处。曾记得,昔日有限的“村级公路”只是“社会主义”的一种象征,那坑坑洼洼的路面,只有吉普和拖拉机能颠癫狂狂地作戏剧性表演,坐车人说不定额上撞的青红紫绿。想不到,眼下国家对“三农”的倾斜,使那些坑坑洼洼多成水门汀的光洁。往日去平山,需在车上忍受一个多小时的东倒西歪,这次坐“面包”不摇不晃,仅半个小时,便落入农家“小区”,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喜,我算是服了“三个代表”!
都是文人,说是踏青,自然离不开采风。原本是要到几处土司遗址寻古、抑或去红军后方医院凭吊的,可下车伊始,便被漫山遍野的桃花给“沾”住了!县城的几树桃花早已落红成阵,而这里却还是满树精英。我油然想起“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诗句。看来,哪怕是满腹经纶的古诗人,不深入生活,是难以写出如此优美意境的好诗的,我等“文人”更不用说了。正走着,突见前面亮着一块标牌,上书“保护母亲河青年桃花世纪林”一排大字,是团县委立的,时有二年之余。我见过许多华美的功德牌,然而,不少“牌坊”在功德上报之后,留下的只是一个孤零零的标记。这里不同,那漫山遍野灿灿烂烂的桃花在为它说话!人和物,都是能说话的,往往,“物话”比人话要真实得多!
我们来到一位叫田贵庭的农家小院,他是个十足的土家。见了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忙不迭地请坐、端茶倒水,把土家的那份热情,恨不得一下子往你肚里灌。已对桃花有着特殊兴趣的我,见他房前屋后“百般红紫斗芳菲”,便问他家有多少桃树?他四指一亮:“四十亩!”这使我惊讶不已!问他何以栽那么多?原指望他给我们算一笔经济账的,哪知,他却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打开了话匣,他说:老陶理想中的桃花源是那么的美,那么的没有欺诈,没有明争暗斗,更没有流血。他要造一处真正的桃花源,春天,请人们来观花,夏日,请人们来品果,在观花品果中,享受农家小康的香甜……
他的一番话,让我们每位观光者感动不已!我想,一位农民有如此高的境界,实实在在地装点生活,装点社会,装点人生,我们这些吃皇粮的人又该如何呢?
兴之所至,我们都钻进桃园,作画的作画,拍照的拍照,写诗的写诗,听那百鸟唱和,看那桃花争妍……正分享“桃花源”雏形的恬美,老田笑盈盈来到跟前,请我们去吃“老百姓的粗茶淡饭”,他说,“没有大酒大肉,只是特意从山上采些香椿、山芽菜、奶浆菜之类,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可以解解城里人的油荤”。盛情难却,大家只好随意。席间,老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团县委的几位年轻人是如何帮他育桃的,诸如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参与管理等等……话里话外,我们深知这些时代的宠儿,正创造着一种新的价值,播撒着一种新的希望,追求着一种新的超越!有人说:如今的青年人,追求的是吃喝玩乐,嫖赌逍遥,多不公正呵,一竹篙怎能打一船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