恺撒认为要增强和扩大自己的地位、影响,就不能对敌对一方实行残酷无情的打击和镇压政策,因为这样只会引起人们的普遍憎恨和厌恶,不能使胜利保持长久;相反,他认为应该树立自己宽厚、仁慈的印象,在政治上赢得人心,争取国内舆论的支持。最突出的一个例子就是,在攻占科芬尼城后,恺撒立即下令将被俘的元老、执政官、财务官和保民官等50人一律释放。尽管这些人获释后又重回政敌庞培的阵营,而在法萨罗战役后有一些人又一次被俘,但恺撒还是再次宽恕了他们,可谓仁至义尽了。同时在内战后期,恺撒对于著名政敌和旧贵族中的显要人物不仅格外宽容,而且予以信任和重用,比如著名的反恺撒分子西塞罗和多米乌斯都得到重新任用。
由于恺撒宽容政敌,当时许多敌对方面的官兵都纷纷前来投诚,不少旧贵族和高级官吏也都愿意和恺撒合作。例如,公元前49年1月庞培率众出走时,有相当一部分元老并未追随他离去。又如在恺撒率军进攻庞培的家乡时,由于庞培的家乡久闻恺撒宽厚之名竟然未做激烈的抵抗就表示降服和合作。
恺撒以自己的宽容之心使局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表面上看是战争的胜利,而实际上也是他为人品性修养的胜利。他的德望令众人敬服,也为现代领导者提供了借鉴的范例。
19.穷通不惊,我心从容
寡不敌众,胜负乃其常事。夫信久事高皇,未尝累胜。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